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堂笔记
一、交流平台
1.查阅相关资料,包括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作者写作背景等,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
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己亥杂诗》写于1839 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清朝政府腐败,闭关锁国,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因此,龚自珍希望进行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2.分享本单元需要借助这些背景资料加深理解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除了了解写作背景,我们还可以查阅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们可以查阅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一些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约有150 万件,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惜之情。
3.读书时,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多查查相关资料。
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后,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文章中的感情表达出来。
朗读时,我们可以先总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如欢快、伤感、忧愁、激愤等。
然后将自己带入文章中,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停顿、重音等来表现文章的情感。
如《圆明园的毁灭》第 1 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点;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重的心情;《圆明圆的毁灭》。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将“凡是”“统统”重读,以表现英法联军的贪婪和作者的强烈的愤
慨。
二、词句段运用
1.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上下两组相对的词语意思相近,但是感情色彩不同。
上面一行都是褒义词——褒义词就是表扬,肯定,赞许的好词语。
下面一行都是贬义词——贬义词就是批评、否定、贬低的不好听的词语。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
坏名声传得很远。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得意忘形:形:形态。
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
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处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举世闻名”写一段话: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连绵起伏的群山,曲折蜿蜒的长城,一眼望不到头,是那么雄伟壮观。
我不由
得想起了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那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描绘了这不朽的诗篇、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2.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1)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
顿号可以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也可以用在当作词语用的短语之间。
第一句中的“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东、西、南”;第二句中“桃子、石榴、苹果”,第三句中“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属于并列词语,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用顿号。
三、书写提示
1.无论横向书写还是竖向书写,每一行(列)诗句都要居中。
2.在书写的时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3.每个字包括标点符号都不能压线。
4.具体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大脑中要能想象出横线格中有一个
田字格,书写每个字都要像在田字格中一样。
5.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四、日积月累
太平盛世: 安定、兴盛的时代。
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丰衣足食:足:够。
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
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
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
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夜不闭户:户:门。
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
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路不拾遗:遗:失物。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东西捡走。
形容社会风气好。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
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离散。
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
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鸿雁。
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
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内忧外患: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
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