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绍兴市2017中考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 n-65 Ag-108 Ba-137 N-14 Ca-40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7浙江省绍兴市,3,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知识的试题;闻气体的气味不能直接凑到容器口,故A选项错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对点,故B选项错误;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不能进入试管,故C操作错误;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化学实验操作的考查
2.(2017浙江省绍兴市,5,4)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溶液的组成,②中有固体剩余,说明该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属于饱和溶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③中溶液没有固体剩余,不能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②中没有溶解的固体加热后溶解,所以③中溶解的溶质多,溶质质量分数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③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多余②中溶解的溶质质量,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溶液的组成
3.(2017浙江省绍兴市,7,,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uO Cu+H2O
B.2MnO4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故A选项符合题意;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是分解反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4.(2017浙江省绍兴市,11,4)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那含有氢元素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单质硫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A选项正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但SO2属于氧化物,不是酸,故B选项错误;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C选项正确;物质d、e属于酸,f属于碱,酸、碱中一定含氢元素,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5.(2017浙江省绍兴市,14,4)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n2+和Cu2+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n2+、Ag+、Cu2+、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因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在反应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析出,以此类推,最活泼的金属留在溶液中,所以由图示可知,b点析出的金属是银,c点析出的金属铜,d点析出的是铁,所以c点状态时金属铜完全析出,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还有n2+和Fe2+,故A选项错误;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故B选项错误;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银,溶液含有的金属离子还有n2+、Ag+、Cu2+、Fe2+,故C选项正确;n+ Fe(NO3)2=n(NO3)2+Fe,n+ Cu(NO3)2=n(NO3)2+Cu
65 56 65 64
由方程式中等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置换出铜的质量多于铁可知,当置换出相等质量的铜和铁时消耗的锌质量是铁多余铜,所以m1<m2,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6.(2017浙江省绍兴市,19,6)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为带小孔的眼药水瓶,把下部浸入和离开白醋可以以控制
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 装置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A(2分);C(2分);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及气体的验满方法;A装置中通过控制止水夹,能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所以A装置可以起到甲图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C装置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矿泉水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否则不满。

【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气体的验满方法
7.(2017浙江省绍兴市,22,4)近年,寨卡病毒病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

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
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描施中的_______。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2分);(2)特异性(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及免疫的类型;(1)蚊子能传播病原体,所以灭蚊是切断传播途径;(2)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知识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免疫的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
8.(2017浙江省绍兴市,23,9)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
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___。

A.⑤③②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______。

【答案】(1)引流(2分);(2)C(2分);(3)用洁净的玻璃杯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
然后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出的操作及测pH的方法;(1)过滤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2)粗盐中的Na2SO4和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MgCl2和NaOH可以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为加入的除杂试剂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的试剂应该以后面的试剂能把前面过量的试剂除去为原则,又Na2CO3可与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的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沉淀之后,所以除杂顺序为:③⑤①②④或⑤③①②④或⑤①③②④均可,故选C;(3)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要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少量溶液,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知识点】粗盐提出的操作测pH的方法
9.(2017浙江省绍兴市,26,12)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绝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
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人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

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____(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 .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

【答案】C 或CO 或含有C 、CO 2、H 2O 和CO 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3分);B (3分);氧气含量下降,二氧 化碳含量上升(3分);C 、CO 2、H 2O 和CO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蜡烛中主要含有C 、H 、O 三种元素,氧气中含有O 元素,所以蜡烛燃烧还可能生成C 或CO 或含有C 、CO 、CO 2、H 2O 的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因为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生成白色沉淀越多,所以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是抽取的二氧化碳过少,需要再多抽取一些气体重新实验,故B 选项正确;不能确定燃烧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故A 选项错误;增加石灰水的量也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 选项错误;密闭容器中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后含量降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熄灭;因为铝板有黑色固体颗粒生成,说明有C 生成,根据表格可知反应生成H 2O 、CO 2、CO ,所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C 、H 2O 、CO 2、CO 。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10.(2017浙江省绍兴市,30,6)
尿素[CO(NH 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 2,化学方程式为:CO(NH 2)2+H 2O+3Cl 2=N 2+CO 2+6,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_____(选填“氮”“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

某水田施加
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答案】(1)HCl (2分);(2)氮(2分);3.36千克(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不变,C 原子反应前后都是1个,O 原子反应前后都是2个,N 原子反应前后都是2个,H 原子反应前为6个,所以反应后6个中有6个H 原子,所以每个中含1个H 原子,Cl 原子反应前6个原子,所以反应后6个中有6个Cl 原子,所以每个中含1个Cl 原子,则的化学式为HCl ;(2)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是氮肥;7.2千克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1427.2100% 3.3660
´创=千克千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33题 11分,35题6分.
11.(2017浙江省绍兴市,33,8)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I 、Ⅱ的名称是_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答案】(1)过滤(1分);(2)2.2(2分);(3)碳酸钙与硫酸钡(2分);(4)硫酸铜(2分);(5)11.87克
(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推断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操作Ⅰ、Ⅱ都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操作,所以该操作是过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7.33克固体甲的质量等于5.13克固体乙的质量+无色气体的质量,因此无色气体的质量为:7.33克-5.13克=2.2克;
(3)固体甲中应该含有的是难溶性物质,因为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化学反应中生成的难溶性物质只有硫酸钡,又白色固体高温灼烧产生气体,所以固体甲中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
(4)因为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A ,所以溶液中不含铜离子,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溶液A 中加入硝酸钡后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因为固体甲中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说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硝酸钡;是否含有氯化钠不能确定;
(5)设碳酸钙的质量为,硝酸钡的质量为y ,与白色粉末中硝酸钡反应的硫酸钠质量为,无色溶液A 中所含硫酸钠质量为e ,碳酸钙反应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f ,
32CaCO =CaO+CO 100
5644x f 2.2g ­
高温 1005644=x f 2.2g = =5g f=2.8g Na 2SO 4+Ba(NO 3)2=BaSO 4↓+ 2NaNO 3, Na 2SO 4+Ba(NO 3)2=BaSO 4↓+ 2NaNO 3,
142 261 233 142 261 233
y (5.13-2.8)g=2.33g e 4.66g
142261233=z y 2.33g = 142233e 4.66g
= =1.42g y=2.61g e=2.84g
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固体质量为:5g+(1.42g+2.84g)+2.61g=11.87g
【知识点】物质推断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2.(2017浙江省绍兴市,35,6)今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举台,我国南海神孤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
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 4·8H 2O 。

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

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

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

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 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

① 可燃冰(CH 4·8H 2O )中CHO 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 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_______。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CH 4·8H 2O+2O 2CO 2+10H 2O )
【答案】(2)3532(2分);有机物(2分);解决能紧张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分类、新能的利用和开发;
(2)①计算42CH 8H O ·中C 、H 、O 的质量比为时要注意将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所有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比较,因此42CH 8H O ·中C 、H 、O 的质量比:121×208×16=3532;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可以看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是有机物;②可燃冰的开采可以缓解能紧张的现状,相对煤和石油而言,甲烷燃烧相对充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知识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分类、新能的利用和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