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的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 9 : 2007 年 3 月,某市人民医院门诊大
5、跌倒
楼一台扶梯发生一起看病人摔倒的事件,未 造成伤害。经调查,该名病人(女性年龄60 岁)在乘扶梯上二楼时,站在梯级左侧,左 手紧握扶手带,估计由于扶手带的运行速度 滞后于梯级运行速度,而该病人感觉到身体 向后时更加紧张的握紧扶手带不放,最后摔 倒到梯级上,并被梯级倒拖着。
4.1、事故分析
事故7和事故8均发生在扶梯出口梳齿板与围 裙板的相交处,而实际上是在出口梳齿板前 一段距离内小孩的脚已经夹进梯级踏板与围 裙板的间隙之间,并且随着梯级的运动至梳 齿板处,由于梳齿板的阻碍使小孩的脚夹在 梯级踏板与梳齿板和围裙板之间,而此时梯 级仍然继续运行,其踏面的齿槽不断的伤害 小孩的腿和脚,直至扶梯停止运行。其原因 可能为一下几点:
事故 2 : 2004 年 5 月 19 日下午 1 点左
右,1男童从某百货商场7楼的2台并 行自动扶梯之间的一条宽 23 公分的 缝隙中摔到了地下室死亡。该商场 自从开业至今,一直用一个花盆挡 住扶梯缝隙,他们认为"花盆底座直 径有 28 公分,植物高度和扶梯差不 多,花盆很重,一般掉不下去,所 以还是比较安全的。
1.1、事故原因分析
①对于事故 1 ,可以认为是由于死者鲁莽轻率行 为导致, GB16899 已经考虑到某些情况下使用者 的鲁莽轻率行为,但不是全部的情况。 ②对于事故 2 ,导致发生坠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两台扶梯之间存在的230mm间隙。
1.2、检验规程中对于坠落的防护
①4.2 条,其目的是防止由于自动扶梯出入口 空间不够大,致使乘客滞留在期间造成拥堵从 而发生将人员挤掉到扶梯下或从扶梯四周跌落。 ②5.2 条,其目的是使乘客不能方便的站立在 裙 板 上 ( 标 准 采 用 的 方 法 是 5.1.5.7/5.1.5.7.1/5.1.5.7.2),从而能够 阻止人员方便的翻越扶手。 ③12.2条,其目的是告诫乘客必须遵守相关的 要求以及正确使用自动扶梯的方法,才能保证 安全不会从扶梯上坠落。
4、机械部件之间的间隙产生的挤压
事故 7 : 2006 年,在某市发生一起扶
梯裙板夹伤儿童脚部的事故。然而这 次事件后经检验,该台扶梯裙板与梯 级间的间隙正常,在标准规定的范围 内。分析有可能是因为裤子下摆或鞋 子等物件先进入间隙后卡在裙板对接 部位引起脚部进入,从而发生了挤压 事故。
事故8:2007年8月13日下午,在某市轻轨车
2.1、事故原因分析
①对于事故 3 ,其调查公布的原因是扶梯 驱动电机与减速箱之间的弹性联轴器中橡 胶垫损坏,导致齿轮啮合失效,造成扶梯 及主链下滑。而引起橡胶垫损坏的主要因 素是地铁站较大的客流量和该地百年未遇 的高温天气,使得设备运行工况恶劣,加 速橡胶垫的老化。
②、对于事故4,本人认为造成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扶梯严重超载运行,电动机的功率 不能提供满足负荷的制动力矩而产生逆转, 即使7.4条要求的保护动作,制动器也无法 将扶梯停止下来,从而导致溜车。次要责 任应该是管理者的责任,没有采取措施防 止扶梯超载。由于扶梯本质不能保证超载, 其载重量是按人员正常规矩的站立在梯级 设计的,如果发生不正常的滥用,安全是 不能保证的,因此管理者有责任防止扶梯 被滥用。
6、 管理不善造成的其它事故,占事故的
9 ﹪ 。
1、 坠落
在自动扶梯事故中,坠落事故是较多且产生的 后果是最严重的,一般自动扶梯的伤亡事故基 本上都是由于坠落造成的,因此如何通过检验 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个检验人员应该 认真对待的、高度重视的。
事故1:2005年10月3日晚,11岁的彬彬随
2. 运行中发生的逆转
逆转事故的发生除了设备本身制造的原因外, 主要还是调整以及检验存在问题,比如在验 收检验时不对制动器进行满负荷试验,使制 动器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遇到突发事件非 常容易发生事故,由于自动扶梯都安装公共 场所,所以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 大家要认识到该检验的重要性,不能掉以轻 心。
事故10:2006年4月20日,一名75岁老人
在某市江北机场后机楼乘坐自动扶梯时摔 倒,造成锁骨骨折、头皮撕裂的伤害。该 自动扶梯设臵了节点模式,自动起动后在 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到0.65m/s,又由于后机 厅灯光只开了一半,自动扶梯进入区域光 度不够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5.1、事故分析
①事故9的主要原因是扶手带的运行 速度与梯级运行的速度不一致,并 且超过了标准要求的 0 ~+ 2 %,加 上乘客年老体弱,心情慌张,造成 了事故的发生。 ②事故10的主要原因是老者不了解 扶梯的特性,对加速过程中的扶梯 产生恐惧感,没有及时握住扶手带, 造成事故的发生。规范对于自动加 速运行的扶梯没有作出加速度的要 求。
③4.6条,其目的是防止两台扶梯运行中相互产生 的干扰与碰撞。
④12.2条,其目的是告诫乘客必须遵守相关的要求 以及正确使用自动扶梯的方法,才能保证安全不 会发生碰撞和剪切。
3.3、检验要求
①测量4.5、4.6条要求的尺寸。 ②对于需要设臵防护装臵的夹角,检查是否设臵了 可靠的有效的防护装臵。目前一些扶梯虽然设臵了 三角挡板,但设臵的位臵不对,没有将夹角封闭, 而且一些挡板规格尺寸均达不到可靠的要求。
①围裙板的强度不够,受到挤压后与梯级之 间的间隙变大,使脚夹入,而由于围裙板具 有弹性,在将脚取出后,恢复到原来的间隙; ②梯级下沉,使其与梳齿板的间隙增大;
③梳齿断齿,使其与梯级踏面的间隙增大;
④梯级驱动轮磨损,左右逛量增大,当与围 裙板之间夹入异物时将梯级推向另一边,使 其间隙更大,而当异物取出后其又回到原位 运行。
3、与物体发生碰撞、剪切 事故5 :2007 年8 月 1 日晚上 10 时多,某市
一大型卖场内,一名男孩正顺着车库通往 卖场的自动扶梯往上前行,同行的伙伴在 楼下大叫男孩的名字,于是男孩双手搭在 电梯上伸出头向下张望。就在男孩身体向 扶梯外倾斜时,脖子被卡在了运行中的扶 梯与墙壁间,并随着扶梯的上升被向上拖 带了几步。男孩的头颈被包裹在墙上的金 属挡板划伤,当场血流不止。卖场工作人 员见状,立即停运电梯,并迅速将男孩送 往医院。
事故3:2003年9月8日某地铁站提升高
度 8m 的 5 号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 生故障,并逆转向下溜车,造成梯上14 名乘客摔倒,其中1人轻伤。
事故4:2005年某购物中心由于大量人
员为了抢购廉价商品涌入一楼通往二楼 的扶梯上,,使向上运行的扶梯逆转向下 运行,造成乘客在下出入口挤压,14人 送往医院,1名38岁妇女因胸椎骨折被 高位截瘫。
②、对于应该设臵附加制动器的,检查是否设 臵了附加制动器,并且对附加制动器进行满负 荷状态下的动作试验。不能因为对生产厂家的 信任以及其它任何原因而放松,而且不能只是 凭眼观来判断,即使该制动器的结构符合要求, 但我们还要考虑到安装以及调整或者是运输带 来的变化。对所有扶梯的附加制动器都应认真 地进行检验且合格,只有严格执行检验规程才能 防止事故的发生。
自动手扶电梯的事故案 例 分析以及检验要求
自动扶梯结构
扶手系统 金属结构
层站(前沿板)
1、 坠落,占事故的15﹪;
2、 运行中发生的逆转,占事故的9﹪ ;
3、 与物体发生碰撞、剪切,占事故的 15﹪ ;
4、 机械部件之间的间隙产生的挤压,占事 故的43﹪ ; 5、 跌倒,占事故的9 ﹪ ;
扶梯与旁边的墙壁存在障碍物或夹角,而且
没有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装置。而且由于乘
客没有遵守使用规则,将身体和头部伸出到 扶手外,造成事故的发生。
3.2、检验规程中对于碰撞、剪切的防护
①4.4条,其目的是通过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乘客 的头被扶手带与建筑物的障碍物之间的间隙挤压、 被障碍物碰撞受伤。
②4.5条,其目的是防止乘客的手被扶手带与墙壁 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的间隙夹伤。
2.2、检验规程中对于逆转的防护条款
① 7.4 条,其目的是保证当扶梯发生逆转时 制动器动作使运行的扶梯停止下来。 ② 9 条,其目的是保证当电梯制动器失效或 者驱动链断链时,通过附加制动器的动作将 扶梯停止下来。
2.3、检验要求 为了防止逆转事故的发生,应该进行下列检验: ①、对工作制动器进行满负荷状态下的制停距 离测试,其制停距离应该在最大值的范围内, 对于定期检验的扶梯,其在进行制动器制停距 离测试时,测试的距离应该接近最小值,如果 接近最大值,当扶梯满负荷运行时,制动器有 可能不能可靠的制停。
事故6 : 2002 年某区一家商场扶梯上
行运行,扶梯扶手带中心线与扶梯旁 的钢架的水平间隙 0.3m,没有装设防 护挡板,一顾客乘坐时,头部伸出扶 手外侧向下张望,造成右耳发生裂缝 30mm 的意外伤害。该钢架为验收完后 商场增设的,未设防护装置。
3.1、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5、事故6发生碰撞和剪切的主要原因是
1.3、检验要求
虽然从上述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 排除检验机构以及使用单位的责任,但 是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我 们应该在检验中注意到有可能引发坠落 事故的情况,特别是目前相关法规没有 排除扶梯本体以及标准规定的要求以外 引发的安全事故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 有可能承担法律的责任,因此建议对扶 梯四周的安全进行检查。
站 A 入口处, 2 岁大没有穿鞋的女孩小丽(化 名)和婆婆下自动扶梯时,很兴奋,非要下 来自己站着。到扶梯末端,孩子没有抬脚, 脚趾顺势滑进挡板与活动台阶的缝隙中 ,可扶 梯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向下运动,右脚不慎卷 入扶梯的挡板下。经过消防队1个小时的营救, 虽然孩子的腿被取出,但经医生诊断,其伤 势严重,可能需要截肢。
4.2、检验规程对于挤压的防护
①5.6条,其目的是保证围裙板的强度不容易产生变 形,使之与梯级之间的间隙不会由于受到外力而发 生变化;保证围裙板表面不会由于摩擦系数大而将 裤子、裙子等带入与梯级的间隙中或围裙板连接处 的缝隙中。
②5.7条,其目的是防止围裙板与梯级之间的间隙将 乘客的鞋、裤子、裙子等夹入,造成伤害。 ③6.1条,其目的是防止梯级踏板表面与梳齿板之间 的间隙夹入乘客的脚。 GB16899 8.3.2还对梳齿板的结构作出了具体规定, 其目的仍然是防止夹入乘客的脚。
4.3、检验要求
③观察梯级受力时左右方向的移 动惯量,是否会超过与围裙板之 ①用斜塞尺测量相关尺寸; 间规定的间隙尺寸; ②检查是梯级踏面是否有断损
情况,检查梳齿是否有断齿情
况;
④拿一工具用力顶围裙板, 观察变形情况,当怀疑强 度不够时,使用测力计测量。 对围裙板的最不利部位,垂直施加一 个1500N的力作用在25cm² 面积 上,其凹陷不应大于4mm,且不应 由此而导致永久变形。
母亲李女士前往某书城购书。李女士在3楼 买书时,彬彬独自一人上下自动扶梯,就在 彬彬再次从3楼上至4楼时,突然意外地从自 动扶梯上翻出,直坠至一楼,当时虽被火速 送往医院仍无法挽救其生命。书城每个楼层 与自动扶梯两侧之间均有2米宽的空隙,从 一楼直通四楼,扶手两侧没有任何安全防护 装臵,彬彬正是从这个空隙中由三搂直坠至 一楼死亡的。
5.2、检验规程中对于跌到的防护
13.1 条,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扶手带与梯级运 行速度不一致,而使乘客握住扶手带的手和 站立在踏板上的脚产生相对位移,如果乘客 慌张有可能产生跌到。
5.3、检验要求
使用转速表分别测量扶手带以及梯级的运行 速度进行比较计算。
6、管理不善造成的其它事故 事故11:2005年在某地一酒楼装修,使用自动 扶梯从2F向1F搬运一台大冰箱,前后各一人扶 着冰箱,当冰箱运行出2m左右位置时,突然停 止,前面的人支撑不及,冰箱向前翻滚下去, 将前面的人腿部压伤,同时损坏十多个梯级。 幸好当时扶梯下部并无其余乘客。 事故12:据报道2006年某市人才交流招聘会期 间发生一起因拥挤造成扶梯破坏的事故,扶梯 扶手严重挤垮变形。当时来找工作的人流非常 大,由于人员在出入口没有得到及时的疏散从 而造成了该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