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网络安全要求包括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机构⽹络安全要求包括什么?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授权地进⾏增删、修改或破坏⽽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条件地阻⽌。

4 ⾮法使⽤(⾮授权访问:某⼀资源被某个⾮授权的⼈,或以⾮授权的⽅式使⽤。

随着⽹络不断⼤⼒的发展,对于⽹络安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

尤其是在当今时代,⾦融机构经常会参与到⽹络当中进⾏交易。

因此很多⼈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下⾦融机构⽹络安全要求包括哪些?那么,接下来⼩编将为⼤家详细的介绍⼀下相关的知识。

⼀、⾦融机构⽹络安全要求包括哪些?
《中华⼈民共和国⽹络安全法》将于2017年6⽉1⽇起施⾏,这是我国⽹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了对个⼈信息的保护,打击。

⽹络安全法共有7章79条,其中针对个⼈信息泄露问题规定:⽹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户明⽰并取得同意;⽹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信息;任何个⼈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法⽅式获取个⼈信息,不得⾮法出售或者⾮法向他⼈提供个⼈信息。

此外,⽹络安全法对⽹络诈骗、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安全、建⽴⽹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内容
1、提供公民个⼈信息五千元以上可⼊罪
《最⾼⼈民法院、最⾼⼈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信息刑事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将于2017年6⽉1⽇起施⾏。

司法解释明确,向特定⼈提供公民个⼈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信息的,应当认定为规定
的“提供公民个⼈信息”。

对于刑法相关规定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此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种情形,包括⾮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条以上的;⾮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信息五百条以上的;⾮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2、新媒体被纳⼊互联⽹新闻管理范畴
新的《互联⽹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2017年6⽉1⽇起施⾏。

新规明确了互联⽹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并将各类新媒体纳⼊管理范畴。

近年来,个别组织和个⼈在通过新媒体⽅式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时,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等情况。

针对这些新问题,新修订的规定提出,通过互联⽹站、应⽤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具、⽹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规定同时明确,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由国家和省、⾃治区、直辖市互联⽹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责令停⽌相关服务活动,处⼀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3、《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将施⾏
《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2017年6⽉1⽇起施⾏。

细则共⼗⼋条,对互联⽹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条件、申请材料、安全评估;许可受理、审核、决定;监督管理要求等作出要求。

细则提出,互联⽹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获准提供互联⽹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的,可以同时提供互联⽹新闻信息转载服务。

获准提供互联⽹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拟同时提供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互联⽹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转载服务许可。

⾸先需要向⼤家明确的是⾦融机构⽹络安全要求,最核⼼的内容就是保护个⼈的信息隐私。

其次,我国法律也规定了如果侵犯个⼈隐私信息的话,将会处以⼀定的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