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构设计工作小结--地基基础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结构设计工作小结--地基基础部分
1、桩的种类(直径)不宜过多,无论是预制桩还是钻孔桩,否则给施工和设计都带来很大的麻烦。

相对来讲,钻孔桩可以种类多些,预制桩不宜超过两种。

2、当同直径的桩,桩长不同时,单桩承载力宜取值一样,这样便于施工和设计
3、因此,
4、
5
6
条)。

7
8
①对于Ⅱ类桩,可以不处理(根据动测报告定)。

②对于Ⅲ类桩,应处理。

处理方法可采用将钢筋笼伸至裂缝下2m或开挖处理(应较浅)。

③对于偏位桩,可以采用纠偏的方法处理,若单桩承载力没有问题,可以采用加大承台和地梁的方法来共同作用。

9、对于预制桩应进行动测(其余桩亦同)。

动测原则:单桩、两桩均动测,三桩动测两桩,四桩以上动测50%以上。

当发现异常情况(桩偏位较大,Ⅲ类桩较多时),应加大动测桩数。

10、画桩位图时,应将轴力图放在一起,并且永久保留,以便日后校核。

11、做独立基础时,应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是否考虑计算底层砖墙荷载,当地基较
2
1
2
3
4
5
6
公键,梁宽应适当加大,应取300以上,最好取350、400,因为:
①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②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③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7、对于柱的大小,应该尽量做到按轴压比控制,轴压比相差不宜大于0.2,当建筑
有要求时,应和建筑协商好该问题。

8、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9、梁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梁的锚固长度,特别是次梁,应尽量满足图集要求。

10、板配筋时,应注意Ⅰ级、Ⅱ级钢的区别(是否有弯钩),以及板厚不同时,千万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