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济南的冬季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 12济南的冬季2
章、节第三单元课时第 2课时
课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2、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3、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写景方法;
2、拓展延伸:写景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教师复备
一、教师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彩语段研习(第三段)
齐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总分总的结构,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4、找出这一节你认为写得最妙的句子或词语,品一品妙哉何处?并有感情的
朗读。
(建议找一找用的精彩的动词和色彩词,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精彩的句
子。
)
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
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文中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修辞精彩:①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
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比喻,拟人)
教师复备
③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拟人)
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
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
三、精彩语段研习(第四段)
全班齐读第四节,品味语言。
(哪个字用得最妙)
(整节就一句话,既有比喻,又有拟人。
“卧”字用得最妙,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仿佛写活物,活灵活现,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有一字传神之效。
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
四、精彩语段研习(第五段)
全班齐读第五节,找出这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比喻拟人皆有,以拟人为主。
)
教学过程
推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
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
五、问题研讨
1、第三小节和第五小节的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三节写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五节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
)
2、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强调什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结
尾,强调的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
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
3、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描写得如此动人?
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六、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
《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
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
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
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
天“温晴”的特点。
)
2、随堂练笔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秋季带领游客来南京,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教
授课时间:年月日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