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A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

语文·全解全析
【答案】
1.(1)瘁魄(2)A(3)B
2.(1)②(2)①修改: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

(或“把”改为“用”)(3)C
3.D 4.B
【分析】
1.(1)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军魂英魄:指军人英雄的精神灵气。

(2)慷慨淋漓:意思是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慷慨大方:意思是指慷慨的、大方的、有雅量的,也指不吝啬、不小气,不看重钱财。

结合语境可知“慷慨淋漓”更为恰当;气冲斗牛: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故选A。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把握能力。

[甲]处前面列举了体现中华民族家国观的箴言,这样的箴言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所以,甲处应用省略号;[乙]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的分句,所以乙处应用分号;
故选B。

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永葆本色”的意思是永远保持本性和初心。

葆:保持;故选②。

(2)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①句中“把”一词使用错误,应换成“用”。

解题时注意直接写修改后的正确句子。

(3)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理解能力。

题干要求,选择最适合致敬抗美援朝战士的一副对联,注意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对仗工整。

A.不适合,只有“保家卫国”,没有提到抗美援朝。

并且“保家卫国”和“铭记历史”句式不一致;
B.不适合,与抗美援朝内容无关;
D.不适合,与抗美援朝内容无关;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能力。

D.《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没有体现家国情怀,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风格的辨别能力。

B. 观察可知,[乙]这幅作品,字的结体宽扁,笔画有波澜,蚕头雁尾,这是隶书的典型特征;“篆书”的特点是:曲笔弧线,体正势圆,选项表述错误;故选B。

5.【答案】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漫、袖、朔、雌。

【答案】
6.答案示例:诗人与入京使者走马相逢,各自都使命在身,行色匆匆,诗人身边也没有纸笔,无法写信了。

就托请使者帮忙给京中的家人捎个口信,说诗人一切平安,不要为他担心。

7.B
【分析】
6.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意思是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B.有误,“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想象和夸张,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引发了作
者对故乡的思念;故选B。

【译文】
《春夜洛城闻笛》: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逢入京使》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答案】
8.D
9.蒙以军中多务辞与蒙(和吕蒙)
10.B
11.认同。

理由:“非复吴下阿蒙”指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意在赞赏一个人进步显著。

【乙】中傅永勇武过人但文化水平低、学识不足,经过发愤读书,广泛涉猎,使其文武双全,成为才干过人的一代良臣。

【解析】
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辞:推脱/告别,告辞;
B.益:好处,益处/更加;
C.执:拿着,握持/执意,坚持;
D.兼:都是“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或若干方面”的意思;
故选D。

9.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1)句为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应将“以军中多务”这个介词短语构成的状语置于谓语动词“辞”之前,即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句省略了谓语“结友”的状语成分“与蒙”或“和蒙”,即为:与吕蒙(和吕蒙)结友而别。

10.本题考查朗读。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是孙权以反问的语气回应鲁肃的推脱,强调学习的目的,有不悦与责怪,但没有强烈的谴责。

故选B。

1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乙文“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了傅永通过发奋努力弥补了不足,前后变化巨大,与吕蒙的情况相似,所以可以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

【参考译文】
【甲】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乙】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

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2.【答案】
示例:名著《骆驼祥子》讲述了旧北平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

刚刚进城的祥子年轻、壮实,有梦想,对生活充满信心。

但是在经历了买车被大兵抢、攒钱被孙侦探骗,结婚虎妞又难产而亡的多重打击后,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不再努力,染上恶习,得过且过,变成了肉体麻木、精神堕落的行尸走肉。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掌握。

人物的性格,一生中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人的遭遇会不断地发生“转变”。

《骆驼祥子》中人物众多,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结合人物具体经历,分析出人物前后的变化,语言表达通顺即可。

示例一:二强子,性格不要强,深入挖掘后发现他其实有正义感有自尊心,他争强好胜,曾经有过风光露脸的时候。

他有同情心,为人仗义,爱家人爱穷哥们儿。

老年后,是生活的重
压和打击扭曲了他的性格,使他变得落魄潦倒、冷漠无理、自暴自弃,二强子是和其他车夫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了同样的从希望——受挫——挣扎——绝望的苦难人生历程,他是那个时代众多劳苦车夫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答案】
13.①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②智能家居技术大量涌现,③且应用广泛
14.①速度快(或“快速”)②准确性高(或“准确”)
15.D
【分析】
1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题时,需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图表信息作答。

分析图表可知,2014—2020年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呈逐渐递增趋势,结合材料中“2016年世界智能家居产业规模仅为720亿美元,而2019年其规模已经达到1080亿美元。

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等内容可知: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合材料中“如今,这一切几乎都能通过智能家居实现。

智能家居正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智能家居技术……园艺和集成解决方案等商业类别中被广泛应用”等内容可知:智能家居技术大量涌现,且应用广泛,综上分析即可作答。

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二中“物流系统中的分拣工作,从原有的每天分拣4000多包裹,提高到是过20万单/日的处理量。

比起传统仓储物流,速度大大提高”等内容可知,智能物流具有速度快(或“快速”)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中“智能物流的准确性也非常高”“在强大的计算与自主决策系统的决策下,能够达检测到货物的具体定位、速度、包装及温湿度,计算出车厢中剩余空间,再自动安排装卸”等内容可知,智能物流具有准确性高(或“准确”)的特点,综上分析即可作答。

注意题干要求,每空不超过4个字。

1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由材料一中“门窗、空调等家居物品能感应到主人回家并自动开启……如今,这一切几乎都能通过智能家居实现”“清扫车可以对物体准确地进行识别分类”等内容可知,智能设备具有自动识别的特点;
B.由材料二中“智能物流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
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等内容可知,智能设备具有自主决策的特点;
C.由材料二中“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远程监控和管理的特点”材料三中“如需人工干预,可以远程管理和操作”等内容可知,智能设备具有远程管理的特点;
故选D。

【答案】
16.示例:“文革”初期,批斗会公然反抗,坚毅刚强(坚毅凛然);20世纪80年代,评价作者新书(给作者回信),谦和幽默。

17.选【甲】: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季康先生的身材、举止,尤其是眼眉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

选【乙】:作者运用了一组关联词“不仅……而且”,想强调的是后者“做到”——做到会尊重人比内心想尊重人更难,因为既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又要在具体的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

选【丙】: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对造反派反抗时的勇气和胆量,与她平时的谦恭形成了极大反差。

18. 答案示例: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交代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等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分析】
16.本题考查文章事件所体现的人物形象。

本题涉及段落为③-⑨段,根据题中内容,可分为四部分,③④段为第一部分,⑤段为第二部分,⑥⑦⑧段为第三部分,⑨段为第四部分。

这四个部分分别对应题中四个方面。

要填的第一个空是第二部分,就是第⑤段,“文革”之初,被造反派批斗,敢于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第二个空是第四部分,就是第⑨段,作者出书时请求写序,杨先生回信了,还很幽默。

17.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赏析。

题目要求是作批注,而批注一般从句子的特点入手进行赏析,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和描写入手。

甲句是对杨先生的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写出了杨先生的身材、举止和特别的眉毛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坚毅刚强的性格。

乙句没有描写,也没有修辞,是用了一个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这样的关
联词一般是为了强调后者,做到会尊重人比内心想尊重人更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比想难。

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先生反抗造反派时的勇气和胆量,与上文中平时的谦恭形成了极大反差,反差越大效果越好。

本题任选一句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把握。

本题可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上分别分析材料和文章,然后比较出不同点,即是理由。

思想内容方面,材料主要是写杨先生为人熟知的个人信息和成就,属于外在表现;而文章主要是赞美杨先生的为人谦恭、坚强勇敢、为他人着想等,属于内在美;两者要表现的内容不一致。

表达方式上,材料里主要运用记叙、说明,只是为了说清楚杨先生的生平和成就,语言简洁、平实;而文章里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美,语言生动形象;两者风格不一致。

【答案】
19.B
20.睡眠少、运动少、休闲时间少。

21.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来上课和做作业;学生在休闲时间更多是选择上网。

【解析】
19.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掌握能力。

B.根据材料二中“在休闲生活方面,课外阅读仍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B。

20.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此题根据题干要求,从[材料二]寻找答案。

根据“休息日睡眠不足9小时的也有34.5%”可知,学生“睡眠少”;根据“但休息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高达46.3%、学习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高达66.3%,8.3%在休息日基本没有运动,可见运动量不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可知,学生“运动少”。

根据“但是仅50.0%休闲时间达到1小时,15.4%不足半小时,说明仍有相当数量的少年儿童仍难以享受休闲时光”可知,学生“休闲时间少”。

2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二“学习日有66.4%的小学生花1.7小时做家庭作业,78. 5%的初中生花3小时;休息日有81.1%的小学生花2.8小时做家庭作业,87.1%的初中生花4.3小时”可知,家庭作业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导致阅读时间减少。

根据材料二“但近七成(67.9%),上
网的吸引力大幅上升”材料三“‘00后’的休闲偏好染上了日渐浓烈的信息化色彩,33.4%最喜欢的是上网”等语句可知,学生选择上网,导致阅读时间减少。

可据此概括作答。

22.答案:范文:
千年梦想终绽放
我是一颗莲子——一颗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莲子。

当我和我的伙伴们被从泥炭层中挖出来时,人们被我们黑硬如铁的外表迷惑了,认为我们是铁弹子。

很快,我们的真实身份得到确认。

植物学家证实我们是古代的莲子,通过科技方法测定我们的年龄超过1200岁。

1200岁!会不会已经变成了化石?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已经像出土的恐龙蛋一样,失去了生命活力。

其实,我只是沉睡了一千多年,如今我的梦就要醒了。

当我被地质作用埋进土里的那一时刻,千钧的重压,无边的黑暗让我感到窒息,感到绝望。

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不!无论结局如何,我都不能主动放弃生命。

慢慢的,我的心平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梦中,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荷塘。

那里,满池绿衣裙蹁跹起舞,朵朵芙蓉面含笑点头。

水中鱼儿嬉戏,水面蜻蜓盘旋。

我安坐在摇曳的莲蓬里,像在摇篮中一样舒适惬意。

常常有采莲女坐着小船欢笑着从我身旁划过。

悠扬的采莲歌激起我心头串串涟漪。

啊,多么美妙的梦境啊!我坚信,只要永存生的希望,我的美梦就会成为现实。

当梦已不在时,失落的就会是整个生命。

如今,我终于重见天日了。

我的梦即将醒来。

生物学家把我坚硬的盔甲钻了一个小洞,并把我的两头磨短一些,浸泡在清水中。

我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吮吸着清甜的水。

我的梦彻底醒来。

不久,我吐出了芽苞。

人们把我移栽到池塘中。

于是,我茁壮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生根,抽叶,含苞,吐蕊,一个多月后,我开出了娇媚的花朵。

我的梦境在这一刻得到重现。

秋天到来,我孕育了几十个孩子。

我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

我生命的奇迹引来了无数游人驻足赞叹。

一位诗人指着我说:“紧紧握住梦想的手,哪怕千万年,生命的花朵也会重新绽放!”
解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

1.审题与立意。

本题要求从自然界选取一类事物,如太阳神花仙子、雪孩等,做为文章的主人公,写一篇想象故事。

题目的写作自由度非常大。

自然界的事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举不胜举。

无论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

写作时要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反映出深刻的主题。

2.选材与构思。

文体要注意,要求写成故事。

可以以第一人称叙述,把自然界的某事物当作文章的叙述者,写一篇类似童话的故事;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讲述某事物的奇遇故事。

无论选择哪种事物、哪种文体,反映的主题都要积极向上,如善良、勇敢、勤劳、上进等等。

注意既是故事,就要讲究故事的趣味性,“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能够将故事情节写得曲折有致,形象感动人心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