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表达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触摸春天》、《我的叔叔于勒》、《桥》、《生命的壮歌》2.课外阅读:《爱的教育》、《小王子》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观察、体验、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触摸春天》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5.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作文。
第二课时:《我的叔叔于勒》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分析人物: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
6.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亲人的人物素描。
第三课时:《桥》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分析环境: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探讨其作用。
6.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环境的作文。
第四课时:《生命的壮歌》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分析主题: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6.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感悟的作文。
第五课时:课外阅读1.分享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综合性学习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发展历程,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汉字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知识,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汉字学习枯燥无味。
此外,学生在汉字书写、字义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
2.难点: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汉字发展历程的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汉字故事素材,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演变过程。
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汉字有什么认识?汉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呈现(10分钟)介绍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新学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整体意思。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重视和热爱;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习策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汉字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能正确写出;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和认知。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词汇、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2.教学素材:白板、黑板、挂图等。
3.教学道具:字卡、生字卡、拼音卡等。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 上课准备 - 课前播放配套音频,引导学生听力。
- 准备好教学素材和道具。
2. 导入 - 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 学习新词 - 带领学生认读新词汉字,理解含义。
- 导入生字词,搭配图片学习生字词意义。
4. 听读课文 -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培养语感。
5. 词语解释 -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6. 课文阅读 - 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小组合作 -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讲故事,巩固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 -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 写汉字 - 分发字卡,让学生认读、书写生字词。
3. 课文默写 - 让学生闭卷默写课文,巩固记忆。
4. 词语搭配 - 练习生字词的搭配,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5. 课文拓展 - 导入拓展知识,扩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6. 课文理解 - 跟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第三课时1. 课文背诵 - 让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汉字表达的印象。
2. 语文游戏 - 设计语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情感认知 -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产生情感认知。
4. 诗词欣赏 - 领读和分析名篇古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 -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备课目的与内容概述1. 备课目的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备课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2.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荷花》、课文理解和赏析、学习生字词等。
二、集体备课流程1.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荷花》。
•掌握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述。
2. 教学内容分析(1)学习课文《荷花》•通过朗读、理解和赏析,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2)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拓展词汇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生字词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教学过程安排(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好课文内容和教学材料。
•学生复习前几课内容,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老师首先进行课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老师辅导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并展示讨论成果。
•生字词学习,老师进行逐个讲解,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3)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文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1. 教学反思•本次备课中,师生互动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需要多角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2. 教学展望•在之后的教学中,将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集体备课与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培养学生语文修养,提高语文素养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培养学生语文修养,提高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如果说知识是语文的外在形式,那么语文修养和语文素养则是语文的内在品质。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提高语文素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1.鼓励学生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好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爱上阅读。
同时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情节、角色关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读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2.讲解课文我们在教授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更要讲解课文的背景、含义和翻译等。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并爱上语文。
语文的魅力在于它的含义,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口语练习、实验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技巧。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和进行作文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感受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强化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等。
只有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深度掌握,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其语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文学习是一项涉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综合性的学习。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文化形式,如电影、音乐、绘画等,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拓展视野。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核心素养
热爱汉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机动1课时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教学目标
1.从“有趣”走向“可爱”。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从书本走向生活。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3.能够列出他们身边能够表达“我爱你”意思的事物或行为。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文汉字的意义和形态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我爱你”这三个字进行表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我爱你”三个汉字,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并讨论学生对“我爱你”这句话的理解。
2. 学习“我”字(15分钟)•教师介绍“我”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我”字。
3. 学习“爱”字(20分钟)•教师介绍“爱”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爱”字。
4. 学习“你”字(20分钟)•教师介绍“你”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你”字。
5. 综合训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我爱你”三字的联想创作,如绘画、写诗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列举身边体现“我爱你”意义的事物或行为。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我爱你”这句话的魅力。
四、课堂作业1.完成《我爱你》汉字书写练习册的作业。
2.在家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爱的人或事,并用“我爱你”这个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我爱你”三个汉字展开,通过书写、讨论和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个字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备课和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爱你汉字》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2.学习关于汉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运用相关汉字。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隐喻。
2.掌握汉字的发音和笔顺。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爱你汉字》。
2.黑板、粉笔。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准备一些汉字卡片,让学生猜测汉字的含义。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导读课文1.教师快速浏览全文,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
2.逐段阅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隐喻和比喻。
2.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讨论结果。
第四步:语文活动1.让学生自愿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第五步:知识巩固1.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并做相关练习。
2.学生互相默写生字,并相互批改。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难点知识点。
2.鼓励学生对汉字保持热爱和兴趣。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理解文章主旨。
2.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本课教案以集体备课形式进行,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提高汉字识字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作者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甜蜜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校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行进的地点: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为线索分为三大段。
第二段为重点内容,第一段与第三段前后呼应为点题之笔。
*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时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作者产生多种感情,先是兴奋,后是喜悦,最后是留恋。
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即将告别的五年级学生的共鸣。
二、语句简析1.“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把学生们欢笑着走向操场的场面生动地比喻成开闸时的潮水,且把喻体置前,强调学生们走向操场时的热闹场面。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在操场上,作者由所见所闻把自然联想到的五年小学生活感受生动地比喻成天鹅扇动着双翼翩翩飞来。
使上下文连接自然。
教学目标:1、按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并体会准确用动词的重要性,积累有关的语句。
3、能根据语言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写比喻句。
4、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读通课文。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俪( )( )松柏()2、词语积累①写出带有“情”字的成语,并理解词语、、、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恋不舍的词语、、、3、读课文,口头填上恰当的动词,把句子熟读通顺①大门,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宽宽的石阶,了宽阔的操场。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

练习三第三单元教学要求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繁体字。
3、将句子加点的词改成重叠式,再读一读。
4、将关联词语分别选用到3个句子里。
5、熟记12个成语。
6、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7、学写毛笔字。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
1、读题。
2、指导。
⑴指导学生读句子。
⑵让学生说说比较难写的是哪个字,难在哪里?⑶教师重点指导“唯、装”这两个字。
3、练习。
⑴学生练习描红。
⑵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⑴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⑵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让学生把简化字和繁体字一一对应起来读一读。
⑵让学生观察相对应的繁简字,说说它们的异同。
3、练习。
⑴学生繁简对照,自读词语,并找出较难认的多读几遍。
⑵男女生对读。
⑶教师打乱顺序,任意指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
2、指导。
⑴出示句1,指名读句。
⑵要求学生将“认真”改成重叠式词语。
⑶把改后的句子读一读,比较它和原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重叠式词语有强调语意和丰富表现力的作用)⑷能否将“认真”改成“认真认真”这样的重叠式?为什么?(通过诵读比较)⑸教师归纳做该题的方法:一想(想可换成哪种形式的重叠),二换(换成重叠式),三读(以读来检查这样换是否合适,并和原句比较)3、练习。
⑴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变换并验读第2、3句。
⑵交流。
4、补充练习。
⑴只要下狠心,肯定能把情况摸个清楚(),弄个明白()。
⑵不知过了多少个冬夏,经历了多少风雨(),玉兰树依然郁葱(),充满生机。
四、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单独完成练习。
3、反馈。
⑴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⑵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⑶让学生大声朗读加关联词语后的三个句子。
4、补充练习。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⑴广玉兰幽香、纯洁,充满活力。
我爱广玉兰。
⑵明天下雨,我喊叔叔开汽车送我去上学。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有较好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生字词的意思。
2.准确朗读课文,熟练掌握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初步运用于写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30分钟)1.热身: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话题。
2.学习生字词:讲解并板书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3.阅读课文:全班阅读并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师生互动。
4.练习:小组合作,进行课文片段朗读。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生字词:快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解读课文:分段解读,讲解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3.练习:单独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朗读练习。
4.错题订正:让学生互相订正朗读中的错误。
第三课时(30分钟)1.知识巩固:开展小组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情节。
2.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完成一篇短文作文。
3.课文赏析: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评价1.口头答辩:随堂进行,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回答。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写作作业,并及时批改。
3.听写测试:下节课开展听写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备课设计,希望能够在下一次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材料,感受文章的情感。
2.能理解材料的大意,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展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能有条理的复述文章并且在校园进行表演。
5.能够运用课文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
2.课文的朗读和复述能力。
3.文章内容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表达。
2.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见解。
四、教学准备1.备课所需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教材。
2.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生的表演。
3.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辅助材料。
4.设备:黑板、彩色粉笔、书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呈现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3.学生跟读并且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4.学生自由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小组朗读。
2.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4.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第三课时1.学生个人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小短文。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完成文后习题。
2.准备第四课时的展示。
3.阅读相关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是在表演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导教】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编排了两个活动板块。
第一个板块的主题是“汉字真有趣”。
结合想要探究的汉字文化,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并以某个探究内容为例,指导学生掌握每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对汉字特点的认识,感受汉字的趣味。
第二个板块的主题是“我爱你,汉字”,承接了前一板块的内容,并从汉字的历史文化和汉字的规范使用两方面作了延伸。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搜集、调查的方法获取资料,并结合书中例文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报告,学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单元课时安排】汉字真有趣 12课时我爱你,汉字 6课时活动设计一:汉字真有趣【教学目标】1.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教学重点】1.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2.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上4-5课时,课下活动若干次,持续1-2周。
活动一:制定活动计划【教学目标】1.感受汉字的趣味。
2.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自由组成小组,讨论确定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并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激发研究汉字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提到“汉字”,同学们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它,都在和它打交道。
汉字看似司空见惯,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吗?如果有一个外国人问你:“你们的汉字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被发现的?它发生过哪些变化?”你说得上来吗?其实汉字也有很多的奥秘,你想不想一探究竟呢?教师引导:汉字是非常古老的文字。
也是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你知道,汉字独特的地方是什么吗?预设1:汉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古诗三首》、《荷花》和《鲸》。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同时,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把握。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的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3.课堂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文学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和示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学内容】教科书P43~46 内容。
【教学目标】1. 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形声字,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一、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 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 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了解形声字。
3. 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每组7~8 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 制定计划:“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活动时间:x 月x 日活动地点:xx 家活动内容:(1)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3)了解形声字。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组长:xx 搜集资料:xx编辑:xx 抄写:xx插图:xx日期:x 月x 日二、猜字谜1. 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
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 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小组间相互猜。
3. 公布答案:①日;②坐;③也;④口;⑤休;⑥斗;⑦默。
4. 我们再来看“门内添‘活’字”的故事。
这其实也是一个字谜,门内添“活”即为“阔”,体现出了杨修的聪明机智。
三、有趣的谐音(一)谐音歇后语。
1. 介绍: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 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三单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三单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关键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语和短语的意义。
2.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想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师生互动,热身讨论上节课内容。
2.导入: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逐段阅读课文,导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难点。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找出主题和要点。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扩展:引导学生延伸课文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3.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课文分析和写作练习。
4.总结: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第三课时1.学生展示作业: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评。
2.拓展:提供更多与本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总结:回顾全单元内容,强化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课文分析和写作练习成果。
3.考试评价:组织小测验或课后测试,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总结本次备课过程,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2.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改进教学计划,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学习爱好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带有剧烈的心情颜色的因素,老师调动起了同学的爱好,就是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一起看看五班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五班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理念:1)学习爱好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带有剧烈的心情颜色的因素,老师调动起了同学的爱好,就是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2)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今日同学四周的环境中信息量丰富,引导同学多途径搜集资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
主要内容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自然动物园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很多的世界游客。
那里有亭亭玉立的长颈鹿、顽皮的基马猴、庞然大物河马、慢腾腾踱步的大象等好玩的动物,课文《游自然动物园》就是巡游了米库米自然动物园之后的一篇游记。
文章按时间为挨次,记叙了巡游的过程。
全文按巡游过程的先后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我们来到米库米自然动物园,开头参观;其次部分是第3~6自然段,写我们在自然动物园一天中的见闻;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我们结束了开心的野游,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其中其次部分按参观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是第3、4自然段,主要讲上午在自然动物园的见闻;其次层是第5自然段,写中午在自然动物园见到了象群;第三层是第6自然段,写下午在自然动物园的见闻。
文章重点写在米库米自然动物园的见闻,对去动物园和结束野游的状况则进行略写。
而在写一天的参观过程中,又着重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象群、狮群等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和黄牛及导游阿里介绍的关于动物的趣闻则一笔带过。
这样使得文章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师读课题,同学指出漏掉的“自然”二字。
师:“游自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分呀!假如是缩句不是很好。
(“自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开心的,那游自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杨氏之子》集体备课正稿修改意见主备人:张卫英2013年3月18日第四周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三组。
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机智。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看注释)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为谁设果?你怎么知道的?板书(联系上下文)“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
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
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
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
”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板书设计:语言的艺术杨氏之子看注释杨家小儿孔君平联系上下文杨梅孔雀聪惠(智慧)我的后记或(反思):11.《宴子使楚》集体备课正稿修改意见主备人:张卫英2013年3月18 日第四周学习目标: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
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
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A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 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
他为什么不明说?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A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钻狗洞下等人押强盗晏子(失败)(胜利)狗国下等国生盗之国我的后记或(反思):12.《半截蜡烛》集体备课正稿修改意见主备人:张卫英2013年3月18 日第四周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重、难点: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
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天真冷。
先生们……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睡觉吗?”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我的后记或(反思):13.《打电话》集体备课正稿主备人:张卫英2013年3月18 日第四周修改意见教学内容:学习目标: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