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 .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都源于核外电子
D .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半衰期是原子核本身具有的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A 错误;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热核反应),B 正确;
C .阴极射线是核外电子,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C 错误;
D .三种射线中γ射线(高频电磁波)不带电,所以不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D 错误。

故选B 。

2.某体育场看台的风雨棚是钢架结构的,两侧倾斜钢柱用固定在其顶端的钢索拉住,下端用较链与水平地面连接,钢索上有许多竖直短钢棒将棚顶支撑在钢索上,整个系统左右对称,结构简化图如图所示。

假设钢柱与水平地面所夹锐角为60︒,钢索上端与钢柱的夹角为30︒,钢索、短钢棒及棚顶的总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钢柱对钢索拉力的大小为( )
A .12mg
B .mg
C 3
D .2m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钢索、短钢棒及棚顶作为一个整体受到三个力:两端的拉力大小均为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30︒︒-),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2sin 30F mg ︒=
解得
F mg =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3.5G 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目前世界各国正大力发展 5G 网络.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在3.0 GHz 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4G 及以下网络(通信频率在0.3GHz ~3.0GHz 间的特高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未来5G 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 bps (bps 为bits per second 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秒),是4G 网络的50-100倍.关于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B .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
C .衍射的本领更强
D .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无线电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保持不变,其速度与频率没有关系,故A 错误; BC 、由公式c f λ=可知:c f
λ=,频率变大,波长变短,衍射本领变弱,故BC 错误; D 、无线电波(电磁波)频率越高,周期越小,相同时间内可承载的信息量越大,故D 正确.
4.如图所示,同时作用在质点O上有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F2是正六边形的两条边,F3是正六边形的一条对角线。

已知F1=F2=2N,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A.6N B.8N C.10N D.12N
【答案】A
【解析】
【详解】
将F1、F2合成如图,由几何关系得,F1、F2的合力
1212N
F F
==
由于F12与F3的方向相同,由几何关系可得,三力的合力
1236N
F F F
=+=
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5.钴-60放射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
治虫害和食品辐射保藏与保鲜等;在医学上,常用于癌和肿瘤的放射治疗。

一个钴60原子核(60
27
Co)放
出一个β粒子后衰变成一个镍核(60
28
Ni),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

已知钴60的半衰期为5.27年,该反应中钴核、β粒子、镍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
B.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
C.若有16个钴60原子核,经过5.27年后只剩下8个钴60原子核
D.β粒子是钴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质能方程可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2123E m m m c ∆=--
A 错误;
B .根据三种射线的特点与穿透性,可知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B 正确;
C .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的原子没有意义,C 错误;
D .根据β衰变的本质可知,β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D 错误。

故选B 。

6.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
23892U 开始到稳定的20882Pa 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237
93Np 开始到稳定的209
83Bi 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
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8
92U 的中子数比209
83Bi 中子数少20个
B .从237
93
Np 到209
83Bi ,共发生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 .Np237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 .238
92U 与235
92U 是不同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238
92U 的中子数为238-92=146个,209
83Bi 的中子数为209-83=126个,则23892U 的子数比20983Bi 的中子数多20
个,A 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有:237-209=4×
7,知发生了7次α衰变,根据电荷数守恒有:93-83=2×7-4,知发生了4次β衰变,B 正确;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 错误;
23892U 与23592U 的质子
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是相同的元素,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某人提着箱子站在电梯里,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三楼的整个过程中先匀加速后匀减速,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箱子的力大小始终等于箱子对手的力的大小
B .手对箱子的力大小始终等于箱子的重力的大小
C .人对电梯的压力先持续增大后持续减小
D .人对电梯的压力先大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后小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手对箱子力的大小始终等于箱子对手的力的大小,故A正确;
B.向上加速时处于超重状态,向上减速时处于失重状态,则手对箱子的拉力先大于箱子的重力,后小于箱子的重力,故B错误
CD.向上匀加速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但并不是持续增大,向上:匀减速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但不是持续减小,故C错误,选项D正确。

8.如图所示,擦亮的锌板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相连,验电器上的铝箔原来是不张开的.现让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铝箔带负电
B.此实验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若改用X射线照射锌板,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会张开
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高亮度的红光照射锌板,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也有可能会张开
E.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紫外线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锌板上飞出,锌板带正电,铝箔张角变大,说明其原来带正电,故A错误;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
C.若改用X光(其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照射锌板时,依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一定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故其夹角一定会变得更大,故C正确;
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高亮度的红光(其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照射锌板,依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可能不会张开,故D错误;
E.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由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E错误。

故选BC。

9.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杀伤武器。

下图是电磁炮的原理示意图,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水平平行金属轨道位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所在平面向上,通电的导体滑块将在磁
场中向右加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正极
B.仅增大电源电动势滑块出射速度变大
C.仅将磁场反向,导体滑块仍向右加速
D.仅减小弹体质量,其速度变化率增大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受到的安培力向右,电流方向由下向上流过滑块,则b为电源正极,故A错误;B.仅增大电源电动势,流过滑块的电流增大,安培力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变化增大,故B正确;C.仅将磁场反向,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滑块向左加速,故C错误;
D.仅减小弹体质量,滑块的合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增大,速度变化量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10.质谱仪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质量与电荷量,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将第-种粒子源放于S处,经加速电场(电压为U)加速后垂直于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匀强磁场。

在磁场中运动后到达磁场边界上的P点。

换第二种粒子源也放在S处,其粒子同样到达P点。

粒子从粒子源射出的初速度均为零,不计粒子重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第二种粒子的电性与第一种不同,需同时改变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
B.若第二种粒子的电性与第一种不同,只需改变电场方向或磁场方向即可
C.若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是同位素,其质量比为26
,保持电场电压不变,则磁场磁感应强度需调整
27
26
27
D .若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的质量比为13
14、电荷量比为1213
,保持磁场磁感应强度不变,则电场电压需调整为原来的
168169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AB .如图所示
带电粒子运动有3个子过程。

两种粒子要在电场中加速,则电场力方向相同。

因电性不同,则电场方向相反。

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同,在磁场中均向下偏转,所受洛伦兹力方向相同,由左手定则知粒子电性不同,则磁场方向不同,故A 正确,B 错误;
CD .加速电场加速有
212qU mv = 磁场中圆周运动有
2
v qvB m r
= 解得
12mU B r q
=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是同位素,其电荷量q 相同,若质量比为
2627,则 22112627
B m B m ==解得
22111212141681313169
U q m U q m =⨯=⨯= 故CD 正确。

故选ACD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
B .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排列不规则
C .物体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一定变化
D .机械能可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一定不能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的变化 E.将0.05mL 浓度为0.02%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测得油膜面积为20cm 2,则可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
为5×
10-9m 【答案】A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气态方程pV C T
=,压强变小时,如果温度降低,则气体的体积可能减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故A 正确;
B .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排列规则,故B 错误;
C .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物体内能改变时,可能是分子势能发生了变化,而分子平均动能并没有发生变化,即温度可能不变化。

故C 错误;
D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能可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一定不能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的变化,故D 正确;
E .根据题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的油酸体积为:
V=0.05×0.02% mL=1×10-5mL
所以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5
79110cm 510cm 510m 20
V d S ---⨯===⨯=⨯ 故E 正确;
故选ADE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共享单车是“新四大发明”之一,手机和互联网、互联网和单车之间都是通过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B .高速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变长
C .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因为发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算出宇宙中的星球靠近或远离地球的速度
E.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答案】CDE
【解析】
【详解】
A .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 错误;
B .根据相对论可知,高速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变短,故B 错误;
C .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障碍物挡住,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长的光更容易发生衍射而透过沙尘间的缝隙到达地面,故C 正确;
D .由于波源与接受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受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故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故D 正确;
E .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E 正确。

故选:CDE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3.某同学要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某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考虑到水果电池组的内阻较大,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需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实验器材中恰好有一块零刻度在中央的双电压表,该同学便充分利用这块电压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既能实现对该电压表的内阻的测量,又能利用该表完成水果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他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水果电池组(电动势约4V ,内阻约50Ω)、双向电压表(量程为2V ,内阻约为2k Ω)、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200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若干导线。

(1)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线后,首先测出了电压表的内阻。

请完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步骤: ①将1R 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左端,将S 拨向1位置,将电阻箱阻值调为0;
②调节1R 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满偏;
③保持______不变,调节2R ,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______;
④读出电阻箱的阻值,记为2R ,则电压表的内阻V R =______。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为2k Ω,可分析此测量值应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3)接下来测量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开关S 拨至______(选填“1”或“2”)位置,将1R 的滑动触片移到最______端,不再移动; 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一个合适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阻值; ③重复步骤②,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

(4)若将电阻箱与电压表并联后的阻值记录为R ,作出11U R
-图象,则可消除系统误差,如图所示,其中纵截距为b ,斜率为k ,则电动势的表达式为______,内阻的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1)③1R 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 ④2R (2)大于 (3)①2 左 (4)1E b = k r b
= 【解析】
【详解】
(1)由题图可知,当S 拨向1位置,滑动变阻器1R 在电路中为分压式接法,利用电压表的半偏法得:调节1R 使电压表满偏;
[1].保持1R 不变,2R 与电压表串联;
[2].调节2R 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
[3].则电压表的内阻v R 与电阻箱示数2R 相同。

(2)[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调节2R 变大使电压表达到半偏的过程中,总电阻变大。

干路总电流
变小,由·
E I r U =+外得U 外变大,由电路知U U U =+右外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右侧分得的电压·U I R =右右变小,则U 并变大,电压表半偏时,2R 上分得的电压就会大于电压表上分得的电压,那么2R 的阻值就会大于电压表的阻值。

(3)[5].[6].测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利用伏阻法,S 拨到2位置,同时将1R 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

利用112U E U r R =+⋅,112U E U r R '''
=+⋅,联立求E 、r 。

(4)[7].[8].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U E U r R
=+
⋅, 变形得 111r U E R E
=⋅+, 则
r k E =,1
b E
=, 解得:
1E b =
,k
r b
=。

14.圆柱形陶瓷元器件表面均匀镀有一层导电薄膜,已知导电薄膜电阻率为ρ,为了测量该薄膜厚度,某同学使用铜丝紧绕在元件表面,铜丝绕制成圆形,圆柱体轴线垂直于铜丝圆面,制成电极A 、B ,如图甲所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元件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mm 。

(2)为了测量元件电阻,某同学首先使用多用电表对元件粗测,元件电阻约为10Ω,现需准确测量电阻阻值,可供器材如下
A .被测元件x R (阻值约10Ω)
B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6V ,内阻约3Ω)
C .电流表1A (量程0~0.6A ,内阻约2Ω)
D .电压表1V (量程0~2V ,内阻1V 1000ΩR =) E.电压表2V (量程0~12V ,内阻约5000Ω) F.定值电阻0R (02000ΩR =) G .滑动变阻器1R (020Ω:) H.滑动变阻器2R (0100Ω:) I.电键、导线等
①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已经选择A 、B 、C 、I 除此之外,应该选用________(填写序号) ②根据所选器材,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_
③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请用上述物理量表示被测电阻x R =______。

(3)为了测量薄膜厚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

(4)若被测元件电阻为R ,元件直径为d ,电阻率为ρ,请结合使用(3)物理量表示薄膜厚度d ∆=____。

【答案】0.398(0.396~0.399均可给分) DFG (分压式接法
也可以) 电流表1A 示数I ,电压表1V 示数U (
)110V V U R R R I U
+-(或()1
1V 0
V U R
R R I
+) 电极A 、B
之间的距离L πL
d R
ρ⋅ 【解析】 【详解】
(1)[1]螺旋测微器主尺刻度为0,可动刻度为39.8×0.01mm=0.398mm ,所以读数为 0+0.398mm=0.398mm
(2)[2]因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6V ,电压表V 2量程太大,不能选择,可将电压表V 1改装,因此需要DF ;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安全下选择小的,比较方便操作,所以选择G 。

[3]该电路设计滑动变阻器阻值比被测阻值大,而且能保证仪器安全,因此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方式,使用伏安法测量被测电阻,其中电压表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总电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采用电流表外接。

电路如图:
[4]根据欧姆定律,需要测量电流表1A 示数I ,电压表1V 示数U ; [5]电压应为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的总电压,电流应为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则
()
()
111
1
1
V 0
V 0V x V V U
R R U R R R R U R I U I R ++==--
因为1
V U
I R ?
,所以也可表示为 ()
()
111
1V 0
V 0V x V U
R R U R R R R I
R I
++=
=
(3)[6]根据电阻定律
x L R S
ρ
= 其中薄膜很薄,展开后可认为是以圆周长为边,厚度为高的矩形,即
πS d d ≈⋅∆
所以为了测量薄膜厚度,还需要测量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为电极A 、B 之间的距离L 。

(4)[7]据题有
πL
R d d ρ
=⋅∆
因此
πL
d d R
ρ
∆=⋅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5.如图,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ABC ,其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BC 的边长为a ,现用一束宽度为a 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 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 、AC 面上,结果所有从AB 、AC 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全部直接到达BC 面。

某同学用遮光板挡住AC ,发现光从BD 间射出(D 未在BC 边标出),已知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2n =。

①求:单色平行光束到达BC 边的范围BD 的长度;
②拿掉遮光板这些直接到达BC 面的光线从BC 面折射而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 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 面的距离d 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不成两部分?(结果可以保留根式)可能用到的三角函数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答案】①33
2a -②()
23314
a + 【解析】 【详解】
光路如下图所示:
①由题意可知,遮光板挡住AC ,单色平行光束经AB 面折射后射到BC 之间的BD 这些光线在三棱镜中是平行的,设光线进入AB 面时的入射角为α和折射角为β,由几何关系可得,
45α=o
折射率sin sin n α
β
=
1sin 2
β=
30β=o
()1tan 452
a
BD β=
+︒-⎡⎤⎣⎦ ()()sin 453012cos 4530a BD ⎡⎤
︒-︒=+⎢⎥︒-︒⎣⎦
BD =
②如图1O 为BC 的中点,从BC 射出的光线与1AO 的延长线交于2O ,根据对称性光斑分不成两部分,由几何光线有
()tan tan 90222tan a a a d ϕθθ
=
=︒-= sin sin n θ
γ
=
15γ=︒
sin θ=︒
sin15︒=
d=
)1
4
a
16.某容积为20L 的氧气瓶里装有30atm 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 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4atm ,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latm 。

问最多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答案】34 【解析】 【详解】
设能够分装n 个小钢瓶,则以20L 氧气瓶中的氧气和n 个小钢瓶中的氧气整体为研究对象,分装过程中
温度不变,故遵守玻意耳定律,气体分装前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11221122p V np V p V np V +='+'

(
)()1
1
12
2
2
p p V n p p V
''-=
-
因为
12121230atm 1atm 4atm 20 L 5 L p p p p V V
=='='===,,,,

(304)20
34.6(41)5
n -⨯=
≈-⨯
则最多能分装34瓶。

17.如图,EMNF 是一块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透明玻璃砖,其折射率n=,边长MN =3 cm .一束激光AB
从玻璃砖的EM 面上的B 点入射,∠ABE=300,BM=
cm 在玻璃砖右侧有一竖直屏幕POQ ,PQ ∥FN ,
O 点与MN 等高,且NO=1 cm .若激光从玻璃砖射出后会在PQ 上形成光斑H (图中未标出),且光在每个面上的反射只考虑一次.求:
(i)激光在B 点发生折射的折射角; (ji)光斑H 到O 点的距离HO . 【答案】(1)300(2)
【解析】 【分析】 【详解】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i)由图可知:
由折射定律有:
则:
解得:
(ii)在中:
其中:,
则:MC=2cm
NC=MN-MC=1cm
由图可知:
因:
则:光线在C点发生全反射,最终从FN射出玻璃砖由图可知:
因:,则
即:
因为和相似,则:,即过D点做直线垂直PQ于G,则:,在中,,则:
解得:
【点睛】
对于几何光学问题,关键是正确画出光路图,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辅助求解.同时要掌握折射率的两个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