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学生防范知识之预防诈骗篇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大学生被诈骗的特点
诈骗时间:一般多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和开学后一段时间。
因为此时学生为注册缴纳学费,每个人手中大都存有一定数量现金,一旦诈骗得手,对学生而言,损失是巨大的。
行骗地点:诈骗分子大多选择在校园、银行门口、汽车站、火车站和路边公共电话亭附近,这些地方人员复杂,行骗时不易引起受害者怀疑,而且这些地方视野开阔,如果失手,容易逃跑。
受骗对象:从前街头诈骗分子一般都选择下岗职工或中老年人为诈骗对象,但近年来大学生也逐渐成为受害者。
在被骗的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外地或刚入学的新生,特别是有些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出远门,缺乏社会经验。
二、如何防止被诈骗
1、提高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诈骗分子的骗人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列举的案例外,还有利用非法传销、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案件,为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请同学们在生常生活中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住址、班级、姓名、电话号码等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 、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
3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是防止上当受骗的最有效方法。
除少数大学生被骗是出于同情心里以外,大部分同学是因为有利所图而造成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上非法传销活动日益向校园渗透,部分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成为受害者又是害人者。
纠其主要原因还是利益驱使,法制观念淡薄所致。
4、保持警惕性,学会识别诈骗分子:骗分子的伎俩并不是多么高明,只要稍加思索即可识别。
一是遇到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不要存有侥幸占便宜的心理,往往是小便宜没占着,吃大亏的是自己;三是大学生外出上街、择业以及收到陌生人发来的中奖短信要慎重对待,在听其言、观其行的过程中识别诈骗分子;四是遇事要冷静,当你遇到有人向你求助时,不要轻易与其对话,请他与学校保卫处或当地公安机关联系。
三、邮件诈骗
近期,有学生反映,有人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以邮局名义谎称学生有包裹未领,并以缉毒大队发现包裹中存有毒品为由,诈骗学生钱财。
经查,诈骗分子通过号段为0715819****的电话,以邮局的名义发短信给学生,谎称有包裹未领取,并提供号码为0595-8617****的“邮局”电话号码以供学生查核。
随后,诈骗分子再次提供号码为367700**的电话,让学生查核,电话接通后,对方以“警官”身份,称在包裹中发现毒品,并有一张以收件人的名字开列的巨款信用卡,涉嫌犯罪,正在立案调查。
当学生提出质疑后,诈骗分子便称学生的信息可能已被利用,为以防万一,要求学生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以免打草惊蛇,同时为了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需将银行卡升级,并将账户中的钱款转移至“安全账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在此,广大学生必须注意:1、无论电信、银行还是任何执法机关,都不会设置所谓银行“安全账号”,更不会仅仅通过电话就要求将资金转移到这些所谓的“安全账号”中。
2、包裹邮寄方面邮局都有正式的领取包裹通知单,目前并未开通短信提醒或者电话通知服务。
3、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千万不要被对方的话语所诱导。
在对方要求将款项划离自己的账户时,一定要咨询一下亲朋,或找银行工作人员当面查询。
二、大学生防范知识之预防抢劫篇
抢劫是作案人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抢走财物的行为。
抢劫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骚扰性,往往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流氓等恶性案件,严重侵犯大学生的财产及人身权利,威胁大学生生命安全,造成大学生生命、健康及精神上的损害。
一、大学生被抢劫案件有何特点
1 、作案时间一般发生在行人稀少、夜深人静之时。
2 、大多抢劫案件发生在校内外比较偏僻、阴暗人少的地带,一般为树林中、小山上、灯光暗淡的公路旁,未竣工的建筑物内。
3 、抢劫的主要对象是携带贵重物的、单身行走的、谈恋爱滞留于阴暗无人地带的大学生。
4 、作案人一般为校园、校外学生公寓附近的农村、工厂等单位中不务正业、有劣迹人员,或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外来人口。
这些人对校园周边环境较为熟悉,往往结伴作案,作案时胆大妄为,作案后易于逃匿。
二、如何避免遭到抢劫
注意做到如下几点,就有可能避免成为抢劫攻击的目标:
1 、不要外露或向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单独外出不轻易带过多现金。
2 、尽量不要单独外出,应结伴而行。
3 、不要独自在偏远、阴暗的林间小道、山路上行走,不到行人稀少、环境偏僻的地方,避开无人之地。
4 、不要深夜滞留在外不归或晚归。
5 、穿戴适宜,尽量使自己活动方便。
6 、单身时不要显露出过于胆怯害怕的神情。
7 、不要租住校园周边地区的民房,以免在上下学回居住地的路上遭到抢劫。
三、遭到抢劫怎么办
要保持精神上的镇定和心理上的平静,克服畏惧、恐慌情绪,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 、要有反抗的心理准备。
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抓住时机发动进攻,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 、尽量纠缠。
可借助有利地形,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
与作案人僵持,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引来援助者并给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 、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或宿舍区奔跑。
4 、当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采用语言反抗,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或采用与作案人说笑,用幽默方式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力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反抗或逃脱控制。
5 、采用间接反抗方法,获取有关破案证据。
即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等,如有可能则拉取毛发、衣片和钮扣等。
6 、要注意作案人的体貌特征。
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形、衣着、胡须、疤痕、语言、行为等特征。
7 、及时报案。
作案人得逞后,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更有甚者在附近的商店、餐厅挥霍,如能及时报案,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对话。
三.大学生防范知识之消防安全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火部位和用电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连年不断,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为了增强大家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消防安全篇主要从火灾事故预防、火灾扑救方法、火灾中如何逃生等方面向大家进行防火知识的宣传,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自我逃生的能力,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事故的损失。
一、火灾事故预防
(一)学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1 、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
2 、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3 、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4 、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5 、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6 、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7 、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
8 、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9 、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
(二)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1 、学校的每位师生员工首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做到“七不”“一断”。
( 1 )不私自接拉临时电线。
接拉临时电线极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 2 )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等电热设备,这些电热设备用电功率比较大,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 3 )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煤气炉、酒精炉等灶具。
因为宿舍的地方较小,可燃物品较多,稍有疏忽将酿成火灾;
( 4 )不在宿舍点蜡看书。
宿舍熄灯时间已经较晚,如再点蜡看书疲乏睡着,蜡烛易引燃蚊帐等可燃物,酿成火灾;
( 5 )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
人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未熄的烟头或火柴梗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容易造成火灾;
( 6 )不乱焚烧杂物。
焚烧杂物中遗留火种或失去控制时,容易造成火灾;
( 7 )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
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发生火灾;
( 8 )注意做到人走断电。
人离开房间要关掉电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确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
学校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七不”“一断”才能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 、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学校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均是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的,一旦发生火情,这些设备将起到报警,引导大家疏散,阻止火势蔓延和扑救火灾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保护这些设施、设备和
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目前学校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有以下几种:
( 1 )防火报警设备 , 用于监测火灾。
防火报警的手报按钮和烟感探头,一般安装在人员集中场所或重点部位,一旦出现火情,它将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2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它是引导人们疏散的。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内或安全出口处,一旦发生火灾,供电中断,人们利用应急照明灯提供的照明,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疏散到安全地点。
( 3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它是用来紧急疏散的。
安全出口设在人员集中的场所,正常情况下它是关闭的,但遇紧急情况它必须能及时打开。
疏散通道必须随时保证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及时的通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疏散到安全地点。
( 4 )防火门,它是用来阻止火势蔓延的。
防火门一般安装在较大建筑物的楼道里,它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区域,并安装有闭门器,保证防火门常处关闭状态。
一旦发生火灾,它将隔断浓烟和有毒气体并阻止火势蔓延。
( 5 )消火栓,它是用来扑救火灾的。
消火栓分为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周围,室内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内。
消火栓是扑灭火灾的主要水源。
一旦发生火灾,可在消火栓上接入水龙带取水灭火。
( 6 )灭火器,它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
学校的各个部位均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一旦发现火情可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
上述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在保证通畅、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出现火情后,人员及时顺利的疏散和有效的扑救,将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火灾的扑救和报警
要想扑救火灾,首先要掌握灭火设备和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一)、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 、消火栓的性能,消火栓是与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的,随时打开都会有 3 公斤左右压力的清水喷出。
它适合扑救木材、棉絮类火灾。
2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室内消火栓一般都设置在建筑物公共部位的墙壁上,有明显的标志,内有水龙带和水枪,。
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最近的消火栓,打开消火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
接好水枪,拉到起火点附近后方可打开消火栓阀门。
注意:在确认火灾现场供电已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水进行扑救。
(二)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 、灭火器的性能,灭火器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目前我校配备的有两种类型手提式灭火器。
( 1 ) 1211 灭火器,它内装的药剂是液态卤代烷,可以扑救可燃气体、电气和木材、棉絮等类型火灾。
还可以扑救精密仪器火灾。
( 2 )干粉灭火器,它内装的药剂是粉状磷酸氨盐,可以扑救可燃气体、电气、油类和木材、棉絮等类型火灾。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上述两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头
( 1 )拔下保险销
( 2 )一手握紧喷管
( 3 )另一手捏紧压把
( 4 )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三)参加灭火的注意事项
火场是人员多、情况复杂的场所。
要迅速有效的扑救火灾,必须统一指挥,才能保证灭火战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影响扑救效力,更好的完成灭火工作。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2 、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伤亡;
3 、用水扑救带电火灾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严禁带电扑救;
4 、使用水龙带时防止扭转和折弯;
5 、灭液体火灾时(汽油、酒精)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 10 厘米左右扫射,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6 、注意保护现场,以利于火因调查;
(四)如何报火警
当火势较大无力扑救时要迅速拨打“ 119 ”报警。
拨打火警电话要做到:( 1 )打电话时要情绪镇定。
( 2 )听到话筒里说“我是火警报警中心”时,在报告火灾情况。
要说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详细地点、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报警电话、报警人姓
名。
( 3 )要注意报警中心的提问,不要说完就放下电话,当对方说消防车马上就到时再挂断,并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准确到达火场。
同时要将火灾情况报校保卫处、派出所,电话:22691921 22690110 22692110。
三、火灾自救与火场逃生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幸免于难。
“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当我们每个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
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场自救的知识,困境之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1 、参加消防演练,才能遇火不慌
各单位均要在本单位或重点部位进行疏散演练,我们作为工作、学习或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中的每个人,应积极主动参加,只有有了疏散常识和亲身经历,你才会遇火不慌。
请牢记:要想遇火不慌,必先练。
2 、熟悉环境,牢记疏散通道和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逃离火场。
请牢记: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3 、扑灭小火,惠及自己和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而且周围又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应奋力将小火控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牢记:争分夺秒才能扑灭初期火灾。
4 、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跑。
撤离时要注意,朝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堵,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牢记:遇事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5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预防中毒和窒息。
为了防止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烟气较少是撤离的最佳方法。
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棉被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牢记:多一层防护就多一分安全。
6 、善用步道,不用电梯
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阳台、窗台等攀到安全地点。
高层的建筑物,电梯在火灾时可能断电,因为电梯井贯穿每个楼层,电梯运行会使火灾加快蔓延速度,而且电梯受热会变型,将人员困在电梯里。
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请牢记:逃生时,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
7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如没有这些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烟火封堵,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泡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一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请牢记:心细胆大,自制绳可逃生自救。
8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
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
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泡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往上浇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请牢记:坚盾何俱利矛
9 、缓晃轻抛,寻求救援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晃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摸索行进,所以在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另外墙边也可防止房顶塌落砸伤自己。
请牢记: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10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要惊跑或用手扑打,应为跑和扑打时会形成风,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当身上衣物着火时,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请牢记:火已烧身就地滚,易行有效。
四、大学生防范知识之预防盗窃篇
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各种手段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中,数额较大的称为刑事案件中的盗窃案,数额较小的按治安案件查处。
一、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
1 、行窃方式
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人不备将放在桌上、走廊、食堂座椅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占为己有。
乘虚而入: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房门抽屉未锁之机入室行窃。
窗外钓鱼: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被害人衣服钩走。
翻窗入室:作案人利用老式楼房的防震加固梁或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窗户入室行窃。
撬门扭锁:作案分子使用各种工具撬开或用脚踹破门锁而入室行窃。
用 A 的钥匙开 A 的锁:作案分子用 A 随手乱丢的钥匙,趁 A 不在宿舍时,入室行窃。
2 、易发案时间
( 1 )刚入学,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盗窃;
( 2 )放假前容易发生盗窃;
( 3 )假期,学生离校后,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
( 4 )同学都去上课易发生被盗,尤其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时;
( 5 )上晚自习,如相连的几个寝室无人,也易发生被盗;
( 6 )夏秋季节,开窗睡觉易发生“钓鱼”盗窃;
( 7 )夏季开门多,易发生乘虚而入的盗窃;
( 8 )学校开大会、运动会、考试,宿舍人员走空时,易发生盗窃;
( 9 )毕业生临近毕业,宿舍来往人员混杂,学生自身也放松警惕,易发生被盗;
( 10 )在教室、食堂用书包占座,或者把物品留在教室,人独自离开,容易发生盗窃事件。
3 、易发案的学生宿舍
混住的宿舍:不同班级或不同专业的同学混住一室,由于相互之间不太熟悉,加之上课或集体活动不统一,人员常有进出,经常出现你认为他在,他认为宿舍还有人,便开门而去,极容易被盗窃分子钻空子。
偏僻和容易逃离的宿舍:宿舍底层、顶层或拐角处的学生宿舍是盗窃分子极易选择作案地点,这些地方平时不被人们留意,即使碰到也容易躲藏或逃跑。
管理松懈、制度不严的宿舍:由于管理不严,闲杂人员极易混入,小商小贩也可进来挨门售货。
容易出现“顺手牵羊”或乘虚而入进行盗窃。
缺乏警惕、互不关心的宿舍:对陌生人在宿舍楼里乱窜漠不关心,甚至发现可疑情况也不汇报,使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
二、发现被盗后的应对措施
1、宿舍被盗:
( 1 )发现宿舍被盗应立即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 2 )保护好现场,为公安部门现场勘察获取侦破证据创造有利条件。
( 3 )如果发现存折被盗,应尽快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 4 )如实回答前来勘验的公安保卫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
回答一要实事求是,二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 5 )积极向负责侦察的公安保卫人员提供情况,反映线索,协助破案。
2 、自行车被盗:
( 1 )发现自行车被盗,应立即向保卫处报案。
( 2 )主动说明自行车型、牌号、颜色、特征以及存放地点、丢失时间。
( 3 )保卫处抓到盗窃自行车人员,失主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取证,为及时处理犯罪分子提供有利证据。
3 、学生外出在公共场所被盗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拨打“ 110 ”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