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产生不同作用的各种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产⽣不同作⽤的各种光
注:众⽣接收阿弥陀佛的佛光是否也与地球接收太阳光有相同的道理呢?
地球如何接收太阳的能量
从初中我们便知道,如果要想传递热量,那么必须要有介质;外太空,就是⼀个真空,那我们是如何感觉到太阳光的呢?太阳的热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穿过真空隔离到达地球的呢?
热量,到底是什么?从字⾯意义来理解便是“热”的“数量”,是物体温度的多少,但其实热量,是能量的⼀种形式,他是由于粒⼦的运动造成的,粒⼦不停地碰撞、反弹,便产⽣了热量,摩擦⽣热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既然对太阳是如何将温度传达到地球这个问题⽆法做出解释,那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热传递?热传递分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

当两个物体发⽣了接触,温度⾼的物体会将⾃⼰的热量转移向温度低的物体,这,也就是热传导了,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热传递⽅式,就是通过两个物体间的能量转移来达到传热的⽬的。

热对流,是专指空⽓,⽔等特有的热量进⾏传递的⽅式。

前两种热传递相信⼤家都⽐较熟悉,但这最后⼀种热传递⽅式,我相信⼤多数⼈都不熟悉,这个⽅式就是热辐射。

所谓热辐射,就是指的太阳透过真空来将热量传递到地球的⽅式了。

在太空中,⼏乎没有任何粒⼦的存在,但却是存在辐射的,太阳的辐射由光⼦组成,当辐射的光⼦遇到物体时,两者产⽣接触,光⼦便会被他接触到的物体所吸收,并将⾃⾝的能量完全转移到它接触的物体上。

太阳辐射不是只有进⼊地球⼤⽓层才会变热,在宇宙真空中的物体,遇到太阳辐射以后同样会被加热。

太阳表⾯剧烈的核聚变运动,向外不停地辐射⼤量能量,借助电磁波在太空中传播,太阳光的辐射布满整个电磁波谱,我们在地球上⽤三棱镜便可以将这个波普⾊散出来,但可见光以外的红外线、紫外线等我们却需要特殊的仪器才能观测到。

因为电磁波的传播并不需要任何的介质,所以太阳光就借助它跨过宇宙真空区域,到达了我们的地球。

---------------------------------------------------------------------------------------------------------------
注: ⼈的⾁眼只能在可见光的范围内看见物质,对于⾁眼可见光范围以外的物质来说就相当于⽆相,但可见光范围以外的物质并⾮不存在。

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

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频电磁波、⽆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

以⽆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

⽆线电波3000⽶~0.3毫⽶。

红外线0.3毫⽶~0.75微⽶。

可见光0.7微⽶~0.4微⽶。

紫外线0.4微⽶~10毫微⽶
X射线10毫微⽶~0.1毫微⽶
γ射线0.1毫微⽶~0.001毫微⽶
⾼能射线⼩于0.001毫微⽶
传真(电视)⽤的波长是3~6⽶;雷达⽤的波长更短,3⽶到⼏毫⽶。

应⽤价值
电磁波为横波,可⽤于探测、定位、通信等等。

电磁波谱是⽆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伽玛射线等。

⽆线电波⽤于通信等
微波⽤于微波炉
红外线⽤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
可见光是所有⽣物⽤来观察事物的基础
紫外线⽤于医⽤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程上的探伤等
X射线⽤于CT照相
伽玛射线⽤于治疗,使原⼦发⽣跃迁从⽽产⽣新的射线等。

⽆线电波。

⽆线电⼴播与电视都是利⽤电磁波来进⾏的。

在⽆线电⼴播中,⼈们先将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

⽽在另⼀地点,⼈们利⽤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这就是⽆线⼴播的⼤致过程。

⽽在电视中,除了要像⽆线⼴播中那样处理声⾳信号外,还要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起由⾼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和光信号,从⽽显⽰出电视的画⾯和喇叭⾥的声⾳。

----------------------------------------------------------------------------------------------------------------
太阳光呈现⽩⾊,当它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将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顺次连续分布的彩⾊光谱,覆盖了⼤约在390到770纳⽶的可见光区。

按产⽣⽅式,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

有的物体能⾃⾏发光,由它直接产⽣的光形成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

线状光谱主要产⽣于原⼦,由⼀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带状光谱主要产⽣于分⼦由⼀些密集的某个波长范围内的光组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于⽩炽的固体、液体或⾼压⽓体受激发发射电磁辐射,由连续分布的⼀切波长的光组成。

在⽩光通过⽓体时,⽓体将从通过它的⽩光中吸收与其特征谱线波长相同的光,使⽩光形成的连续谱中出现暗线。

此时,这种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

通常情况下,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会少于线状光谱。

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会发⽣⾮弹性散射,在散射光中除有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弹性成分(瑞利散射)外,还有⽐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后⼀现象统称为拉曼效应。

这种现象于1928年由印度科学家拉曼所发现,因此这种产⽣新波长的光的散射被称为拉曼散射,所产⽣的光谱被称为拉曼光谱或拉曼散射光谱。

从光的本性来讲,把光看成电磁波场,光场中某点的光强指的是通过该点的平均能流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