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管理中的资源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资源管理中的资源配置阳信县水利局山东省滨州市251800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人均拥水量处于较
低的水平。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较为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态势,对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此,相关部门需
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价值,探索更加高效的保护技术与管理手段,促
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有效措施
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暴露的问题
1.1 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水资源持续减少的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一些居
民在生活用水时,不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
部分居民处于水源附近,取水较为便捷,出现严重的无节制用水现象。
从工业用水角度来讲,没有合理设计用水结构,导致有较大的损耗出现于水资源运输途中。
同时,受成本、技术等因素影响,很
多企业并没有积极运用先进的废水、污水处理技术,这样就难以二次循环利用水
资源。
1.2 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
调查发现,工业污染与农业污染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类型。
一些企业的环保
意识不足,向附近湖泊、河流中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产废水,废水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会在极大程度上危害到水体环境。
部分农民群众的
农业生产观念较为落后,对化学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不仅土壤条件遭到恶化,还会在雨水、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1.3 节水机制有待完善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因存在机制上的问题,会对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带来负面
影响。
尤其是在未建立完善的灌溉自主经营管理权利以及欠缺完善法律支撑等情
况下,会使得农业灌溉工作难以实现节水的要求。
另外,因相关工作人员对该工
作欠缺较高重视度,也会导致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难以形成较高的经济利润,
也不利于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 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2.1 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工作
依托节水工程运行管理,重视效益发挥,控制和减少水资源浪费,使农业生
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保证生产,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根据主要工程不同的渠道级别,将分级管理充分落到实处,并加强职工分段承包
管理,将主要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农田配水面积,合理划分田间工程管
护责任,承包管理责任制通过协会进行落实,遵循“谁受益,谁管理”原则,定
期维护,确保管理责任充分落实。
此外,用水户应加强自主管理,使自我维护管
理意识逐步提升。
2.2 水文水资源的分析与计算功能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整合与分析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而水文水资源可以为水
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各项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是建立在科学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
有着较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正是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
通过径流值和汇流值来
完成技术信息的输出。
同时,收集整理周边区域的相关数据,工程加固导流控制
对策,工程资料,图件等,将历史资料与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增强了水利工程的
牢固性与合理性,节约各项成本,更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类型,具有较大的储量。
但一些地区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对地下水过度开采,严重降低城市水位,不仅城市内部地质构成遭到破坏,
还容易加大城市塌方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同时,地下水不具备较快的补给速度,
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全面勘察区域内地下水资源,
充分掌握地下水文资料,统筹规划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综合利用,避免出现地下水资源遭到过度开采、滥用等问题。
其次,要通过人工补给方式的运用,促使地下水资源得到高效补充。
为避免补给过程污染到地下水资源,需做好监测工作,动态掌握地下水的水质变化情况,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
最后,要科学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制度,大力增强民众的节水意识,抵制各类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不良行为。
2.4 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及浪费问题严重是制约水资源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需积极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科学治理与回用污水、废水,通过化学、物理技术的综合运用,高效净化污水与废水,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有毒物质净化之后,再次利用水资源。
通过回收利用污水和废水,能够促使水体使用量得到整体减少,有助于水资源紧缺问题的缓解。
相关主体需进一步深化技术研究工作,将更多高效、先进的污水处理回收技术研发出来。
其次,要积极收集和利用雨水。
现阶段雨水资源往往遭到浪费,因此,要通过人工湿地、景观水体等设施的构建,全面收集和利用与水资源。
储存、处理过雨水资源后,向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诸多领域内应用。
2.5 对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科学优化
首先,针对在水资源管理体制上出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水资源法律进行优化和完善,从本质上对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以此更好地对水资源开展管理工作,真正对该地区当前的水资源进行保护。
其次,针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来说,必须要加强补偿机制的完善,以“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形成完善的恢复机制,在有效运用水资源的同时加强保护工作的落实,更要确保水资源保持供需平衡性,真正确保水资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
在水资源实际管理中,应对相应的设备开展定期检查和维修,如此可以降低浪费问题以及不良问题的产生,真正为增强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提供保障。
2.6 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将依法行政与依法管理工作充分落到实处,在水权管理工作当中,实行计量智能化控制,将轮次灌溉措施充分落到实处,加强重点治理,严格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取用水行为,重点打击破坏水权计量智能化设施行为,提高执法力度。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因此,要通过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水资源浪费问题,促使水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与利用。
同时,要注重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循环利用污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高坚,吴洋洋,邢西金.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水资源配置情况[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29.
[2] 李伟,张瑞.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水资源配置情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58.
[3] 王晓乔,刘晗,马喆.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水资源配置情况[J].低碳世界,2019,9(05):114-115.
[4] 温建雄.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水资源配置情况[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2):38-39.
[5] 邓万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的水资源配置分析[J].低碳世界,2018(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