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防治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初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农业科技 张城,等:40%丙硫菌理・戊哩醇SC 防治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初报 2020(6)=143-144, 146
・植物保护・
40%丙硫菌睦•戊睦醇SC 防治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初报
张城姚振宇*
*杨1■兑音张锦沅徐霖李小弟魏巍
收稿日期:2020-07-17
*为通信作者
(上海昊元农药有限公司,上海市静安区200070)
摘要:为探明40%丙硫菌理•戊瞠醇SC (乐麦宝)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
进行相关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在浦东新区草莓生产上,喷施40%丙硫菌醴•戊呼醇SC 1 000倍液2次,对
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较好,第2次施药后14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且该药剂对草莓生长安全。
因此,40%丙硫菌瞠•戊哩醇SC 可在上海地区草莓生产上作为白粉病常规防治药剂的替换药剂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 40%丙硫菌姓•戊哩醇SC,防效;上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6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
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草莓苗期染病会造成 秧苗长势偏弱,移植后不易成活;草莓果实染病则
会严重影响草莓品质,降低成品率。
特别是草莓采 用保护地栽培时,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病叶率可 达45%以上,病果率可达50%以上,同时,在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草莓白粉病可迅速发展、蔓延成灾,
这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 品质和经济效益山,造成 严重的经济损失叫
上海地区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青浦赵屯和浦东
川沙一带,其中赵屯镇素有“草莓之乡”的美誉。
上 海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
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 长,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近年来草莓白粉病在上海
地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且该病现已成为影响
上海地区草莓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主要病害之一。
目 前,上海地区草莓生产上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仍以 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主要防治药剂以氟菌•脸菌酯、 乙囉酚磺酸酯、咄哩醸菌酯和瞇菌酯为主【11,但由
于这些药剂的长期、连续使用,导致白粉病病原菌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这些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
果逐渐减弱。
40%丙硫菌瞠•戊卩坐醇SC 是一种新型复配型杀
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且有良好的渗透 和内吸作用,杀菌谱广,并对作物和环境安全。
目
前,农业生产中常用40%丙硫菌卩坐•戊哩醇SC 来防 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且均取得了校好
的防效,但未见该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相关报道。
因此,为验证40%丙硫菌瞠•戊哩醇SC 防治草莓白 粉病的具体效果,笔者于2018年12月在浦东新区进
行了相关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 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浦东新区合庆镇小陈草莓园进行。
试 验地为设施大棚,棚内拥有滴管、喷头、管架等灌 溉设备,地面有黑膜覆盖,肥水条件良好且基本一 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pH 为7+ 9,地势平缓。
试
验大棚面积为426.7 m 2, 1个设施大棚内栽植5 000 棵草莓苗,草莓生产中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
平属于当地中等水平。
供试草莓品种为“章姬”。
供试药剂为40%丙硫菌哩■戊哩醇SC (澡阳中 南化工有限公司)、25%乙囉酚磺酸酯ME (西安近
代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防治对象为草莓白粉病,该病的发生情况除与
田间温度、湿度相关外,还与田间管理措施有关,历
年来试验田块草莓白粉病发生均偏重。
上海地区草 莓种植是当年8月下旬开始移栽,至翌年5月采收结
束。
由于草莓种植田常年多施复合肥,导致土壤盐 渍化趋势严重,而种植草莓的土壤修复期仅有3个
月,且在这短暂的土壤修复期内,农户为最大化利 用土壤,往往在空闲的草莓大棚内种植甜瓜、小番
-143 -
茄等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导致土壤修复时间被严重缩短。
同时,甜瓜也是易发生白粉病的作物,且更易将白粉病病菌残留在土壤中。
因此,多种因索共同导致了试验田块草莓白粉病发生偏重。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1)40%丙硫菌哩•戊睦醇SC 1000倍液,⑵40%丙硫菌醴•戊瞠醇SC1500倍液,(3)40%丙硫菌呼•戊瞠醇SC2000倍液,⑷25%乙唏酚磺酸酯ME1500倍液,(5)空白对照(CK)。
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约种植300株草莓,小区随机排列。
每处理小区施药2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2018
年12月31日,第2次施药时间为2019年1月5日。
施药时,各小区草莓长势良好且均匀一致。
采用兴化市楚森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WBD-20型电动喷雾器,对草莓叶片正反面及幼果表面进行喷药,喷至药液欲滴为lh。
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杀菌剂、杀虫剂,其他栽培管理按常规进行。
1.3调查时间与方法
于施药前(2018年12月31日)调查草莓果实
发病基数,第1次施药后7d(第2次施药前、2019
年1月5日)、第2次施药后7d(2019年1月12日)、第2次施药后14d(2019年1月190)进行果实防效调查。
每小区按照东、南、西、北、中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草莓,定时、定株、定果调查100个幼果的白粉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果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按病斑占整个幼果表面的百分比进行分级:0级,无病斑;1级,1%〜5%,3级,6%~10%;5级,11%~25%|7级,26%-50%;9级,50%以上。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工(各级病果数x相对
级数)三(调查总果数x9)]x100,防治效果(%)=[1-(对照区施药前病指x处理区施药后病指)弓(对照区施药后病指x处理区施药前病指)]X100。
2结果与分析
2.1草莓白粉病发生情况调查
由试验过程中对草莓直粉病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可知,供试田块均有草莓白粉病发生,草莓受白粉病侵染的高峰期一般在苗期和采收期前后。
2.2药效分析
由表1可知,随着40%丙硫菌瞠•戊瞠醇SC施用浓度的降低,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呈明显下降的
趋势,3次调查结果均是处理(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最好,第1次用药后7d、第2次用药后7d、第2次用药后14d,处理(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5.28%、73.09%、80.14%,其次是处理(2),其防效分别为57.83%、64.57%,72.77%;再次是处理(3),其防效分别为53.13%、61.12%、67.0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最差的是处理(4),其防效分别为42.43%、48.29%、53.84%。
第1次用药后7d 和第2次用药后7①处理(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和处理(3)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处理(4);第2次用药后14d,各处理间防效差异显著,且处理(1).(2)、(3)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处理(4)。
表1不同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处理
用药前
病悄
指数
第1次用药后7d第2次用药后7d第2次用药后14d
病情
指数
平均防
效/%
病情
指数
平均防
效/%
病情
指数
平均防
效/%
1L49 2.3365.28a 4.1773.09a 5.7180.14a
2 1.49 2.8357.83b 5.4964.57b7.8372.77b
3L17 2.4753.13b 4.7361.12b7.4567.01c
4L67 4.3342.43c8.9«48.29c14.8853,84d
5CCK)L33 5.99-13.83一25.67-
2.3安全性
经试验期间调查,各药剂处理区草莓的长势、叶 片、幼果均未有异常现象发生,说明各药剂在本试验施用浓度下对草莓生长安全。
3小结与讨论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主要与温度、湿度有关。
草莓白粉病在温度25€、田间湿度超过70%时易发生。
上海地区草莓种植一般是秋冬季节进行设施栽培,且草莓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5°C左右(若温度较低会延缓草莓生长,而温度过高会造成草莓早熟,降低草莓品质),这给草莓白粉病的发展和侵染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故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
本 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菌醴•戊哇醇SC1000倍液在上海地区"章姬”生产上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对草莓生长安全。
鉴于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对常年使用的防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施用后药效已明显降低,而40%丙硫菌哩•戊醴醇SC作为一种全新的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故上海地区在进行草莓白粉防治时,可考虑降低常规药剂的使用次数,与40%丙硫菌瞠•戊卩坐醇SC进行轮换使用。
推荐在草莓采收初期使用40%丙硫菌哩•戊呼醇SC1000倍液进行草莓白粉病防治,一个草莓生长周期内连续喷施2~3次,即可取得较好
(下转第146页)
144—
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均较好,分别为90.00%、94.44%;在小麦扬花盛期每667曲施用40%丙硫•戊醴SC80mL1次,对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80.00%、88.89%,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每667n?施用42%咪鲜•甲硫灵WP60 g各1次,对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
表1不同处理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情指数病指防效/%每667m?用40%丙硫•戊哩SC40mL(2次用药)0.2090.000.0594.44
每667m?用40%丙硫•戊瞠SC80mL(l次用药)0.4080.000.1088.89
每667nf用42%咪鲜•甲硫灵WP60g(2次用药)0.4080.000.1088.89
空白对照(清水,CK) 2.000.90
80.00%,88.89%。
2.3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的防效
由表2可知,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每667 nP施用40%丙硫•戊瞠SC40mL各1次,对白粉病、叶锈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0.91%、90.38%;在小麦扬花盛期每667in?施用40%丙硫•戊瞠SC 80mL1次,对白粉病、叶锈病的病指防效均较好,均为100%;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每667m*234施用42%咪鲜•甲硫灵WP60g各1次,对白粉病、叶锈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5.00%,53.21%。
参考文献
[11王娟娟,营金凤.29%毗荼•囁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728(18):104-105. [21吴丹,李涛,王绘华,等.四种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初步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20(1)=120-122.
[3]于献文,钱明辉,管军能,等.肪菌酯•氟毗菌酰胺等杀菌
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2):255-256.
[4]王步云,张涛,郑书恒,等.5种生物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
间防效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1):54-57.
表2不同处理对白粉病、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白粉病病指精指防效/%叶锈病病指病指防效/%每667用4(m丙硫•戊瞪SC40mL(2次用药)0.0490.910.1590.38每66?n?用40%丙硫•戊哩SC80mL(l次用药)0100.000100.00每667E用42%咪鲜甲硫灵WP60g(2次用药)0.1175.000.7353.21空白对照(清水,CK)0.44一 1.56-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40%丙硫•戊卩坐SC对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的防效均好于对照药剂42%咪鲜•甲硫灵WP。
同时,40%丙硫-戊卩坐SC对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的防效与用药量、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有关,其中低用量(每667计施用40 mL)在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用药1次,对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效好于高用量(每667a?施用80mL)于扬花盛期用药1次。
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每667m2各施用1次对照药剂42%咪鲜•甲硫灵WP 60g,对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对白粉病的防效一般,对叶锈病的防效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用40%丙硫•戊哩SC防治小麦穗期病害时,由于小麦播种期不一,小麦对赤霉病的感病生育期较长,应根据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若在小麦扬花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应提髙40%丙硫•戊哩SC 用药量,并增加用药次数。
另外,40%丙硫•戊瞠SC 在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流行年份和在小麦感病品种上的施药效果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
(上接第144页)
的防治效果。
一般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发生在冬季12月以后,除采用化学防治外,加强田间管理也能降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程度。
例如,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时排除草莓棚内积水,降低草莓棚内湿度,使用灌溉设备定时、定点、定株补充水分和肥料,以保持草莓正常生长,冬季采收期要做好大棚加温、保温工作,防止草莓冻害发生等。
同时,在上海地区草莓白粉病防治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年的植保信息,及时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合理安排施药时间,若气候条件已适宜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或已发现田间有草莓白粉病发生,应及时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146-
由于本试验地块偏施复合肥且连续重茬,土壤
趋向碱性(pH7.9),且存在板结、盐渍化现象,试验地草莓白粉病发生偏重。
因此,本试验结果并不能反映酸碱度对草莓白粉病发生的影响,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