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
语文下册第一单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2. 选择朗读断句正确的一项()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童年的朋友》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B.《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B.他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 .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他一心想往上爬,这次被上司破格提拔,他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
5. 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C.挈约仰慕陶醉尝试
D.帷幕矫媚寒伦惊赅
6.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除了写百草园外,还写了三味书屋后面的一个小园子,旨在表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不全是单调枯燥的,也有充满趣味的一面。
D.《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两首诗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都写了“重到离去”的过程,都抒发对某一地方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7.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除了写百草园外,还写了三味书屋后面的一个小园子,旨在表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不全是单调枯燥的,也有充满趣味的一面。
D.《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两首诗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都写了“重到离去”的过程,都抒发对某一地方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二、诗歌鉴赏
8.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懈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2)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10.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概括这两阕的主要内容。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词人说“望”,写的内容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词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所写景象存在于想象之中。
这样写有何妙处?
(3)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在含意。
(4)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按要求写作
1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多行不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桑榆非晚。
3.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5.舒活舒活筋骨,_______________,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春》)6.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
(《童年的朋友》)7.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共6分)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
(1)观察“中国旅游日”标志,阅读下面材料,请你提炼出该标志的含义。
材料: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
甲骨文“旅”字“中国旅游日”标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
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
同时,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料写一条(要求形象贴切、朗朗上口、有感染力)。
材料: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是
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双廊、南诏风情岛、天龙八部影视城的旅游景点。
特别是大理古城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风花雪月四景著称。
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
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3)在大理古城,你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乱写乱刻,这时你走上前去,劝
阻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书籍”开头,写一个句式相似的比喻句。
时间如一位良医,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
时间如一面镜子,它能折射人性的善恶美丑。
书籍如,。
四、阅读理解
14. 阅读《白云亭》一文。
(15分)
谒寇莱公①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
是日重阴微雪,天气②,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遂登双柏堂、白云亭。
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③,群山环拥,层出间见④,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
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
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
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⑤听事之后。
巴东了无一事,为令⑥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注】①〔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
②〔(liáolì)〕凄冷的样子。
③〔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
④〔间(jiàn)见(xià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
间,更迭。
⑤〔廨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
⑥〔令〕知县。
下文“阙令”中的“令”,同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下临江山 ( ) ②亭榭之胜 ( )
③止在县廨听事之后( ) ④阙令动辄二三年(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B.近者热而远者凉
C.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D.默而志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
(4)翻译下列句子。
(1)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 (5)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云亭为什么被称为“幽奇绝境”?
15.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翻译句子。
(1)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赵普刻苦读书,为什么要插入“太祖常劝以读书”的记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末写“家人发箧”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找出文中画出赵普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普颜色不变”、“普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属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注释】①赵普:北宋初期,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
②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③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1)解释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⑵及次日临政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3)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4分)
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0分)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1分)
朕不与迁官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帝素嫌其人()
②良久不去()
③帝怒形于色()
(3)与例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帝竟从其请。
(5)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五、作文
18. 作文
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想像活动,是睡眠中时常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也常常用梦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一面乘凉……”这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最近经常在电视上做的一则公蓝广告。
请以“梦”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或说明有关梦的知识.或记叙有关梦的人或事,或议论梦的有关问题.或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B
3、 C
4、B
5、A
6、 C
7、C
二、诗歌鉴赏
8、(1)根深叶茂,高大粗壮。
(1)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9、(1)B (2)D
10、(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史英雄,抒发词人的抱负。
(2)这样写,诗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精神奋发;更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今朝”是指新的时代,新的“风流人物”应该是不负历史使命,勇挑历史重担的人物。
这就透露出了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气概和胆识。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作者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三、基础题
11、 1.必自毙 2.东隅已逝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冷露无声湿桂花 5.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6.抖擞抖擞精神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1)“中国旅游日”标志主体部分由甲骨文“旅”字的变形和方形的印鉴外形组成,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
(2)示例:
①宽带è¿æ¥五朵金花的故乡,生态文明的家园。
②海天一色帆影远来,风花雪月一往情深。
③苍山拂云听溪流,洱海弄舟看月落。
④风花雪月风光美,天地人和好家园。
(3)大哥,请你注意自己的形象,别再美丽的风景地留下你的污点,好吗?13、书籍如一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的王国。
书籍如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
四、阅读题
14、(1)①靠近②(景物)优美③只,仅④阙,通“缺”(4分)
(2)A(2分)
(3)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
(4)(1)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
(2)太祖这才明白,终于使用了那个人。
(2分)
(5)扣住“群山环拥”,“古木森然”,“双瀑泻石涧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顺畅即可(1点1分,语言表达1分)
15、1 : (1)家里人打开书箱来看,发现原来里面装的是一部有二十篇文章的《论语》。
(2) (赵普)能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2. : 说明赵普原先并不重视读书,但他能够虚心接受太祖劝诫,终于“手不释卷”,与前形成鲜明对比。
3: 第一段写赵普刻苦读书,颇有成效。
第二段写赵普执着奏荐贤人。
4.: 补充交代赵普所读究竟是什么书,并给他“处决如流”找到根据,揭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理。
5. 略,只要合理即可。
6. 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7. 细节描写,表现出赵普为国荐贤,不怕挫折的执着与倔强,突出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格。
16、(1)(1)曾经(2)等到,到了……的时候
(2)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拾起(奏章)来拿回去(回家了)。
(“颜色”1分,“拾之”1分,语言流畅1分)
(3)赵普恪尽职守,为国家延揽人才,不以太祖好恶为准,可以看出赵普的大公无私。
太祖不用,赵普仍以天下事为己任,复奏,可以看出赵普的坚毅果敢。
太祖开始不理解,最后明白了他的心意,可以看出太祖能够知错就改,也可以看出太祖欣赏他的为人品格。
(一点2分,答出2点就行,在理就可)
17、(1)①朕 /不与迁官
(2)①一向,向来②离开③脸色
(3)C
(4)①皇帝最终同意(听从)了他的请求。
(5)①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五、作文
18、略可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梦想。
比如,我有一个梦,那就是想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这个梦不是因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而是因为中国电脑界表面的辉煌实际的落伍:电脑的主要设备大多靠进口软件也是将外国的译成中文然后发行等。
可从梦的引申义理想、追求出发,写一篇抒情散文。
说明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可畅想自己的未来。
比如,若干年后,我实现了少年时的愿望,成为一名宇航员。
我操纵航天飞机向太空前进,成功地完成了任务,飞回地球。
我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可以描述未来的生活图景。
比如,未来的地球已经十分不适合人类居住,天天下着酸雨,河中的水已不能饮用.森林已经被酸土腐蚀而死亡,人们净化水源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绿色植树十分稀少,要花高价才能买副。
人类含泪走上探索新星球的征程。
可以在梦中神交古人,神地。
把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借梦境表现出来。
比如。
在梦
中与鲁迅先生交流,请他谈对当前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
可以就梦想展开评价,阐述观点。
比如,人要敢于梦想,不要怕别人讥笑白日做梦。
梦想,就是动力,有梦想比没有梦想要好。
人类的历史就是梦想不断实现的历史。
比如写成议论文,阐述道理:人类有很多梦,比如飞行的梦.航海的梦,战胜疾病的梦,等等,经过不断努力,这些梦一个一个地实现了,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人类还有很多的梦,等待着有志者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