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文高二全册物理试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嗦夺市安培阳光实验学校长治八中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以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
C.笛卡儿和伽利略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做出了贡献
D.牛顿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能够说明微观粒子的规律性
B.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示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
D.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能适用
3.(3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向心加速度B.功C.功率D.动能
4.(3分)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洛伦兹B.库仑C.法拉第D.奥斯特5.(3分)从安全用电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冼衣机的电源插头应采用的是三线插头
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
C.要定期检查用电器插头,特别是大功率用电器插头
D.洗衣机、洗碗机等易潮湿用电器不用接地线
6.(3分)下列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一组是()A.N、m、kg B.m、kg、s C.N、kg、s D.N、m、s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8.(3分)(2005•模拟)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则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 9.(3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
10.(3分)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1.(3分)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18N B.6N C.2N D.1N
12.(3分)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B.做平抛运动的钢球
C.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箱D.正在转弯的火车
13.(3分)(2009•广州模拟)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在下落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受到支持力的作用,才显示重力
D.物体只有放在地面上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14.(3分)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弹簧比较“软”,有的弹簧比较“硬”,用相同的力拉这两种弹簧,“软”弹簧的伸长量较大.弹簧“软”、“硬”的科学表述是指弹簧的()
A.弹力大小B.质量大小C.劲度系数大小D.形变量大小15.(3分)(2009•广州模拟)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先有作用力,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6.(3分)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
A.上下举哑铃B.做引体向上C.拉弹簧拉力器D.跳绳1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18.(3分)(2013•模拟)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19.(3分)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A.B.C.D.
20.(3分)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无穷大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若m1>m2,则m1受到的引力大于m2受到的引力
D.m1与m2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21.(3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A.线速度B.角速度C.向心加速度D.向心力22.(3分)下列电学器件中,哪个是电容器()
A.B.C.D.
23.(3分)(2009•广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两个带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则()
A.A只能带正电B.A只能带负电
C.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负电的D.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正电的24.(3分)下列实验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
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偏转
B.
通电导线AB在磁场中运动
C.
金属杆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D.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25.(3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在很高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C.油罐车后面装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条
D.存放易燃品的仓库的工人穿上导电橡胶做的防电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题,共7分)
26.(1分)螺线管通电后,相当于一根条形磁铁,用安培定则判断,大拇指所指的是条形磁铁的_________ 极.
27.(2分)一首电影插曲中有这样两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的“竹排游”和后一句的“青山走”分别是以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为参考系.
28.(1分)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上有一座金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这座金殿最为奇特的是,每逢电闪雷鸣的时候,火球会在金殿周围滚动,但霹雳却击不毁金殿;雨过天晴后,大殿光彩夺目,像被洗过一样,这就是“雷火炼殿”.武当山金殿产生电荷的方式为_________ (填“感应起电”、“摩擦起电”、或“接触起电”).
29.(3分)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具有的动能_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三、实验题(每题4分,共2题,共8分)
30.(4分)(1)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
_________ .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相接,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 .
31.(4分)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取重物时,体积大些好
B.选取重物时,质量小点好
C.选取重物时,应选质量大、体积小的物体较好
D.选定重物后,一定要称出它的质量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题,共10分)
32.(5分)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2N的水平拉力,产生1.5m/s2的加速度.若水平拉力增至4N,则物体将获得多大的加速度?
33.(5分)一点电荷Q=2.0×10﹣8C,在距此点电荷30cm处,该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强度是多大?
长治八中
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
史的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以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
C.笛卡儿和伽利略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做出了贡献
D.牛顿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牛顿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以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笛卡儿和伽利略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做出了贡献.卡文迪许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解答:解: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
B、伽利略运用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故B正确.
C、笛卡儿和伽利略研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做出了贡献.故C正确.
D、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要与科学家的成绩、时代背景等结合起来记忆,不能混淆.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能够说明微观粒子的规律性
B.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示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
D.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能适用
考点: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分析: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高速、微观的物体.
解答:解:1、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高速、微观的物体.所以A错、D错,B正确.
2、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低速、宏观条件下
的特殊情形.所以C错.
故选B.
点评:记住: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高速、微观的物体.
3.(3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向心加速度B.功C.功率D.动能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向心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由方向的,它是矢量,
而功、功率和动能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它们都是标量,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
4.(3分)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洛伦兹B.库仑C.法拉第D.奥斯特
考点:物理学史;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不是洛伦兹、库仑、法拉第.
解答:解:
A、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故A错误.
B、库仑通过库仑扭秤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故B错误.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故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电磁学发展史上重大发现、重要理论等要加强记忆,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
5.(3分)从安全用电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冼衣机的电源插头应采用的是三线插头
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
C.要定期检查用电器插头,特别是大功率用电器插头
D.洗衣机、洗碗机等易潮湿用电器不用接地线
考点: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家庭用电安全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利用物理电学知识一一分析.防止电器外壳带电需要接地线;电流过大可能会烧毁电线,造成火灾;电线或插头老化可能造成电阻过大发热过多发生火灾.
解答:解:A:冼衣机的电源插头应采用的是三线插头,其中最长的那个接地线,防止电器外壳带电,造成使用者触电.故A不存在安全隐患.
B:如果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线路中电流过大,发热过多可能会造成火
灾.故B的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
C:电线或插头老化或接触不良可能造成电阻过大发热过多发生火灾.故C的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
D:洗衣机、洗碗机等易潮湿用电器不接地线,如果电器漏电的话会使电器外壳带电,造成使用者触
电.故D存在安全隐患.
故选:D
点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好物理中的知识即可.
6.(3分)下列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一组是()
A.N、m、kg B.m、kg、s C.N、kg、s D.N、m、s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解答:解:A、其中的N、kg是导出单位,所以A错误.
B、m、kg、s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所以B正确.
C、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C错误.
D、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惯性;力学单位制.
分析: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牛顿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
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故C错误;
D、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8.(3分)(2005•模拟)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
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则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
应为()
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为了测量的准确,要多次侧量,求它们的平均值.
解答:解:球4次测量的平均值可得:
L==1.4275cm,
由于刻度尺的精确到是小数点后两位数,所以应该是1.43cm,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对于侧来那个一个物体的长度,知道要多次侧量求平均就可以了.
9.(3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
考点: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解答:解:A、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
能够避免的,故B错误;
C、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10.(3分)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
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具体应用,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细节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更多的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对于一些实验操作细节,要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体会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
11.(3分)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它
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18N B.6N C.2N D.1N
考点:力的合成.
专题:简答题.
分析:两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随两个力间的夹角的增加而减小,当两个力同向时,夹角最小,合力最大,反向时夹角最大,合力最小,合力范围为:|F1+F2|≥F≥|F1﹣F2|.
解答:解: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F1+F2|≥F≥|F1﹣F2|;
故9N≥F≥3N;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范围::|F1+F2|≥F≥|F1﹣F2|.
12.(3分)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B.做平抛运动的钢球
C.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箱D.正在转弯的火车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判断物体是否平衡,要利用物体的平衡条件来判断,物体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为0,故只要合力为0,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1)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态(牛顿第一定律)
(2)有加速度的物体合力不为零,
解答:解:A、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所以合力不为0.故不平衡,故B错误.
C、由于物体加速下滑,故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不平衡.故C错误.
D、正在转弯的火车有向心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不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涉及物体平衡条件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掌握物体平衡的条件为合力为零.13.(3分)(2009•广州模拟)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在下落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受到支持力的作用,才显示重力
D.物体只有放在地面上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考点:重力.
分析:物体是否受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A、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
B、物体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故B、D错误.
C、物体是否受重力,与支持力无关.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理解,重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属于基础知识.
14.(3分)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弹簧比较“软”,有的弹簧比较“硬”,用
相同的力拉这两种弹簧,“软”弹簧的伸长量较大.弹簧“软”、“硬”的
科学表述是指弹簧的()
A.弹力大小B.质量大小C.劲度系数大小D.形变量大小
考点:胡克定律.
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可由F=kx求解,x为弹簧的伸长的长度,k为劲度系数,表示弹簧的一种属性,它的数值与弹簧的材料,弹簧丝的粗细,弹簧圈的直径,单位长度的匝数及弹簧的原长有关.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弹簧越长,单位长度的匝数越多,k值越小.
解答:解:生活中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是指劲度系数的相对大小,弹簧劲度系数k越大越“硬”;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表现为弹簧的“软”和“硬”,基础题.15.(3分)(2009•广州模拟)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先有作用力,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解答:解: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效果不能抵消,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B错误.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C正确.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牛顿第三定律及其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力的区别.
16.(3分)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
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
A.上下举哑铃B.做引体向上C.拉弹簧拉力器D.跳绳
考点:超重和失重.
分析:轨道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里面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人和哑铃都没有重力的作用,只有弹簧靠的是弹簧的弹性形变还有力的作用.
解答:解:在轨道舱内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没有重力的作用,所以举哑铃、做引体向上和跳绳都不能锻炼身体,只有弹簧靠的是弹簧的弹性形变才有力的作用,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本题就可以解决了.
1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解答:解:A、拔河比赛时,绳子(轻绳m=0)受到两个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F2=ma=0;由于人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人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相等;故胜方拉对方的力等于败方拉对方的力;故A错误;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车的阻力,故B错误;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故大小一定相等,故C正确;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物体加速、减速、匀速无关.
18.(3分)(2013•模拟)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平抛运动.
专题:平抛运动专题.
分析:平抛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解答:解:AB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B错误,C正确.
D、平抛运动落地时的速度等于竖直分速度和水平分速度的合速度,由于水平分速度不为零,根据平行四
边形定则知,落地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19.(3分)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A.B.C.D.
考点:电场线.
分析:首先知道场强是矢量,场强相同时,其大小和方向相同,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A、B两点场强相同时,其大小和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