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评课材料
哈尔滨七十二中学叶明清
对吴老师的课进行一下评价,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本节课紧紧围绕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展开,两种行为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生行为形成的作用等,逐一分析,由浅入深。
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和再加工,使之更加系统,更加条理。
创设情境,从生活出发,以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小狗的故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参与课堂。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能有效利用信息整合到教学中,对教材进行补充。
如黑猩猩抽烟,玩电脑,学生异常兴奋。
课堂气氛活跃。
还能通过狼孩的例子启发学生对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启示,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理解,促进思维发展。
在攻克重点问题的处理上,把教材的资料进行整合,不是一下子呈现给学生,而是层层深入。
学生清楚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后,对资料进行分组分析。
通过小袋鼠爬进育儿袋和蚯蚓走迷宫的资料进行对比,来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
通过美国红雀喂金鱼的例子和大山雀喝牛奶的例子来分析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
通过蚯蚓走迷宫和黑猩猩学习的例子来分析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的差别,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
对
教材的这种处理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有利于理解这两种行为,三、与学生的互动很多,交流顺畅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课堂的气氛比较民主、和谐,师生能够进行交流。
通过问题的解决,将知识还原在生成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学习生物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某些问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有的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表达的机会,以后要注意,把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效果会更好。
二、在评价学生的技巧方面还要加强。
只停留在知识的对与错上面,在学生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恰当、态度是否积极等方面没有给予及时评价,如能做到这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