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秭归县实施整村推进的调查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秭归县实施整村推进
的调查与思考
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决定对重点贫困村实施集中资金、分批扶持、整村推进,这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两年来,全县首批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项目实施的效果如何,变化多大,是各级各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最近,秭归县对部分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整村推进促进了贫困村经济发展
去年,县委、县政府选择了个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的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
两年多来,个重点贫困村累计投入扶持资金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万元,占;帮扶资金万元,占。
另外,贫困村群众还自筹了多万元。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社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级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主要表现为
——基础设施有很大变化。
截至目前,个重点贫困村新修村级公路条公里,架设桥梁座,村道干线公路基本达到重丘四级标准,组组能通农用车,到户通车率达以上。
——产业结构有很大变化。
在全县重点龙头企业和一批产业大户的带动下,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
个村充分利用本地优势,新建经济林园亩,其中新建柑桔亩,魔芋亩,黄姜亩,板栗亩,茶叶亩,蔬菜亩,养殖生猪头。
多种经营面积与粮食面积的比例达到了:。
——农民素质有很大变化。
积极开展送科技、送人才、引技术等活动,培训农民多人次,其中培植科技示范户多户。
通过这些措施,广大农民科学生产的水平和技能有了较大提高,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生活条件有很大变化。
个贫困村共兴建天河水窖(池)口,的农户彻底告别饮水困难。
新建沼气池口,改善了部分农户的生活条件与生态环境,电视普及率达以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大部分村内开通了移动手机信号机站,全部完成了农网改造。
——社区环境有了很大变化。
完成“五改三建”户、人。
对于生活在地处偏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农户,实施搬迁扶贫,各村按照政府引导、自发搬迁、内外并举、妥善安置的要求,认真组织农户实施搬迁,已有户、人搬迁下山,其中集中安置户、人。
二、整村推进需要化解五个方面的矛盾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感到当前整村推进的氛围仍然不浓,资金扶持力度仍然不大,调项挪项现象仍然难以规避,县级财力薄弱仍是制约我县整村推进工作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的突出矛盾:(一)群众发展观念与市场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群众想脱贫、盼致富的愿望日益迫切,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如今群众的项目意识非常强烈,急切希望国家多给点扶持,帮助其发展生产,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农民承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小而全”观念依然没有完全转变。
贫困村根据扶贫规划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如发展黄姜、魔芋、反季节蔬菜,但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部分农民在调整结构中遭受了挫折,导致对村级组织乃至政府缺乏信任,思想认识难以统一,致使贫困村经济支柱产业难以形成。
(二)群众的期望值过高与扶持额度过小之间的
矛盾。
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贫困村群众深刻认识到了整村推进是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而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是由于受到国家扶持投资额度的限制,造成了扶持资金难以满足群众项目建设的需要。
沙镇溪镇周家坪村是我县首批整村推进的村之一,去年国家投资扶持该村发展亩优质脐橙,群众在优惠政策激励下,突破性地发展了亩优质脐橙,种植面积大大超过了扶持面积,镇政府又不能阻止群众发展的积极性,造成其余脐橙亩没有得到资金扶持,从而形成了“扶持空白区”,把难题留给了镇政府。
(三)群众自身实力与项目投资过大之间的矛盾。
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国家投入资金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林、建设天河水窖、沼气池等项目,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困难。
但由于项目投资较大,补助标准较低,造成贫困农民没有能力实施扶持项目。
我们在贫困村调查时,农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发展亩魔芋,种子、肥料需投资元,但国家只补助元,其余的元需要农民自筹,许多贫困户根本没有能力发展。
农民建一口立方的沼气池,需要投资,国家只扶持元,剩余的元要农民自筹,真正的贫困农户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实施,这笔资金就只能用于有能力建设的
农户。
致使国家扶持贫困户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贫困户。
(四)村级公益事业与减负政策之间的矛盾。
在实施整村推进的村中,实施到户的项目群众积极性非常高,实施村级公益项目群众就不愿意搞。
长期以来,乡村公路建设一直制约着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公路建设也是贫困村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项目。
我们算了一笔帐,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新修公里村级公路,若按照每公里投工个计算,农民将投工个,根据农民减负的有关政策,今年农民应负担的统调工、义务工将予以取消。
对贫困村公路的修建又不可能按国家建设标准予以扶持资金,通常只解决“三材费”,大量的劳务用工和资金全靠群众自筹。
因而,部分群众存在着不涉及个人利益的事,就不愿意投工投劳,造成了繁重的公路建设任务与农民减负政策之间的矛盾。
(五)规划项目与亟须发展的项目之间的矛盾。
新阶段的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国家一直强调扶贫项目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申报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择。
近年来,扶贫部门按照要求,建立完善了《秭归县扶贫扶苏项目库》。
但从项目的申报以及实施的效果来看,有些项目并不符合贫困村的发展实际。
如两河口镇香龙村在申报项目时,拟定发展亩板栗,从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