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必修一课件第2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位移公式s=v0t+12at2和v2t -v20=2as仅适用于匀变速直 线运动.
2.在应用位移公式时,应注意式中各矢量的方向,根 据所选正方向确定各量的正、负号.
3.位移公式中的速度与位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
(2012·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如图3-1-9所示, 一艘快艇以2 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 艇的初速度是6 m/s.求这艘快艇在8 s末的速度和8 s内经过的 位移.
2.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1)公式:vt2-v20=2as (2)应用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
2 t
-v
2 0
=2as为矢量式,应用时公式
中的vt、v0、a、s要规定统一的正方向,一般规定初速度v0的
方向为正方向,则:
①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
取负值.
②若s>0,说明物体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若s
步骤6: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学生总结
两个公式,老师精讲s=v0t+
1 2
at2
的推导,以例2加以巩固.
步骤7: 利用“拓展一步”引导学 生从v-t图象求位移
步骤8:
师生互动,从vt=v0+at及s=v0t

1 2
at2入手去推导三个常用结
论,以例3为例加以巩固
步骤9: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v-t图象的特点.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 3.掌握用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 4.掌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5.会推导公式v2t -v20=2as.
(3)1 s末A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6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Hale Waihona Puke (4)6 s末A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1)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 m/s2,方向与规 定正方向相同,B在前4 s做匀减速运动,4 s后做反方向匀加 速运动,2 m/s2,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演示结束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能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Δvt 推导出速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度公式vt=v0+at.
的速度、位移与时
3.学会利用v-t图象结合“微元化” 间的关系及应
的思维方法推导出位移公式s=v0t+12 at2,了解微分思想. 4.进一步体会图象信息的各种物理意 义及图象法处理问题的直观快捷. 5.学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简
体的 .
加速度
2.思考判断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中,若a>0,则一定加 速,若a<0,则一定减速.(×)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一定是一条过原点 的倾斜直线.(×)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 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3.探究交流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3-1-2所示, 在t1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吗?
●课标解读 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规律 中的作用. 2.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 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地位 本节主要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变化规 律、位移变化规律,在研究中应用公式和图象两种数学方 法,而考虑到图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对突出了 图象的应用,另外本节又通过“讨论与交流”、“信息窗”、 “拓展一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用.(重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象的物理意 义及其应用.(难 点)
单的实际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度 变化规律 1.基本知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物体的保加持速不度变的直线运动. ②特点: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和大都小不变, 即方为向一恒量. a ③分类: (ⅰ)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同速向度. 增加 (ⅱ)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速向度. 减小
快艇在8 s末的速度为: vt=v0+at=(6+2×8) m/s=22 m/s. 快艇在8 s内发生的位移为: s=v0t+12at2=(6×8+12×2×82) m=112 m. 即这艘快艇在8 s末的速度为22 m/s,8 s内经过的位移是 112 m. 【答案】 22 m/s 112 m
图3-1-6
图3-1-7
1.v-t图象只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 2.v-t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 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013·莆田二中高一检测)A、B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3-1-8所示.
图3-1-8
(1)A、B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 (3)求1 s末A、B的速度; (4)求6 s末A、B的速度. 【审题指导】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v-t图象的意义 及截距、交点、斜率的意义.
●新课导入建议 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 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 我们仅讨论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1: 教学地位分析、新课导 入
步骤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教学,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33“讨论与交流”实例,合作讨 论图表3-1数据
图3-1-9
【审题指导】 该快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情 况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已知加速度、初速度和运动时 间这三个物理量,可以直接得出结果.由于加速度和速度都 有方向,必须选取一个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 向.
【解析】 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快艇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t=v0+at,s=v0t +12at2,代入数据,可得:
2.解读v-t图象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如图3-1-5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图3-1-5
①直线a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增加的,为匀加速 直线运动的图象.
②直线b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减小的,为匀减速 直线运动的图象.
③直线c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 加,由于加速度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
【问题导思】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是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 变吗?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 一定相等吗?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图线在时间轴的 上方或下方分别表示物体具有什么运动特征?
1.对速度公式vt=v0+at的理解 (1)速度公式vt=v0+at的适用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所以应用公式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和
(2)对v-t图象的几点说明 ①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②横截距:表示物体在开始计时后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 动,或物体经过一定时间速度变为零. ③与横轴的交点: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如图3-1 -6中直线c的t1时刻和图3-1-7中的t2时刻. ④图线折点:表示加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如图3-1- 7中的t1时刻. ⑤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3.探究交流 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 积有时在时间轴上方,有时在时间轴下方, 这时物体的位移有何不同?
图3-1-4
【提示】 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图线在时间轴上 方,表明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 物体的位移为正值,位移沿正方向;同理图线与时间轴所围 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明物体的位移是负值,位移沿负方 向.
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的大小为8 m/s,在这2 s内物体的( )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 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 题设只给出速度大小,没给方向,故需讨论.若 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则 a1=8-2 4m/s2=2 m/s2;若初、末速 度方向相反,则 a2=-82-4m/s2=-6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 方向与 v0 方向相反,故只有 B 项正确.
(2)在该时刻速度相等 (3)3 m/s与初速度同向,6 m/s与初速度同向 (4)8 m/s与初速度同向,4 m/s与初速度反向
v-t图象的意义 1.可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物体达到某一速度 所需要的时间. 2.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3.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的上 方位移为正,在时间轴的下方位移为负. 4.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在时 间轴的下方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解析】 (1)A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a1=v-t v0=8-6 2 m/s2=1 m/s2,沿规定的
正方向;B物体前4 s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
8 4
m/s2=2
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两图象交点表示在该时刻速度相等.
分析.
(2)公式vt=v0+at中各符号的含义 v0、v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且a为恒量,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3)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vt=v0+at是矢量式,一般规定v0方向为正方向, 其他量如果和v0方向相同则取正,和v0方向相反则取负.
(4)当v0=0时,vt=at,表示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步骤3: 从讨论表3-1数据得出结 论,由此总结给出“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概念
步骤4: “vt=v0+at”公式的教学:引 导学生自主分析、由a的定义 入手、讨论公式中各量的物理 意义及符号规定
步骤5: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总结 老师点评讲解来反映速度规律的 第二种方法,v-t图象,利用例 1,迁移应用巩固
【答案】 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问题导思】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是均匀变化 的吗?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怎样用s-t图象来表示. 3.应用s=v0t+12at2解题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1.对s=v0t+12at2的理解
(1)适用条件
公式表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适
图3-1-3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t -v20=2as
2.思考判断
(1)应用公式s=v0t+
1 2
at2计算时,s、v0、a三者方向必须
相同.(×)
(2)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小,位移
越来越大.(√)
(3)v2t -v02=2as常用于不涉及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求 解.(√)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
①速度公式:vt=,v若0+v0a=t 0,则vt=.
at
②速度—时间图象:
(ⅰ)
图3-1-1 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 直线
(ⅱ)图象提供的信息:一是直观反映物体运动速度随变
化时的间规律,二是可以求出某时刻物体运动________ 速__度__的_或
物大体小达到某速度所需要的,三是可时以间利用图线的斜率求出物
图3-1-2 【提示】 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 速度不变,在t1时刻速度为零,但此时的速度是变化的,所 以t1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1.基本知识 (1)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2)位移—时间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抛物线,如图3-1-3所 示:从s-t图象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的运动过程中位 移随的时变间化情况,并可求出不同时间物体的. 位移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用途
公式s=v0t+
1 2
at2反映了初速度v0、加速度a、时间t、位
移s之间的关系,当其中三个物理量已知时,可求另一个未知
量.
(3)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s、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
向,一般选v0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v

0


a取



若物



减速

线
运动

a

v0

向,a取负值.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这段时间内
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负
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关键:注意各量正负号的含义.
(4)两种特殊形式 ①当a=0时,s=v0t(匀速直线运动). ②当v0=0时,s=12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