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入院患者心理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除入院患者心理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
入院患者情况复杂,有老年、中年、青少年之分,亦有危重、较重、轻微之别。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区别情况,把护理工作做到患者的心坎上,尤其是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做好疏导工作。
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能有利于患者的配合治疗,使病体早日康复。
患者由于对自己病情有着不同程度的猜测、估量,加之周围环境的变迁,生活规律的调整及经济负担的加重等因素,心理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陌生感、孤独感、烦躁、恐惧、焦急等不良反应。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护理,就如何消除入院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如下体会。
对患者要有热心
要做到热情主动周到细致。
待患者如亲人不是一句空话,要主动问话,主动招呼,这样会使患者产生被重视、被接纳,信任、安全之感。
为患者准备一个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入院如家的亲切感,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及时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病区守则,帮助介绍同室病友,热情介绍或尽可能解答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使患者尽快了解住院常识。
对患者要有耐心
要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
常言说:良语一句心头暖,恶语一句似冬寒。
亲切的话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护理人员平时要注重语言修养,做到与患者交谈时语音轻柔,用词得当。
尽可能不用责问式的语句,如“你怎么在病室吸烟”,应说:“您好,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语序口气的简单变动,会产生不同的客观效果。
对患者要有诚心
以诚待人,尊重患者的人格,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
多数患者在患病后会产生自我价值降低的心理,比较自卑。
医护人员在治疗时习惯喊患者的名字或床号等“代号”,往往会伤害一些患者的自尊心理,如果把“代号”改为“大叔”、“张老师”、“小李”等,拉近同患者的关系,就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善意。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
把解除患者痛苦作为自己的责任。
患者说话难免有急躁,不注意分寸的时候。
遇到此情况要有宽舒与谅解的心态,切忌与患者争执。
平时要注意自身素质修养,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善于掩饰自己的喜悅和悲伤,做到喜不上形,愁不上脸,往往医护人员过分的喜悦会使患者厌恶,过分忧伤会加重患者的不安。
另外,医护人员在用心对待患者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患者家属是患者的直接关心照顾者,与护理人员相比,他们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为了解,但长时间的陪护,患者家属因疲劳以及精神、经济上的负担,会因一些小事而争吵。
有时患者发火,会使患者家属感到很难过,有时竟赌气不陪护了,这样患者的心情会更加浮躁。
所以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要经常向他们宣传患者心理学常识,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从多方面关心照顾患者,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得到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