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乳型胶粘剂的制备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涂料性能及应用概述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涂料性能及应用概述 一、 前言 乳胶涂料因具有轻质、安全、色彩丰富典雅,施工效率高,翻新、维修方便,VOC排放低,符合环保要求等优点,正成为建筑物外部装修的首选材料,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正大量应用于中低层建筑物上的丙烯酸酯类乳胶涂料基本上可满足5年左右的使用要求。
随着建筑物越来越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其涂装周期一般至少要10年以上,现有的以苯乙烯-丙烯酸酯及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为基料制备的建筑涂料已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由于Si-O键具有较高的键能,耐紫外光和耐氧化降解性好且硅树脂表面能低,因此用其制得的涂料性能优越,具有高耐候性、耐水性和抗沾污性及对水泥基材等较强的附着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溶剂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用于建筑物的外装修,尽管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环保问题,其作为建筑涂料大面积使用已受到限制。
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污染的水性丙烯酸有机硅涂料已成为近几年涂料领域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热点。
通常将有机硅氧烷对乳液聚合物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混合法、化学缩聚法和自由基聚合法等。
物理混合法首先是制备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改性聚合物树脂,以水为分散介质,然后添加乳化剂,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进行乳化,制成乳液,然后将其与普通乳液拼混。
这种方法只是物理混合,没有产生化学键合,而且这种聚合物后乳化工艺只有在分子量较小的情况下才可以制备成稳定的乳液,由于分子量小,因此涂膜性能稍差,不能满足建筑外墙涂料的高要求。
化学缩聚法是首先制备含羟基的聚合物乳液,在一定乳化剂和PH值范围内加入有机硅树脂,使乳液的羟基(-OH)和硅羟基(Si-OH)进行反应缩合,把有机硅引入到乳液系统中,由于使用了催化剂等,对乳液稳定性和耐候性带来不利影响。
该方法由于存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缩合及有机硅之间的缩合两种竞争反应,生成的产品组成不稳定,而且还存在有机硅氧烷的水解、自缩聚等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使得此种方法的应用开发受到局限。
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乳液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合成一种高性能的外墙乳液已成为研究热点。
丙烯酸乳液原料来源丰富、成膜性好、粘结性强、强度高,用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不仅可以解决丙烯酸乳液成膜时热粘冷脆的不足,并且形成的Si-0-Si为大分子的主链,具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聚合物优良性能,如耐候性、疏水性、透气性、抗沾污性和耐磨性等。
通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可得到兼有有机硅和丙烯酸的高性能乳液,硅-丙高性能乳胶漆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耐碱性、耐沾污性和耐擦洗性等性能。
本文综述了乳液合成的进展、特点、机理,并阐述了硅-丙乳液合成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改性;硅-丙乳液;合成;应用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 Acrylic Emulsio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equirement of emulsion properties was boosting, it has been the focus to compound high-performance exterior emulsion. Acrylic emulsion possesses advantages of much material, good film-forming, strong bonding and high strength. 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ic silicone can not only solve the shortages of thermo-viscoelasticity and cold brittleness, but also form the Si-O-Si as macromolecular main chain, which has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polymer, such as weather resistance, hydrophobic, permeability, contamination resistance and wearability. 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ic silicone has high performance both silicone and acrylic emulsion. Silicone-acrylic emulsion paint has excellent property of weatherability, water resistance, alkali resistance, stain resistance and scrub resistance etc. The mechanism, advantage and study progress of preparing emulsions were reviewed and synthe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 acrylic emulsion were expounded.Key words: modification; Silicone - acrylic emulsion; Synthesis; appl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乳液聚合 (1)1.1乳液聚合发展概述 (1)1.2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1)1.3乳液聚合特点 (1)1.4乳液聚合机理 (2)1.4.1 成核机理 (2)第二章有机硅改性丙烯酸 (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方法 (3)2.2.1 物理改性 (3)2.2.2 化学改性法 (4)第三章原料选择 (7)3.1常用丙稀酸酯单体的分类和性能 (7)3.2有机硅单体的选择 (8)第四章硅丙乳液的应用 (8)4.1涂料与油墨 (8)4.2胶黏剂 (9)4.3复合材料 (9)4.4皮革与纺织 (10)4.5医学材料 (10)第五章硅丙乳液前景展望 (11)参考文献 (12)第一章乳液聚合1.1 乳液聚合发展概述20世纪早期,乳液聚合技术开始有所应用,在20年代末期,已经有了乳液聚合的专利出现,乳液聚合的方法应用于生产是在30年代初。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系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系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徐锦锦;邹栋;朱晓丽;孔祥正【摘要】通过半连续预乳化法,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苯丙聚合物乳液进行改性.探讨D4开环聚合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的加入方式和引发剂、KH570、D4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当催化剂DBSA全部加入到底料中时,有利于稳定乳液的制备.确定了制备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佳组分,对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进行了表征.【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3【总页数】4页(P161-164)【关键词】预乳液;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作者】徐锦锦;邹栋;朱晓丽;孔祥正【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上海保立佳化工有限公司,上海201405;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8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黏结性及高强度等特点,但也有耐水性差及低温变脆、高温变黏失强等不足[1],这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聚有机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突出的耐水性[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乳液聚合法是合成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3]。
目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带烯键的硅氧烷进行改性[4-5];二是单独使用环体硅氧烷或者将其与含烯键硅氧烷同时使用制备改性丙烯酸酯乳液[6-10]。
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引入有机硅可以增强胶膜的耐水性[11-14]。
当用乙烯基硅氧烷和环体硅氧烷(D4)共同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时,常将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乙烯基硅氧烷和D4混合预乳化[15-16],通过半连续法进行乳液聚合[17]。
DBSA 的存在使预乳液显酸性,可能会使部分硅氧烷在预乳液中即发生水解及缩合[18]。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分类,组成,配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1. 背景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它一般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或加入醋酸乙烯酯等其它单体共聚而成。
该胶粘剂耐候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能特别好,并目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很大的断裂仲长率,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建筑、纺织以及皮革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乳液型胶粘剂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2. 丙烯酸乳液胶黏剂聚丙烯酸酯是一类具有多种性能的、用途广泛的聚合物,其乳液一般是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丙烯腈等共聚形成乳液。
对聚合物的结构或聚合方法加以改进,可使得改性后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性能更加优异。
2.1有机硅改性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水性能,利用有机硅对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粘剂改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有机功能烷氧基硅烷作为粘合促进剂和交联剂,广泛用于胶粘剂、密封胶和涂料等领域。
有专家研究了一种专用于水性体系的有机硅烷Wz-A在水乳型聚丙烯酸密封胶中的应用,这种水性硅烷可以在不改变产品稳定性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Wz-A的添加量在0.8%-1.6%较为合适。
乙烯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乙烯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采用丙烯酸酯单体制备苯丙乳液粘合剂,用乙烯基硅油对其进行改性。
探讨了乙烯基硅油的用量对乳液性能、胶膜性能的影响,及硅油改性粘合剂的用量对棉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
对改性粘合剂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等表征。
结果表明,乙烯基硅油用量为9%时,乳液外观、胶膜及印花性能较好;乙烯基硅油改性粘合剂用量为6%时,印花织物的手感柔软、摩擦牢度较好。
标签:乙烯基硅油改性;粘合剂;印花;表征涂料印花工艺简单,色彩鲜艳,日晒牢度好,能够适用于各种纤维[1],且成本低,能耗小,对环境污染小。
涂料印花粘合剂的质量好坏表现在粘接力、给色量、牢度、色泽、手感等方面。
一般的聚丙烯酸酯粘合剂Tg较高,导致印花织物手感差,且主链是C-C键的线性结构,具有“热粘冷脆”的缺点。
使用乙烯基硅油改性后苯丙乳液能够解决这一问题[2],不但干、湿摩擦牢度都能提高,织物手感也更加柔软。
这是因为有机硅组分起到了织物柔软剂的作用。
因此改性苯丙乳液粘合剂应用范围更广。
本实验优化了乙烯基硅油的用量以及改性苯丙乳液在涂料印花中的用量,并对粘合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及设备实验试剂: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工业品,无锡威尔化工有限公司;过硫酸钠、对苯二酚,分析纯,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涂料妃红FGR、乳化糊,工业品,咸阳第二印染有限公司;实验仪器:LA-205织物热定型机,日本株式会社;Y571N摩擦牢度测试仪,南通宏大仪器有限公司;SW-12A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无锡纺织仪器厂;MU505T 均匀小轧车,北京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
涤棉机织丝光布、纯棉针织布,市售。
1.2 乙烯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制备工艺将计量的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可聚合乳化剂,低速充分搅拌;按顺序加入计量的反应单体、乙烯基硅油、1/2引发剂,高速搅拌30~60 min使单体充分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