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能量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列出热量衡算方程式 能量衡算大多以单元设备为衡算对象,可以 按物料走向依次列出热量衡算方程式,首先分析 热效应的项目,切勿漏项,特别应注意反应热和 相变热;项目确定后,即可按前述能量守恒定律 列出总的热平衡方程式。 5) 计算和核算 根据所列方程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要 分析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分成独立求解和联立 求解,解出的结果要反复核对。如不平衡,要分 析原因,必要时应重新计算。
第二节 非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一、能量平衡方程式
输出 = 输入 +生成 -消耗-积累 △E =Q + W Q---体系从环境中吸收的能量; W---环境对体 系所作的功。 a. 封闭体系:△U=Q+W 体系中没有物质流动,动势能变化不存在, △U=0,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传递的体系。
b. 稳态流动体系: 输入速率-输出速率 = 积累速率 应用封闭体系进行能量衡算时应注意: 1)体系的内能几乎完全取决于化学组成、聚集态、 体系物料的温度等。理想气体的U 与压力无关, 液体与固体的U与压力无关。在一个过程中,没 有T、相、化学组成的变化,且物料全部是固体、 液体或理想气体,则△U=0 2)假设体系及其环境的温度相同,则Q=0(绝热) 3)没有运动部件或产生电流,则W=0。
6)绘制能量衡算图和编写能量衡算表 把整个过程衡算的结果经反复核对无误后列 表,具体要求如下: ① 表格可与物料衡算结果同时列入; ② 按计算所选定的物料基准列表; ③ 换算以单位产品为基准的数据,为产品成 本估算提供依据; ④ 换算为时间基准,即单位时间产品量对应 的数据,为设备选型、物料输送、仓贮配置 以及其它经济指标提供条件。
40 2 15000 6000kg/h,GW 9000kg/h 97 2
GD
QF GF C F t F 15000 1.84 20 0.552 106 kJ/h
回流液带入的热量 泡点回流,回流液的温度近似取纯苯的饱和温度79.11℃)
QR RGD CR t R 3.5 6000 1.84 79.11 3.057 106 kJ/h
W 1 PdV 等温压缩或膨胀过程, PV=常数 这时位能变化与焓值变化相比较,其值很小,可忽 略 不计。
2
例4-7:(溶液蒸发过程)一个蒸发器,在常压下每小时 蒸发1500kg四氯化碳。进料物流有两股:30℃的液体 1000kg/h;70℃的液体500kg/h。蒸发后成为200℃的 过热蒸气。计算蒸发器的热负荷。 解:依题意作图如下列热量衡算式
40 / 78.11 xF 0.440 40 / 78.11 60 / 92.13
查苯-甲苯物系的温度-组成图知: 对组成为 x F 0.44 的进料混合液 , 其泡点为 tF 94 C 露点为 100.5℃。 全塔物料衡算,求取塔顶、底物流 的质量流率。选用公式(3-10)得: (1)过冷液体(20℃)进料, 进料带入的热量
⑤ 热损失:如Q6,此项往往是其他项总收支的差值。
上面(4-2)式亦为通用公式,遇到具体问题 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① 建立各个热量之间热平衡关系,根据物料走 向及变化具体分析热量间关系,要注意各热量的 正负号。上式中除了Q1,Q4是正值以外,其他 各项都有正、负两种情况,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具体分析,判断清楚再进行计算。
1) 绘制物料流程图 因为能量衡算是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其能量平衡范围和物料衡算是相似的。在 物料流程图上标明已知温度、压力等条件,并 将已查出的有关能量计算数据列上。 2) 选定计算基准 与物料衡算一样,能量衡算时也要确定计算的 基准,它包括基准数量、基准温度和基准相态。
① 物料数量上的基准:能量衡算是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 进行的,基准尽量和物料衡算所选定的基准量相一致, 如100kg,100mol,100m3(STP)等,或按每小时进料 量计算。这样可以直接利用物料衡算的结果。 ② 温度及相态的基准:基准温度和基准相态是可以任意 选定的,以计算方便为原则。采用平均热容法计算时, 取25℃作为热量衡算的基准(亦有取0℃作为热量衡算 的基准温度。采用基准焓法计算时,因焓的数据中已规 定了基准温度和状态,衡算时,就不需要再去选择。 相态基准,只有在物料的组成中有相态变化(如含有 水而出现汽化或水蒸气凝结)时才需要规定。由于基准 温度和基准相态不同,热量衡算方程式中各项的值是不 同的,在同一设计计算中,要选定一个基准温度和基准 相态。
C pV 38.861 21.334 102 T 2.397 104 T 2 9.443108 T 3 J/(mol K)

T3 Tb
C pV dT 74.05kJ/kg
h3 h1 h2 h3 40.44 194.22 74.05 308.7kJ/kg
d
五、反应热 P105 a. 化学反应热 由标准生成热和燃烧热计算得到,组 分 的标准生成热H f是定义为:在标准状态下,由构成组 成的元素生成1mol组分时的焓差,元素的生成热(焓 值)取为零。 标准燃烧热 — H c 是组分和氧完全燃烧的标准反应热。 b. T、P对反应热的影响
六、气体的压缩和膨胀 (P110 例4-1)
(一) 无相变体系的能量衡算 间歇过程或封闭过程 Q=△U 连续稳定流动过程 Q=△H 利用热容计算△U或△H T ① 恒容过程 QV U nT Cv dT ② 恒压过程 Q H n C dT ③ 压力对焓的影响 对理想气体U和H是T的函数,与压力无关;对 S或L体时,恒T变P时,△U≈0, △H=△U+△(pv)≈V△P。对真空气体,可忽略 压力对焓的影响。
所以:
Q F3 h3 F2 h2 F1h1 1500 308.7 500 34.64 0 445730kJ/h 446MJ/h
例4-8(连续精馏过程 ): 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 含苯40%(wt%,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塔顶 产品含苯97%以上,塔底产品含苯2%以下。现拟定采 用以下五种进料方式:(1)20℃液体进料;(2)饱 和液体进料;(3)汽液混合物(两相摩尔流率各占一 半)进料(4)饱和蒸汽进料;(5)过热蒸气(180℃) 进料。已知进 料量GF=15000kg/h,回流比R=3.5,并 在涉及的温度范围内,苯和甲苯液体的平均质量定压 热容均为:CpL=1.84kJ/kg.K,苯和甲苯蒸汽的平均质 量定压热容均为: CpV=1.26kJ/kg.K, ,且在五种进料 热状况下塔的热损失假定均为
3) 收集数据 能量衡算的数据包括: ① 设计条件规定的有关工艺操作数据,如温度、压力等; ② 涉及能量衡算的各股物料的量及其组成标在物料流程 图上; ③ 有关的物化数据,如汽化热或冷凝热、热容、焓、反 应热、溶解热等; 以上这些数据,有的来自设计任务书,有的来自物料 衡算的结果,有的来自有关的资料和手册,有的可以从 工厂的实际生产的数据、中试数据、研发数据中合理选 取。这样,把计算涉及的数据资料预先收集好,可以节 省计算时间,并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1过冷液体20进料进料带入的热量44kgh900000kgh6015000kjh105522084回流液带入的热量泡点回流回流液的温度近似取纯苯的饱和温度7911塔顶气流带出的热量按纯苯饱和蒸汽7911计算塔底产品带出热量塔底产品的温度近似取纯甲苯的沸点11063塔的热损失kjh10057798414394117984kjh1083211084kjh10kjh103911410再沸器蒸汽用量加热蒸汽一般只能利用其冷凝热查245kpa绝饱和水蒸气的潜热为故蒸汽用量2饱和液体94进料再沸器蒸汽用量6kjkg218kgh6583218610391kjh105949484kjh103512100kgh56521861035摩尔分率为05的情况下利用杠杆原理查得此时进料温度为973进料中苯的汽液相组进料的平均摩尔质量及摩尔流率平均摩尔质量
QL=1.6×106kJ/h。在总压pt=101.3kPa的正常沸点下, 苯的汽化潜热 rA=394kJ/kg,甲苯的汽化潜热 rB=364kJ/kg 。求五种不同进料热状况下再沸器和 冷凝器的热负荷。若再沸器采用245kPa(绝)的 饱和水蒸气作热源,求蒸汽消耗量。 解:绘制衡算示意图,各参数标注于图。(见下页) 将以质量分率表示的进料液组成换算成摩尔分 率
式中:Q1——各股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
(4-2)
Q2——由加热剂传递给设备和物料的热量; Q3——过程的各种热效应,如反应热、溶解热等;
Q4——各股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 Q5——消耗在加热设备上的热量;或可能是气体 产物冷凝传出的热量; Q6——设备向外界环境散失的热量。 上述各项热量可以分成如下5种类型: ① 显热:如Q1和Q4,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量; ② 潜热:或相变热,如Q5,温度不变; ③ 化学反应热:如Q3,放热或吸热; ④ 外加有用热:如Q2,外界提供的热量;
三、稳定流动体系的能量平衡方程式P109 稳定流动体系是指物料连续地通过设备,进入和流出的质 量流率在任何时刻都完全相等,体系中任一点热力学性质均 不随时间而变,体系没有物质和能量的积累。 四、热力学数据项 焓、内能等。 A、水蒸汽 饱和蒸汽温度表、饱和蒸汽压力表和过热蒸汽表 B、热容P102 恒压热容CP;平均热容Cpm。 T C p dT C、比焓 hT T D、相变热△h P103 汽化热、冷凝热、熔化热、凝固热、升华热等 E、混合物的焓 hmix P105
F1h1 F2 h2 Q F3 h3
令参考温度 Tr 30C 物流1: h1 0 物流2:液体CCl4的热容在30℃到70℃之间的变化不 大, 取50 ℃下的热容作为平均值
C pm 0.866kJ/(kg K) h2 C pm (T2 Tr ) 0.866 (343.15 303.15) 34.64kJ/kg
二、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与物料衡算 相同,亦包括绘制流程简图、划定衡算范围、 给物流及组分编号、列写方程式与约束式、求 解方程组及结果整理等若干步骤。 由于能量衡算是以物料衡算为基础的,故 其方程式与约束式包括物料衡算所需的全部方 程式与约束式,再加上能量平衡方程(每个过 程单元一个)与质量焓值方程(每股过程物流 一个)。在一些衡算中,某些物流具有相同的 温度与压力,亦属一种设备约束条件。
2 1
T2
p
T1
p
(二)、相变体系的能量衡算
二、 能量平衡方程式的应用(P107-108) ① 与热量变化相比,忽略轴功,动、势能变化, 焓变等 封闭系统 Q=△U 敝开系统 Q=△H ② 与①类相反,热能、内能的变化相对于动能、 热能及轴功来说是次要的,如流体输送,主要应 用柏努利方程。 由于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热效应,除绝热反应过 程外,对放热或吸热反应,需由系统排出或向系 统补充热量,过程的能量衡算以反应热的计算为 中心的热量衡算。
物流3:有相变,由三部分焓变组成: (1)将液体由参考温度加热至正常沸点(76.7℃) 的焓 变 h1 C pm (Tb Tr ) 0.866(349.85 303.15) 40.44kJ/kg (2)在正常沸点下液体汽化的焓变 h2 194.22kJ/kg
(3)将气体从76.7℃加热至200℃的焓变 查四氯化碳蒸气的热容:
塔顶气流带出的热量
按纯苯饱和蒸汽(79.11℃)计算 QV GD ( R 1)(rA C At A ) 6000 4.5 1.84 79.11 394 14.568 106 kJ/h 塔底产品带出热量 塔底产品的温度近似取纯甲苯的沸点(110.63℃)
QW GW CW tW 9000 1.84 110.63 1.83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能量衡算的依据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根据能量守 恒原理,其衡算的通式可写为:
(输入能量 输出能量) (生成能量 消耗能量) 累积能量
(4-1)
某一具体单元设备,能量衡算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Q1 Q2 Q3 Q4 Q5 Q6
② 要弄清楚过程中存在的热量类型,从而确 定收集哪些物性数据,例如显热就需要查寻 热容值。相变热就需要查取相应的热数值 (如汽化热或冷凝热),同时要注意数据的 可靠性。
③ 合理划定衡算范围,确定适宜的进料和出 料部位,一般和设备的进出口一致,或者与 物料衡算一致。 ④ 计算时对于一些量小、比率小的热量可以 略去不计,以简化计算。其误差可归于热损 失中。 ⑤ 正确选定计算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