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与应对
一、网络成瘾综合症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心理表现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难以自我控制地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
显的社会功能和身心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些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
瘾者非常相似,均无成瘾物质(如毒品)的作用,而产生了行为 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荒废、工作无序、生活质量下降。
二、网络信息焦虑症
(一)网络信息焦虑症的界定 焦虑是由于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体验交织成的 情绪状态。
(二)网络信息焦虑症的表现形式 1.信息泛虑症的表现 信息泛虑症就是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经常会因为无法准 确获得、理解、利用信息而产生焦虑的状态。 2.信息恐惧症的表现 信息恐惧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信息量不足的恐 惧,表现为担心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拼命下载、保存 信息资料,而搜集的信息越多越恐惧,从而陷入信息获取的惶恐 中而不能自拔;一种是现实社会的恐惧,表现为长时间地利用网 络信息技术,痴迷于网络而恐惧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流。 3.信息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是指患者的行为不受自主意志所支配,即使其行为 违反自己的意志,却仍然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该种行为。
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一)沉迷网络影响大学生圆满完成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学 习和成长。
(二)虚拟世界使大学生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
至于不能以正确的态度进行交往学习。 (三)上网的自由和随意性使部分学生迷恋网络,自我沉溺,
导致不良行为。
(四)虚拟世界与个体的交互作用使大学生们忽略了规范, 淡薄了理想和价值观,淡化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大学生网恋的主要特点 1.网恋在大学校园最为普遍 2.女生网恋较比男生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3. 网恋比例呈现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下降的趋势
4.大学生网恋的结局绝大多数是失败或悲剧
案例:网恋危险
(二)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原因
1.需求心理 2.好奇心理
3. 从众心理
4.补偿心理
5.求助心理 6.逃避心理 7.自卑心理 8.宣泄心理
(五)不良虚拟世界对大学生人格和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暴力性虚拟世界助长人的攻击行为 2. 不良虚拟世界影响人“社会化”的程度
三、不良虚拟网络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班杜拉的“强化”理论
(二)行为“泛化” (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界
限不清
(四)青年对情绪和行为自我 调控能力不足
2.加强法治教育。
3.进行道德规范教育。 4.积极加强当代大学生 网络行为规范的养成。
视频资料:大学生痴迷游戏不听劝阻出手殴打母亲 张非——实话实说
(三)网络信息焦虑症的应对 1. 加强信息过滤,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 2. 推广健康文化形式,提供多渠道的信息资源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信息伦理教育 4. 普及信息教育,培养网民的信息素养
三、网络恋爱
网络恋爱简称网恋,是指个体 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相 识、相知、相许,与情感对象进行 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 网恋者通过各种方法,如电子邮件、 聊天工具、聊天室、论坛、网络虚 拟社区、网络游戏等交流平台来表 达感情、发展爱情。
暴力性虚拟世界助长人的攻击行为不良虚拟世界影响人社会化的程度三不良虚拟网络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一班杜拉的强化理论二行为泛化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界限不清四青年对情绪和行为自我调控能力不足第二节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与应对一网络成瘾综合症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心理表现网络成瘾是指由于难以自我控制地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和身心损害的一种现象
1. 2.
信息选择失度。 情感自我迷失。
3.
4. 5.
道德意志弱化。
行为角色混淆。 网络人格异常。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 追求内在需求的满足。 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失衡。 3. 不会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压力。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意志品质。
2. 增强心理防范,规范网上行为。 3. 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自我教育。 4. 加强心理咨询,完善网络人格。
(三)网恋的应对 1.自我调节 2. 学校干预 3.家庭配合 4.社会支持
四、网络违法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违法的现状 (二)大学生网络违法心理成因 1.享乐愿望强烈。 2.好奇探秘心理。 3.抱不平心理。 4.利益心理。 5.嫉妒、报复心理。
6.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
(三)大学生网络违法的对策 1.加强纪律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章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的介入弥补了传统教学之不足,满足了大学生日
益增长的学习需要。
(二)网络的接触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填补了心灵的孤 独和内心的空虚。
(三)网络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可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增强主体意
识,调节身心健康。 (四)网络的使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的社会角色,改变着社 会责任,吸引他们对社会、对他人认识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