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题库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学题库答案1
名词解释
1.硝化作⽤:⼟壤中铵态氮肥或尿素转化成的铵在硝化细菌作⽤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2.最⼩养分定律:在作物⽣长因⼦如果有⼀个⽣长因⼦含量相对量少,其他因⼦即便丰富也难以提⾼产量。

3.⽣理酸性肥料:施⼊⼟壤后,经植物吸收作⽤,⼟壤呈现酸性的肥料。

4.复合肥料:肥料主要成分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5.⽣理碱性肥料:施⼊⼟壤后,经植物吸收作⽤,⼟壤呈现碱性的肥料。

6.营养临界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不平衡将对植物⽣长发育造成损害,⽽这种
损害即便以后养料补充也很难纠正,这段时期叫植物营养临界值。

最⼤效率期:在植物的⽣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效能的时期。

7.⼟壤供肥强度:⼟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与作物根表⾯该养分浓度之差。

供肥容量:⼟壤溶液中养分浓度降低时,⼟壤补给有效养分的能⼒,即潜在转化为有效养分的能⼒。

8.矿质营养学说:⼟壤的矿物质是⼀切绿⾊植物唯⼀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长所起的作⽤,不是由于其中所含有机质,⽽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物质。

9.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壤后,⽔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溶性磷酸⼀钙溶解并进⽽⽔解,形成磷酸⼀钙、磷酸和磷酸⼆钙组成的饱和溶液。

10.离⼦拮抗作⽤:⼀种离⼦存在抑制另⼀种离⼦吸收的作⽤。

协助作⽤:⼀种离⼦存在促进另⼀种离⼦吸收的作⽤。

11.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论⼤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作物来说是同等重要的,缺⼀不可。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律: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特殊功能,相互间不可替代。

12.反硝化作⽤:NO3-在嫌⽓条件下,经过反硝化细菌的作⽤,还原为⽓态氮的过程。

13.磷酸退化作⽤:贮存潮湿条件下,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往往使⽔溶性磷变为⽔不溶性,这种作⽤通常称为磷酸退化作⽤。

14.归还学说:由于不断栽培作物,⼟壤中的矿物质势必引起损耗,如果不把⼟壤中摄取的矿物质归还⼟壤,⼟壤将会瘠薄,⼨草不⽣,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施⽤矿质肥料使⼟壤损耗和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定平衡。

15.化成复肥:在⽣产⼯艺流程中发⽣显着的化学反应⽽制成,含两种主要养分的肥料。

16.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能够代表⼀定范围的总体情况。

样品的典型性:采集的样品能够充分反映所要了解的⽬的和情况。

17.三梢肥:出秋施基肥外,每次新梢抽⽣之前追施依次壮梢肥,⼀年追肥三次,称为“三梢肥”。

18.掺合复合肥:应⽤机械⽅法将颗粒状的若⼲种基础肥料,按养分配⽅要求掺合在⼀起的肥料。

19.作物营养诊断: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为拟定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0.复合肥的总养分含量:复合肥中N、P2O5、K2O的含量的百分率的代数和。

21.⾼浓度复合肥:总养分含量≥40%的复合肥
22.根外营养:叶⼦吸收利⽤养分的过程
填空题
1 植物⽣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有16个, 其中属于⼤量元素的是C、H、O、N、P、K、Ca 属于微量元素的是Fe、Mn、Zn、Cu、B、Mo、Cl
2 国内外化肥⽣产主要朝多元化、液体化化肥⾼效化⽆害化、产品多功能化⽅向发展。

3 常⽤氮肥的含氮量是:尿素46% 、碳铵%% 、氯化铵24-25%
常⽤磷肥的含磷(P2O5)量是:过钙12-20% 、钙镁磷肥14-19%
常⽤钾肥的含钾(K2O)量是:氯化钾60%、硫酸钾50-52%
4.氮肥依其氮素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磷肥依其溶解性能可分为⽔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
5 农业⽣产中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有反硝化作⽤
6 常见喜钾作物有马铃薯、烟草、⾖科作物
7.根据⼟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般酸性⼟壤易缺乏钼、碱性或⽯灰性⼟壤易缺乏铁锰铜锌钴、泥炭⼟易缺乏硼钼
8.某复合肥料的养分含量是:N 12%,P 5%,K 7%,S 3%,可表⽰为12-12-8
,属中浓度复合肥料(P×=P2O5,K×=K2O)
9.常见的忌氯作物(氯敏感作物)有⾖科植物等、马铃薯、⽢蔗
10过钙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Ca(H2PO4)2H2O](写出分⼦式)
11.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选择适宜的钾肥并以直线连接
⿇类-------------------------氯化钾
烟草------------------------硫酸钾
⽔稻育种的盖种肥--------------草⽊灰
12.油菜"花⽽不实"是缺硼、⽔稻“⼀束⾹”是缺磷、柑桔“⽯头果”是缺硼、番茄“顶腐病”是缺钙
13.常见的喜硫作物有花⽣、⼤⾖、马铃薯
14影响磷矿粉肥效的因素有⼟壤pH值和作物本⾝特点
15.⾼、中、低浓度复合肥养分总量分别是40 、30、20
16. ⼟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途径有___截获__ 、___扩散__ 、__质流___ 三种形式。

17不宜作种肥的氮肥是NH4HNO3、NH4Cl、NH4NO3 、尿素。

18在烟草⼀⽔稻或绿肥⼀⽔稻轮作中,磷肥的重点应分配在_烟草_、_绿肥作物上。

19在植物体内已知有60多种酶需要钾__离⼦来活化。

20蛋⽩质中的三种含硫氨基酸是_胱氨酸____ 、_甲硫氨酸____ 、__半胱氨酸。

21缺锌使植株矮⼩、叶⼩节间短、呈簇⽣状,因缺锌不能合成_IAA____ 。

22⽬前农业⽣产中经常施⽤的磷肥或含磷肥料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少写出三种),施⽤的硼肥有_硼酸、硼砂__ (⾄少写出⼆种)。

23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光照_____ 、_温度____ 、降⽔____ 、⼟壤pH值_____ 、⼟壤Eh值_____ 、⼟壤离⼦浓度_____ 。

24钙镁磷肥宜选择_酸性____ ⼟壤施⽤。

25现代农业化学的奠基⼈是李⽐希_____,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__、归还学说_和__最⼩养分学说__三个学说。

三判断题(54题)
1、作物根外追肥只能⽤于微量元素肥料。

(×)
2、作物体内容易移动的元素缺乏时,⾸先从⽼组织出现症状。

(√)
3、旱地中耕松⼟,⽔⽥落⼲晒⽥,可以促进作物吸收养分。

(√)
4、在酸性⼟壤上长期施⽤氯化铵和硫酸铵会增加⼟壤酸度,但硫酸铵使⼟壤酸化的程度⼤于氯化铵。

(×)
5、NH4-和NO3-都是植物易吸收的氮素养分,因此两种形态氮进⼊植物后都可直接转化为氨基酸。

(×)
6、作物缺氮时,往往⾸先从⽼叶开始变黄。

(√)
7、氮肥施⽤过多,作物病⾍害加重。

(√)
8、为了提⾼磷肥肥效,因此在酸性⼟壤上各种磷肥都必需集中施⽤。

(×)
9、⽯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过磷酸钙的酸性,因此两者混合施⽤效果好。

(√)
10、磷矿粉施在⽯灰性⼟壤上可以充分发挥其肥效。

(×)
11、⽔稻叶⾊深绿、发暗、分蘖少或不分蘖,成熟延尺,这是缺磷。

(√)
12、在⽔旱轮作中,旱地改为⽔⽥后⼟壤磷中的有效性降低。

(√)
13、过磷酸钙利⽤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易被⼟壤固定,在⼟壤中移动性⼩。

(√)
14、马铃薯和烟叶施⽤氯化钾⽐硫酸钾好。

(×)
15、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因此缺钾时幼叶⾸先出现缺钾症状。

(×)
16、草⽊灰可以与过磷酸钙混合使⽤。

(√)
17、草⽊灰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有机肥料混合施⽤。

(√)
18、硫酸钾和氯化钾是⽣理酸性肥料。

(√)
19、酸性⼟壤施⽤⽯灰的主要作⽤是中和酸度、消除铝毒。

(√)
20、硫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因此缺硫时⾸先从⽼叶出现症状。

(√)
21、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脉间失绿黄化。

(√)
22、硫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缺硫时叶⽚均匀失绿。

(×)
23、⼟壤中全锌含量⾼,锌的有效性也⼀定⾼。

(×)
24、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所以它的作⽤没有像⼤量元素那么重要。

(×)
25、⼟壤缺锌⼤多发⽣在⽯灰性⼟壤和pH值>的⼟壤。

(√)
26、⼟壤中锰的有效性随着⼟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升⾼⽽提⾼。

(×)
27、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但缺铁叶⽚退绿黄化。

(×)
28、铁和锌都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当缺铁时,可以⽤锌肥代替施⽤。

(×)
29、只要混合养分不损失的肥料都可以混合。

(×)
30、草⽊灰能加速⼈粪尿的分解,释放养分,所以可以混合。

(×)
31、硫酸铵含有氮、草⽊灰含有磷、钾、混合施⽤效果较好。

(×)
32、⽔⽥中⽤腐熟厩肥,容易使养份淋失,最好⽤未腐熟的厩肥。

()
33、施⽤C/N⽐值⼤的绿肥,容易被微⽣物分解释放养分。

(×)
34、C/N⽐值很⼩的堆肥,容易分解,但会使养分损失。

(√)
35、堆肥的材料C/N⽐越⼩,腐殖质累积越多。

(×)
36、⼀天中,以傍晚或下午四时以后进⾏根外追肥最恰当。

(√)
37、作物的根外营养可以代替根部营养。

(×)
38、⽔稻是典型的喜铵作物。

(×)
39、NH4+和NO3-都是植物易吸收的养分,但旱⽥作物以吸收NO3-为主;⽔稻是以吸收NH4+为主。

()
40、硝酸铵中NH4+和NO3-离⼦各占⼀半,因此施在⽔⽥和旱地,肥效都⼀样。

(×)
41、烟草施⽤硝酸铵较氯化铵更有利于改善品质。

(√)
42、植物根系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叶部营养是根部营养的补充。

(√)
43、⼟壤对钾的固定是指钾进⼊2:1型粘⼟矿物中,变成⾮交换钾,使其有效性降低。

(√)
44、果树⼩叶簇⽣是缺铁的典型症状。

(×)
45、氮肥深施是为了减少养分的流失,提⾼肥料利⽤率。

(√)
46、菜施氮过量时,易引起组织内NO3-积累,使其品质下降。

(√)
47、钙镁磷肥是常见的⼀种枸溶性磷肥。

()
48、⽔⽥改成旱地时,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
49、硝化作⽤和反硝化作⽤是⼀对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

(√)
50、缺钙是造成我省花⽣空荚症的原因。

(√)
四选择题(33题)
1、有⼀种化学氮肥,在⽕焰上灼烧时,冒⽩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A)A硫酸铵B氯化铵C硝酸铵D尿素
2、为了提⾼烟草品质,氮肥宜⽤(A)
A尿素B氯化铵C硝酸铵
3、氮素肥料进⼊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D)
A NO3-
B N2
C N2O
D NH4+
4、⽔稻吸收硫的主要形态是(A)
A SO4-
B H2S
C SO2
D FeS
5、硼砂作为叶⾯肥施⽤的适宜浓度是(B)
A 1%-2%
B %%
C %-1%
6、农作物施⽤硼肥的适宜⽤量是(kg/666.7m2)(C)
A 2kg-4kg
B 0.2kg-0.5kg
C 0.5kg-0.75kg
7、在酸性⼟壤上番茄、辣椒、西⽠等易发⽣“脐腐病”,这是缺(C)
A 硫
B 锌
C 钙D镁
8、幼叶黄化,失绿均⼀,这是缺(D)
A 氮B铁C镁D硫
9、⼟壤中硼有效性最⾼的pH范围是(A)
A B -7.5 C
10、⼤⽩菜的“⼲烧⼼病”可能缺(D)
A 铁(Fe)
B 锰(Mn)
C 锌(Zn)
D 钙(Ca)
E 硼(B)
11、棉花蕾⽽不花、油菜花⽽不实,⼩麦穗⽽不实,可能缺(E)
A 铁(Fe)
B 锰(Mn)C锌(Zn) D 钼(Mo)E硼(B)
12、在⼟壤pH值以上时,有效性⾼的微量元素是(D)
A铁(Fe)B锰(Mn)C锌(Zn)D钼(Mo)E硼(B)13、不宜作种肥的微肥是(B)A硫酸锌B硼砂C硫酸锰D钼酸铵
14、锌在那种⼟壤上有效性最⾼(B)
A中性⼟B酸性⼟C⽯灰性⼟D微碱碱⼟
15、铁在什么⼟壤上有效性最⾼(B)
A中性⼟B酸性⼟C⽯灰性⼟D微碱碱⼟
16、缺钙花⽣⼟壤施⽤⽯膏的经济有效⽅法是(B)
A均匀撒施于⼟壤⾯B叶⾯喷施C施于荚果区
17、在缺磷⼟壤,栽植⾖科作物,请选下列最适合⽐例的复合肥。

(B)
A 2:1:1
B 1:2:2
C 1:1:1
D 1:1:2
18、过磷酸钙与草⽊灰(A)
A 可以混合
B 不能混合
C 能混合不能久放
19、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有以下情况(C)
A 都可以混合B不能混合C有的可以有的不⾏
20、磷酸⼆氢钾是⼀种磷、钾⼆元复合肥,它适合于作(A)
A 基肥B追肥C根外追肥
21、堆肥腐熟的适宜C/N⽐值是(B)
A 10-15 B25-35 C 35-50
22、要使翻压的绿肥能在短期内释放较多的氮供应作物吸收,应选择(B)
A. C/N⽐值宽的绿肥N⽐值窄的绿肥
23、⽣长季节长的作物应选择()
A 未腐熟堆肥B半腐熟堆肥C腐熟堆肥
24、⼟壤中施⽤过磷酸钙后,短期内使局部pH(C)
A.上升;B. 下降;C. 不变
25、随着⼟壤酸性增加,有效性降低的元素是(A)
A. Mo;
B. B;
C. Mg;
D. Fe
26、作物缺Fe时,(D)
A. ⽼叶发黄;
B. 顶芽坏死;
C. 叶⽚出现棕⾊斑点;
D. 幼叶发黄。

27、硝化作⽤的最终产物是(A)
A.NO3- B. NH4+ C. N2 D. NO2-
28、缺(B)时,番茄叶⽚颜⾊发紫;缺()时,番茄果实脐部⼲腐,称“脐腐病”;缺()时,芹菜茎秆开裂易断。

A. K,B,Zn
B. P,Ca,B
C. N,Mn, Ca
D. Mg,B, Mo
29、适合与NH4Cl混合的肥料为(C)。

A.草⽊灰 B. 钙镁磷肥 C. 磷酸铵 D. ⽯灰
30、⽔稻除需要16种必需营养元素外,还需要(A )。

A.Si B. Co C. Na D. Se。

31、⽔⽥改成旱地时,磷的有效性(A)。

A. 升⾼
B. 不变
C. 下降
D. 因地⽽异。

32、⽯灰性⼟壤上作物容易缺铁的主要原因是(D)。

A. ⼟壤中铁的总含量低;
B. 作物需铁量⼤;
C. ⼟壤中铁的移动性⼩;
D. ⼟壤有效铁含量低。

33、(B)不适合⼤量施⽤KCl。

A. ⽔稻
B. 烟草
C. 油菜
D. ⼩麦。

34、(B)属于⽣理酸性肥料。

A. (NH4)2SO4
B. NH4NO3
C. KNO3
D. NH4HCO3
五问答题
1.农业⽣产中氮肥损失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施⽤才能提⾼氮肥的利⽤率
反硝化作⽤、氨的挥发
⼀、合理的⽤量和合适的施⽤期
⼆、合理的N肥种类
三、N肥适当的施⽤位置
N肥深施是提⾼NH4+-N和尿素肥料利⽤率的⽅法:①减少氨的挥发;②减少反硝化脱N;③减少随⽔流失;④有利于根系深扎,扩⼤营养⾯。

四、合理配施其他肥料
五、新型氮肥品种的应⽤
六、氮肥增效剂
2.作物叶⾯喷施肥料(叶⾯肥)有哪些优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叶⾯施肥可以弥补逆境下根系吸收的不⾜,如⼟壤⽔分过多、⼲旱、⼟壤过酸、过碱、作物⽣长后期根系活⼒衰退。

②某些养料如P、Fe、Mn、Cu、Zn等在⼟壤中易被固定⽽影响其有效性,叶⾯施肥则不受⼟壤条件的影响。

③果树等深根系作物,传统施肥法难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因⽽肥效较慢,⽽叶⾯肥喷施可取得较好效果。

④叶⾯喷施⽤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

注意问题:
①矿质养分的种类②矿质养分的浓度③叶⽚的吸附能⼒④植物叶⽚类型和温度
3.施⽤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施⽤硼肥和锌肥
⼀、硼肥的施⽤
硼肥可作基肥和根外追肥施⽤,由于硼肥对种⼦萌发和幼根⽣长有抑制作⽤,故不作为种肥。

①硼⽤作基肥~0.75kg硼砂/亩
②硼⽤作根外追肥,其浓度~%(硼酸或硼砂) 。

⼆、锌肥施⽤
锌肥可⽤作基肥、种⼦处理、蘸秧根和根外追肥。

①基肥:以ZnSO4·7H2O作基肥,每亩⽤量1kg。

②浸种:浸种可保证农作物前期⽣长需要,如在严重缺锌的⼟壤上,还应在中期追施锌肥。

③拌种:每公⽄种⼦⽤4g硫酸锌。

④蘸秧根:在秧苗移栽时,可⽤1%氧化锌悬浊液蘸根。

⑤叶⾯喷施:常⽤浓度为的硫酸锌,浓度随作物种类和⽣育期⽽异
4. 酸性⼟壤施⽤⽯灰有什么作⽤过量施⽤⽯灰⼜会造成什么后果
①中和酸性、消除铝毒②增加⼟壤有效养分(提⾼N、P、Mo有效性)
③改善⼟壤物理性状④减少病害
不良后果:
①有机质过度分解,腐殖质积累减少,⼟壤板结;
②磷、铁、锰、铜、锌、硼有效性降低;③养分离⼦易遭淋失。

5.试述⼟壤有机质在⼟壤肥⼒中的作⽤
⼀. 提⾼⼟壤肥⼒
①提⾼⼟壤有机质含量;
②改善⼟壤的理化性状,
③提⾼⼟壤的⽣物活性
⼆. 提⾼供肥⽔平
a.提供营养物质(⼤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
b.提⾼养料的有效性
①减少肥料流失。

②活化⼟壤潜在养料:有机质的螯合作⽤可提⾼微量元素有效性。

③减少养料固定:减少磷、钼的固定。

6.如何根据⼟壤、作物以及磷肥的特点来合理使⽤磷肥
⼀、根据⼟壤特性合理施⽤
①有效磷<5mg/kg,严重缺磷,效果明显;
②<10 mg/kg ,施磷有良好效果;10~15mg/kg,对绿肥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③>20mg/kg,⼀般作物施磷⽆效。

磷肥应施⽤在有效磷低的⼟壤,如新垦红黄壤、⼭垅⽥、冷浸⽥、砂质⼟和耕层浅薄的⼟壤。

⼆根据作物特性合理施⽤
①需磷量⼤的作物:⾖科作物、糖料作物、油菜、薯类、果、桑、茶等需磷量⼤。

⽲本科需磷量:⽟⽶>麦类>⽔稻。

②磷的营养临界期:多在苗期,所以磷肥多⽤作基肥。

③作物吸P能⼒。

三、根据磷肥品种特性合理施⽤
①难溶性磷肥或弱酸溶性磷肥——强酸性或酸性⼟壤;
②⽔溶性磷肥——最好施在中性或碱性⼟壤上。

③考虑磷肥的副成分:钙镁磷肥——酸性⼟壤(还可补充硫、镁、钙、硅);
过钙——⾖科、⼗字花科(硫)。

四、⽔旱轮作中磷肥合理施⽤
五、采⽤正确的施⽤⽅法
①集中施⽤②与K、N及有机肥等配合施⽤
7.从理论上阐述光照、温度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机理。

1、光照:
①能量:植物吸收养分属主动吸收;
②酶诱导和代谢途径:光不⾜,NR活性降低;碳⽔化合物下降,NH4同化受阻;
③影响蒸腾作⽤。

2、温度:①<2℃酶活性下降;温度升⾼,吸收增加;
②>40℃酶钝化,膜破坏,吸收下降。

9.合理使⽤钾肥应从那些⽅⾯考虑
⼀、⼟壤含K量
①速效K临界指标为:<50mg/kg低量,钾肥肥效显着;50~100 mg/kg中量,钾肥有⼀定的增产效果;>100mg/kg⾼,施⽤K肥效果不明显。

②⼟壤缓效K与速效K保持动态平衡,⼟壤供K状况要同时考虑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

⼆、作物特性与K的需求
1、作物种类:K肥应⾸先安排在油菜、芝⿇、花⽣等油料作物上,其次,⾖科和薯类作物、纤维作物、⾹蕉、烟、桑,最后是⽲本科作物(需K少,须根系吸K能⼒强)。

2、作物品种:如⽔稻,施K效果矮杆、⾼产品种>⾼杆品种;粳稻>籼稻;杂交稻>常规稻。

3、作物⽣育阶段
稻⾕两个需K⾼峰:分蘖期、幼穗期分化期,(⼜是K临界期);葡萄:果实着⾊期;茄果类:花蕾期;萝⼘:⾁质根膨⼤期。

三、钾肥种类和性质
钾肥种类主要考虑其陪伴离⼦的作⽤;Cl-——少⽤于忌氯作物上,纤维作物适⽤;SO42-——有助于淀粉和pro合成,⼗字花科、⾖科、百合科适⽤;草⽊灰、窑灰K肥——酸性⼟壤上;氯化钾、硫酸钾——在酸性和中性⼟壤上要配施有机肥,酸性⼟壤要配施⽯灰。

四、合理的施⽤⽅法
10.⼤量施⽤氮肥为什么会加剧作物的病⾍害
昆⾍依赖所获得的氮源维持必要的⽣长发育和⽣殖。

①氮肥通过影响昆⾍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和⽣态适应过程间接地作⽤于植⾷性昆⾍的种群。

植物的形态学和⽣化特性的改变可以改善昆⾍的营养条件,直接降低寄主对昆⾍的抗性。

②植物中的次⽣化学物质和营养物质,特别是氮和糖,可以调节植⾷性昆⾍的取⾷和产卵选择性。

寄主植物含氮量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影响植⾷性昆⾍寄主选择的重要因⼦。

氮肥施⽤可导致植物次⽣化学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成分的变化,从⽽影响昆⾍的⾏为。

在众多营养成分中,寄主植物中氮的含量是
最关键的⽽且常常是主要限制因⼦。

11.什么是异成分溶解试以⽔溶性磷肥的"异成分溶解"及有关性质为依据,提出合理施肥要点。

过磷酸钙施⼊⼟壤后,⼟壤⽔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溶性磷酸⼀钙溶解并⽔解,形成由磷酸⼀钙、磷酸和磷酸⼆钙组成的饱和溶液,称为异成分溶解。

过钙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作种肥时,不能与种⼦直接接触(游离酸危害),施后盖⼀层薄⼟再播种。

鉴于过钙在⼟壤中易被吸附、固定、移动性很⼩(移动范围<~0.5cm),为提⾼其利⽤率应:a.尽可能减少与⼟壤接触;b.尽量增加与根系接触机会,施⽤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集中施⽤:即把磷肥集中施在根系密集处;
(2)与有机肥混和施⽤:a.减少磷与⼟壤接触;b.有机酸与钙、铁、铝络合;c.过钙有保氮作⽤。

(3)酸性⼟壤配施⽯灰
(4)根外追肥
12.阐述影响堆肥腐熟的因素及其原理。

①pH值⼀般来说,pH值为~,微⽣物(尤其是细菌和放线菌)⽣长最合适的酸碱度。

②C/N⽐值堆肥, 最适宜的C/N⽐应为30-35。

③⽔分含量, ⽔分是微⽣物进⾏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微⽣物⽣存的环境55-65%
④温度55-65℃
⑤通风, ⽬的⼀是不断提供微⽣物所必需的氧⽓,⼆是起到降温的作⽤。

13影响磷矿粉肥效的因素有哪些
①磷矿⽯的结晶状况(影响枸溶性磷含量)
②⼟壤类型(酸度、盐基交换量、黏⼟矿物类型、⼟壤速效磷含量、⼟壤熟化程度等)
③作物种类
14.试述过磷酸钙在酸性⼟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其提⾼过磷酸钙肥效的措施。

酸性⼟壤:
①FePO4(沉淀) 盐基性磷酸钾红磷铁矿(FePO4·2H2O)
AlPO4(沉淀) 盐基性磷酸铝磷铝⽯(AlPO4·2H2O)
②⼟壤中Fe、Mn氧化物在Eh交替变更条件下闭蓄态磷
a.尽可能减少与⼟壤接触;
b.尽量增加与根系接触机会,施⽤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集中施⽤:即把磷肥集中施在根系密集处;
(2)与有机肥混和施⽤:a.减少磷与⼟壤接触;b.有机酸与钙、铁、铝络合;c.过钙有保氮作⽤。

(3)酸性⼟壤配施⽯灰
(4)根外追肥
15.某地农资公司肥料仓库中有下列⼏种化肥标签破损遗失,请你⽤简便⽽可靠的⽅法帮助鉴别出来硫酸铵尿素碳铵氯化钾过磷
酸钙
有氨味(碳酸氢氨)粉状或粒状,含微溶于⽔的成分,加酸后钼黄检定呈黄⾊(过磷酸钙)焰⾊反应为紫⾊⽕焰(氯化钾)与碱反应有氨味,溶于⽔后加⼊氯化钡有⽩⾊沉淀⽣成(硫酸铵)
17.钾常被公认为“品质元素”,请问钾对哪些作物、哪⽅⾯的品质有良好的作⽤
①油料作物——提⾼种⼦中脂肪含量;
②纤维作物(棉花、⿇类)——提⾼纤维含量、长度、强度
③淀粉作物——促进块茎、块根的淀粉合成;
④果树——能提⾼单果重,全糖含量,改善糖酸⽐和风味。

⑤橡胶——施K能提⾼产胶量,降低胶乳的早凝率。

21.试述钾素营养和作物抗性之间的关系
①增强抗冻、抗旱、抗盐能⼒;
②增强作物抗病⾍害的能⼒;原因:
a增加细胞表⽪厚度,促进细胞⽊质化程度和硅化程度;
b增加作物体内酚的含量,酚类化合物对病⾍害有抑制作⽤;
c减少可溶性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减少病原微⽣物的营养。

③减轻⽔稻受还原物质的危害
24.判别⾼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①这种元素对于植物的正常⽣长和⽣殖是必需的;
②需要是专⼀的,其他元素不能代替它的作⽤;
③该元素在植物体内必需是起直接作⽤。

26.⼟壤Eh和pH与磷肥肥效有什么关系
⼟壤有效磷含量和与磷肥肥效呈显着现负相关:
①PH值:a.碱性⼟壤PH降低,新⽣成的亚稳态磷酸钙盐被转化⽽释放有效磷;b.酸性⼟壤PH值下降促进磷酸铁铝⽔解,有机阴离⼦与磷酸铁铝中磷酸离⼦代换和磷扩散增加,
②EH降低,还原条件增强,难溶FePO4·2H2O转化为较易溶Fe3(PO4)2,晶形磷酸铁化合物转化为⽆定形磷酸铁化合物,闭蓄态磷外层氧化铁膜消失,
因此⼟壤磷的有效性提⾼,磷肥肥效降低
27.有机肥料对⼟壤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
1、减少肥料流失。

2、活化⼟壤潜在养料:有机质的螯合作⽤可提⾼微量元素有效性。

3、减少养料固定:减少磷、钼的固定。

28.光照对作物氮素的吸收与同化有哪些影响
在绿⾊叶⽚中,硝态氮的还原作⽤受关照影响,主要反映在碳⽔化合物的数量上,实质是能量供应问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受关照影响。

34.磷为何能提⾼作物抗寒、抗旱、抗酸碱的能⼒
抗旱:磷能提⾼原⽣质胶体的⽔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增加黏度和弹性,增强抵抗脱⽔的能⼒。

抗寒:磷能提⾼作物体内可溶性糖(降低原⽣质冰点)和磷脂的含量(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抗酸碱:磷肥提⾼⾛污
体内⽆机态磷酸盐的含量,主要是磷酸⼆氢根和磷酸氢根,形成缓冲系统抵抗酸碱变化。

35.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和转化的因素是哪些
①⼟壤PH值,锌铜锰铁硼随PH升⾼有效性降低,钼相反
②⼟壤EH值,随EH下降,铁锰氧化物被还原,有效性提⾼
③⼟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对微量元素的配合、吸附作⽤
④⼟壤微⽣物活动,微⽣物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元素,吸收微量元素构成机体和固定元素,改变⼟壤EH 和PH值。

36.为什么磷肥的增产作⽤是早稻⼤于晚稻、旱作⼤于⽔⽥。

磷的营养临界期多在苗期,所以磷肥多⽤作基肥,磷能促进根⽣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增加次⽣根条数。

淹⽔使⼟壤磷的有效性提⾼,磷肥肥效降低①CO2在碱性⼟壤积聚,PH降低②酸性⼟壤PH值下降促进磷酸铁铝⽔解③有机阴离⼦与磷酸铁铝中磷酸离⼦代换和磷扩散增加④淹⽔使EH降低,难溶FePO4·2H2O转化为较易溶Fe3(PO4)2,晶形磷酸铁化合物转化为⽆定形磷酸铁化合物,闭蓄态铁膜消失。

37.钙的营养作⽤有哪些。

①稳定细胞膜a.有助于⽣物膜选择性吸收离⼦b.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逆能⼒c.防⽌植物早衰d.提⾼作物品质②稳固细胞壁③促进细胞伸张和根系⽣长④参与第⼆信使传递(钙调蛋⽩CAM)⑤渗透调节作⽤⑥酶促作⽤
38.影响硫肥肥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壤条件,有效硫的数量:
a.随⼟壤PH值升⾼,铁铝氧化物对硫酸根吸附能⼒下降,有效硫含量增加,
b.⼟壤通⽓性,通⽓性好,硫以硫酸盐形式存在,浸⽔条件下通⽓性差,硫酸盐被还原为H2S,有效性下降
②作物的种类:不同作物对硫反应不⼀,需求量相差较⼤
③降⽔和灌溉⽔中的硫,可以补充⼟壤有效硫的不⾜
④硫肥的品种和施⽤的时间⽅法,硫肥有效性受到EH影响
39.影响镁肥肥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壤有效镁含量:镁肥的效应与⼟壤镁供应⽔平密切相关,⼟壤交换性镁的临界值为50mg/kg。

2. ⼟壤pH值和镁肥肥效:红壤上:MgCO3>Mg(NO3)2、MgCl 2 、MgSO4,但在中性或碱性⼟壤上MgSO4>MgCO3。

故酸性⼟壤的施⽤⽩云⽯和MgCO3为好,⽽在中性或碱性⼟壤则以MgSO4为宜。

3. 其他养分:作物缺镁多半是由于⼟壤有效镁含量低造成,但⾼浓度的K+、Ca2+和NH4+会抑制作物对镁的吸收,引起作物缺镁。

当作物K/Mg⽐⼤于5:1时,就可能出现作物缺镁。

4. 作物种类
糖⽤甜菜和马铃薯是对缺镁敏感的作物,番茄则是对缺镁最敏感的温室作物,某些果树(如柑桔、葡萄、苹果)、根⽤蔬菜、块茎作物、橡胶、棉花、烟草等,施⽤镁肥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5. 镁肥施⽤
镁肥可作基肥或追肥,⼀般亩施MgSO4·~15kg(折合-1.5kg,也可⽤1%Mg(NO3)2·6H2O或2% MgSO4·7H2O喷施。

41.肥料混合的原则
1、根据养分损失和有效性决定肥料是否可以混合
2、根据肥料吸湿特性决定肥料是否可以的混合;
3、防⽌肥料的分层所造成的肥料的不均匀性;
42.从⼤量不同来源的资料看,磷矿粉的肥效差异很⼤,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磷矿粉肥效受矿⽯的结晶状况、⼟壤类型、作物种类及使⽤技术等条件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