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说课稿新版粤教沪版word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机械效率》是沪科版初三教材第十一章的第三节,前有简单机械、功、功率,后有机械能,介于力和能量板块之间,是中考考点内容。

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它既是前面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各种效率等概念的基础,也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机械效率的理解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积极作用。

同时,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功的原理”。

它和功率一样也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的重要标志。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机械效率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起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生:
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
2、学生对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有一定的认识;
3、对功和功率的概念刚刚认识;
4、学生可能把机械效率和功率、做功的多少、省力等问题混淆;
5、同时对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没办法确定,特别是对有用功的理解出现偏差。

6、初三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②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④知道我们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方向,而不是为了省功。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探究性活动的开展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
2、难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同时知道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师:利用讲授法、通过例举事例法,完成“机械效率”概念的认识;
学生:通过“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获取机械效率的途径。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机械功原理”的复习得出:利用“机械做功”比“直接做功”多做了功。

再借助教材的解读,导入新课,引导出新知识的认识。

(二)新课学习:
一、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揭示:
活动1 分析有用功与额外功
利用教材图11-16说明利用机械做功和直接把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所做的功的差别,从而得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利用媒体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感知使用机械完成任务,因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摩擦要做一部分功,对直接完成任务无用,但不做不行,顺理成章的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
2、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强化:
例举:举生活中的例子以便在实例中找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如:水井打水,水井捞桶,抱篮球上楼杠杆提升,滑轮提升,斜面提升,滑轮水平拉动,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用W有用=W直接=F直接S直接,W总=W机械=FS来确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的揭示:
(1)教师提出问题:
①有用功多好还是少好?
②额外功是多好还是少好?
(2)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3)教师导读P12页完成机械效率概念的认识;
(4)公式:η=W有用/W总×100%
讨论:η的取值范围-------总小于1
2、机械效率的强化:(利用多媒体展示)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力
D.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少的机械效率高些但都小于1
(关于机械效率、功率、做功多少、是否省力等概念的理解,从而强化机械效率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某同学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500N的重物,如图,绳子自由端拉力F=200N,重物以匀速上升1m,不考虑绳重和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当被提高的重物变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本例题强化三个功的确定和机械效率的计算,通过解决例题强化“凡是机械效率的问题必须先确定三种功”的解题思想,同时也是为下
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起一个点拔作用)
活动2 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生分组:两大组十小组,主要区别:两大组的滑轮组不同,其余仪器相同。

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2)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交流合作,看有什么收获?比如: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利用同一滑轮组,改变物重,计算机械效率:机械效率不同,说明同一滑轮组效率是可变的,突破本节难点。

(4)利用物重相同时,滑轮组不同,计算分析得效率也不同。

(5)小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6)引导学生找出探究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六、检查并小结
(1)认识了那些物理概念
(2)动手测机械效率并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交流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4)效率意识:如前做作业的例子
七、作业
(1)思考η< 1与机械功原理是否一致?
(2)完成练习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