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素质评价++-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厦门同安区三模]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 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 m
B.黑板长1庹(tuǒ),约10 m
C.教室长5步,约35 m
D.文具盒宽4指,约0.05 cm
2.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 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cm
B.1 mm
C.1 nm
D.1 μm
3.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古诗词的魅力再次展现在国人面前,其中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引起了观众深刻的共鸣和感动。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
C.舟上的诗人
D.水流
4.声纹鉴定技术有助于公安机关破获手机诈骗案件,利用声纹具有唯一性、同一性的特点,可以成功锁定抓捕目标,快速侦破案件。

声纹特征鉴定主要指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5.[2024·济南莱芜区校级模拟]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图甲: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B.图乙: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图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
D.图丁: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
6.[2023·周口校考期中]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A.管中窥豹风吹草低见牛羊
B.湖光映彩霞潭清疑水浅
C.坐井观天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一叶障目7.[2024·赣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第7题)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是一款声波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50 Hz的声波,能够在几秒之内扑灭火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A.该装置的声源每分钟振动30~50次
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该装置发出的声波属于次声波
D.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9.[2023·海口校考期中]如图所示是频闪相机拍摄的小球运动轨迹,每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相同。

则能描述该小球运动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 NN'是界面
D. MM'的右边是玻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2024·聊城模拟]如图甲所示,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cm。

若以运动的冰壶为参照物,则座位上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第11题)
12.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驱鼠器。

它工作时发出的超声波是由物体产生的,但是由于这种声波的(填“振幅”或“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

(第12题)
13.郑州北三环的彩虹桥全长近370 m,设计为双向8车道,缓解了郑州市北部区域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品质。

假期里小明全家出去游玩,驾车以72 km/h 的平均速度通过彩虹桥,至少需要s。

小明发现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减弱噪声。

14.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

甲通过平面镜看见乙时,乙通过平面镜也看见了甲,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的。

3
15.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选手抡绳子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尖,这说明与有关。

16.[2023·海口校考期中]海口世纪大桥宛如一条卧龙,横贯于海甸河上,非常雄伟壮观。

若桥下水深为20 m,水面上方100 m处有一只小鸟,小鸟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距m。

小鸟俯冲向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现在有些楼房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

当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人垂直靠近一楼自动玻璃门,站在某位置时玻璃门会向左平移打开,此时像的位置(填“向
左”“向右”或“不”)移动。

18.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反射角等于;如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则反射角将会(填“增大5°”“减小
5°”“增大10°”或“减小10°”)。

19.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则甲的速度为m/s;计时5 min,甲、乙两人相距m。

(第19题)
三、实验题(20题6分,21题6分,22题8分,共20分)
20.[2024·长春德惠市二模]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第20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除秒表外,用到的器材还有。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5 (4)实验中可以发现v BC (填“>”“<”或“=”)v AC 。

21.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

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小宇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 种方案较好。

理由是 。

22.如图所示,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硬纸板应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 。

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探究 。

(2)小明利用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

实验中选取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
较 。

(3)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共14分
)
23.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人都要增强安全意识。

下面几个问题与交通安全有紧密关系,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解决:
(1)在高速公路上,小汽车司机看到如图甲所示的路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
下,小汽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小时?
(2)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一些固定测速仪,
如图乙所示。

汽车向放置在路途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求汽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又过了3.8 s汽车刚好到达测速仪所在的位置,若此路段限速也如图甲所示,请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24.小宇对轿车启动到匀速运动做了研究,某次轿车从A点开始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到2 000 m远的B点,启动完成加速后,轿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0 s内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
为100 m。

求:
(1)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前40 s内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从A点到B点共需要的时间。

7 参考答案
1. A 【点拨】1拃约20 cm ,单人课桌长3拃,约0.6 m ,A 正确;1庹约1.6 m ,黑板长1庹,约1.6 m ,B 错误;1步幅在1 m 左右,5步幅应该在5 m 左右,C 错误;文具盒宽4指,一指约1 cm ,则文具盒宽约为4 cm ,D 错误。

2. B 【点拨】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 mm ,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故选B 。

3. B 4. B
5. C 【点拨】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

故选C 。

6. A 【点拨】管中窥豹、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湖光映彩霞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坐井观天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杯弓蛇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镜花水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一叶障目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

7. A 【点拨】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两虚线之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两实线之间)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

故选A 。

8. D 【点拨】频率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波灭火装置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为30~50 Hz ,因此该装置的声源每秒振动30~50次,而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 ,所以该装置发出的不是次声波,故AC 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 错误;声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 正确。

9. D 【点拨】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则小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由图A 可知,路程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小球是静止的,故A 不符合题意;由图B 可知,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
动,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C可知,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大,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由图D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10.D【点拨】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由图可知,∠BOM=30°,则∠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

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CON'=90°-50°=40°为折射角;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MM'的右边是玻璃。

11.11.60;运动【点拨】由图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A端与2.00 cm刻度线对齐,B端与13.60 cm刻度线对齐,冰壶的高度为13.60 cm-2.00 cm=11.60 cm;以运动的冰壶为参照物,观众相对于冰壶的位置不断变化,则座位上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是运动的。

12.振动;频率
13.18.5;传播过程中【点拨】驾车以72 km/h的平均速度通过彩虹桥,至少
需要的时间t=s
v =370m
72km/h
=370m
20m/s
=18.5 s。

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桥上两
侧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漫反射;可逆
15.音调;频率【点拨】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选手抡绳子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尖,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16.200;不变【点拨】小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小鸟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为100 m,则小鸟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距100 m+100 m=200 m,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物体大小相等可知,小鸟俯冲向水面的过程中,小鸟大小不变,它在水中的像将不变。

17.不变;不【点拨】平板玻璃幕墙属于平面镜,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不变。

当人垂直靠近一楼自动玻璃门,站在某位置时玻璃门会向左平移打开,根据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这时人在玻璃门中的像的位置不随着门的移动而变化。

18.60°;减小5°【点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由于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等于60°。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则入射角减小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减小5°。

19.2;300【点拨】由图可知,甲从第5 min开始运动,则甲运动了0.6 km
=600 m,所用时间t
甲=10 min-5 min=5 min=300 s,甲的速度v


s

t


600m
300s
=2 m/s;由图可知,第5 min时,乙通过的路程为0.3 km,甲没有运动,甲、乙两人相距0.3 km=300 m。

20.(1)v=s
t
(2)刻度尺(3)小(4)>
【点拨】(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v=s
t。

(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秒表外,还需要刻度尺。

(3)当斜面
的坡度越小时,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小,由v=s
t
知,相同的距离,小车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越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4)由图知,AC段的路程s1=80 cm,t1=5 s,s BC=80 cm-40 cm=40 cm,t BC=5 s-3 s=2 s,AC段的平均速度
v AC=s1
t1=80cm
5s
=16 cm/s,BC段的平均速度v BC=s BC
t BC
=40cm
2s
=20 cm/s,所以v BC
>v AC。

21.(1)组合音响;声音大,现象明显(2)二;火焰跳动,效果明显【点拨】(1)选择响度较大的声源,组合音响的声音响度大,现象明显,故选组合音响。

(2)方案一中,纸条运动幅度小时,很难观察出来;而方案二中,火焰跳动,很容易观察到,效果明显。

故选方案二。

22.【解】(1)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9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所示。

23.【解】(1)由标志牌可知,此路段长是3.9 km,在此路段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60 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最短
时间t=s
v =3.9 km
60 km/h
=0.065 h。

(2)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t1=1
2
×0.4 s=0.2 s。

汽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1=v声t1=340 m/s×0.2 s=68 m。

汽车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到行驶至测速仪所在位置的时间t

=t1+t2=0.2 s +3.8 s=4 s,
在此段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v
汽=s1
t

=68m
4s
=17 m/s=61.2 km/h,
因为此时车速大于限速60 km/h,所以汽车超速了。

24.【解】(1)由速度公式v=s
t 可计算出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1=s1
t1
=100m
10s
=10 m/s。

(2)前40 s内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t-t1=40 s-10 s=30 s,所以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s2=v2t2=20 m/s×30 s=600 m。

(3)轿车匀速行驶的路程s3=s-s1=2 000 m-100 m=1 900 m,
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时间t3=s3
v2=1 900m
20m/s
=95 s,
轿车从A点到B点需要的总时间t'=t1+t3=10 s+95 s=105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