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初中数学教学正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打下的简单基础上,对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数学概念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其中有关于数量和结构方面的老知识,也有空间、变化和信息等新知识,所涉较广,对以后的高中数学乃至大学数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三种较新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
目前素质教育日益普及,而数学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改变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上课只是被动学习的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找到学生数学思维封锁线上的突破点。
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进行培养。
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内在思维。
最后,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根据所学的数学定理等基本概念串联起整个知识串儿,对知识串儿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对学生教授明白,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有效开展小组内合作的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公认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各地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科学有效开展小组内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1.创建合作小组的时机要合理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显露出明显的优势,但这并非唯一的教学方式,如果时机不对而强行创建合作小组,可能事与愿违。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内容和现实条件等的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2.创建合作小组结构要合理
合作小组的结构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
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都需要明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
小组人数也应合理,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学生在交流、才能展示、意见发表等方面就受到阻碍;如果人数太少,基本的交流和互助也很难进行,成员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和合作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很容易让课堂看起来一片混乱,所以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交流和合作习惯。
在合作小组中,每个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也得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既不能在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中迷失了自我,放弃了思考能力而随大流,又不能固执己见,在错误的道路上闷着头走到黑。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面对数学这门抽象性和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
1.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缺少活力和生机,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胆怯的自卑心理,使其个性受到压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数学教学变得充满趣味和活力。
这需要教师发挥想象力,探索深挖,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
2.充满趣味的课堂导入
这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良好开端,也是对课堂教学成果起着关键作用的环节。
如果导入精彩,引人入胜,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
这一切就要教师善于联想,应用发散性思维,设计别出心裁的导入情景,使得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3.运用直观的课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趣味性
数学学习不但需要具有很高的空间想象力,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促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并且有效开展小组内合作,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和认知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