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理常识
(一)死因分析
发现死尸后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死者身份、死亡时间、致死工具。
烧死
电死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征。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枪杀
溺死
毒死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oah)中毒致死;若毒在胶囊中。
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
急救时最好用含蛋白的东西漱口,如:牛奶。
PS:氰酸钾是难溶于冷水的。
吃了氢酸钾可能会引起窒息死亡(氢酸钾有杏仁味)。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神经类的毒素不会造成这样的影响。
表面看起来是咬端舌头“自杀”的死状,有时是因为吸入毒气或屯如毒物引起痉挛造成的。
毒菌有很多种,有些还会发出猛毒的毒素。
毒菌还可以拿来做药,但还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别吃。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围气体中含超过20%的二氧化碳,那么吸入后会剧烈痉挛,几秒钟便会咬舌而死且身体冰凉。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特定空间的下面。
硫化硫酸钠(漂白剂)能解氢酸钾毒。
食用亚硝酸钠一定量时,也会至人于死。
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进入骨髓。
有机磷中毒后,在生前就会表现为瞳孔缩小,这个征象在死后仍然会保待。
坠死自杀
自杀是枪抵着脑袋开时,会在弹恐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
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勒死
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
上下唇粘膜出血,颈部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皮上有片状出血,眼结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颈过程死者若被人扼住颈后用钝器打击头部会造成颅内严重损伤,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死亡前的心情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
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着,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
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如果人的内脏被弄破,会有一种特殊的内脏气息。
(二)至死凶器
用钝器打击人的头部甚至会造成锉裂伤。
通常第一击不会有血溅出,但伤口周围会有伤痕,第二击在同一地方,血才会喷出。
弹孔的大小是用来估计射击距离用的,入口越小越近。
具体还要看不一样类型的枪和子弹。
1
(三)辨别身份
职业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凡是在海上打鱼为生的人,脚趾都是分开的”——只有脚趾分开,才能在摇晃不已的渔船上站稳。
年龄
少年罪犯步子短,脚印瘦小,脚印之间的距离往往不规则,步行的路线往往弯曲。
青年罪犯往往脚印大,步子跨得大,脚印之间的距离均匀,走直线。
中年罪犯走路稳、慢,脚印间的距离变短。
老年罪犯的步幅变得更短,足迹中脚后跟的压力比脚掌重。
脚印的后跟凹印很深,前掌浅,说明走路的人挺胸收腹,身子比较直。
“假若一个人能够毫不费力地一步跨过四尺半,他决不会是一个老头儿。
”血字的研究--《福尔摩斯侦探录》
齿尖开始磨损,约为13~23岁。
齿尖磨耗,露出黑点(齿质点),约为24~35岁。
齿质大片暴露,约为36~55岁。
齿质全部暴露,可以看到齿腔,约为56岁以上。
从牙齿的生长情况,也可以判断年龄。
比如,乳齿一般在6个月左右长出,2岁时长满20个。
7至8岁,开始换牙,左右上下第一大臼齿开始生长。
11岁左右,乳齿全部换成恒齿。
16岁前,长出第二臼齿。
25岁左右,长出第三臼齿(即智齿)。
身高
身高(厘米)=脚印长度(厘米)×6.876
“一个人的身高,十之八九可以从他的步伐的长度上知道。
”血字的研究--《福尔摩斯侦探录》
大腿骨长度=(身高-61.7207±2.1756)÷2.4378
小腿骨长度=(身高-54.2522±1.9214)÷1.4294-(大腿骨长度)
肱骨长度=(身高-81.5155±2.8903)÷2.8131
体重
一般来说,胖的人,骨头表面比较光滑一些,而瘦的入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性别
—般来说,男人的骨头重而粗,女人的骨头比较轻、细。
健康
步伐很乱,脚印间距离不匀,说明罪犯可能精疲力尽,或者已经受了伤
头发中的含镉量偏高,意味着这个人是一个烟瘾很大的人。
患多尿症的孩子,头发中含铬量偏低。
患精神分裂症者,头发中镉和锰的含量很低,而铝和铁的含量偏高。
营养不良的孩子,头发中含锌量偏低。
相貌
头骨很光滑,说明生前肥头大耳;嘴的宽度,相当于左右两侧第二前臼齿之间的宽度;上颌牙槽前凸,说明死者生前嘴唇较厚;耳朵长度差不多跟鼻子长度相等,宽度则正好是长度的一半……。
如果每个脚指都分得很开,所明这个人常常光着脚。
----《福尔摩期侦探录》(四)死亡时间
人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后会全身僵直。
之后的30
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
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于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
死前剧烈运动后,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将尸体埋在土中,让身体不能接触空气,尸体腐烂的速度会是正常速度的1/8,
2
在水中会更慢。
一般失踪超过七年就被确认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灾害或是灾难造成的人失踪,超过一年就被确定死亡了。
死前如果有过剧烈运动,一般来说对尸僵影响不会太大,一般都是1-2小时,但对组织的自溶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过剧烈运动的比没有剧烈运动的,组织自溶速度会快许多。
如何确定尸僵的阶段?
尸僵的发生、发展大致顺序是这样的,即,先头面>身体>四肢,全身僵硬后,再由头>脚的顺序缓解。
如果现在发现脖子已经软了,但身体四肢关节仍然僵硬,就说明已经进入缓解期了。
其他情况,可以据此类推。
1、早期尸体现象
(1)尸体新鲜,角膜透明,未见尸斑与尸僵――1小时以内;
(2)尸斑浅,用指压迫,尸斑消褪;尸僵仅出现于颌、项关节――2~3小时;(3)尸僵延及上肢,人工破坏后可再度出现;变更尸体体位,原尸斑消褪,新的低下部位出现尸斑;角膜有时可见白色斑点――4~5小时;
(4)尸斑用指压迫无法消褪,变更体位,原尸斑不能消失,新的低下部位出现尸斑不明显;尸僵强;角膜呈片状混浊――7~8小时;
(5)尸斑已进入扩散固定期;尸僵已发展到全身――10~12小时;
(6)右下腹壁出现尸绿;尸僵开始缓解――24小时;
(7)下肢尸僵也缓解,角膜完全混浊――48小时;
(8)巨人观――2~4天。
2、尸温
(1)死后10小时以内,每小时下降1℃;
(2)死后10小时以上,每小时下降0.5℃。
3、晚期尸体现象
(1)成人木乃伊化(干尸)――约3个月。
(2)地上尸体白骨化――数月~1年;
(3)尸体软组织完全消失――3~5年;
(4)土中尸体白骨化――3~5年;
(5)骨骼干燥、脆化――10~15年。
为什么尸体会生蛆?
【问题】为什么尸体腐化后会生出蛆呢?真是从人体内生出的吗?
答:在尸体上发现的蛆虫,并不是由人体组织“生”出来的。
所以在尸体上常会发现蛆虫,是由于在人死后不久,尸臭会吸引苍蝇聚集在尸体上。
聚集的苍蝇会将卵产在尸体上,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卵便发育成蛆虫了。
有蝇的季节,人死后不久,蝇即在死者口、鼻、眼、外耳道、肛门、外阴等处产卵,每只蝇每次产卵150粒。
在30℃经8~14小时即可孵化成蛆。
在热天,蛆每天增长约0.24~0.30cm,待长到1.2cm时,即潜入附近土中变成蛹,约一周左右破壳为蝇。
在春秋季,蛆每天增长0.1cm,约经12天才成为蛹,又经2周成蝇。
两周的蝇就能产卵。
热天在尸体身边看见蛹壳,可以说这个尸体至少已暴露2周;春秋天则已暴露4周。
痕迹鉴定
如何根据足迹判断身高?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正常人的人体器官各部分具有一定比例。
我国古代就有“力七坐五盘三”之说,即以头长为一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
而每个人的脚长和头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身高与脚长之比基本为7∶1。
但是也有极少数,由于遗传、种族、营养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身体结构不在正常比例中,如矮个子大脚、高个子小脚等,这属于较特殊情况。
因此,正常情况下,只要能较准确的测量出赤足长,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大致身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其身高与脚长比例也有所差别。
近些年来,许多地区的专业人员对本地区居民的身高与足长的关系进行测量统计,得出有规律的参数,如上海人身高为足长乘以系数6.75;东北地区的人系数为
3
6.876;重庆人系数为6.856;陕西人系数为6.734。
因此根据足迹推算身高除了要准确测出赤足长之外,还须考虑地区因素。
如何根据足迹分析性别?
由于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使得男女行走行走姿势有明显不同。
不同的行走姿势反映在足迹上,其表现也不相同。
男性身高较高,脚较长而宽,小脚骨较长,骨盆高而窄,腰部较粗宽;同时脂肪较少,肌肉发达,髋围小于肩围,因而重心高,跨步大,弹跳力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较长偏宽,起、落脚有力,常伴有踏痕和蹬痕,压痕深浅不均多偏外压等。
女性身高相对较短,脚窄而短,脚弓偏低,小脚骨较短,骨盆低而宽,腰部细窄;同时脂肪发达,髋围大于肩围…因而重心低,跨步小,稳定性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偏窄、短,起、落脚平均,压痕较均匀,弓压较宽等。
如何判断射击距离?
弄清射击距离,对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确立案件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枪弹痕迹检验中,可将射击距离分为三类:贴近距离射击、近距离射击和远距离射击。
对于远距离射击情况,可以根据弹孔、弹着点的分布运用弹道学知识计算射击距离。
贴近距离射击和近距离涉及附着物痕迹遗留的目标物上,所形成的痕迹特征各不相同,因此根据目标物上不同的痕迹反应便可确定出涉及距离。
1.贴近距离射击,是指枪口贴着目标物或是距目标物5厘米内射击。
这种情况下作用于目标物的不仅有弹头,还有火药气体、射击残留物等。
因此在弹孔周围往往呈扩裂、撕裂状态,在人体、纺织品上会出现烧伤、烧焦痕迹,涉及残留痕密集地分布在弹孔周围,有时还会出现枪口压痕。
2.近距离射击,是指枪口距目标物5~50厘米以内的射击。
这种情况下火药气体的作用已不明显,因而不会出现贴近距离射击时出现的烧伤、烧焦痕迹。
近距离射击在目标物上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烟垢痕迹,此外未燃尽火药,金属屑、枪油等也会在弹孔周围形成痕迹,根据烟垢痕迹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大致的射击距离。
什么是指纹?指纹有何特性?
指纹的确切定义是指手指前端正面皮肤上的乳突线花纹,即指头纹线。
但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指纹一词时扩大了它的内涵,将手掌面花纹及指节花纹也归于指纹。
实际上,这种意义的指纹应为手纹,既手掌面乳突花纹,包括指纹、指节纹和掌纹。
但由于传统上使用的指纹概念已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定势,因此在使用指纹一词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理解指纹的正确内涵。
指纹的基本特性就是人各不同、终生不变。
对指纹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兴起和发展,尤其能为揭露犯罪行为和证实犯罪人提供最准确、可靠的证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指纹的这一特性。
首先提出指纹人各不同的是英国学者弗兰西斯·高尔顿,他不仅指出指纹人各不同,而且想到了对指纹进行分析、记录和鉴别。
他于1892年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关于研究指纹的专著--《指纹学》。
最先证明指纹终生不变的是德国人类学家威尔克,他于1856年捺印了自己的指纹,又于1897年再次捺印,发现其指纹41年无变化,因而首次证明了指纹终生不变的观点。
固定、提取现场手印有哪些方法?
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或显现出手印之后,就应着手对其进行固定、提取,只有完好的把手印固定、提取下来,才能真正发挥现场手印的证据作用,才能便于长期保存、检验。
实际工作中较长采用的固定、提取方法有如下几种:
1.照相法。
手印一经发现或显现,就必须进行照相。
照相法能反映出现场手印的原始状态,反映现场手印的清晰程度,同时又不破坏现场手印,因而在固定、提取手印时,照相法是首选方法。
2.提取原物。
现场手印经研究认为可能为罪犯所留,现场又没有很好的显现方法,或是为了长期保存原物证,可以采取提取原物的方法。
提取原物需经有关方面同意,并办理提取手续,注意用后归还。
4
3.胶带粘取法。
这是现场勘查中最常使用的固定、提取粉末和熏染法显现出手印的方法。
使用此种方法需注意,提取手印应立刻在衬纸背面注明案由、发案时间、地点以及手印遗留的具体位置。
4.静电复印法。
静电复印法主要适用于现场发现的灰尘手印,提取后拍照固定或用塑料薄膜覆盖长期保存。
小知识:在白纸上的指纹还可以把纸对准装有碘酒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在下面加热,等试管中出现紫红色的蒸汽后,纸上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指纹~~(当然,指纹不能是太久的哦!!可能会
ABO血型遗传表:
父母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
A+A A、O B、AB
────────────────────────────
B+B B、O A、AB
────────────────────────────
A+B A、B、AB、O--
────────────────────────────
A+AB A、AB O
────────────────────────────
B+AB A、AB、B O
────────────────────────────
AB+AB A、AB、B O
────────────────────────────
A+O A、O B、AB
────────────────────────────
B+O B、O A、AB ────────────────────────────
AB+O A、B AB、O
────────────────────────────
O+O O A、B、AB
───────────────────────────
小知识:当然,也有别的可能,在<一模一样的女人>一文就有说过,如果父亲得了什么病从而使自己的精子过大,很有可能生出和母亲一模一样的女儿,就像是克隆的,通常,卵子会在受精的同时开始分裂,逐渐增加细胞数,而如果因病而精子过大而力量过强,使卵子产生一种错觉,继续进行分裂,从而成了一种单性生殖,因此之后的胎儿只继承母亲的形质,所以一定是女婴,血型一定和母亲一样.
一些死亡特征
※人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后会全身僵直.之后的30
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
※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于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
※死前剧烈运动后,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自杀是枪抵着脑袋开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
时会瞪着,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5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
且变成紫黑色.
※用茶清洗伤口中和毒性是处理遭遇海蛇等的咬伤的最佳办法,因为茶中含有的丹宁可以解毒;另外负责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食物中毒时,可以用绿豆磨碎冲水灌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
※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oah)中毒致死;若毒在胶囊中.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急救时最好用含蛋白的东西漱口,如:牛奶.
※氰酸钾是难溶于冷水的.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征.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吃了氰酸钾会引起窒息死亡(氰酸钾有杏仁味).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表面看起来是咬断舌头"自杀"的死状,有时是因为吸入毒气或吞入毒物引起痉挛造成的.
※毒菌有很多种,有些还会发出猛毒的毒素.毒菌还可以拿来做药,但还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别吃.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围气体中含超过20%的二氧化碳,那么吸入后会剧烈痉挛,几秒钟便会咬舌而死且身体冰凉.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特定空间的下面.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痉挛,必须用绳子扎紧伤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过多,接
下来是揉按心脏.
※如果人的内脏被弄破,会有一种特殊的内脏气息. ※山洞中回声大的话就表示没路了,若回声小的话表示还有路.
※硫代硫酸钠(漂白剂)能解氢酸钾毒.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蚀,所以在碰名贵的珍珠时,一
定要带手套或用手帕包着,若不用的话,会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渍,使珍珠表面光泽消失得更快.珍珠表面的光泽寿命最多30~40年,以后便会慢慢褪色.
※将尸体埋在土中,让身体不能接触空气,尸体腐烂的速度会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会更慢.
※一般失踪超过七年就被确认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灾害或是灾难造成的人失踪,超过一年就被确定死亡了.
※用钝器打击人的头部甚至会造成锉裂伤.通常第一击不会有血溅出,但伤口周围会有伤痕,第二击在同一地方,血才会喷出.
※上下唇粘膜出血,颈部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皮上有片状出血,眼结膜出血等表
示有扼颈过程.
※死者若被人扼住颈后用钝器打击头部会造成颅内严重损伤,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食用亚硝酸钠一定量时,也会至人于死命.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进入骨髓. ※DNA指纹图有着高度个体特异性,统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一致性,他的重复率是几十亿分之一,几乎全世界都没有相同.
死亡时间的初步推断
角膜浑浊单位:小时
轻度12
中度24
高度48
尸斑
开始0.5——1
轻度2——3
6
中度4——5
尸僵
开始2——3
全身僵直4——7
最强12
尸冷(21摄氏度下)单位:小时
37(单位:摄氏度)1
37 2
36.5 3
35.5 4
34 5
33 6
32 7
31 8
30.5 9
29.5 10
28.5 11
尸体未出现尸斑和尸僵一小时内
轻度尸斑尸僵于颈部2——3小时内
尸斑明显变动尸斑可消退,尸僵止上肢4——5小时内
尸僵尸斑明显,不消失7——8小时内如何判断弹孔的出入口
弹头穿透客体后形成弹孔痕迹,弹孔痕迹的出、入口特征在不同的客体上表现不尽相同。
一般来讲,出、入口具有以下特点:
1.入口小、出口大。
2.入口边缘平滑、内凹,出口边缘毛糙、外翻。
3.入口处有时能留下射击残渣,出口面见不到。
以上仅是出、入口的一般特点,具体到某一客体上,由于客体物质属性不同,射击的枪种、弹种、方向、距离等条件的不同,其特点反映也不相同。
如人体上弹孔的出入口特点,在远距离射击时多表现为出口大于入口,贴近距离或近距离射击时则表现为入口大于出口;入口处常可见到烟垢、火药粒等附带涉及痕迹,并会形成冲撞轮和擦拭圈,出口处则见不到这些特点。
玻璃上弹孔痕迹自入口至出口呈逐渐扩大的层层剥落状的喇叭形,入口较出口明显小。
铁皮等金属薄板上形成的弹孔痕迹,入口边缘光滑内凹,出口边缘成锯齿状卷边外翻。
总之,不同的客体上弹孔的出、入口特征表现都不相同,了解了每种客体的弹孔出入口特点,就不难判断弹孔的出入口。
笔迹检验四大功能
笔迹检验,也叫书法检验、文字检验,它是通过两部分书写的文字符号之间的比较鉴别,研究判断其书写习惯的本质是否同一,从而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
笔迹检验的作用为以下四个方面:
1.确定多起案件的物证笔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从而为立案侦察提供依据,有助于确定侦察方向和缩小侦察范围。
2.证明一起案件的书证或物证笔迹是否为多人所写,以发现和确定添写、改写事实,为鉴别文件真伪提供依据。
3.通过对物证笔迹与嫌疑人或被告人笔迹的检验,确定书写人,为认定作案人提供根据。
4.证明侦察对象笔迹与可疑信件笔迹是否为一人所写,从中发现和掌握侦察对象的去向和行踪。
笔迹特征的内容
笔迹特征是个人书写习惯特性表现在笔迹中的各种征象。
它主要包括:
1.笔迹的概貌特征。
指纵观笔迹的全貌所发现的特征,包括书法水平、字形、字体、字的大小等四类特征。
7
2.笔迹布局特征。
即书写文字在纸面上的安排特点。
3.写法特征。
指字的基本构成形式,包括异体、习俗简化、行草、简缩、错别字等。
4.搭配特征。
指笔画之间或偏旁部首之间的交接部位。
5.比例特征。
指笔画或偏旁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的比例关系。
6.运笔特征。
指完成每一个笔画和连笔动作时,从起笔、运行到收笔所表现的形态和力度特点。
7.笔顺特征。
用笔画或偏旁组合成字时的书写顺序。
8.笔痕特征。
指个人书写运动作用于笔尖反映在笔画中的特殊征象。
小知识:有时有人会模仿的很象,但根据理论来说,人在写同种字体的字时,字体每个勾画的角度是相似的,所以完全可以量量角度,如果差别太大的话,很有可能是假的了。
今天就讲件侦探对人的观察:
会看人,是一个侦探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广义上的会看人,包括对目标人员的体貌特征、性格、经历、职业、现实处境、当前意图等诸多情况的观察与判断!在这里,从侦探实际工作需要与观察力训练的角度,所谓的“会看人”主要指对目标人员三方面情况的观察。
(1)、一般性观察,亦即基本体貌特征观察:如观察对象的身高、面像、发型、体态、习惯性动作、服饰等。
(2)、身份背景与当前意图观察:
这一着是平常用得最广泛的!打个比分说,侦探在外经常要主动与某人结交,在事先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如何与对方搭上讪呢?这就用得上这类观察及相应推理能力了——如果通过对这个人的服饰、外表、气质、言谈能对其职业、身份背景、现在处境(现在出现在这里是打算做什么,等人还是办事?……)作出判断,那么对于侦探确定能被对方感兴趣的接触方式肯定是有帮助的!
方法:1、从现象看本质: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部表像与内在本质的偏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个人的衣着打扮、神态气质(如果还不放心,还可以留意一下他的言谈举止)在通常情况下就能够很直接地反映出这个人所属的阶层、文化程度与职业背景。
只不过要真正能看准,那就要求侦探本身要有相当的社会阅历,熟知社会各类人士的一般打扮与行为举止特点。
2、由小及大:
很多侦探小说里都有这样的例子,从一位绅士外表光鲜但衣领油腻看出他实际上居无定所;从一个人买长途车票的目的地与选择的交通工具判断他是出公差还是办私事,及其经济状况、消费倾向!
3、投石问路:
当通过一般方法还是无法确定对方的身份与背景时,设个局或安排一个短暂的接触(象伪装成社会事务部门的调查人员进行社会调查、找个女搭档拿个摄像机,化装成记者伪装采访;或者直接就某事求助等),看看其反应或套套话就行了!
训练方式:
培养良好的观察人的能力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观察意识——亦即知道要对什么进行观察及应从哪些方面去观察一个人;第二,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并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观察者只有对要观察的对象领域有一定了解,才有可能从旁人看起来平常的地方看出不平常之处!发现疑点,作出判断;第三,平时多实践,养成随时随地对身边人员的体貌特征、身份背景与当前意图进行观察和判断的习惯!只要肯这样坚持下去,其观察人的能力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下边,就介绍一个根据以上三点所细化的观察训练计划:
时间:可安排一个月为一个训练阶段,
地点:一般在车站、机场、大型商场等各色人出没较多的场所。
(有条件的,还可安排在监狱、看守所等地,这里更有利于对各类罪犯的外表神态进行观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