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1L生理盐水(0.9%NaCl溶液)中含有0.9molNa+
B . 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
C . 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
D . 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2. (2分) (2016高一下·南通期中) 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2分)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 4H2(g)+2NO(g)+SO2(g)⇌N2(g)+S(l)+4H2O(g)△H <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v(H2)=v(H2O)时,达到平衡
B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C .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D .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 (2分)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A . -1 780 kJ·mol-1
B . -1 220 kJ·mol-1
C . -450 kJ·mol-1
D . +430 kJ·mol-1
5. (2分) (2018高三上·包头期中)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B .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C .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
D .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 (2分) (2016高一下·合肥期末) 过氧化氢(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而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
B . 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 . 过氧化氢分子中只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D . H2O2与H2O互为同位素
7. (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 . 32 g氧气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 . 0.5mol的水含有的原子数是1.5 NA
D . 2 L 0.1 mol·L-1 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约为1.4 NA
8. (2分) (2016高一下·成都月考)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X,Y元素的金属性X<Y
B . 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 . 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C . 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 .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10. (2分)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W>Z>Y>X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 . 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11.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化学键断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④晶体中含有阴离子,一定含有阳离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⑨判断一种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方法是测其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A . ①④⑦⑧
B . ③④⑦⑧
C . ②⑤⑧⑨
D . ④⑦⑧⑨
12. (2分)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 N
B . t2时V正=V逆,达到平衡
C . t3时V正> V逆
D . t1时浓度c(N)=2c(M)
13. (2分) (2018高二下·林州月考) Se、Br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Br>Se>P
B . 还原性:S2->Se2->Br-
C . 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 在Se2Br2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14. (2分)(2017·通化模拟)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具有漂
白性
B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Fe比Cu
活泼
C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
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
点比较低
A . A
B . B
C . C
D . D
15. (2分) (2016高一上·西湖期中) 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表所示:
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b、c、d依次是()
A . AgNO3、HCl、BaCl2、Na2CO3
B . HCl、BaCl2、AgNO3、Na2CO3
C . BaCl2、Na2CO3、AgNO3、HCl
D . AgNO3、HCl、Na2CO3、BaCl2
16.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月考) 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Y、Z、W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 . 元素W、Z形成的简单氧化物,W的氧化物熔点更高
C .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间均可发生反应
D . 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W>Z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8分)
17. (3分) (2016高一下·浦城期中) 有0.5mol的Y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后被还原成中性Y 原子,另外已知0.4gY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1 的盐酸完全反应,且Y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若Y是短周期中某种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Y的名称为________,它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
(2)
Y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8. (4分) (2016高二下·岐山期末) 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 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1) 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 M是含有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的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3) W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19. (8分)(2018·全国Ⅲ卷) 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

回答下列问题:
(1) KI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

“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KCl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写出一点)。

20. (13分) (2017高一上·上海期末) 化学实验社的一次社团活动中做了锌与浓硫酸的反应,小明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指导老师胡老师指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这种判断是否正确,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饶有兴趣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胡老师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
(3)同学们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 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D中:________.
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
21. (10分) (2017高一下·容县期末)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 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
(3)该反应的△H___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实验②:vB=________
实验③:vc=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8分)
17-1、
17-2、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20-5、21-1、21-2、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