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 培养高阶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45-01
乘着语文教材改革的春风,我的教研教学也与时俱进。
这学期我和孩子们运用思维导图学习
新教材语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改变了以往波澜不惊的教学模式,孩子们特别喜欢。
我班
的一些孩子迷上了思维导图,有时要求画一幅,班里的黄稚婷、钟萌希、罗文珊、曾穗娴等
孩子会画好几幅;有时没要求画,孩子们也会画思维导图,下课时还拿给我看好不好。
我一直思考:为什么思维导图能那么受孩子们欢迎?以前很多人说学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现在用思维导图学语文是清清楚楚几条线。
我想,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和语文有一种契合,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分析文章、画写作导图、背诵课文,让思维有序、让思维有图、让思维活跃。
一、分析文章,思维有序
思维导图可以把许多发散性思维的结果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理清顺序,找到关键词,选择
一个合理的答案。
它广泛运用到阅读理解文章中,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抓住关键词理解
文章的核心内容。
我们分析文章最先分析什么?我们看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吧!牛是用什
么支撑的?就是——骨架!文章是用什么组成的?就是——结构!说明文由论点、论据、论
证组成。
记叙文常用结构有总分总、并列式、小标题式......文章常用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
小学语文中的说明文、古诗、文言文等不同体裁文章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结构。
上学期我在学校上了一节用思维导图学六年级语文19课《青山不老》的公开课。
我在课堂
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结构导图可以拟几个第一分支?分别是:景观导入、背景(大环境、小环境)、绿化奇迹、道别老人。
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景观导入”的关键词,画出“景观导入”的第二分支。
然后让每小组以上面结构第一分支作为学习任务,选一个分支交流找关键词,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整节课课堂动静结合,学
生运用思维导图学文的兴趣浓厚,气氛热烈。
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
每组选一个分支
交流找关键词来体会。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交流走进文本,思考问题。
通过有
感情的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
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
词句,用思维导图进行理解分析概括。
各小组学生画好导图汇报时,孩子们踊跃交流,指出
导图的优点与不足,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许。
二、运用写作,思维有图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被教师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学
生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作文。
学生不会在作
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的人。
写作或“没米下锅”,抓
耳挠腮;或主次不分,逻辑混乱;或题材相似,内容苍白……总之,学生写无章法。
如果学生写作前画思维导图,让思维有图,有利于大脑发散思维的展开,写作时可根据主题进行发散
联想,越多越好。
在多种题材中运用收敛性思维选择典型事例,纵深思考,谋篇布局。
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教学时我先让孩子们交流
自己的拿手好戏,再画思维导图。
孩子们精心选好拿手好戏,用心画习作主题图,有的画羽
毛球,有的画番茄鸡蛋,有的画口哨,有的画钢琴......再把习作过程作为各个分支画上去,
哪些略写,哪些详写,一目了然。
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习作导图写作,思路清晰,详略得当,
写起来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三、背诵课文,思维活跃
我带的608班从开学以来经常用思维导图学语文,每单元都画了不少思维导图,学习上养成
了导图思维。
21课是文言文二则,孩子们对古文语言比较陌生,背古文很拗口,难记。
在了
解了文意,悟出了感情、理解了中心后,我引导孩子们画思维导图帮助背诵。
《伯牙鼓琴》
共有四句话,全三句写伯牙遇知音,后一句写伯牙失知音。
先画好主题图,孩子们定的主题
图古色古香,有古琴、古筝、高山流水、书本......“遇知音”、“失知音”作为第一分支内容,再
从句子里提取关键词作为后面分支内容。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这则古文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第一分支,再从文中提取关
键词作为后面分支内容。
两则文言文都可以加上感悟的中心做分支,有的孩子们还可以加上
其它如“重难点”“拓展”等做分支内容,充分张扬个性。
孩子们画好后上台展示交流、评价优
点与不足,互相借鉴学习。
然后请几个孩子看着导图背古文。
本来要画两则文言文导图,但
有几个孩子偷懒只画了一则,结果小测默写时就那几个偷懒孩子不会默第二则,只好乖乖地
补画导图补默写了。
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能帮孩子们理清文本结构,思维活跃。
用关键词作为记忆的支点,锁住记忆,背得牢固。
随着教学实践模式的推进,我惊喜的发现,一部分喜欢画思维导图的孩子更喜欢学语文了,
成绩也稳步提高,像黄稚婷、罗文珊同学的语文成绩开学初一二单元才考了80多分,第六
单元分别考了97分、96分,获得了全班第一名、第二名,让同学刮目相看。
孩子们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训练了分析概括能力,训练了纵深思考、谋篇布局能力,
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趣味性。
运用思维导图学语文,让孩
子们不知不觉中拥有高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