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配送
第8章 配送与运输方案设计

二维装箱问题
二维装箱问题(2DLP): 在平面内如何装进去较多的货物,服装裁剪、 易碎物品运输的情形。
图8-1 配送
8.1.1 配送运输的特点
(一)时效性
(二)安全性
(三)沟通性 (四)方便性 (五)经济性
8.1.2 配送网络
集中型配送网络 分散型配送网络 多层次配送网络
(一) 集中型配送网络
集中型配送网络是指在配送系统中只设一个配送中 心,是一种集中控制和集中库存的模式。
集中型配送网络的特点
(1)单程有载往复式:即回程或去程不载货 的往复式行驶路线,如图8-6a所示。
(2)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车辆在完成去程 的运输任务后,回程运输亦是重载,单回程运 输路线不是运到路线始点,而只是运到路线上 中途某个货运点而未达全程,如图8-6b所示这 种行驶路线中,每一周转完成了两个运次,但 空车行程不等于零。
(六)确定最终的配送顺序
做好车辆安排及选择最好的配送线路后,依据 各车负责配送的具体客户的先后,即可将客户 的最终派送顺序加以明确的确定。
(七)完成车辆积载
明确了客户的配送顺序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货物装车, 以什么次序装车的问题,即车辆的积载问题。原则上, 知道了客户的配送顺序先后,只要将货物依“后送先装” 的顺序装车即可。但有时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可能还要 考虑货物的性质(怕震、怕压、怕撞、怕湿)、形状、 体积及重量等做出弹性调整。此外,对于货物的装卸方 法也必须依照货物的性质、形状、重量、体积等来做具 体决定。
(三)暂定配送先后顺序
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做出确定的配送方案前, 应先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的送货时间将配送的先后 作业次序作一概括的预订,为后面车辆积载做好 准备工作。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达到既 定的目标,所以,预先确定基本配送顺序可以既 有效地保证送货时间,又可以尽可能提高运作效 率。
配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配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配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制度,旨在确保配送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配送效率,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相关配送人员以及与我公司配送业务相关的各部门和车辆。
第三条配送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配送安全责任制度、配送人员培训制度、配送车辆管理制度、配送路线规划及安全考虑、应急预案及演练等。
第二章配送安全责任制度第四条公司配送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配送安全责任制度,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评估。
第五条配送部门负责设置明确的配送安全责任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配送人员在配送过程中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第七条配送人员在配送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配送员形象,不得随意停靠、抛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第八条配送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及时提醒客户注意配送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第三章配送人员培训制度第九条公司配送部门负责编制配送人员培训计划,确保每位配送人员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配送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第十一条配送人员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第十二条配送人员必须详细掌握公司的配送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确保配送安全。
第四章配送车辆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公司配送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配送车辆管理制度,对配送车辆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第十四条配送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配备安全设施和应急装备,确保车辆的安全。
第十五条配送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和安全评估,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配送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证件、健康证明等,并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
第五章配送路线规划及安全考虑第十七条公司配送部门负责规划和指定配送路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8章物流配送路线优化

第8章物流配送路线优化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是指通过合理优化配送路线,使得物流的运输效率
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目标是使得货物的运输路径最短、运输时间最短,并且保证货物的安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根据配送点之间的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合
理规划配送路线。
可以使用地图软件或者专业的物流配送系统来辅助规划,以确保路线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2.选择合适的车辆:根据货物的体积、重量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
车辆。
比如,对于大货量的配送,可以选择大型货车或者集装箱运输;对
于远距离的配送,可以选择快递或者空运等。
3.优化装载方式:合理安排货物的装载方式,使得货物能够充分利用
车辆的空间,提高装载效率。
可以根据货物的大小、形状等特点,采用合
适的装载方式,如集装箱、托盘或者袋装等。
4.利用智能物流技术:借助智能物流技术,如物流管理系统、GPS定
位系统等,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和行驶状态,及时调整路线,避免拥堵,
提高运输效率。
5.合理分配配送资源:根据订单的数量和区域分布等因素,合理分配
配送资源,如人力、车辆等,确保配送任务的及时完成。
6.采用合理的配送模式: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和配送需求,选择合适
的配送模式。
比如,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以采用快递或者空
运等快速配送模式;对于大宗货物,可以选择集装箱运输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优化物流配送路线,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从而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配送业务岗位职责规章制度

配送业务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配送业务岗位的工作,明确员工职责,保证配送流程的高效顺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配送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配送业务岗位是指负责将公司产品按照客户需求送至指定地点的员工。
第四条配送业务岗位职责包括配送计划制定、货物装卸、路线导航、配送记录等工作。
第二章配送计划制定第五条配送业务岗位负责编制配送计划,明确每日送货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第六条配送计划应充分考虑客户的要求和交通状况,确保送货的准时和顺利。
第七条配送计划应提前与上级领导沟通,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配送计划应预留充足的时间用于货物的装载和卸载,避免延误。
第三章货物装卸第九条配送业务岗位负责货物的装卸工作,包括将货物从仓库或车辆中取出,并将货物送至客户指定地点。
第十条货物装卸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货物数量和质量,确保无误。
第十一条货物装卸时,工作人员应注意货物的包装,避免造成损坏。
第十二条货物装卸时,工作人员应确保人身安全,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装备。
第四章路线导航第十三条配送业务岗位负责根据客户需求和交通状况进行合理的路线导航。
第十四条路线导航应选择最短、最快、最安全的路径,确保送货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路线导航时,工作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
第五章配送记录第十六条配送业务岗位负责记录配送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送货时间、接收人、签收情况等。
第十七条配送记录应准确、详细,便于后续查询和统计。
第十八条配送记录应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第六章岗位培训第十九条公司应定期组织配送业务岗位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二十条培训内容包括配送流程、货物装卸技巧、路线导航等相关知识。
第二十一条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第二十二条培训结束后,员工应参加相应的考核,以评定培训效果。
第七章岗位责任和奖惩第二十三条配送业务岗位应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如有违反或失职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运输及配送路线的规划

第八章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掌握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法,理解存在中间运转的物资调配方法,掌握旅行商问题和中国邮递员问题的解法以及扫描法和节约法。
基本要求:1、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掌握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法;3、理解存在中间运转的物资调配方法;4、掌握旅行商问题和中国邮递员问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扫描法、节约法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当同时存在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选优抉择。
通常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特性和服务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即主要依据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判断和选择。
安全性原则——首要的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主要原则货物运输的六大方式: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和多式联运等运输形式。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
可以选择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联运的方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运输环境、运输服务的目标要求,采取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考虑。
运输方式选择的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依据完成运输任务可用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营特点及主要功能、货物的特性以及货主的要求等因素对运输方式进行直观选择的方法。
1.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就是选择一种运输方式提供运输服务。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各有自身的优点及不足,可以根据五种基本运输方式的优势、特点,结合运输需求进行恰当的选择。
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是:•运费的高低•运输时间的长短•频度——运、配送次数•运输能力——运量的大小•货物的安全性——运输途中的破损或污染等•到货时间的准确性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2.多式联运的选择多式联运的选择,就是选择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联合起来提供运输服务。
在实际运输中,一般只有铁路及公路联运、公路或铁路及水路联运、航空及公路联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配送概述

客户订货 检查货区存货 存货降至设 定标准以下 开始补货 找出空托盘 把空托盘由保管区移至 拣货区——补货
重新建立存货档案
将新托盘归位
3.配货作业 ◆概念:配货作业是指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过程后,装入 容器和做好标示,再运到配货准备区,待装车后发送。 ◆配货作业方式:人工作业方式、人机作业方式、自动化作业方式
(4)按供应主体分类 1.供应商直接配送 2.企业自营配送 3.社会化配送 4.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 1.概念:共同配送实质上就是在同一个地区,许多企业在物流运动中 互相配合、联合运作,共同进行理货、送货等活动的一种组 织形式。 2.实际操作的具体做法: ①共同投资建立“共同配送中心” ②共同(或联合)配送运输、共同发送 3.共同配送的特征 ①技术设备先进,且配送规模较大,资金流动充足 ②多网络的有机结合 ③长距离高密度的聚集与发散 ④工作人员较少且素质较高
时配送即按事先约定的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时间间隔进行配送 1.定时配送 优点:时间固定,易于安排工作计划,易于计划使用设备,也有利于安排接运 人员和接运作业。 缺点:临时性较强,配货、配装工作紧张,难度较大,如果配送数量变化较 大时也会出现配送运力的困难。 2.定量配送 优点:备货工作相对简单,而时间规定不严格,则为将不同用户所需的物品拼 凑整车运输、充分提高运力利用率提供了机会,并对配送路线进行合理 优化,达到节约运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案例2: 服装工业的延迟策略
染色后的纱线
Dyed Yarns 制成成衣 Finished Sweaters
染色
Dyeing
白色衣服
编织
Knitting
制成成衣 Finished Sweaters
White Garments
第八章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Siting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Its Layout)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作业系统的重要设施,也是物流情报系统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在整个物流系统建设中,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建设工作量大,投资数额也大。
在投资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时一定要做好前期规划研究工作,避免盲目性。
本章就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合理布局问题进行论述。
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8.1 物流配送中心网点的合理布局8.1.1 物流网点布局的基本内容8.1.2 物流网点布局目标的分析与确定8.1.3 物流网点布局模型的建立及求解8.1.4 综合评价与决策8.1.5 网点布局的数学模型(多元多品种)8.1.6 日本的配送实践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8.2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8.2.1 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意义8.2.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8.2.3 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工作步骤8.2.4 物流中心选址的相关案例8.3 物流中心的内部布局8.3.1 配送中心总体规模的确定8.3.2 物流中心内部的规划设计8.3.3 评估8.3.4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案例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物流配送中心网点的合理布局8.1.1 物流网点布局的基本内容物流网点是指物资在流通过程中所经过的中转仓库,是进行节点活动的位置和场所,也是线路活动的起点或终点。
物流网点主要进行物资的包装、装卸、存储保管、配送等物流活动。
物流网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成多种类别:按物流网点中转物资种类的多寡将其粗略地分成单品种网点和多品种网点两大类型。
按物流网点的经营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其分为公共物流网点和自营物流网点。
物流配送中心网点的合理布局8.1.1 物流网点布局的基本内容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是以企业物流系统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用系统学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考虑物资的供需状况、运输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对物流网点的设置位置、规模、供货范围等进行研究和设计。
粮油公司配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油公司配送管理,确保配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粮油公司所有配送环节,包括配送计划、配送流程、配送服务、配送质量及配送安全等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客户至上,服务至上;2.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3. 严谨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配送计划第四条配送计划由销售部门根据销售情况、库存状况及客户需求制定,经综合管理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第五条配送计划应明确配送时间、配送路线、配送数量、配送人员及配送车辆等信息。
第六条配送计划一经批准,各部门应严格执行,确保配送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章配送流程第七条配送流程包括:备货、装车、配送、卸货、验收及反馈等环节。
第八条备货:根据配送计划,仓库部门应提前做好备货工作,确保配送所需商品充足。
第九条装车:配送人员应严格按照配送计划装车,确保商品摆放整齐、牢固。
第十条配送:配送人员应按照配送路线,确保按时送达,途中注意安全。
第十一条卸货:配送人员应协助客户卸货,确保商品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验收:客户对商品进行验收,如有问题,应及时反馈。
第十三条反馈:销售部门对配送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配送服务第十四条配送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着装整齐,礼貌待人。
第十五条配送人员应熟练掌握商品知识,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
第十六条配送人员应积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五章配送质量第十七条配送商品应保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八条配送人员应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十九条配送完成后,销售部门应及时跟进客户反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第六章配送安全第二十条配送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配送过程安全。
第二十一条配送车辆应定期进行保养、检查,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第二十二条配送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配送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及商品安全。
第七章奖惩第二十三条对执行配送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奖励。
商贸公司配送服务管理制度

商贸公司配送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贸公司配送服务管理,提高配送效率,保障配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商贸公司所有配送服务工作,包括配送人员的管理、车辆管理、货物配送等方面。
第三条商贸公司配送服务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规范的原则,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形象。
第二章配送服务流程管理第四条商贸公司配送服务应按照客户订单和业务部门的指示进行配送,确保货物准确送达。
第五条配送服务流程包括接收订单、安排配送、货物装载、配送过程监管、卸货等环节。
第六条配送人员接收订单后应及时与客户确认配送时间和地点,并按照要求准备配送货物。
第七条商贸公司应合理安排配送车辆和人员,确保配送能够按时、准确地完成。
第八条配送人员在配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配送,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及时送达。
第九条配送结束后,配送人员应及时向业务部门反馈配送情况,确保订单的及时处理和客户的满意度。
第三章配送人员管理第十条商贸公司应严格把关配送人员的招聘标准,确保配送人员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第十一条配送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配送工作。
第十二条配送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严禁私自泄露客户信息或私自处理货物。
第十三条商贸公司应定期对配送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四条配送人员工作中如有违规行为或者事故发生,商贸公司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和处理。
第四章配送车辆管理第十五条商贸公司配送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行驶证和运输许可证,并且定期进行车辆检查和维护。
第十六条商贸公司应合理安排配送车辆的使用,确保配送工作能够按时、准确地进行。
第十七条配送车辆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配送,严禁私自更改配送路线或者擅自停车等违规行为。
第十八条商贸公司应严格把关配送车辆的装载标准和环境,确保配送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配送作业管理第八章 配送线路优化设计

第一节 配送计划
一、配送计划内容
1、客户订单方面 包括品名、规格、数量、缴获时间、交货地点
2、配送作业方面 (1)送货车辆、路线、人员。 (2)满足客户的时间性需求,结合运输距离确定送货提前期。 (3)满足客户需求所选择的送达服务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规范。 3、配送预算方面
配送计划应对配送成本支出项目作出合理预算。
第三节 配送线路选择方法
中油四川泸州销售分公司优化配送
中油四川泸州销售分公司开展的以“整顿运输流向、整顿运输工具、整 顿运输费用”的运输专项整顿工作已见成效。目前,这个分公司的成品油配 送线路优化,运行效率提高,配送量增加,运输费用降低。这个公司是跨行 政区域的成品油配送中心,所属泸州隆昌市场,由于区域大,运距远、路况 差,且加油站点多面广,用户分散,致使油料配送路线不能科学安排,在途 状况难以掌握,增加了配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效益的提高。 该公司将全市划分为5个配送片区,分片制定了详细的“车辆运输优化路线方 案”,把机构用户、社会加油站和自有加油站纳入统一配送范围,建立了布 局合理、流向优化、管理扁平、运转高效的成品油新型营销配送体制。
第一节 配送计划
二、配送计划的制定
12、、配配送送计计划划制制定定的的依影据响因素 (1)配送对象(客户) (1)客户订单 (2)配送物品种类 (2)客户分布、运输路线、距离 (3)配送数量或库存量(Q) ((34))配配送送货物物品的价体值积、形状、重量、性能、运输要求 ((45))运物输流、渠装道卸条件。 (5)生根产据企分业日→、配分送时中的心运→力分配销置商情→况零,售决商定→是消否费要者临;时增减配送业务。 (6)生调产查企各业配→送分地销点商的→物配品送品中种心、→规零格售、商数→量消是费否者适;应配送任务的要求。
配送概述(精)

时配送即按事先约定的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时间间隔进行配送 1.定时配送 优点:时间固定,易于安排工作计划,易于计划使用设备,也有利于安排接运 人员和接运作业。 缺点:临时性较强,配货、配装工作紧张,难度较大,如果配送数量变化较 大时也会出现配送运力的困难。 2.定量配送 优点:备货工作相对简单,而时间规定不严格,则为将不同用户所需的物品拼 凑整车运输、充分提高运力利用率提供了机会,并对配送路线进行合理 优化,达到节约运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八章 配送
第一节 配送概述
一、配送的概念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 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 流活动。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1.对配送的理解
◆配送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又是社
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 ◆配送是最终的资源配置,属于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最接近顾客 ◆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现代送货,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送货不同 ◆配送的实质是从物流终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它区别一 般送货,是一种“中转”形式 ◆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 的一种活动
捆 包、 包 装 运 到 配 货 准 备 区 堆 放 装 车 配 货 配 货 信 息 记 录
贴 标 签
分 货
配 货 检 查
传 票 处 理
配货日程
配货作业流程
三、配送模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供应商 进 货 配送 配送机构 进货指令 客户 采 购
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商流、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
第三节
配送成本分析
一、配送成本的构成 配送成本=配送运输成本+分拣成本+配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
10第八章 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库存货成本 • 在途运输库存费用=ICDT/365 • 工厂存货成本=ICQ/2 • 仓库存货成本=I(C+R)Q/2 • 代入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数据信息,将相应的成
本计算结果列入表8-2。
(3)满足零售店需求量: mf X kij bj i1 k 1
(4)变量非负:
j=1,2,…,n ;
(8-9)
X kij 0
(8-10)
(三)求解方法
求解上述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一般的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但由 于该问题的变量数多、约束方程多,求解过程十分复杂、计算量特别大。
另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其基本思路是:补充一些虚 拟的产地或需求地,将有中转的运输问题转化为无中转的直达运输问题;再 进一步转化为供需平衡的运输问题;然后,再运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下面通 过例题说明第二种方法的应用。
f mn
min Z
Ckij X kij
k 1 i 1 j 1
(8-6)
约束条件为:
(1)配送量生产能力的限制:
mn
X kij ak
i 1 j 1
k=1,2,…,f;
(8-7)
(2)流f 通n中心发送能力的限制:
X kij ti
ik j1
i=1,2,…,m;
(8-8)
第三节 物资运输调配决策
二、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法
表8-1
运输方式 费率R(元/ 时间T(天) 年运送批 平均存货
件)
次
量Q/2
铁路
0.1
21
第8章_物流配送问题

结论:自营配送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最大,是企业所要选择的配送模式
8.1.2 现代配送模式的选择
2.比较选择法
(2)非确定型决策 例8-2,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规 模。现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三种,由于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对用户要求配送的 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为三种情况,且估算出三种模式在未来 几年内三种自然状态下的成本费用(见表8- 3),但不知道这三种情况的发生概率, 问如何决策?
8.1.2 现代配送模式的选择
2.比较选择法
(2)非确定型决策 解: 第一种方法:按乐观准则来决策
第二种方法:按悲观准则来决策
第三种方法:按折衷准则或赫维斯准则来决策 第四种方法:按等概率准则或拉普拉斯准则来决策 第五种方法:按最小后悔值准则来决策
8.1.2 现代配送模式的选择
2.比较选择法
(3)风险型决策 例8-3,某企业计划通过加强配送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现 有三种配送模式可供企业选择,各种资料如表8- 5所示,问企业应选择哪种配送 模式。
TSP模型
8.2.1 单回路运输——TSP模型及求解
1
最近邻点法是由Rosen Krantz和Stearns等人在1977年提出的一种用
于解决TSP问题的算法。 该算法十分简单,但是它得到的解并不十分理想,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由于该算法计算快捷,但精度低,可以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初始解。 最近邻点法包括四个步骤: (1)从零点开始,作为整个回路的起点。
n (1) x ij 1, i V j 1 n (2) s .t . x ij 1, j V i 1 u i u j nx ij n 1, 2 i j n ( 3 ) x ij { 0 ,1}, i V , j V ; u i 0 , 2 i n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三篇)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流配送管理工作,提高配送效率,保障配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流配送业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物流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货物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配送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物流配送部门,负责物流配送工作。
部门下设调度组、仓储组、运输组等。
第五条物流配送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合理组织配送人员,调度车辆,确保订单按时发货。
第六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货物的收发情况,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配送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第三章车辆管理第八条公司的运输车辆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运输要求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公司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条驾驶员要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具备一定驾驶经验,且要经过公司的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十一条车辆使用过程中,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的干净整洁,定期检查车况。
第四章仓储管理第十二条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储区域,分区存放货物,并按照货物的特性和存储要求进行分类。
第十三条仓库负责人要对每批货物进行验收和入库操作,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仓库要建立货物存储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清晰标识,方便查找和管理。
第十五条仓库要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并及时报告上级,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章配送流程管理第十六条公司要建立完整的配送流程,包括订单处理、货物装车、路线选择、配送跟踪等环节。
第十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及时处理客户的订单,安排合适的车辆和配送员进行货物装车和配送。
第十八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合理选择配送路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配送路径和运输方式。
第十九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实时跟踪货物的配送情况,及时与客户沟通,解决配送中的问题。
第六章服务质量管理第二十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制定客户服务标准,明确配送质量要求和服务承诺。
成品油配送规章制度

成品油配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成品油配送行为,保障配送安全和供应稳定,维护市场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成品油配送单位、从业人员及相关监管部门。
第三条成品油配送应依法合规、安全高效、保障质量、服务顾客。
第四条成品油配送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配送流程,做到有效监管和管理。
第五条配送单位及从业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保障配送安全。
第六条相关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配送单位及从业人员应注重职业道德,积极维护配送市场秩序。
第二章配送机构管理第八条配送单位应具备相关配送资质,依法注册登记。
第九条配送单位应设置配送部门,明确配送责任与任务。
第十条配送单位应制定配送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十一条配送单位应建立健全配送档案,保留配送记录和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配送单位应加强车辆、设备和仓储管理,确保配送过程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配送单位应建立配送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第十四条配送单位应加强配送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配送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配送产品质量合格。
第三章配送流程管理第十六条配送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合格车辆配送成品油。
第十七条配送单位应严格遵守配送路线和方式,不得私自泄露客户信息,保障客户权益。
第十八条配送人员应佩戴正确工装,携带有效证件,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九条配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做好成品油的灌装、搬运和运输工作。
第二十条配送人员应及时与客户沟通,提供相关服务和信息,解决客户疑问和问题。
第二十一条配送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谨慎维护配送车辆和设备,保障配送过程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二十二条配送单位应建立配送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制度要求。
第二十三条配送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施,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

辊子输送机
五、辊子输送机
辊子输送机是由一系列以一定间距排列的辊子 以一定间距排列的辊子 组成的用于输送成件货物或托盘货物的输送机械 组成的用于输送成件货物或托盘货物 为了能方便输送货物,货物和托盘的底部必须 有沿输送方向的支承面 辊道可以是无动力 无动力的,货物由人推动 无动力 辊道也可以布置成有一定的坡度,利用货物的 自重移动 辊道当然也可以是有动力 有动力的 有动力 辊道输送机也可以改变输送方向,为些要把锥 型辊子布置成扇型
三、计量设备的应用
核探测仪:其主要特点是在其它计量装 核探测仪 置无法使用的场合,如高温物的计量、带 辐射线物的计量、危险品的计量等。这种 装置特别适合动态计量
第四节 自动分拣机
一、分拣机械系统概述 (一)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能连续、 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 分拣误差率极低 机械化程度高。基本做到无人化,人员 机械化程度高 的使用仅局限于以下工作:
物流设施与设备
2008.12
第八章 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
配送中心设备系统概述 连续输送机械 计量设备 自动分拣机 信息处理机械 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第一节 配送中心设备系统概述
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 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 从事货物配备 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送货, 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送货,以高水 平地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物流设施。 平地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物流设施 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市场两个需要而发 展起来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 执行货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性物流节 点。它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小批量多样化需 解决了用户小批量多样化需 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因此 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 逐渐成为现代化物流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一节 配送成本管理概述
一、配送成本的含义
配送成本是指在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 拣及配货、配装、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 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 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2012-6-11
3
二、配送成本的特征
1. 配送成本具有隐蔽性 2. 配送成本的削减具有乘数效应 3. 配送成本的“二律背反”
2012-6-11
10
三、配送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配送成本的归集
材料费 人工费 公益费 维护费 一般经费 特别经费 对外委托费 其他企业支付费用(二)Βιβλιοθήκη 送成本的计算2012-6-11
11
四、配送成本的分析
1.单位销售额配送成本率
单位销售额配送成本率=配送成本/销售额×100%
15
2012-6-11
备货费 保管费 分拣及配货费 装卸费 短途运输费 配送加工费
2. 信息流通费 3. 配送管理费
2012-6-11
8
(三)按适用对象分类 1.按支店或营业所计算配送成本
2.按客户计算配送成本 3.按商品计算配送成本
2012-6-11
9
二、配送成本核算的意义
1.有利于正确把握物流实际成本 2.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物流管理 3.有利于分清成本发生的责任归属,促进物流管 理一体化 4.有利于为企业管理提供物流管理方面的数据和 绩效考核依据 5.有利于促进物流合理化
6
服 务 水 平
Y
X
0 配送成本
X
2012-6-11
第二节 配送成本核算
一、配送成本的类别
(一)按支付形态分类
材料费 人工费 公益费 维护费 一般经费 特别经费 对外委托费 其他企业支付费用
2012-6-11 7
(二)按功能分类
1. 物品流通费
第八章 配送中心运作成本管理
知识目标
理解配送成本的含义及其核算的意义; 掌握配送成本的特征及其核算方法; 掌握配送成本的控制及其策略; 熟悉配送成本的类别。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配送中心的运作成本进行 管理; 具备运用成本核算的方法对配送各功能进行成本 核算的能力。
技能目标
2012-6-11
2.单位成本配送成本率
单位成本配送成本率=配送成本/总成本×100%
3.单位营业费用配送成本率
单位营业费用配送成本率=配送成本/(销售费+一 般管理费)×100%
4. 配送职能成本率
配送职能成本率=配送职能成本/配送总成本×100%
2012-6-11 12
第三节 配送成本控制
一、配送成本控制的原则
14
本章小结
第一节介绍了配送成本的含义和特征,从与市场 相关的因素和与产品相关的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 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 第二节对配送成本按照支付形态、功能和适用对 象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了配送成本核算的意 义,并重点阐述了配送成本核算的费用归集和计 算步骤两部分内容。 第三节则对配送成本的控制原则以及控制策略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
1.加强配送的计划性,提高车辆装载率 2.制订合理的配送路线,减少行驶里程 3.进行合理的车辆配载,充分利用车辆容积 和载重量 4.加强配送网络建设,搭建通畅的信息平台
2012-6-11
13
二、配送成本控制的策略
1.混合策略 2.差异化策略 3.共同配送策略 4.延迟策略 5.标准化策略
2012-6-11
三、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
(一) 与市场相关的因素
时间 距离
2012-6-11
4
(二)与产品相关的因素
货物的数量或重量 货物的种类和作业过程 外部成本
2012-6-11
5
四、配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在服务水平较低阶段, 如果追加X的服务成本, 服务水平将提高Y;而在 服务水平较高的阶段, 同样追加X的服务成本, 提高的服务水平只有Y′ (Y′< Y)。所以无限 度提高服务水平,会引 起成本上升的速度加快, 而服务效率没有多大的 变化,甚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