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中职生音乐鉴赏力的策略黄雁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提升中职生音乐鉴赏力的策略黄雁飞
发布时间:2023-05-29T02:51:49.7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6期作者:黄雁飞[导读] 音乐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节奏的组合,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和意义。
而对于许多中职生来说,他们可能缺乏音乐鉴赏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无法深刻地理解和享受音乐作品,为此,中职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中职音乐课堂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音乐鉴赏力的作用,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中职学生音乐鉴赏力提升策略,以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
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广东省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525300摘要:音乐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节奏的组合,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和意义。
而对于许多中职生来说,他们可能缺乏音乐鉴赏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无法深刻地理解和享受音乐作品,为此,中职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中职音乐课堂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音乐鉴赏力的作用,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中职学生音乐鉴赏力提升策略,以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职生;音乐鉴赏力;学习特点;存在问题;策略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实施中,很多学校或教师普遍以音乐技能为重点,忽略了对音乐鉴赏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有一定阻碍。
当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若中职音乐教师仍然坚持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难以被激发,这难以达到实现育人的功能。
所以,作为中职音乐教育者,就要改变教学手段提升学生音乐欣赏力。
一、音乐鉴赏力的含义
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假如学生不具备音乐鉴赏力,显然他们就无法体会对音乐美的感受,音乐随之失去了它的鉴赏价值,音乐教学也就草率地完成。
按照笔者的理解:音乐鉴赏力是音乐学习者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获得的感悟,是其对音乐的感受、情感、体验和理解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体现。
对学生来说,鉴赏力是学生学好音乐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它不仅能体现学生音乐素养的高低,更是学生对曲子进行演绎和表现时不可缺乏的、重要的、最基本的一个能力的展示。
二、中职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特点中职生虽然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音乐学科中的提升学生音乐欣赏力也不能忽视,根据笔者多年的中职音乐教学经验发现中职生在音乐学习中有以下三个特点:(一)中职生一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程度较浅,在学习初期需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扎实,同时需要注重听力训练。
(二)中职生由于学制时间短,学科涉及面广,因此面临着时间紧张的压力,需要合理规划时间,集中精力进行音乐学习。
(三)中职生大多数没有过多的艺术经验和专业束缚,因此需要采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中职学校音乐鉴赏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有关中职学校音乐鉴赏力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中职学校在音乐课上的教学现状有以下三个问题:(一)音乐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没有体现出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只听老师的讲解,并没有进行深度的探讨,导致学生在理解时产生偏差,如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很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导致音乐欣赏与欣赏能力不匹配。
(二)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全面,未能抓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激发中职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教学活动。
同时,学生对学习音乐知识也感到枯燥无味,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通过音乐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作品,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中职学校在举办多元化音乐会方面欠积极,让学生没能更好地在活动中提升音乐鉴赏力。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想到对应的解决办法。
否则,中职音乐课仍然会是停留在枯燥、乏味的氛围中,这严重地阻碍着中职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四、提升中职生音乐鉴赏力的方法
(一)要包容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因材施教
俗话说:“各曲入各耳,各花入各眼”,音乐欣赏力培养的前提是需要尊重参与鉴赏的每一个个体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
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单纯的高大上的品质教育为主,也要注重大众审美的教育。
例如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对曲目《花非花》感兴趣的人,普遍对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感兴趣;对《共和国之恋》充满热爱的人,对苏联文化影响下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充满思考;容易接受国学文化的人,对《春江花月夜》又是那么的热爱;又或者对流行音乐的人来说,不管是《再见隆回》还是《月半小夜曲》,都可以给他们带去快乐。
总的来说每一类学生,在谈及聆听某一首歌曲的感受时,他们都能根据自身的素养,发表出不一样的看法。
因为,人们在理解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及欣赏手段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学生不同的“声音”。
其次,教师在实践中通过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由浅入深,加强鉴赏力的锻炼。
(二)要抓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的音乐文化交流与碰撞,外域文化音乐的渗透加强,许多新型音乐文化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而地域文化的不同直接促使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这就让音乐的内容、含义上也有了千差万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师要发现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喜好,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好音乐的兴趣。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有关歌曲的创作背景、各种音乐的发展历史等,通过以历史背景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为了使中职学生的鉴赏水平符合当代艺术审美的标准,中职学校必须善于抓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强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以完成课程为目的,而是要以正确的观念引导中职生对音乐美感的培养,使其在音乐的艺术道路上收获快乐。
(三)要融入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则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投入兴趣。
音乐一直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音乐的构成,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潮流的黄金时期,各种类型的音乐依靠互联网实现了共享。
由此可见,如果音乐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技术,那么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过程,必然是丰富多样的。
在多媒体技术背景下的中职音乐课堂上,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到丰富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对学习资源展开纵横对比,积累深厚的音乐素养。
此外,音乐的学习要营造“情”“境”交融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准确地进入音乐意境,快速地捕捉音乐形象,进入音乐角色,置身于音乐旋律中,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激发、陶冶孩子的情感。
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打造情境化的音乐课堂。
这样学习既能让学生做到理解情节又能融入情节,做到情景交融。
多媒体技术是能让课堂及教学内容富有丰富性、情境化的工具,既让教学活起来,也让学生学起来,大大地促进“教”与“学”的融合。
(四)中职学校要多举办多元化的音乐活动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最好还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要根据中职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或社会上其他青少年公益活动)的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开展思想交流。
五、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鉴赏力在中职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促使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中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最终达到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
所以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者要整合有效的资源,助力提升中职生的音乐鉴赏力。
而我们作为一名中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与发现,找出符合中职音乐规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帮助更多中职学生成为一名富有鉴赏力的新时代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