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以电子CAD课程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中职学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意义,以中职电子 CAD 课程为例,提出应用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建立立体化教材,即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课程指导性文件、建设立体化的教学内容等来实现。

【关键词】中职电子CAD课程 翻转课堂学习方式 立体化教材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094-03
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在我国中职学校掀起了学习、研究、实践的热潮。

大量的事实表明,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教学程序为“课前导学+课堂内化”。

“课前导学”指中职生在课前按照教师设计的导学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利用智能手机登录学习网站,观看微课或教学视频,做自测题,师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流和探讨;“课堂内化”指在课堂上同学们协作学习、实操训练、教师巡堂指导,完成知识消化和技能形成。

一、中职学校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意义
(一)支持中职学校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立体化教材辅助学生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智能手机是中职学校学生获取信息、社交的主要载体。

如果将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与智能手机联系起来,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知识获取方式和途径,创新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方便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查找、学习,支持教学方式改革,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促进中职生主动、有效学习知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立体化教材的核心是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

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可以促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教理念。

教师在完成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自身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应用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立体化教材的辅助作用,可以促进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三方”共赢。

开展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引导校企深层次紧密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能更好地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符合中职翻转课堂学习方式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利用校企合作建设的专业课立体化教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中职学校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实现“三方”共赢。

二、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电子 CAD 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措施
电子 CAD 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015 年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开展电子 CAD 课程展立体化教材建设,支持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在电子 CAD 课程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

该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课程指导性文件。

根据企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我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企业紧密合作,确定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和精练,增加了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模块。

把 PCB 板设计课程和电子产品制造课程合二为一,对接企业岗位。

制定和完善了课程相关指导性文件,作为教师教学主线和学生学习主线的标尺。

(二)建设立体化的教学内容,支持翻转课堂学习方式改革。

具体如下:
1.编制纸质教材。

根据电子 CAD 课程标准,遵循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编写了主教材和学案。

其中,主教材采取项目式、任务驱动的呈现方式,全书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每一个任务又分别通过任务描述、知识贮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等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明确任务、学习知识、完成任务、学习评价等学习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学案采取问题导向的呈现方式,每一个学习任务精心设置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归纳整理、拓展延伸”等五个学习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导读、导搜、导思、导做”的功能,支持中职翻转课堂学习方式改革。

2.制作电子教学资源库。

我们使用 WORD 开发电子教案,制作了若干个短小精悍的微课或教学视频,使用 Power Point 开发教学课件,融入大量的教学图片、操作视频、动画演示等,作为中职翻转课堂学习方式中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

3.建立课程网站。

按照广西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我们建立电子 CAD 课程网站。

课程网页设立有教学文件、教学资源、交流论坛及留言板、课程发展等板块,提供主讲
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
—— 以电子CA D课程为例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 伦洪山
·新技术应用
表1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项目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课时
项目一
认识 Protel DXP 2004任务一 安装Protel DXP 2004软件了解Protel DXP 2004的特点和印制电路
板设计工作流程;熟悉Protel DXP 2004
的设计环境、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机房上机练习。

能安装、启动、卸载
Protel DXP 2004软件;会创建、删
除等操作管理Protel DXP 2004文件
8任务二 创建与保存Protel DXP
2004项目文件
项目二 绘制电路原理图任务一 设置原理图参数了解原理图的设计流程;熟悉原理图绘图
环境,包括各种命令或按钮的使用方法;
理解元件放置和元件参数设置所表达的
内容和掌握基本方法;理解电气规则检查
的作用和掌握基本方法;知道各种报表所
表达的信息和生成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在机房上机练习。

会正确放置元件和
设置元件参数;能对绘图对象进行常
用的编辑操作;能正确布线;能通过
软件检查原理图,能把绘图信息生成
报表
30任务二 放置元件
任务三 连接元件
任务四 制作原理图库元件
任务五 绘制层次原理图
任务六 检查原理图和生成报表
项目三设计印制电路板图任务一 创建与保存Protel DXP
2004 PCB文件
了解Protel DXP 2004 PCB 的启动及设计
界面;熟悉Protel DXP 2004 PCB 设计流
程;理解PCB各类报表文件生成及PCB
板后期处理
在机房上机练习。

能创建PCB文件,
规划PCB;会加载元件封装和网络
表;能利用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功能
对PCB实现元件布局和布线,并能手
工调整;能对PCB板后期处理,并输
出PCB图
22任务二 加载元件封装库和网络表
任务三 设置PCB设计规则
任务四 设计布局
任务五 设计布线
任务六 制作PCB元件封装
PCB板后期处理
项目四 制作印制电路
板任务一 认识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
掌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和设计要求;
掌握印制电路板的基本制造工艺流程
在机房上机练习。

绘制原理图和印制
电路板图;在实训室用热转印法手工
制作印制电路板,选元件、安装、焊
接和调试
12任务二 手工制作直流稳压电源印
制电路板
总课时72
表2 项目一中任务一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教法
学法
立体化教材设计思路
课前导学【教师】利用QQ或微信发送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通过
反馈邮件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在业余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完成预习任务
中职翻转课堂学习
方法
课程网站、主教材、
学案、操作教学视频、
微课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
养自学能力,实现中职
翻转课堂教学
明确任务(3分钟)【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布置学习任务:绘
制“知了”电路原理图
【学生】 认真听讲,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情景法、
任务驱动法
PPT课件、主教材、
学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
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学习新知(2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导线与画线工具的区别,放置节点
动画演示等突破教学重点。

播放实操视频介绍导线的导线
移动、删除、剪切、复制、拖动等操作,化解教学难点
【学生】 听讲、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中职翻转课堂学习
方法、讲授法
主教材、学案、PPT
课件、实操教学视频、
课程网站
通过解答预习中的难
以理解和掌握的新知
识、新技能,帮助学生
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40分钟)【教师】巡堂指导。

智能手机记录问题
【学生】利用实操教学视频、微课起导学作用,独立完成
绘制“知了”电路原理图的学习任务
中职翻转课堂学习
法、练习法
实操教学视频、微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
自学能力
总结拓展(27分钟)1.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作品展示、评价等活动
【学生】学生介绍作品成果,开展自评、互评
2.课堂小结
【教师】PPT课件归纳总结一些典型问题,课堂小结强化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讨论
3.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及思考题。

课后QQ社交平台推送
新任务及预习资料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讨论
中职翻转课堂学习
法、讨论学习法、讲
授法
学案、主教材、操作
教学视频、微课、课
程网站
通过作品展示、评价
活动、问题视频或图片
点评、课堂小结、课后
作业,提高教学成效,
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简介、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授课计划、学习方法、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在线测试、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等,架起了陪伴网络技术一起成长起来的中职学校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桥梁。

电子 CAD 课程项目二中任务三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如表 2 所示。

在本次课设计的课前导学、总结拓展环节利用主教材、导学案、微课、实操教学视频布置学生预习或复习,在课中的明确任务、学习新知、完成任务、总结拓展等教学(下转第108页)
新技术应用·
化钠后,然后滴一两滴水,或吹气,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这时学生很兴奋,他们带着这个谜查找原因。

原来水和过氧化钠反应是放热的,当温度升高到脱脂棉的着火点时就可以燃烧了,同时生成氧气,氧气又有助燃作用,因此在此“水可助火”。

通过实验学生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了解过氧化钠的性质和过氧化钠的保存方法与用途,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一些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或者抽象的实验,为了减少污染或对人体的伤害,或者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笔者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做氯气有毒和氯气漂白性的实验。

借助多媒体,运用 flash 动画做“次氯酸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就可很好地解决氯气对教室环境污染的问题。

再如,在铜锌原电池实验中探究电子流向和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流向时,运用 flash 动画,在多媒体辅助下,很直观地看到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溶液里流向负极,阴离子流向正极。

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原电池中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的概念。

又如,在讲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运用 flash 动画展示,使学生明白发生加成反应时断开化学键位置,把微观的粒子反应变成为形象立体的宏观动画展示给学生,立体的动画演示容易使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便于记忆。

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在演示实验中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一些验证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索实验的过程,思考实验的结果等。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激活,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得到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得到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分阶段推进探究式教与学
笔者开展“三阶段探究式教与学”,逐渐实现从讲授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过渡和转变,让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由不会到会直至灵活掌握,进而全面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一)引导探究。

以全班学生为教学单位,先示范设计探究性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互教。

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都预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情境,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从学生自主性程度看,引导探究是一种低水平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这一阶段笔者通过导学案对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哪些知识是自主学习的,哪些是合作探究的等进行分类,设计好栏目,以问题的形式呈献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所给的问题进行探究。

然后笔者结合导学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

(二)合作探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探究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互助。

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在此过程中,笔者只是学生小组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学任务情境和探究方法设计的帮助者,探究材料的提供者和探究过程的参与者。

合作探究是最主要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从学生自主性程度看,学生在这个阶段拥有了更多自主权,组内自主交流更为充分,对探究方式的选择也更加多样。

(三)独立自主探究。

学生在教师和能力层次较高的同学的帮助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可进行开放式分层施教。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独立或协作解决问题,而且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内;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究学习过程;最后由师生共同对所探究的问题、方法、结果进行评价。

总之,任何一个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都应该研究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因为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虽然要使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共同努力,那么我们最终就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责编 卢建龙)
(上接第95页)环节中都充分应用了立体化教材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电子 CAD 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以支持中职翻转课堂学习方式为目的,追求课堂教学好效果、高效率,引导学生自动学习。

在教学资料编写、课件制作、网站建设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师生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了电子 CAD 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支持该门课程的翻转课堂学习方式条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当然,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使电子 CAD 课程的立体化教材更加适应中职学校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1(9)
[2]伦洪山.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
[3]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
【基金项目】广西“十三五”期间技工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现代信息化背景下印制电路板设计及制作课程的翻转式课堂学习方式及支持条件研究”。

【作者简介】伦洪山(1969— ),男,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高级讲师。

(责编 刘 影)
·备课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