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乘法交换和结合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
设计教师: 陈秀秀 总第 14 节
教学 内容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时间
第
周第
பைடு நூலகம்
课时
月
日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 字母表示规律。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追问:谁能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课件展示) 同位两人再说说。 谈话:看来像这样的式子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叫做乘法…(引出乘法交换律) 引导: 加法交换律有字母表达式, 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交换律吗? a×b=b×a (板书) 追问:这里的 a、b 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二)教学乘法结合律 1. 初步感知,引导比较 谈话:我们学校还准备组织跳绳比赛,自己读题,看看你能解决吗? 飞云中心小学 5 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 6 个班, 每班有 20 人参加。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预设 1: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0×6)×5=120×5=600(人) 口答 预设 2: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20×(6×5)=20×30=600(人)口答 投影展示教 师适时贴板贴。 追问:你会把上面的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20×6)×5=20×(6×5) 引导: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 1:相同点;它们都是三个数乘相,结果相同。预设 2:不同点;前一个 式子是先求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后一个式子是先求出全校有几个班。 他们先算谁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本质:运算顺序不同) 谈话:刚刚回答问题的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大家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就请同学们再写 2 组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3 个例子。 (验证其中一组练习 题) 追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吗? 学生可能回答: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课件展示) 同桌两人再说说。 谈话:这种式子中的规律也可以叫乘法……(引出乘法结合律)课件 引导: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结合律吗? (a×b)×c=a×(b×c) (板书) 追问:这里的 a、b、c 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运算律。 (出示课题) (三)小练习 想想做做第 1 题,先填空,再想想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 (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探究应用乘法结合律的简便算法,先计算再比较,说说两道式子的关系,交流 从中能想到些什么。 3. 25×9×125×4×8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全课小结,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教 学 反 思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三、尝试运用,理解规律 尝试运用, 谈话:现在男女分两组进行比赛。你认为男生会赢还是女生会赢?请你以最快的速度 做完后,马上起立。男生做 37×2×5 和 15×13×2。女生做 37×(2×5)和 13×(15×2) 。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及时比较男女做题速度。反馈人数及正确的得数。男女练习题 同时展示。 引导:这次比赛我认为女生获胜。 (男生可能会不认输)你看男生和女生的题都是乘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用抽象的语言表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 学 过 程
复习旧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吧。 (出示课件) 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 (2○3)○5=2○(3○5) 。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预设 1: (填加号)可以吗?口算一下。你这样填的根据是什么? 预设 2:学生如果能说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话,师说:乘法也有这样的定律 吗?你能用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出示课件)的例子,验证这些运算定律吗? 举例验证 验证,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 (一)学习乘法交换律 1.情景感知乘法交换律 谈话:我们学校开展的快乐大课间同学们都在积极练习,看!这是老师在校园里看到 的景象。 (出示图片:踢毽子)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可以怎样 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3×5=15(人) 5×3=15(人) 追问:你为什这样列式? 引导:观察一下,他们的结果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人 3×5=5×3(板书) 谈话:课间同学们不仅喜欢踢毽子,还非常喜欢 跳大摇绳。 (出示图片:跳大摇绳)你能根据要 求解答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2×8=16(人) 8×2=16(人) ?人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列 2 个算式,它们的结果相 同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8=8×2(板书)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再写 2 个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3 个例子。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3
2
法,三个乘数都相同,老师怎么不公平了?从而引出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 乘 2 个相乘能够凑成整百数或者整十数的数,再乘剩下的那个数) 谈话:刚才老师出的题目不公平,现在我们来一场公平的比赛好吗?出示 23×15×2 和 5×37×2 学生独立计算,课件演示。学生回答做题时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使题目做的比较快。 巩固深化,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完成。追问:还有不同做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教师: 陈秀秀 总第 14 节
教学 内容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时间
第
周第
பைடு நூலகம்
课时
月
日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 字母表示规律。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追问:谁能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课件展示) 同位两人再说说。 谈话:看来像这样的式子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叫做乘法…(引出乘法交换律) 引导: 加法交换律有字母表达式, 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交换律吗? a×b=b×a (板书) 追问:这里的 a、b 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二)教学乘法结合律 1. 初步感知,引导比较 谈话:我们学校还准备组织跳绳比赛,自己读题,看看你能解决吗? 飞云中心小学 5 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 6 个班, 每班有 20 人参加。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预设 1: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0×6)×5=120×5=600(人) 口答 预设 2: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20×(6×5)=20×30=600(人)口答 投影展示教 师适时贴板贴。 追问:你会把上面的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20×6)×5=20×(6×5) 引导: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 1:相同点;它们都是三个数乘相,结果相同。预设 2:不同点;前一个 式子是先求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后一个式子是先求出全校有几个班。 他们先算谁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本质:运算顺序不同) 谈话:刚刚回答问题的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大家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就请同学们再写 2 组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3 个例子。 (验证其中一组练习 题) 追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吗? 学生可能回答: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课件展示) 同桌两人再说说。 谈话:这种式子中的规律也可以叫乘法……(引出乘法结合律)课件 引导: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结合律吗? (a×b)×c=a×(b×c) (板书) 追问:这里的 a、b、c 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运算律。 (出示课题) (三)小练习 想想做做第 1 题,先填空,再想想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 (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探究应用乘法结合律的简便算法,先计算再比较,说说两道式子的关系,交流 从中能想到些什么。 3. 25×9×125×4×8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全课小结,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教 学 反 思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三、尝试运用,理解规律 尝试运用, 谈话:现在男女分两组进行比赛。你认为男生会赢还是女生会赢?请你以最快的速度 做完后,马上起立。男生做 37×2×5 和 15×13×2。女生做 37×(2×5)和 13×(15×2) 。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及时比较男女做题速度。反馈人数及正确的得数。男女练习题 同时展示。 引导:这次比赛我认为女生获胜。 (男生可能会不认输)你看男生和女生的题都是乘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用抽象的语言表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 学 过 程
复习旧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吧。 (出示课件) 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 (2○3)○5=2○(3○5) 。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预设 1: (填加号)可以吗?口算一下。你这样填的根据是什么? 预设 2:学生如果能说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话,师说:乘法也有这样的定律 吗?你能用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出示课件)的例子,验证这些运算定律吗? 举例验证 验证,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 (一)学习乘法交换律 1.情景感知乘法交换律 谈话:我们学校开展的快乐大课间同学们都在积极练习,看!这是老师在校园里看到 的景象。 (出示图片:踢毽子)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可以怎样 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3×5=15(人) 5×3=15(人) 追问:你为什这样列式? 引导:观察一下,他们的结果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人 3×5=5×3(板书) 谈话:课间同学们不仅喜欢踢毽子,还非常喜欢 跳大摇绳。 (出示图片:跳大摇绳)你能根据要 求解答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2×8=16(人) 8×2=16(人) ?人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列 2 个算式,它们的结果相 同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8=8×2(板书)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再写 2 个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3 个例子。 飞云镇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3
2
法,三个乘数都相同,老师怎么不公平了?从而引出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 乘 2 个相乘能够凑成整百数或者整十数的数,再乘剩下的那个数) 谈话:刚才老师出的题目不公平,现在我们来一场公平的比赛好吗?出示 23×15×2 和 5×37×2 学生独立计算,课件演示。学生回答做题时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使题目做的比较快。 巩固深化,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完成。追问:还有不同做法吗?你是怎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