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培训】内热针基础及针刺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热针基础理论及针刺方法
(一)从以痛为输到宣蛰人压痛点
• 1.以痛为输 •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 2.阿是穴 • “阿是”之名,始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吴蜀多行灸
法,有阿是穴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当其处,不 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言阿是,灸刺皆验。” • “阿是”二字的涵义、《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今人 痛甚则称阿云云”。阿是,乃按而痛甚之处为之意也。”
• 3.压痛点 • 属客观压痛,体征,未探明其分布规律性。
• 4.宣蛰人压痛点
• 从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掘出来,规律性分布于骨骼肌附着处的无菌性炎 症病变区域。
• 经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和密集型银质针针灸疗法的验证,
5 软组织压痛点推拿的基本手法
• 主要利用治疗者一个拇指的指端部位,针对每个软组织损害性 压痛点,用适度(不强)的指力进行快速的滑动按压。
银质针外加热与内热针区别
内热针与银质针比较有以下优点
• 内热针由钛合金制作质地坚韧、较易刺入皮下病变组织、 • 针尖锐利、针身较细针刺治疗时疼痛较轻、患者容易接受、 • 快速升温、温度可控针尖针身均匀加热、是人体浅中深各组织受
热一致
内热针与针刀比较有以下优点
• 内热针刺入组织是扩张式分利不会造成组织离断性损伤安全性高 • 内热针对病变组织温控加热形成热损伤通道使毛细血管新生达到
3 温针
• 温针:指针刺后以艾绒裹于针尾,点燃加温。 • 温针之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今本《伤寒论》有五处
提到温针。但并没有讲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后世注家的解释各不 相同。有人认为就是今天的温针,也有人认为是火针。 • 《针灸大成》转录王节斋言: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穴上, 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然古者针则不灸,灸则 不针。夫针而加灸,灸而且针,此后人俗法。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 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 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惟灸 得穴,有益无害,允宜行之。近见衰弱之人,针灸并用,亦无妨。”
6 宣蛰人压痛点推拿原理意义
• 2.压痛点推拿法治疗原理——对内在的肌肉、筋膜等骨骼附 着处中丰富的神经末梢作间接的机械性刺激,造成神经末梢 的压伤或压毁,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向大脑的传 导,达到无痛。
• 3.压痛点推拿意义 • (1)软组织疼痛早期有效治疗方法、判断是否为软组织痛
的方法、压痛点推拿有效为软组织疼痛。 • (3)作为银质针疗法预判疗效评估方法。
(二) 从燔针到密集型银质针
• 1.燔针 •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 燔针是中国古代的温针,主要用以治疗经筋病。” • 明·吴崑注:“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煖耳,不必赤也。”
(《针方六集》) •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注:“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
• 1.单手拇指持续式按压法 • 拇指末节微屈,将微屈示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的桡侧面紧抵拇指
末节近侧螺纹面;用拇指端垂直按压压痛点(区),每个痛点 约持续按压10~30秒。 • 2.单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 • 姿势同上,拇指末端在压痛点上适度压紧,并作小幅度的左右 或上下快速滑动。移动到下一个压痛点后作同样动作。
暖也。”又:“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 • 2.银针 • 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首次发现了距今两三千年前的青铜砭针。
长4.6cm。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现存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室。 • 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从公元前113年的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4枚金
针和5枚残损的银针。(《中华针灸图鉴》)
4.长银针温针灸:长银针为浙东陆氏伤科祖传治疗 方法之一。第六代传人浙江宁波中医伤科陆银华, 传女陆云响。1959年陆云响进入静安区中心医院工 作,任中医伤科主任。长银针温针灸以2~4根较长 的银针针刺经穴并温针灸为特点。陆氏伤科目前已 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陆氏伤科第八代传 人陆念祖领衔
5.密集型银质针: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三大治疗 方法之一。以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为指导,从 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掘出来,借鉴陆氏长银针温针 灸工具,在有规律性的压痛点区域作密集型针刺和 温针灸,起到“以针代刀”作用。
脊神经五个分布区之间的相互影响
• 内脏节与肌节之间相互影响 • 内脏病变可以诱发激活脊神经相关联节段区域肌筋 膜激痛点如肾结石在腰三横突尖的激痛点、胃病在 后背的激痛点 • 肌筋膜激痛点可以引起类似内脏疾病的症状。如上 胸椎病变引起胸闷呼吸不畅、经激痛点治疗后类似 内脏疾病的症状就消失了。 • 骨节与肌节之间相互影响 • 骨关节疾病可以诱发激活同节段区域的肌筋膜激痛 点如肩、髋、膝关节疾病多引起关节周围肌筋膜激 痛点。 • 但是肌筋膜激痛点短时间之内很少出现骨关节疾病
传统银质针的缺点:
• (1)艾绒加热难以控制调整加 热的温度,升温慢降温快,加 热不稳定;
• (2)银质针艾灸过程可能烫伤 皮肤、艾球可能掉落灼伤皮肤 和烧坏衣物;
• (3)银质针艾灸的烟雾污染空 气,灰烬影响室内卫生。
6 创新的内热针技术
• 为改变银质针温针灸黑烟污染环境和对医生病人健康的不良 影响,便于在各级医院开展银质针温针灸,上海研制了银质 针导热巡检仪避免了烟雾对医患呼吸道的刺激、存在深层组 织加热不足等问题。
内脏----躯体 和 躯体---内脏相互 作用
侧角交感
诱发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 短缩,启动激活肌节内的
MTrPs
前角运动泛化
脊神经分成五个功能性部分:皮节区、肌 疼 互相 节区、骨节区、内脏节、交感神经过度活 痛 增敏 动,同一节段脊N支配区域彼此连接在一
起,每一部分能够调节同一阶段的其他部 分
邻近节段敏化(多节段敏化)
紐西蘭種大白兔
股二头肌 Biceps Femoris
触痛點 反应(紧绷)肌帶 MTrS Responsive Band
RECORDINGEMG
肌肉内激痛点复合体结构
在肌筋膜触发点內敏感小点附 近可记录到自发性电位
20 uV
EPN
20 uV
0
50
100 msec
激痛点的脊髓机制
脊髓内存在“触发点通路”
运动单位
• 运动单位包括一个 -运动神 经元及其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细胞。
• 肌细胞:任何一个肌(纤维)细 胞只接受它唯一的运动终板支 配,因此该细胞也只接受唯一 一个 -运动神经元的支配。
• 运动神经元决定了其支配的所 有肌(纤维)细胞的类型。
• 运动单位大小:运动单位控制 的肌(纤维)细胞数目(约300~ 1500条)。运动单位越小,对 肌肉控制越好。
• 显微解剖定位:与小的血管 神经束(含伤害性感受器、 躯体交感神经和小血管)走 行方向一致(垂直于肌纤 维)。
• 故伤害性感受器和交感神经 易受终板病变的影响。
• 肌电生理定位:可通过具有 尖锐起始负向峰的双相运动 单位动作电位的存在来确定 功能性运动终板的存在。
触发点研究的动物实验模型
(Hong & Torigoe: J Musculoske Pain 2(2):17-43, 1994)
(三) 肌筋膜激痛点到脊髓节段 性敏感
• 脊髓节段性敏感( SSS) 是脊髓一种过度活动的易化状态、形 成于对触发点的反应、起源于周围敏化组织。
脊N 椎间 孔外 分支
1.脊膜支(含感觉纤维 和交感神经纤维)
2.交通支(含交感神经 纤维)
3.后支(混合性) 4.前支(混合性)
激痛点及脊髓之间的相互作用
激痛点研究的基础理论:骨骼肌结构及功能特性
➢长度与收缩力的关系:任一肌节 所能产生的收缩力取决于其长度。 ➢一块肌肉的每个肌节只有在中间 长度时才能产生最大收缩力; ➢在最大或最小长度(完全伸直或 完全收缩)时,收缩力接近0。 ➢钙离子与收缩关系: ➢钙泵将钙离子泵入肌浆网、钙离 子受肌浆网的钙泵控制, ➢细胞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肌节 收缩就停止。 ➢ATP与收缩关系: ➢ATP控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结 合; ➢ATP缺乏,肌球蛋白不能与肌动蛋 白解锁,肌肉僵硬。
• 运动神经轴突:轴突可以分支, 继而分出众多运动神经末梢, 每个末梢终止于一个运动终板。 任何一个部位都大约有10个运 动终板相互交叉,以至于每个 运动轴突分支支配约10条肌纤
运动终板和运动点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 元的一个运动神经末梢 与肌纤维的连接区。
在此处将神经电信号 转换成化学信号,并通 过化学信号进一步转变 成肌细胞的电信号。
脊髓节段敏感: 即感觉、运动、 交感神经中枢处 于过度兴奋状态
弥漫性疼痛
脊髓节段敏感 的临床指导作用
脊髓节段敏化后一 根脊神经分布区伤 害感受器敏化和运 动终板功能障碍诱 发广泛性的激痛点 和弥漫性疼痛、如 难治性外上髁炎局 部治疗无效、应在 颈6神经分布区内寻 找激痛点并给以治 疗、以消除外上髁 区域疼痛
④肌肉痉挛/短缩( muscle spasm , Msp): 不同于肌紧张带而是压痛和质地坚硬蔓延到 整块肌肉。肌肉痉挛是非随意的肌肉收缩,通常伴有疼痛。肌肉痉挛可以是同一肌 肉内的 MT rPs引起的, 也可以是脊髓节段内其他组织( 肌腱或关节) 伤害性刺激传入 所导致的 SSS 的一部分。
激痛点可引起牵涉痛
运动点:运动终板支配 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维活动的区域。
临床上将运动点界定 为在微小的表面点电极 刺激下能释放可被肉眼 观察到的和可触觉的纤 颤反应的区域。
运动终板和运动 点的定位
起始负向峰
双相动作电位
• 大体解剖定位:所有肌肉中 运动终板均位于肌纤维中部, 即一根肌纤维的两端附着点 连线的中央。
• 了解肌肉中肌纤维的排列 方式(羽状、纺锤状等)有 助于判断运动终板,也有助 于发现TrP。
•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说:“背痛……予尝于膏肓穴之侧,去脊四寸半 微痛,按之则痛甚,漫以小艾炷灸三壮即不痛,它日复连肩上疼,即灸 有疼处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
• 元、明时代则有“不定穴”、“天应穴”之称。元王国瑞《玉龙歌》: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明杨继洲注:“不定穴即痛 处。”
(二) 宣蛰人压痛点到肌筋膜激痛点
肌筋膜痛的主要特征
①MTrPs: 是小而敏感的压痛区, 存在于可触及的肌紧张带中,可自发地或在受压或针 刺时引起较远区域的疼痛,即所谓的牵涉痛区。
②压痛点( tender spot , TS): 与之相反,诱发局部疼痛而没有牵涉痛。
③肌紧张带( tonic band ,TB): 由一组紧张的肌纤维组成, 触诊时很敏感而且持续性发 硬。触发点或压痛点代表了肌紧张带中最敏感的压力敏感区。
骨节、关节、 肌腱韧带、 椎间盘、神 经根内脏病 变刺激点导 致外周痛觉 感受器敏化
肌肉急性创 收、急慢性 超负荷
激痛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枢敏化
SSS
MTrPs
MTrPs
肌肉痉挛
SSS
骨节致敏
肌筋膜、韧带关节、内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 MTrPs )的形成和周围敏 化。活跃的MTrPs是周围伤害感受器的动态刺激病灶、可以启动放大及维 持中枢敏化。
中央激痛点
附着点激痛点
脊髓节段敏感
慢性肌肉骨骼性疼痛的基本机制脊髓节段敏感
肌肉急慢性 超负荷、创伤
释 放

椎间盘、关节、韧带、 性
肌腱、神经根、内脏 病变刺激点
介 质
疼痛发生器 的N伤害感 受器敏化
持续异常放电 C、A纤维
脊 髓 后 角
结构功能 改变
中 枢 敏 化
不依赖于外周敏化而持续存在,使
局部疼痛发展为中枢系统疾病,很 难治愈。
宣蛰人压痛点分布图
• 人体规律性压痛点:
软组织损害绝大部分 遵循特定的规律,如: 关节周围、解剖结构突 变的部位、骨骼肌的起 止点,具体说来:脊柱 周围、颅颈交界部、颈 胸交界部、腰背部、腰 骶部、肩部、髋部(髂 外三肌、内收肌)、膝 关节周围、踝关节周围。
脊柱区压痛点肌肉神经解剖
脊柱区压痛点关节囊及神经解剖
• 近年来山东济宁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内热式针 灸治疗仪,具有升温迅速、恒温可控、操作简易、监护方便、 数据可存等优点。
• 内热式针灸治疗仪是对银质针的重大变革。它从根本上解决 了点燃艾球的烟雾污染问题和皮肤易烫伤问题。内热针的应 用更具科学、安全、环保,内热针仪器已超越银质针温针灸 及导热加热仪的作用,成为治疗软组织疼痛的又一创新利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