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监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废气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 )空气为基础。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的高度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的标准值以(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 )%执行。
3、一般认为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效率(_______)%以上为宜,采样效率太低的方法和仪器不能选用。
4、无组织排放监测参照点与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的距离不得少于(2)m。
5、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排放(_______)与排放
双重控制。
6、已知甲醛的体积浓度为0.87ppm,其质量浓度为(_______)mg/m3。
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区分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的时间界限是指199(_7)(_1_)月(_1_)日。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规定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_______)的限值。
9、使用多层吸附剂的采样管采样,采样管气体入口端为(_______)吸附剂,出口端为(_______)吸附剂。
10、对连续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无组织排放采样时,相隔(_______)h采样一次,共采集(_______)次,取其(_______)测定值。
11、烟尘测试采样时,采样嘴与气流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_______)度。
12、烟尘测试时,每个测点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_______)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_______)min,每台锅炉所采样品的累计采气量不得少于(_______)m3。
13、皮托管平行采样法适用于工况变化(_______)锅、窑炉烟尘采样。
14、用预测流速法采集颗粒物,采样后应再测量一次采样点流速,与采样前的流速相比,如果相差大于(_______),样品作废,重新采样。
二、单项选择题
1、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时,采样后现场加显色剂,(_______)小时内测定。
A、8B、10C、12D、24
2、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_______)m/s以上。
A、3B、4C、5D、6
3、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_______)管段。
A、平直B、垂直C、弯曲D、变径
4、圆形烟道采样点的确定: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_______)的平面内。
A、预期浓度分布均匀B、预期浓度变化最大
C、预期浓度变化最小D、预期浓度不变
5、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采样系统进行烟气采样,实施漏气试验时,如压力计压力在1min 内下降不超过(_______)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
A、0.10B、0.15C、0.20D、0.25
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适用范围中规定,使用 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作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_______)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A、燃气 B、燃油 C、燃煤
7、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尾气在专用锅炉中燃烧发电(未掺烧其他燃料),该锅炉尾气排放控制应执行(_A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8、1952 年12 月 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_A_)。
A、2NO +颗粒物 B、12C +颗粒物 C、PAN+颗粒物 D、2SO +颗粒物 9、废气中采集硫化氢样品时 (《 空 气和废 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 四 版)),吸 收 管 采 用(_B_)。
A、气泡吸收管 B、多孔玻板吸收管
C、多孔玻柱吸收管 D、冲击式吸收管
1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规定测试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一般测试时间不少于(_______)小时。
A、1 B、2 C、3 D、4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_C_)m 以上。
A、2 B、3 C、5 D、10
12、在任何时候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的高度不得低于(_______)m。
A、15 B、20 C、25 D、30
13、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_______)m。
A、15 B、20 C、25 D、30
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燃煤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空气过量系数折算值为(_____C_)。
A、1.2 B、1.4 C、1.7 D、1.8
15、烟气黑度的观测,观测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的存在,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_______)min。
A、15 B、20 C、25 D、30
16、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_D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C、《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5—2001)
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17、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_______)。
A、5° B、10° C、15° D、20°
18、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在已确定的断面测点上,分别测量(_______)次,取其平均值。
A、2 B、3 C、4 D、6
19、用林格曼图鉴定烟气黑度,不仅取决于烟气本身的黑度,同时还与天空的均匀性和亮度、(_A_)、烟囱的大小结构(直径和形状)及观察照射光线的角度有关。
A、风速B、温度C、风向
20、对无组织废气排放源,按规定设置若干个监控点,监测结果以(_A_)评价。
A、平均浓度值B、最高浓度点的值
C、最低浓度点的值D、任选一点的值
21、颗粒物的采样常用玻璃纤维滤筒,但玻璃纤维滤筒在高温下易失重,因而其适用温度为(_______)℃以下。
A、500 B、600C、700D、800
22、在用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_A_)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A、75%B、70%C、90%D、80%
23、烟气颗粒物采样,当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N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VS相等时,样品浓度等于实际浓度,当(_______)时,采取的样品浓度低于采样点的实际浓度。
A、VN>VSB、VN<VS
24、静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势能,它表现为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作用于管壁的压力,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时为(_______)。
A、正B、负
三、多项选择题
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规定锅炉负荷的测定应采用(_______)。
A、流量孔板法B、水表法C、水箱法D、耗煤量法
2、孔口流量计中的液体,可以用(_______)。
A、四氯化碳B、水C、乙醇D、汞
3、玻璃纤维滤筒的特点有(_______)。
A、对0.5μm以上尘粒的搜捕效率达99.9%以上。
B、可承受1000℃高温。
C、在200℃下使用1h,滤筒失重在2mg以下。
D、在400℃下使用1h,滤筒失重约5mg。
4、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被称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原因是细颗粒物上聚集了大量的(_AC_),通过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呼吸道。
A、重金属B、酸性氧化物C、有害有机物D、细菌
5、双连球适于采集空气中的(_______)。
A、惰性气体B、乙醚C、甲醛D、CO
6、用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无组织排放空气中的苯系物时,采样管垂直(_______)进行采样。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两端封闭,在(_______)℃冷藏保存。
A、向上B、向下C、4D、0
7、烟尘测试时,颗粒物采样方法有(_BC_)。
A、移动采样B、定点采样C、间断采样
8、测量烟气黑度的主要方法有(_AB)。
A、林格曼黑度图法B、测烟望远镜法
C、目测法D、光电测烟仪法
9、以下确定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图法)方法正确的是。
A、林格曼黑度2级:30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2min
B、林格曼黑度2级:30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3min
C、林格曼黑度4级:30min内出现4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2min
D、林格曼黑度5级:30min内出现超过4级以上林格曼黑度时
10、恶臭物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_CD)。
A、硫醇类B、硫醚类C、硫化物D、氯化物
11、采用固体吸附富集污染物时,吸附剂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
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即具有较大的安全采样体积
B、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对水的吸附能力低
C、容易脱附,分析的物质在吸附剂上不发生化学反应
D、吸附剂价格低
12、维持颗粒物等速采样的方法有(_B__)。
A、普通型采样管法(即预测流速法)B、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
C、动压平衡型采样管法D、静压平衡型采样管法
13、对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自然通风锅炉”排放限值
B、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其他锅炉”排放限值
C、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0.7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其他锅炉”的排放限值
D、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0.7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自然通风锅炉”的排放限值
14、监测锅炉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采样方法标准为(_CB_)。
A、GB/T5468—1991B、GB13271—2001
C、GB16297—1996D、GB/T16157—1996
15、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连续性排放,则废气的采样(_______)。
A、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
B、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C、以等时间间隔采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D、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3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16、在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必须遵循(_______)。
A、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围的限制
B、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
C、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D、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
17、目前工业废气排污总量监测项目为(_______)。
A、烟尘B、工业粉尘C、氮氧化物D、二氧化硫
18、为了防止采集的气体在采样管路内冷凝,避免被测气体溶于水中产生误差,需将采样管进行加热,下列(_______)气体需要加热至120℃以上。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氯化氢
19、锅炉烟气中测定含湿量的方法有(_______)。
A、重量法B、冷凝法C、干湿球法D、湿度法
20、锅炉测试时,含湿量测量应注意(_______)。
A、采样管与干湿球温度计的连接胶管越短越好,以50mm为宜
B、要掌握好读数时机,一定等干、湿球温度相对稳定后再读数,一般要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C采样管与干湿球温度计的连接胶管越长越好,以150mm为宜
D要掌握好读数时机,一定等干、湿球温度计相对稳定后再读数,一般只测量1次
21、常用的纤维状滤料有(_______)。
A、定量滤纸B、微孔滤膜C、玻璃纤维滤膜D、过氯乙烯滤膜
22 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
A 收集器和吸收剂B 采样的速度C 采气量D 采样时间
23、饮食业油烟测试,样品采样工况应在油烟排放单位(炒菜、食品加工或其他产生油烟的操作)(_______)进行,采样次数为连续(_______)次,每次(_______)min。
A、正常作业期间B、作业高峰期C、3D、5E、10F、20
24、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对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的建设项目,废气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不少于(_______)天,每天采(_______)个平行样。
A、1B、2C、3D、4E、5
25、用注射器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注射器(_______)次,然后抽样,密封进气口,将注射器进气口(_______),垂直放置。
A、1~3B、3~5C、朝下D、朝上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采集空气中样品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两大类。
()
2、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
3、多孔玻板吸收管不仅对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吸收效率高,而且对与其共存的气溶胶也有很高的采样效率。
()
4、校准过的皂膜流量计和湿式流量计都可以校准孔口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3时,对氮氧化物测定产生正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的硅胶管,可排除干扰。
()
6、空气中气体HCl样品采集时将0.45μm的滤膜装在滤膜夹内,后面串联两支各装5mL吸收液的吸收管,以1L/min流量采气30~60min。
长时间采样,需适当补充蒸发的吸收液。
()
7、采集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气体样品时,都可用橡胶管将活性炭采样管与采样器连接,采样管垂直向上进行采样。
()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自行决定是否在本地区实施,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9、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监测人员应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下进行监测。
()
10、锅炉烟尘测试的标准方法规定,对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8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
11、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
()
12、将10.502修约到个位数,得11。
()
13、记录测量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不确定)数字,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低于方法检出限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数位。
()
14、有组织排放硫酸雾现场采样时,当硫酸雾浓度高,含湿量大时,必须进行等速采样。
()
15、判定大气稳定度时的地面风速是指地面的10min平均风速。
()
1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
()
17、《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适用居民家庭油烟排放。
()
18、有组织排放废气监测,气态污染物的样品采集和测定,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
19、《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
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
()
20、《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T468—1991)规定除尘器前后各参数的测定应同时进行。
()
2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规定:烟温的测定,在一般情况下可只测定中心点温度。
()
22、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限制,无需避开涡流区。
()
23、用注射器采集样品后,应将注射器平放保存,以免针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混合。
()
24、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25、在固定污染源的颗粒物采样中,如使用刚玉滤筒,应先在马福炉400℃下烘1h。
()
五、问答题
1、简述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评价指标。
答: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否达标;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否达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2、烟尘采样位置如何选择?
答: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
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流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位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5m/s以上。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简述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试气体样品中甲醛的原理及样品的保存方法。
原理:甲醛气体经水吸收后,在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作用,在沸水浴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在波长413nm处测定吸光度。
样品的保存:将采集好的样品于2℃~5℃贮存,2d内分析完毕,以防止甲醛被氧化。
4、颗粒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采样系统通常由采样管、颗粒物捕集器、干燥器、流量计量和控制装置、抽气泵等几部分组成。
5、在哪些情况下,不适宜使用干湿球法测含湿量?
(1)被测气体处于饱和状态,湿球水分不再蒸发;
(2)被测气体温度过高,导致湿球温度上升至100℃
6、请分别写出水泥厂、工业炉窑、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布设方法。
答: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在厂界外20m处(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20m外)上风向与下风向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向的监测数据做为参考值。
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烟
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选择浓度最大值。
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
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位于焦炉炉顶煤塔侧第1至第4孔炭化室上升管旁。
7、简述影响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
7、答:(1)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
(2)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吸收液、填充剂或各种滤料;
(3)确定合适的抽气速度;
(4)确定适当的采气量和采样时间;
(5)气象参数对采样的影响。
8、燃煤电厂对二氧化硫的治理技术有哪些?
喷雾干燥法脱硫、炉内喷钙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简易湿法脱硫、循环流化床锅
炉掺烧石灰石脱硫、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利用现有湿式除尘器脱硫。
9、在锅炉烟尘测试时,对鼓风、引风和除尘系统有何要求?
鼓风、引风系统应完整,工作正常,风门的调节灵活,可调风量匹配合理。
除尘
系统运行正常,不堵灰、不漏风,耐磨涂料不脱落。
10、用吸收瓶采集烟气样品前,如何对采样系统进行检漏?
将采样瓶前管路堵死,打开抽气泵抽气,待负压表压力指针升到约13kPa时,堵死流量计与抽气泵之间管路,同时停止抽气。
如1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150Pa,
则认为系统不漏气。
11、简述锅炉测试前采样仪器设备准备的注意事项。
(1)注意胶管是否老化变质,接头是否松动脱落,中间是否有扭曲折叠。
干燥器内硅胶是否潮解,上盖是否拧紧,检查无误后,进行气密性检查;(2)S型皮托管在使用前,需要用标准皮托管进行校正;(3)采样管与干湿球温度计的连接胶管越短越好,以50mm为宜。
要掌握好读数时机,一定等干、湿球温度相对稳定后再读数,一般要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为了使滤筒在保管运输过程中不受沾污或磨
损,滤筒要放在特制的有塞滤筒盒中。
六、计算与案例题
1、请分别写出以下三种情况下除尘效率的计算公式。
(1)适用在除尘系统无漏风时;
(2)适用在除尘系统有漏风时;
(3)适用在两级除尘器串联时的除尘效率的计算。
2、测试某台锅炉,实测排放口处SO2浓度为477mg/m3。
测试时风量为17220m3/h(标准状态下),煤中含硫量0.52%,用煤量为1005kg/h。
请根据以上条件用物料衡算法计算燃煤产生SO2的浓度值。
3、测定某台2t/h蒸汽锅炉时,15min内软水水表读数由123456.7m3变为123457.1m3,求此时锅炉负荷。
4、某新建企业处于三类区,有两个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都为氯化氢,排气筒1的高度为12m,排气筒2的高度为13m,两排气筒相距20m。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标准如下表。
计算该企业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5、某工业锅炉的型号为DZL2,额定蒸发量为2t/h,烟囱高度为10m。
在烟囱上开孔采样,烟囱直径为0.5m。
一次测量中,滤筒编号为1#,采样前衡重值为1#=0.9868g(第一次衡重),1#=0.9868g(第二次衡重)。
现场采样后仪器打印机自动打印采样
测定结果:标况体积922L,平均动压72Pa、平均静压-1387Pa、含湿量5.0%,含氧量8.3%,计前压力-7362Pa、平均烟温93℃ 、大气压101300Pa、平均流速10.5 m/s。
采样后1#滤筒经烘干后两次衡重平均重量为1#′=1.8172g。
据上述提供的资料计算实测烟尘浓度、折算烟尘排放浓度和烟尘排放速率。
6、测得某电站锅炉 除尘器入口烟尘排放浓度 2.48 ×410mg/m3,标态风量为4.79×510m3/h,动压70Pa, 静压-1500Pa;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120mg/m3,动压74Pa,静压-1600Pa,标态风量5.07×510m3/h,除尘器入口和出口烟道高度一致。
计算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漏风率和本体阻力。
六、 计算与案例题
1、答案:(1)η(%) = (Cj -Cc/Cj) ×100%
(2)η(%) = (Cj ×Qj -Cc ×Qc/Cj) ×100%
(3)η(%) = (η1 +η2 -η1 ×η2)(%)
2、答案: GSO2 =1.6 ×W ×S = 1.6 ×1005 0 52/100 = 8.36(kg/h)CSO2 = GSO2 ×106/Q =8.36 ×106/17220 = 485 5(mg/m3)
3、答案: V =V2 -V1 = 123457 1 -123456 7 = 0 4(m3)0 4 m3/0 25h = 1 6 m3/h负荷为:1 6/2 ×100% = 80%
4、答案:先计算等效排气筒高度,因为12+13 =25 >20,计算得等效排气筒高度h =12 5 m。
因为h =12 5 m 低于标准表列排气筒最低值15m, 用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 = Qc(h/hc)2= 0 39 × (12 5/15)2= 0 27(kg/h)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中 7 4 的要求,“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 m, 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 m 时, 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7 3 的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所以该新建企业氯化氢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 = Q′/2 = 0 27/2 = 0 14(kg/h)
5、答案:(1) 烟尘排放浓度
采样前滤筒初重:(0.9868 +0.9866)/2 = 0.9867(g)
采样后滤筒增重:1.8172 -0.9867 =0.8305(g)
实测烟尘浓度:C = 0.8305 ×106/922 =901(mg/m3)空气过剩系数:21/(21 -8.3) = 1 65折算烟尘排放浓度:C′ = C ×1.65/1.8 = 826(mg/m3) (2) 烟尘排放量测态风量: Q = 3600×F ×VS =3600×0.1966×10.5/1000 =7 41 ×103(m3/h)标态风量: Qsnd = Q× [(Ba+PS)/101325 ×273/(273+ts)] × (1 -XSW ) =7.41×103× [(101 300 -1 387)/101 325 ×273/(273 +93)] × (1 -5%) = 5 18 ×103(m3/h)烟尘排放速率: G = C ×Qsnd ×10-6= 901 ×5 18 ×103×10-6= 4 7(kg/h)
6、答案: 除尘效率 = [1 - (Q出 ×C出 )/(Q入 ×C入 )] ×100% = [1 - (5 07 ×105×120/(4 79 ×105×2 48 ×104)] ×100% = 99 5%漏 风率 = (Q出 -Q入 )/Q入 ×100% = (5 07×105-4 79×105)/4 79×105×100%= 5 85%本体阻力 = ︱ 入口 全压- 出口 全压 ︱ = ︱(70-1500) - (74-1600)︱ =96(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