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环保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环保工作总结
国道211线高速公路A12合同段环保总结
由中铁十三局承建施工的国道211线灵武至甜水堡段及联络线古窑子至青铜峡公路灵武至白土岗第十二合同段起讫里程K32+340-K38+900,全长6.56公里,本合同位于吴忠市利通区G211线机场高速公路段的灵武(梧桐树)互通立交终点渐变段处,路基宽度24.5米。

工程造费用124281086元。

其中环保费100000元。

一、工程环境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本项目地处银川市黄河以东灵武市,路线大部分地处黄河冲击台地,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路线跨越东干渠后进入额尔多斯高原(台地)西北缘的毛乌苏沙地边缘与黄河冲击台地的交汇处,地势东高西低,倾向黄河,地势开阔属银川冲积平原地貌。

海拔高程在1100-1200m之间。

主要由细沙、砂粘土、粘砂土及圆砾构成,第四系厚度较大。

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村订密布,农业发达,水利设施配套完整。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起讫桩号K32+340-K38+900,挖土方900m3,填方74万m3; X302改移起讫桩号NK0+000-NK0+680,挖土方623m3,填方7308m3。

桥涵工程:上跨主线分离式立交桥5座,总长933.34 延米,通道桥:2座101.58延米,涵洞:共13座,盖板涵8座长296.26延米,圆涵5座长173.26延米,其中拆除圆管涵一道长24.5延米。

(本合同段构造物见“表1-1桥涵洞表”)
表1-1桥涵表
序桥涵名称中心桩号跨径及孔数长度
1 预留分离式立交桥K33+993.417 3×30 97.20
2 预留分离式立交K34+876.06 3×30 97.20
3 农场渠中桥K36+038 4×20 87.08
4 通道桥K36+305.3 1×10 17.52
5 通道桥K36+699 1×8 15.52
6 新杜路分离式立交K37+073.8 3×16 54.54
7 龙崇路分离式立交K37+418 3×13 47.04
8 大古铁路分离式立K38+464 21×30 637.36
9 盖板涵K33+305 1×4 24.50
10 盖板涵K33+362.4 1×2 24.50
11 盖板涵K34+288.2 1×2.5 38.99
12 盖板涵K35+220 1×2 35.99
13 盖板涵K35+949.6 1×3 63.31
14 盖板涵K36+251.6 2×4.0 29.99
15 盖板涵K37+020.7 1×2.5 40.99
16 盖板涵K37+360.9 1×2.5 37.99
17 圆管涵K36+165.3 1×1.5 48.32
18 圆管涵K36+731.8 1×1.5 41.10
19 圆管涵K36+978.4 1×1.5 45.62
20 圆管涵K37+905 1×1.5 38.22
21 圆管涵(拆除)K32+428.6 1×1.5 24.50
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编制了项目部环保领导小组、工区(场、站)及各级人员环保职责(略)
3、编制了项目部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员工驻地生活环境管理制度、节能降耗管理制度等。

(略)
(四)落实环境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1、项目在每月初召开集体会议,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各部门、工区、预制场、拌和站、试验室月度环境目标管理绩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2、把各桥涵作业队现场管理绩效列为每月未进行的“平安工地”质量、环保、安全月检考核评分主要内容,兑现奖惩,公示考核评分结果。

(五)进行环境因素辨识
1、对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进行辨识144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辨识24项。

建立了项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2、项目环保部向驻地五办提交了“关于上报环境影响调查及环保措施的报告”。

3、应灵武市环境监察大队现场环境监察记录要求,向灵武市环保局提交了《宁夏境国道211线项目环境影响调查报告》。

(六)认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1、项目进场施工以来先后10次组织召开会议,员工及作业队人员200余人次参加了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学习以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项目经理战丽娜、项目书记秦永对做好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多次向项目各部门、各作业队负责提出了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工作要求。

2、在现场环境工作检查中结合实际开展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宣传,教育作业人员在思想上提高环保法律意识,施工中注意爱护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3、在向施工负责人、技术员、作业队负责人以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交底,参与交底作业人员进行了签字。

4、积极营造施工现场良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氛围。

项目在各构造物施工现场、拌和站、钢筋预制场、施工便道等处设置环境宣传标牌50余块,同时注意对损坏和丢失的环境宣传牌进行补栽。

三、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对作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教育还不到位,作业人员环境保护法律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二)影响施工现场内的环境因素
1、箱梁预制场存在废弃砼清理不及时和在场内随意乱倒现象。

2、拌和站个别外聘人员将砼废料倒在垃圾池内。

3、砼罐车驾驶员将罐体清洗水倾倒在拌和站附近。

4、个别洒水车人员在加水时离开现场,形成罐内水满外溢流地面。

5、预制场作业队人员驻地环境卫生不注意打扫和清理保持。

四、对环保管理工作上薄弱环节的认识
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参与项目建设每一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对项目施工一年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回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施工中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环保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针对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持续改进,为实现项目环境管理继续努力。

五、后期环保工作落实
(一)项目至2011年3月进场后已安排机械、人员对原空心板预制场地、箱梁预制场地内的预制台座进行了拆除,现场进行了清理整平恢复。

见下图
梁场恢复图
拌合站恢复
(二)K36+038农场渠钢便桥已于2010年11月拆除,对渠堤进行了整平恢复。

(三)施工路段各便道在2011个3月份已安排机械进行挖掘、整平、恢复,目前已恢复完毕。

(四)对项目施工地段的涵洞、桥梁结构物以及路基两侧的垃圾、废弃料进行了清理。

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的不足之处,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对桥涵工程主体结构本身的质量和安全较为重视,对附属工程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重视不够,而对某些施工方法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更是认识不足,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为把国道211线建设成为一条“理念新、质量优、环境美、特色强”的一流高速公路,实现
“规范化管理、新理念设计、环保型施工、全优良品质”的典型示范工程目标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