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师生化检验精华辅导: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常分期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肾脏疾病及其生化检验)-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肾脏疾病及其生化检验)-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肾脏疾病及其生化检验)-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肾单位不包括(分数:2.00)A.肾小球B.髓襻升支C.髓襻降支D.集合管√E.近曲小管解析:解析:肾单位包括一直到远曲小管。

2.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是(分数:2.00)A.内生肌酐清除率B.血肌酐测定C.血BUN测定D.血β2一微球蛋白E.尿渗量测定√解析:解析:尿渗量反映远曲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正常情况下肌酐、BUN、β2一微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故血中的肌酐、BUN、β2一微球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3.以下不属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试验的是(分数:2.00)A.尿β2一微球蛋白测定B.磷的重吸收率测定C.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D.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E.酚红排泄试验√解析:解析:酚红排泄试验用于评价肾小管排泌功能。

4.用于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分数:2.00)A.尿比密B.尿中总固体含量C.折射率D.尿渗量√E.尿量解析:解析:尿比密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可用来粗略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尿渗量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不受分子量大小影响。

影响尿渗量的主要因素是晶体性溶质,能真正反映肾脏的水盐代谢功能,故尿渗量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

5.肾小管性蛋白尿时尿中出现的蛋白主要为(分数:2.00)A.清蛋白B.前白蛋白C.γ-球蛋白D.β2 -微球蛋白√E.脂蛋白解析:解析: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对正常滤过的低分子蛋白质(如β2微球蛋白)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低分子蛋白排泄增加。

6.下列关于蛋白尿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C.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D.肾组织性蛋白尿多为小分子量蛋白尿E.β2 -微球蛋白尿为肾小球病变的特征√解析:解析:β2一微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99.9%在肾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尿β2一微球蛋白升高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二章重要考点(1)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二章重要考点(1)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二章重要考点(1)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一)样本:血浆或血清。

血糖测定一般可以测血浆、血清和全血葡萄糖。

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血糖测定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

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 < 毛细血管血糖 < 动脉血糖。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试验,血糖测定必须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取血后如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约10mg/dl)左右;如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则可稳定24h。

如不能立即检测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含氟化钠的抗凝瓶,以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二)方法1.氧化还原法:(Folin-Wu法)葡萄糖可使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然后一价铜离子又可和某些化合物显色进行测定。

葡萄糖与碱性铜试剂共热与磷钼酸成蓝色钼兰该法易受血中其他还原糖的干扰,现已淘汰。

2.缩合法:邻甲苯胺法(0-TB法)利用邻甲苯胺类在酸性环境中可与葡萄糖醛基缩合成葡萄糖基胺,后者脱水生成Schiff氏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物质。

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主要缺点是试剂腐蚀性大,邻甲苯胺被怀疑有致癌性,既有碍于健康又易损坏仪器。

以上非酶法均为非特异性方法,由于非糖还原物质,如谷胱甘肽,维生素C、肌酸、肌酐、尿酸等也都能参与反应,可使结果比酶法偏高0.3~0.6mmol/L。

3.酶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偶联法、己糖激酶(HK)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GOD-OR)法。

酶法采用特定的酶促生化反应步骤,因此具有特异性高。

(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肾功能不全各个分期

肾功能不全各个分期

肾功能不全各个分期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无法正常进行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病理状态。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不同,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五个分期,分别是G1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G2期(肾功能轻度到中度减退)、G3期(肾功能中度到重度减退)、G4期(肾功能重度减退)和G5期(肾功能衰竭)。

G1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90ml/min/1.73m2,表明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减退。

患者在这个阶段通常没有症状,但有时可能出现轻微的蛋白尿或血尿。

G2期是指GFR在60-89ml/min/1.73m2,说明肾功能轻度到中度减退。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疲劳、易感冒、尿量减少或蛋白尿增多等症状。

此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G3期是指GFR在30-59ml/min/1.73m2,表明肾功能中度到重度减退。

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肾性尿崩症等症状。

此时,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肾脏病原因的检查,控制高血压、贫血等并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

G4期是指GFR在15-29ml/min/1.73m2,表示肾功能重度减退。

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贫血、骨质疏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肾脏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G5期是指GFR低于15ml/min/1.73m2,称为肾功能衰竭。

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贫血、骨质疏松、水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肾脏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在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过程中,根据分期的不同,治疗措施也会有所调整。

早期的肾功能不全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来延缓疾病进展;中、晚期肾功能不全则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综上所述,肾功能不全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可分为G1-G5五个分期。

每个分期的特点和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早期的肾功能不全主要通过药物和饮食控制来延缓进展,晚期则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临床化学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讲义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临床化学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讲义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肾功能简述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基本结构: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球囊腔、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

肾小球为血液滤过器,原尿通过近曲、髓袢和远曲小管被重吸收。

(2)肾脏功能:①重要的排泄器官。

②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③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参与血压调节和造血功能。

2.肾小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1)近曲小管: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

近曲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超过10mmol/L时,尿中出现葡萄糖。

这个浓度界值称为肾糖阈。

(2)髓袢:具有“逆流倍增”的功能,在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3)远曲小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钠,但它的主要功能为参与机体的体液酸碱调节。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泌功能:肾小管通过分泌H+、重吸收HCO3-在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动分泌H+,发生H+-Na+交换,达到排H+和重吸收NaHCO3的目的。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发生K+-Na+交换。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还能够分泌NH3,NH3与H+结合成NH4+时排出,不仅促进了排H+,也能够促进NaHCO3的重吸收。

分泌NH3功能障碍时,可导致酸中毒。

5.肾脏功能的调节:(1)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取决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①自身调节;②肾神经调节;③球管反馈;④血管活性物质调节(如血管紧张素)。

(2)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主要是神经和体液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作用。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化代谢变化(一)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判定标准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判定标准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判定标准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在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功能减退的状态。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不同,国际上将肾功能不全分为五期,即CKD G1-G5期,其中G1期指GFR≥90ml/min/1.73m2,G2期指GFR为60-89ml/min/1.73m2,G3a期指GFR为45-59ml/min/1.73m2,G3b期指GFR为30-44ml/min/1.73m2,G4期指GFR为15-29ml/min/1.73m2,G5期指GFR<15ml/min/1.73m2或透析状态。

而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不全的判定标准主要有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血尿素氮(BUN)等指标。

肌酐清除率(Ccr)是指单位时间内肌酐被清除的量,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男性的Ccr为80-140ml/min,女性为70-120ml/min。

当Ccr下降到50-80ml/min时,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而当Ccr下降到30-50ml/min时,可能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中晚期表现。

此外,血肌酐和血尿素氮(BUN)也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血肌酐的正常范围为60-110μmol/L,BUN的正常范围为2.9-8.2mmol/L。

当血肌酐和BUN升高时,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已经受损。

在临床实践中,除了以上指标外,还可以通过肾脏超声、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来评估肾功能的情况。

尤其是尿蛋白定量,对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肾小球对蛋白质的选择性滤过能力也会下降,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来。

除了以上的检查指标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来综合评估肾功能的情况。

比如,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是否有贫血、水肿、高血磷、低钙等肾性骨病的表现等。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肾功能的分期情况。

在评估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判定标准时,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

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

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

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
根据KDIGO(慢性肾脏病全球倡议组织)制定的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将急
性肾损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RIFLE标准、AKIN标准和KDIGO标准。

RIFLE
标准将急性肾损伤分为Risk、Injury和Failure三个等级,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程度和肾功能损害的持续时间进行分期。

AKIN标准在RIFLE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尿量减少的评估,将急性肾损伤分为Stage 1、Stage 2和Stage 3三个等级。

而KDIGO标准在AKIN标准的基础上对尿量减少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并对肾功能
恢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得该标准更加全面和准确。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尿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及肾小
球滤过率等指标,结合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诊断。

在治疗方面,根据不同分期的急性肾损伤,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药物治疗、液体管理、透析治疗等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对急性肾损伤的分期诊断和治疗外,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还有助于预测患
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

根据不同分期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也会有所不同,及时准确地分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之,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可
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医生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练习题

第十一章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一、A11、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

A、1.5LB、3LC、50LD、100LE、180L2、不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的是()。

A、乙酰乙酸B、丙酮C、丙酮酸D、氨基酸E、维生素C和葡萄糖3、所谓选择性蛋白尿是()。

A、肾小球有选择性地保留了尿中的蛋白B、肾小管有选择性地重吸收了尿中的蛋白C、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D、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E、尿蛋白定性阴性4、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重吸收不足B、肝脏合成清蛋白不足C、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强D、蛋白质摄入量减少E、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强5、某患者血肌酐为88.4μmol/L,尿肌酐浓度为4420μmol/L,24h尿量为1584ml,其内生肌酐清除率为()。

A、35ml/minB、55ml/minC、50ml/minD、175ml/minE、3300ml/min6、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

A、大部分病人正常B、正常C、下降D、正常或增高E、增高7、检查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是()。

A、尿微量白蛋白测定B、血肌酐测定C、酚红排泌试验D、浓缩-稀释试验E、血β2-微球蛋白测定8、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白蛋白E、葡萄糖9、由近端肾小球以胞饮形式重吸收的β2微球蛋白是()。

A、59.9%B、69.9%C、79.9%D、89.9%E、99.9%10、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B、氨基酸C、肌酐D、谷胱甘肽E、肌酸11、素氮测定(脲酶法)时,无蛋白血滤液中之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可产生()。

A、氨基硫脲B、硫酸钠C、碳酸钠D、氨E、NH4+12、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以哪种蛋白为主()。

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β2微球蛋白13、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最多的部位是()。

肾功能分期标准

肾功能分期标准

肾功能分期标准肾功能分期标准是指根据患者肾脏功能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期,并据此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肾功能分期标准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进行划分。

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GFR越高,肾功能越好。

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糖尿病和肾脏病学会(KDIGO)发布的肾功能分期标准,将患者的肾功能分为五个阶段:1. 第一阶段,GFR≥90 mL/min/1.73m²,肾功能正常,但可能存在其他肾脏病变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第二阶段,GFR为60-89 mL/min/1.73m²,轻度肾功能损害,可能伴有轻微蛋白尿或其他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的表现。

3. 第三阶段,GFR为30-59 mL/min/1.73m²,中度肾功能损害,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蛋白尿、贫血、高血压等症状。

4. 第四阶段,GFR为15-29 mL/min/1.73m²,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5. 第五阶段,GFR<15 mL/min/1.73m²,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根据肾功能分期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来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晚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除了GFR外,肾功能分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以便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肾功能分期标准对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关注肾功能分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完善肾功能分期标准,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七章重要考点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七章重要考点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七章重要考点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本章考点:1.钙、磷、镁代谢(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3)钙、磷、镁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2.微量元素(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2)锌、铜、硒、铬、钻、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

(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钙占成人体重的1.5% ~2.2%,总量为700~1400克。

磷占成人体重0.8% ~ 1.2%,总量400~800克。

99%以上的钙和87%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第一节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生理功能(一)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1)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2)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3)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二)磷的生理功能(1)构成血液的磷酸盐缓冲体系(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5)通过化学修饰起代谢调控作用。

(三)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血钙和血磷(一)血钙浓度: 2.45mmol/L ( 9-11mg / dl )(二)血磷浓度:1.2mmol/L ( 3.4-4.0mg / dl )存在形式:Na2HPO4 、 NaH2PO4[Ca ] x[ P ] =30-40mg/dl>40以骨盐形式沉积, < 30骨盐溶解补充疾病时可升高或降低。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轻、中度贫血,部分和体液潴留,血液稀释有关。

BUN和SCr可进行性上升,高分解代谢者上升速度较快,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酐上升较快;血钾浓度可升高(>5.5mmol/L),部分正常,少数偏低;血pH常低于7.35,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多低于20mmol/L,甚至低于13.5mmol/L;血清钠浓度可正常或偏低;血钙可降低,血磷升高。

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GBM抗体和抗“O”),补体水平降低,常提示可能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等肾实质性疾病。

如果患者有感染,应行血培养,排除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发脓毒症。

(二)尿液检查1.尿常规尿液外观多呈浑浊,尿色深。

根据病情不同,可分别为尿蛋白定性-~(表14-1-12)。

2.尿沉渣检查可以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白细胞和晶体存在,有助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对区分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具有重要价值。

(1)肾前性:典型表现为尿沉渣阴性,或仅有透明管型。

透明管型可能由正常尿液成分浓缩而成,通常以髓襻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为主要成分。

(2)肾性:棕色颗粒状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是缺血和肾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特征,但20%~30%的缺血或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可无管型尿。

多形性红细胞管型,常提示为急性肾小球损伤和肾脏微血管疾病,也可见于急性间质性肾炎。

白细胞管型和颗粒状管型,提示为间质性肾炎。

粗大颗粒状管型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特征,可能反映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扩张。

90%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可见嗜酸细胞尿(占总细胞数1%~50%)。

尿酸盐结晶多见于尿酸性肾病患者。

草酸盐(膜型)和马尿酸盐(针型)结晶的出现,可提示为乙二醇中毒。

(3)肾后性:尿沉渣可为阴性,均一型血尿和脓尿,提示有尿路腔内梗阻(结石,脱落的肾乳头、血凝块)或前列腺疾病。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五章重要考点(2)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五章重要考点(2)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五章重要考点(2)常用血清酶和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肌酸激酶(CK)(一)连续监测法测CKCK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中有三种同工酶,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CK-MM(CK3):主要存于肌肉组织。

CK作用后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

1.原理本法采用酶耦联反应测定CK活性浓度。

在340nm监测NAD(P)H的生成量,可计算出CK的活性浓度。

2.生理变异年龄、性别和种族对CK含量都有一定影响。

新生儿CK常为正常成年人的2~3倍。

CK 含量和肌肉运动密切相关,其量和人体肌肉总量有关,男性参考值高于女性可能与这点有联系。

白种男性CK均值为黑种人的66%,可能与种族有关,但也不排除两个人种之间体力劳动的差别。

3.参考值:男性38~174U/L(37℃);女性26~140U/L(37℃)。

4.临床意义(1)CK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梗死发生后2~4h此酶即开始升高,12~48h达最高峰值,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在2~4天降至正常水平。

此酶对诊断心肌梗死较AST、LD的阳性率高,特异性强,是用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一项较好指标,同时对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也有参考价值。

应注意测定时受样品溶血情况的影响。

病毒性心肌炎时CK也有升高。

(2)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骨骼肌损伤等也可致CK升高;(3)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及一些非疾病因素如剧烈运动、各种插管及手术、肌肉注射冬眠灵和抗生素等也可能引起CK活性增高;(4)甲状腺功能亢进,长久卧床者总CK(主要为CK-MM)可下降。

表3-5-1 常见疾病的血清总CK和CK同工酶变化疾病总CK CK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常用酶中升高最早(4~8h),24h达峰值,2~3d恢复正常,中度升高确诊心梗试验之一,大于总酶的6%有意义,2~3d恢复正常心肌炎肌肉损伤(挫伤、手术、肌注、剧烈运动等)急性期轻度升高,可达5倍正常上限,升高程度和操作程度相关,严重者可达10000U/L以上,肌注仅轻度升高,一日内恢复正常CK-MB可增高,CK-MM升高为主,CK-MB/CK活性比<6%多发性肌炎和肌炎明显升高主要为CK-MM 神经性肌肉疾患正常无变化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血栓)部分患者血液和CSF中CK升高CK-BB甲状腺功能低下可高达正常上限50倍主要为CK-MM运动试验可轻度升高CK-MB正常恶性肿瘤(通常见于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消化道癌)不定CK-BB轻度升高(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1.原理:除了在细胞质内存在三种CK同工酶外,在细胞线粒体内还有另一种CK同工酶,称为CK-Mt。

急性肾衰竭名词解释

急性肾衰竭名词解释

急性肾衰竭名词解释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由于肾脏功能损害,以致水、电解质、代谢建议严重失调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综合征。

该症可分为急性阶段和慢性阶段,其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系统的药物、病毒感染、毒物中毒、血液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等。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尿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所见等。

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恶心、呕吐、多饮、多食、多尿等。

生化检查:尿蛋白、血清肌酐、血钾、血钠、血氯等,尿液检查:尿蛋白等,影像学检查:用CT、MRI等检查肾脏及其周围结构和组织损害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该症。

急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案是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改善和恢复肾功能,如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

病人需要注意减少细菌感染、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等状态,以及避免重复暴露于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的病因。

并定期监视患者血液测定结果,以保持基础肾功能正常。

如果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急性肾衰竭将对病人健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于有急性肾衰竭病史的患者,建议其在就诊前应优先考虑完整的检查项目,以确定准确的诊断结果,并及时予以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此外,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总之,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危害公共健康的常见病,对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有细菌感染、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等,治疗方案主要是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预防措施是定期复查,并应注意控制病因,防止复
发发作。

病人需要及时就诊,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持正常的肾功能。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少尿或无尿患者尿量进入500ml/d即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出现多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d,通常持续1~3 周,继而再恢复正常。多尿期有时由于排钾过多或使用排钾利尿剂、摄入减少等造成低血钾,如血清钾 <3mmol/L时患者可出现疲乏、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定向力障碍 及嗜睡、昏迷。心电图可见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肾小管重吸 收功能较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迟缓且滞后,多数肾小管功能完全恢复需3个月以上,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 的肾结构和功能损伤
• 1.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 在体液丢失纠正之后,要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 每日的入液量 = 前一日的尿量 + 其他显性失水量 + 非显性失水量 • 如有发热,则T每增加10C,每日应增加入量100ml。 • 2.饮食和营养 • 尽可能地供给足够的热能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防止内源性和外源性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 4、急性肾血管疾病 约占4% 5、慢性肾脏疾病的急剧加重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见于从肾盂到尿道口的尿路梗阻,尿量突然由正常转为无尿,常见
原因有输尿管结石、肾乳头坏死组织阻塞、腹膜后肿瘤压迫、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多为 可逆性,如能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可很快恢复。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湖北省新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徐彬
概述
肾功能不全 (renalinsufficiency)是由多 种原因引起肾小球严重破 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 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 床综合症后群。分为急性 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 不全。预后严重,是威胁 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一、病因 (一)肾疾患 (二)肾血管疾患 (三)尿路慢性梗阻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8)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8)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8)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考纲要求》1.肾脏的功能熟练掌握(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功能(4)肾功能的调节2.肾小球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1)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测定及临床意义(2)各试验的灵敏性、特异性、测定方法及评价(掌握)3.肾小管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1)有关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查的试验了解(2)肾浓缩稀释试验掌握(3)尿渗量与血浆渗量熟练掌握(4)各试验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4.早期肾损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1)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熟练掌握(2)尿酶的有关检查熟练掌握(3)尿低分子量蛋白掌握肾脏不仅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通过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通过肾脏功能检验可以评价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疾病时肾脏的受损状态。

一、肾功能简述(一)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肾脏的功能1.排泄:生成尿液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代谢终产物、药物毒物等。

2.调节:回收保留有用的物质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这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至关重要。

3.内分泌:生成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参与血压调节和造血功能。

肾脏的基本结构肾为实质性器官,外层为皮质,主要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内层为髓质,由肾锥体构成,主要包含髓袢、集合管和乳头管。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两侧肾脏大约有200万个肾单位肾脏最基本的功能是泌尿功能,尿液的生成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管分泌三个步骤进行的。

肾小球为血液滤过器,每天流经血量约1600L,原尿通过近曲、髓袢和远曲小管被重吸收,形成约1~2L/24h终尿排至体外。

(二)肾小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滤过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膜形成滤液(原尿)的过程。

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

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

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无法正常排泄代谢产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病理状态。

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进行评估的,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G1-G5。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分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G1期,GFR≥90ml/min/1.73m²。

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可能存在其他肾脏损伤,如蛋白尿、血尿等。

G2期,GFR=60-89ml/min/1.73m²。

此时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可能出现轻微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症状,但尚未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不全症状。

G3期,GFR=30-59ml/min/1.73m²。

此时肾小球滤过率中度下降,可能出现贫血、高血压、水肿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G4期,GFR=15-29ml/min/1.73m²。

此时肾小球滤过率重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如尿毒症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

G5期,GFR<15ml/min/1.73m²或需要透析治疗。

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症状,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

除了以上五个分期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种是急性肾损伤(AKI),即急性肾功能衰竭,另一种是慢性肾脏病(CKD),即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肾功能衰竭的分期和治疗方案。

在治疗肾功能衰竭时,除了针对肾脏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

对于G3期及以上的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总之,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是临床上评估肾功能不全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也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保持身体健康。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肾脏的储备代偿能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即使是肾脏的功能已经减退,但是肾脏的排泄代谢产物以及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并不会受到影响,仍然可以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这个时候人体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即使是进行检查可能也会显示正常或者是偶尔出现稍高的症状。

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这个阶段的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肾小球的损害已经达到了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已出现一定的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已经出现偏高或超出正常值。

患者会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症状。

但是这一阶段却常被忽视,如果出现了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那么很快就会出现明显症状。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在这一时期肾脏功能损害已经比较的严重,肾脏的损害已经达到了75%~95%,肾脏的功能已经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病人这个时候会出现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比较严重,贫血已经非常的明显,夜尿也会出现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非常明显,并常常会出现酸中毒,这一时期又称肾衰期。

四期:尿毒症期
在这一时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患者已经有了严重的症状,
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急性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

急性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

急性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急性肾功能不全(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既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也有各个地区或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标准。

本文将就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定义。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小管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血肌酐和尿素氮等血液中毒物质潴留,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

1. 根据AKIN标准(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①AKIN-1期,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mg/dl或相对于基线水平的上升≥50%,或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以上。

② AKIN-2期,相对于基线水平的血清肌酐上升≥100%,或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以上。

③ AKIN-3期,相对于基线水平的血清肌酐上升≥200%,或血清肌酐≥4.0mg/dl(≥353.6μmol/L),或需要透析治疗。

2. 根据KDIGO标准(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根据尿量和肌酐水平的变化将急性肾功能不全分为3期,其中包括:① KDIGO-1期,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以上,或相对于基线水平的血清肌酐上升≥0.3mg/dl(≥26.5μmol/L)。

② KDIGO-2期,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以上,或相对于基线水平的血清肌酐上升≥2倍。

③ KDIGO-3期,尿量<0.3ml/kg/h持续24小时以上,或血清肌酐≥4.0mg/dl(≥353.6μmol/L),或需要透析治疗。

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针对不同分期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对于轻度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可以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来改善肾功能,包括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分期

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分期

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分期ckd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分期,希望对您有用。

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分期ckd的临床肾功能的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

(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ckd的治疗1.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和进展(1)原发病治疗对引起CKD的原发病治疗。

(2)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包括以下措施:1)控制血压积极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蛋白尿,可以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减缓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

降压药物的选择原则依CKD的分期不同而异,当CCr>30ml/min时,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当患者的Ccr降至30ml/min以下时,应用ACEI和ARB可能引起肾小球内低灌注压而使肾小球滤过率过低,故对非透析的CKD患者应慎用。

2)饮食低蛋白饮食可降低肾小球内高灌注、高血压及高滤过,减少蛋白尿,从而减慢CRF患者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当GFR低于25ml/(min.l.73rm²)时,蛋白质入量应限制在0.6g/(kg.d)。

应该保证足够的热卡摄人大于35kcal/(kg.d),以最大限度利用饮食中的蛋白质。

另外可补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氨基酸混合物。

此外,对于有高血压和水肿的病人应该限制盐的摄人。

血脂异常的病人应进行饮食调整,必要时应予以降脂药物治疗。

3)纠正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的因素CRF是缓慢进展的疾病,但因患者对多种危险因素的易感性较高,在病程中可能会有肾功能的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