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光与色彩七色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2单元光与色彩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使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了解光的色散与合成七色光与白光的关系。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模拟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并能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平面镜、水槽、三棱镜、手电筒、凸透镜、鱼缸、白纸、烧瓶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游戏揭示课题。
二、通过设疑了解彩虹形成原因引入实验一。
实验一模拟制造彩虹探究彩虹形成原因
1、出示PPT(让学生了解模拟制造彩虹的操作步骤)。
2、出示PPT(让学生了模拟解制造彩虹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直到制造出彩虹,各小组合作交流并分享实验现象。
同时指导各小组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单)。
4、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用不同方法模拟制造彩虹,并小组合作交流与分享。
5、问题一:为什么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6、引导学生探究彩虹形成原因,生交流分享后,师再出示PPT小结。
(实验一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制造彩虹模拟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的积极性;通过用不同方法模拟制造彩虹,让学生了解光学的奇妙性,从而调动学生对光学探究的好奇心.)
三、谈话引入实验二。
同学们,人们常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你们想啥办法不经风雨也能见彩虹呢?
实验二使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验证白光能分解成为七色光
出示PPT,认识三棱镜。
2.教师演示三棱镜做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5.问题二:白光经过三棱镜为什么会形成七色光?
6.出示PPT小结。
(实验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白光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
每种颜色的光折射以后的路线也不一样,所以才会形成七彩的光芒。
所以我们透过三棱镜看物体,物体的周围才会有七彩的光芒)
四、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课后设计实验。
1、用凸透镜放在彩色光前面,让彩色的光汇聚,如果能汇聚成白光,就说明猜想正确。
2、将七色盘做成陀螺,让它旋转起来,观察颜色是否变化。
3、再用一个三棱镜放在彩色光之后,如果彩色光变成白色,就说明自己小组的猜想是对的。
五、本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体验了七色光的世界,生活中还有很多神奇的光学现象,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你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板书设计
4.七色光
分解
白光七色光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