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标签: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分析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52-01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面临的问题。
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很常见,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生理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而且大多有机体病理的因素存在,这样大大增加了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几率。
笔者回顾了由2000年8月至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根据患者跌倒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
2000年8月-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6岁。
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
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
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1.2有关因素睡眠阻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1.3跌倒结果头、面部轻度淤青8例;股、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他17例无不良后果。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出于老年人肌肉萎缩,对钠、钾吸收减弱,促使肌张力缩减,肌肉弹性减少;致使机体衰退、身心作用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
本组病例基本出现在老年病患中,96%的老年病患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均有不同程度低钾血症。
病患均有轻度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缓慢等临床病症。
2.2 疾病因素在该组统计病例中,出现跌倒事件导致病理性骨折者均是男性病患。
如帕金森病病患,年龄72岁,由于吞咽困难半月多被入院,病患体型极为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加,步态不稳,由于半夜下床小便时跌倒在床旁所致。
本组探究病例中,病患产生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缓慢、反应迟缓、肌张力变化等。
有些病患还伴有眼科病症,如白内障、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产生的视觉阻碍。
2.3 心理因素出于脑血管疾病出现临床病症较为急、快,让病患突然失去部分或完全日常生活自理力,定会导致病患心情焦虑、急躁。
尽管瘫痪侧肢体肌力在2级左右,病患也会自己尝试从床上起床或下床运动。
病患通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心情失落,随处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态存在。
这些状况在A型人格中体现最为显著,在性别中以男性病患为多。
故病患发病后也不愿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状况下极易出现跌倒。
转
2.4 药物因素老年人跌倒次数与镇静药品运用有关。
本组病例中,所有病患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
当中,服用降血压药物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有8例(占2
3.5%);服用精神类药物有6例(占17.6%)。
尤其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物病患,均会有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产生。
如产生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加等问题,以上状况让老年病患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体位发生转变时出现跌倒状况。
2.5 环境因素本组病例中跌倒在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
3.5%)。
出于地面不平坦,如地面有水迹不能及时清除,或有些家属把病患换掉衣物随便丢在床下,没有及时放入污衣袋;因老年人视觉改变对照明亮度有极高需要,要避免灯光不均匀或过强集中光线;现在病区内地板基本均是高级胶性地板,要求定期打蜡保护等,但在通亮过道上行走,极易让病患出现晕厥感受;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没有扶手,厕所间门口设有阶梯结构的不足布局;床距不吻合规定水准、床头柜和床距过近(<10cm)或床头柜旁设有不锈钢挂钩、床位极高,活动性床档和床单位置不完全合适,无法完全稳妥固定在床沿上等因素。
这些不良氛围因素对老年人安全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危险。
2.6 重视因素尽管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位病患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指出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策略非常重要,但有些陪护者却总不在意,不予注意,带有僥幸心理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预防措施,如病患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病患家属因家庭关系有矛盾、不和睦,不愿陪护病患;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无法陪护病患;有时护士繁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现。
3对策
3.1病房要建立适应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病房布局合理、安全,房间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灯光直射,有夜间灯光且电源开关易触及并避免闪烁;地面应平整,保持干燥。
物品应摆放有序,通道无障碍物;避免衣裤过长、过大,着鞋合适;家具放置合理,沙发勿过度松软、塌陷,座椅不宜过低,应使患者容易站起;病区的走廊、楼梯口要设椅凳,以备行走时短暂休息;走廊、楼梯、厕所及浴室要设扶手,安置一个能升降的大便座椅等,以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3.2 对住院老年患者要做好入院环境介绍对有跌倒相关疾病因素的患者应
做好交接班制度,并在患者一览表上贴上醒目标志,使医务人员对患者跌倒的高危险性一目了然从而给予特别注意;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要求老年患者所采用的运动要适宜,避免做危险动作,老年患者根据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要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劝告易跌倒的住院老年患者尽量使用拐杖,拐杖对于防止住院老年患者尤其对于患有关节病、骨质疏松、行走受限的老年人跌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的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对于长期吸烟和酗酒的老年患者,多做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避免吸烟和酗酒过量引起跌倒。
3.4对于高危跌倒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要有人照顾如:起床、散步、如厕及洗澡等以防跌倒;老年患者外出检查,护士一定要陪同;对于视力和听力差的老年患者,护士给予24h负责其日常生活活动;有视网膜病和白内障要及时治疗;眼镜度数一定要合适,嘱患者在冬天勿使围巾遮盖眼、耳,避免平衡失调引起跌倒的危险。
加强平衡训练可减少跌倒的发生概率。
对骨质疏松的患者指导其服用适量的维生素D3可增加肌力,增加躯体的稳定性,防止跌倒。
指导老年患者参加身体锻炼可增加抗跌倒的能力,采用低强度的训练、小运动量下肢身体训练、水中运动、步行、有氧运动等活动。
4结论
近几年,随病患安全目标监管年工作不断展开和改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病情查看、用药和心理护理,而在防止和降低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注重和探究。
怎样做好神经内科住院病患有效预防跌倒工作,降低和杜绝住院老年病患跌倒不良事件出现,这些均是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注重和配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春梅,周户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4(6):1014.
[2] 毛丽娟,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