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的运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
的运用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的运用效果。
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
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有2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B组患者采用椎
管内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认知功能程
度等。
结果:B组患者术后两小时内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
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A组患者低,认知功能正常率也比A组患者更高,且
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终得出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运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降低
患者认知功能问题的发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精神状态评分;不良事件发
生率;认知功能;全麻
在临床上,骨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
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骨科疾病患者来说,应选择合适的手术
治疗方法,当然,患者年龄越大,其体内的钙质量缺失越严重,患者的身体免疫
力也会逐渐下降,对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患者麻醉效果的变化。
如果患者的麻醉效果不理想,可能会给手术操作带来不利影响,还会给患者
的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应积极落实好麻醉操作。
椎管内麻醉是比较常
见的麻醉方式,本文主要针对4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组,分别采用椎管内麻醉和
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组,A组患者和B组患者均有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具体如下表1所示,根据两组患者的骨科疾病分级、骨折类型以及麻醉分级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和麻醉分级详情
1.2方法
A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注射0.15mg/kg的顺苯磺阿曲库铵、0.3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mg/kg依托咪酯。
在麻醉操作中需要使用麻醉机通气,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设置通气量,一般可以设置成9mL/kg,呼吸比为1:2,氧流量控制在1L/min范围内,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进一步明确。
B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给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在机械通气下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患者L3~4椎间间隙,麻醉药物和相关剂量需要运用1~1.5mL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射麻醉,还需要0.1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以及3mg/kg芬太尼,麻醉注射速度控制在2mL/h。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况,评分高低和患者的精神状态成正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主要是指患者的神经紊乱、认知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状况。
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主要分成四个等级,重度认知功能受损(0~17分)、中度认知功能受损(18~23分)、轻度认知功能受损(24~27分)和认知功能正常(28~30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A组以及B组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
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B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A组患者(P <0.05),说明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其精神状态更佳。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
经过比较不难发现,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明显低于A组患者(30%),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患者更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骨科疾病患者中,老年人的占比较大,特别是骨科手术患者,老年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在不断下降,对其进行骨科手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耐受性较差的问题,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紊乱、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问题,从而造成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手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也会增加。
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大都是受到麻醉方式的影响,为此,我们应重点关注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选择,老年骨科患者的麻醉操作中,应全面考虑麻醉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身体机能的不利影响。
椎管内麻醉的相关操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需要提前做好椎管内麻醉的相关准备工作,安装好呼吸管路,实时检测麻醉设备,确保麻醉设备能正常运转,打开监护设备,确保麻醉设备和监护设备的正常使用,让其处在备用状态。
认真核实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相关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提前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操作流程,比如,椎管内麻醉的相关操作、麻醉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等,尽量降低由于配合不当造成的麻醉异常状况,为手术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从旁辅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让患者的双腿屈曲紧贴患者的腹部,让患者的下颌尽量贴住胸部,让腰部弓出。
认真观察患者在椎管内麻醉前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应马上进行科学的处理。
打开麻醉药物,按照提前设置好的麻醉操作流程进行麻醉,完成麻醉药物的注射之后,让患者平躺或翻身,经过鼻导管给患者吸氧。
不仅如此,在椎管内麻醉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实时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发现异常状况应马上和主治医生联系,及时有效地进行
处理。
麻醉后,还要观察患者苏醒之后地状态,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总之,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
评分,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问题的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得到人们的
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汪刚,胡光俊,熊苗.椎管内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深静
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8(08):1013-1016.
[2]袁茂,叶晓莉,魏钱碧.椎管内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价值[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21,8(0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