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子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突变方法鉴定突变功能残基
• 通过引进另外一种突变来检测
• 随机突变技术 • 删除分析及连接片段扫描突变
3. 利用蛋白质同源性鉴定突变功能残基
• 高度保守的残基与同源蛋白的共同功能以及维 持结构有关,这些残基常作为突变及功能进化 的候选基因; • 非保守残基是分析的靶位点,特别是对于专一 性研究;
• 二、蛋白质结构的从头设计
• 三、蛋白质功能的从头设计
一、全新蛋白质设计方法
(一)全新蛋白质设计程序
设计
模拟
分析
实验
(二)全新蛋白质设计目标的选择
• 依据设计的目的可以分为 :
• 结构的从头设计
– 二级结构
• 功能的从头设计
– 主要进行天然蛋白质功能的模拟
(三)设计方法
• 选定氨基酸顺序 • 用Monte Carlo法或分子动力学计算其 三维模型 • 目标:使构象的能量水平达到最低和稳 定
3.Scaffold设计
框架设计,是指对蛋白质分子的立体设计; 在分子设计中,框架设计是最难的一步: 例:最小的酶分子约10000 Da,但只有3个 基团参与催化,还有几个基团参与与底物结 合,这些基团具有特定功能的关键条件之一 就是框架化。
溶菌酶结构
• 例如鸡蛋白溶菌酶活性分子的设计过 程中,其中EFAEEAASF多肽能水解几 丁质和葡聚糖,但糖苷酶活性较低。 Cutte成功设计了一个具有明显的核酸 酶活性的34肽,该肽可水解下列底物, 但活性依次降低:polyC、polyA、 polyU、polyG。 • 其主要活性源于二聚体;而天然核酸 酶仅消化polyC、polyU、polyA,特别 倾向于水解polyC的3’端。
一、定位突变
基于天然蛋白质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小 改”,是指对已知结构的蛋白质进行少数几个 残基的修饰、替换或删除等,这是目前蛋白质 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可分为蛋白质 修饰和基因定位突变两类。
(一)定位突变的设计目标及解决方法
定位突变常见的设计目标是提高蛋白质的 热、酸稳定性、增加活性、降低副作用、提高专 一性,以及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进行结构-功能 关系的研究等。
四、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程序
• 蛋白质分子设计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是理 论设计过程与实验过程相互结合的产物, 在设计过程中,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基因工 程操作技术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设计目标 蛋白质数据库 修正设计
检测
建立结构模型
获得目标蛋白质
结构信息分析 蛋白质分子设计步骤
序列合成
选择设计目标 • 就目前的水平而言,所选择的目标均是 一些残基不多(60-80个AA残基)、结构 简单并且具有对称性的多肽结构。
Hartley等于1986年完成了一个我们所要的 设计目标及解决的办法 :
• 热稳定性 • 对氧化的稳定性 • 对重金属的稳定性 • 引入二硫桥,增加内氢键数目, 改善内疏水堆积 • 把Cys转换为Ala或Ser,把Trp 转换为Phe或Tyr • 替代表面羧基,把Met转换为 Gln、Val、Ile或Leu • 替换表面荷电基团,His、Cys 以及Tyr的置换 • 专一性的改变,增加逆转数, 改变酸碱度
4.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需合理分布
不是简单的使暴露在外面的残基具有亲水性,埋藏 在里面的残基具有疏水性,而是还应安排少量的亲 水残基在表面,少量的亲水残基在内部。
5.最优的氨基酸侧链几何排列
蛋白质的侧链构象由空间两个立体因素决定:
侧链构象决定于旋转每条链的立体势垒; 侧链构象由氨基酸在结构中的位置决定。
• pH稳定性
• 提高酶学性质
(二)定位突变的种类
要进行基因定位突变,改变DNA核苷酸序列,方法有 很多种,如基因的化学合成、基因直接修饰法、盒式突变 技术等。 根据基因突变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插入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删除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替换或取代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要达到基因定位突变的目的,多采用体外重组DNA技 术或PCR方法。
2.找出对所要求的性质有重要影响的位置
• 在改造中如何恰当地选择突变残基是一个关键 问题,这不仅需要分析残基的性质,同时还需 要借助于已有的三维结构或分子模型。
• 例如通过引入二硫键期望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面临 的一个问题是怎样选择合适的突变位点。蛋白质中的 二硫键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随机选择突变位点引入 二硫键会给整个分子带来不利的张力,不但不会提高 蛋白质的稳定性,反而会降低蛋白质的稳定性。
序列生成
结构预测 合成
构建模型
检测
全新蛋白质设计过程
蛋白质从头设计概念
从头设计能够根据生物分子的活性位点特征产 生一系列的结构片段,通过连接这些结构片段可 以构成一个全新分子;或者在结合腔内对一个已 知的结构骨架进行化合物的衍生化。 从头设计方法可以生成全新的分子结构。
全新蛋白质设计包括
• 一、全新蛋白质设计方法
(四)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功能活性的关系
别构效应(allostery): 肌红蛋白(Mb):153个AA残基
血红蛋白(Hb):α亚基和β亚基
141个AA中,只有21个位置上的AA相同,但其三维结构 十分相似
(五)结构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促进蛋白质分子 设计
结构生物学对蛋白质的静态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动态结 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为蛋白质分子合理设计提供理论 依据,使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目标性更加明确; 蛋白质数据库(the protein data bank, PDB):X衍射晶 体结构数据、NMR实验数据。
设1. 完全通过分子中原子的交互作用而设计出一 种称之为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链;
• 2. 氨基酸可以随机进行多种化合物的排列组合, 这种逻辑的结论就是只要进行足够的组合最终 就能够得到想要的新型蛋白质。 首先选择某种主链骨架作为目标结构,随后固定 骨架,寻找能够折叠成这种结构的氨基酸组合, 即所谓的“逆折叠”方法。
• 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可以看作由结构元件组装而成的, 因此可以在不同的蛋白质之间成段地替换结构元件, 期望能够转移相应的功能,把优秀的功能结合在一起 从而创造出新型蛋白质,最终显著地改变蛋白质的特 性。 • 一般是将编码一种蛋白质的部分基因移植到另一种蛋 白质基因上或将不同蛋白质基因的片段组合在一起, 经基因克隆和表达,产生出新的融合蛋白质。
(四)蛋白质中功能残基的鉴定
根据结构信息 确定残基的突变 蛋白质中功能 残基的鉴定 突变方法鉴定突变 功能残基
利用蛋白质同源性 鉴定突变功能残基
1.根据结构信息确定残基的突变
•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 Alan Fersht和GregWinter等测定了酪氨酰-tRNA 合成酶突变体的三维结构,通过分析该酶的 Cys35被结构相似的丝氨酸所取代后的结构, 发现Cys35可能与酪氨酰腺苷酸中间体中的3’ 羟基形成氢键,突变效应降低了酶的活性,证 实了Cys35在结合腺苷酸部分的作用。
(一)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一个基因编码多种蛋白质 一种蛋白质产生多种活性多肽 一种活性多肽产生多种功能 而且,在同一蛋白质分子内部,不同的肽段之间也可能存在 着相互调控的现象。
Pr分子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为我们进行分子设计提供 了可能。
(二)蛋白质的功能由其高级结构决定 蛋白质的功能是与其高级结构相联系的,蛋白质的生 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1. 定点突变 是当前蛋白质工程研究的主体 2. 盒式突变 1985年Wells提出的一种基因修饰技术,一次 可以在一个位点上产生20种不同氨基酸的突变 体
突变的加和性原则
(三)定位突变的程序
1.建立所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模型
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二维核磁共 振等测定结构,也可以根据类似物的结 构或其他结构预测方法建立起结构模型。
三、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原则
1.活性设计
是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第一步,主要考虑被研究的蛋白质功能, 涉及选择化学基团和化学基团的空间取向; 另外,可以借助量子力学计算预测所需的催化基团。
2.对专一性的设计
蛋白质的功能区域可分为催化部位和底物结合部位,其专一 性与底物结合部位相关,因此,理解并设计化学基团与底物 的专一性结合对蛋白质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序列设计
• 设计α螺旋时,应选择象Leu、Glu等易于 形成α螺旋的残基; • 设计全β结构时,应选择Val、Ile等易于 形成β折叠片的残基;
• 而在设计转角时常选择Pro-Asn残基对。
第二节 基于天然蛋白质结构的分子设计
基于天然蛋白质结构的分子设计有两类 :
• 一是进行蛋白质修饰或基因定位突变,即“小改”; • 二是进行蛋白质分子裁剪拼接,即“中改”。
马肌细胞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结构域
(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构象及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氨基酸顺序,决定多肽链的折叠方 式和高级结构;
2.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空间构象遭破坏的多肽 链只要其肽键不断,其就能恢复到原来的三级结构; 3.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大多数其基本构象及功能也 相似;但关键活性部位的残基发生变化,会影响其空 间构象或生理功能,例:“分子病”
• 探测突变蛋白质的结构整体性质,以鉴定突变 残基。
(五)定位突变的应用
• 目前集中在对具有明显生物功能的天然蛋白质分子加 以改性,如胰岛素。 • RNase T1的结构改造是分于设计中的一个成功实例: • T1核糖核酸酶含有104个氨基酸残基,这个天然酶有两 对二硫键(Cys2-Cys10,Cys6-Cys100,日本大阪大学 的Niskikawa等人在Tyr24和Asn84位引入第三个二硫键, 建立了RNase T1S突变体,其热稳定性增加,在55℃保 留70%的活性,而野生型的仅有10%的活性。
4.构建突变体,获得突变体蛋白
依据所设计好的突变,利用化学合成或 PCR等方法构建突变体。进行基因测序验证突 变体后,将突变体进行表达,纯化蛋白质,获 得所设计的新蛋白质。
5.突变体蛋白质的检验
• 测定新蛋白质的序列、三维结构、稳定性、催 化活性等,
• 并与对应的天然蛋白质进行比较,检验突变设 计的效果, • 同时进一步修正设计方案。 要想得到预期的蛋白质,可能需要经过几轮的 循环实验才行。
英国剑桥大学的Winter等人利用分子剪裁技术成 功地在抗体分子上作了实验。
第三节 全新蛋白质设计
我们知道,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其氨基酸序列 控制, 而功能又与结构密切相关。 如果能够找到构造蛋白质结构的方法, 我们就 能得到具有任意结构和功能的全新蛋白质, 这就 是蛋白质全新设计问题。
设计目标
第六讲
蛋白质分子设计
二、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基础
在对一个天然蛋白质进行分子设计时,首先 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得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信息, 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及计算机模拟技术 确定其特定功能相关位点或结构域作为突变位 点或要改变的序列区域,然后利用PCR等技术 构建突变体并进行突变体的性质表征直到获得 所需的蛋白质。
3.预测突变体的结构
根据所选定的氨基酸残基位点及突变后的氨基酸种类,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突变体的结构预测,将预测的结构 与原始的蛋白质结构比较; 利用蛋白质结构-功能或结构-稳定性相关知识及理论 计算预测新蛋白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同时利用能量优化及蛋白质动力学方法预测修饰后的 蛋白质结构,以修正所选择的氨基酸位点和突变后的 氨基酸种类。
• 小的蛋白质分子,有些只有一个结构域,如蝎毒、蛇 毒、蜘蛛毒素等多肽类神经毒素; • 有的由多个结构域组成:例如,有一种和癌症的发病 有关的癌胚抗原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 由七个大小和形状都非常相似的结构域拼接构成的, 各结构域之间由柔韧性较大的“铰链”片段相连。研 究发现,癌胚抗原的这种多结构域特征有利于它所起 的细胞识别和粘合作用。 • 丙酮酸激酶的分子则有四个完全不同的结构域组成。
• T4噬菌体溶菌酶 包含164个AA,Gassner和 Matthews对其研究的结果证明,在 该酶结构中不存杂二硫键,只有 Cys54和Cys97两个半胱氨酸残基。 • Matthews通过分子设计引入3对二 硫键,其中5个Cys均是由突变而 来,实验证明突变体比天然蛋白质 更为稳定。
二、蛋白质分子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