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课件 2优质公开课-语文A版六下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赏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是采用民歌体裁写作 的绝句,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 修辞手法——谐音双关。
夏天的午后常有一边出太 阳一边下雨的奇妙天气,俗称 “太阳雨”。正是一场太阳雨 后,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 江水高涨,平如镜面。
突然从江上传来一阵歌声, 岸边的姑娘听出是自己喜欢的 小伙子所唱。好久没有他的音 讯,以为他已忘记了自己,听 到歌声,才知道他就像夏日晴 雨不定的天气,以为没情,原 来却是有情的。
刘禹锡
关于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 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 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在政治上 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 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刘禹锡被 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 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余首。
刘禹锡学习民歌,反映 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 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 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 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 充满生活情趣。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竹枝词:古代四川的民歌。 唱:亦作“踏”,“踏歌”, 唱歌以脚踏地为节拍。 晴:与“情”同音,谐音双关。 这一句语意双关,既写江上晴雨天 气,又写出了好的心情。
译文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 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上 传来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 西边还下着雨,说不是晴天吧, 却还有天晴的地方。
这里的“晴”是“情”的双 关语,由上面的“东边日出西边 雨”引出,写出姑娘的心理活动。 诗人只用七个字就把姑娘微妙的 心理变化写出了出来,让我们仿 佛看到她怦然心动由怨转喜的表 情,显示出了高超的是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 它正处在朦胧状态,正处在有情无情 之间时,也许是最令人心动的吧?曾 经相恋的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自不必 说,就是结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 是趋向了平淡;“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回 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
竹枝词的特色
一、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 民间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 极少用典,读起来朗朗上口,雅 俗共赏。
二、不拘格律,束缚较少
民歌作者不太懂韵书上 的规范,民间竹枝词也多依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声韵。
三、诗风明快,诙谐风趣
大凡竹枝词,无论出自南 方或者北方,也不论是汉民族 或少数民族,几乎都具有这种 特色。
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言 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 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其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 而不露痕迹。他的词作亦存四十 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 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 词牌。
关于竹枝词
竹枝词,即“竹枝”,唐代乐府曲名。 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的民 歌。唐代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那里学习 《竹枝词》,并改作新词一首,多写当地 风土人情和男女恋情,也有曲折地表现他 胸中积愤的。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绝, 语言通俗优美。其后作者颇多。《竹枝词》 有民歌色彩,可用来歌唱,后来用作词牌。
拓展作业
课后搜集刘禹锡 的其他古诗词读一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