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专项测试 (含答案) (1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样本与数据分析初
步》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l ,2,4, x, 6,9.如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 4
B.5 C . 5.5 D . 6
2.(2分)小明记录某社区七次参加“防甲型H1N1流感活动”的人数分别如下:33,32,32,31,32,28,26.这组数的众数是( ) A. 28 B .31 C .32 D .33
3.(2分)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的统计如表所示.则这10双运动鞋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25.5厘米,26厘米 B .26厘米,25.5厘米 C .26厘米.26厘米
D .25.5厘米.25.5厘米
4.(2分)若a ,b ,c 的平均数是15,则3a-2,3b+2,3c-3的平均数是( ) A .43
B .44
C .45
D .46
5.(2分)有两组数据,第一组有4个数据,它们的平均数为x ,第二组有6个数据,他们的平均数为y ,则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
2
x y
+ B .46x y + C .
235
x y
+ D .
10
x y
+ 6.(2分)在方差的计算公式222222123451
[(10)(10)(10)(10)(10)]5
S x x x x x =-+-+-+-+-中,
数字5和10分别表示的意义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D.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7.(2分)为了解我市七年级20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对其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50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8.(2分)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 30吨B. 31 吨C. 32吨D. 33吨
9.(2分)甲、乙、丙、丁四位数选手各l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环,众数和方差如下表,则这四个人中水平发挥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0.(2分)在下列抽样调查中,样本缺乏代表性的个数有()
①在沿海地区的农村调查我国农民的年收入情况;.
②在某一城市的一所小学抽查100名学生,调查我国小学生的营养情况;
③在公园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④任选l0所本省中学调查本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A.1个B.2个C.3个D.4个
11.(2分)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12.(2分)有下列三个调查:①了解杭州市今年夏季冷饮市场冰琪淋的质量;②调查八年级(1)班50名学生的身高;③了解一本300页的书稿的错别字个数.其中不适合采用普查而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有()
A.3个B.2个C.1个D.0个
二、填空题
13.(2分)如图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前六名国家的统计图:则这组金牌数的中位数是枚.
奥运金牌榜前六名国家
14.(2分)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两班平均分和方差分
别为82
x=
甲分,82
x=
乙
分,2245
S=
甲
,2190
S=
乙
.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填“甲班”
或“乙班”).
15.(2分)数据98,l00,101,102,99的标准差是 .
16.(2分)已知三个不相的正整数的平均数、中位数都是3,则这三个数分别为 . 17.(2分)一组数据为l,2,3,4,5,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18.(2分)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打分如下:8.5,8.9,8.0,8.0,9.5,9.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19.(2分)已知一组数据:-2,-2,3,-2,x,-l,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5,则这组数据中位数是.
20.(2分)在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分.
21.(2分)已知一个样本1,3,2,5,x,其平均数是3,则x= .
22.(2分)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
(2)800名学生是总体;( )
(3)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
(4)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
(5)200是样本容量.( )
23.(2分)请指出下列问题哪些是普查,哪些是抽样调查.
(1)为了解你所在学校的八年级所有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学生进行调查;
(2)为了解你所在班级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女生进行调查;
(3)为了解你所在班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学生进行调查.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
24.(7分)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如表l:
表 1
根据表1解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2:
表2
姓名平均成绩/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
小王807575190
小李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
若将80分以上(舍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
(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25.(7分)王伯伯在一个新开的鱼塘内放养了一批鱼苗,3个月后,他想了解这批鱼的生长情况(成活率、塘内鱼的总量),请你利用所学的调查方法,帮助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6.(7分)某校为了了解全校20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将结果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是多少?
(2)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所用时间是多少?
(3)请你根据以上调查,估计全校学生中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含1.0小时)的有多少人?
27.(7分)在种植西红柿的实验田中,随机抽取10株,有关统计数据如下表:株序号12345678910
成熟西红柿的个数2528625794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_个,众数为_________个,中位数为_________个;(2)若实验田中西红柿的总株数为200,则可以估计成熟西红柿的个数为_________.
28.(7分)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最近的l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585,596,610,598, 612, 597,604,600,613,601;
乙:613,618,580,574,618,593,585,590,598,604.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两人这l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 m就很可能冠军,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 m就能打破记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29.(7分)有两个代表队各四人进行答题竞赛,现把数据统计如下:
第一组
编号1号2号3号4号
做对题数162297
第二组
现要发两个奖项,一个是个人金牌,另一个是团体金牌,请问该把两块金牌怎样发放?
说说你的理由.
30.(7分)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余塔在1918~1958年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 mm;1959~1969年这ll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 mm.那么1918~1969年这52年间,比萨斜塔平均每年倾斜约多少mm (精确到0.01m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2.C
3.D
4.B
5.C
6.D
7.D
8.C
9.B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
13.21
14.乙班
15
16.1,3,5或2,3,4
17.3.5
18.8.65
19.-1.5
20.71
21.4
22.(1)√ (2)× (3)√ (4)× (5)√
23.(1)抽样调查;(2)抽样调查;(3)普查
三、解答题
24.(1)表中依次填:80,80,80,40.
(2)在这五次考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小李;
小王的优秀率为40%,小李的优秀率为80%.
(3)有两种方案,即:(方案一)我选小李去参加比赛,∵小李的优秀率高,有4次得80分以上(含80分),成绩比较稳定,获奖机会大.
(方案二)我选小王去参加比赛,∵小王的成绩获得一等奖的机率较高,有2次90分以上(含90分):因此有可能获得一等奖.
25.略
26.(1)众数是1.0小时;
(2)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是1.05 h.
(3)全校学生中这一天课外阅读时间在1.0 h以上(含1.0 h)的约为1400人.27.(1)5,2,5.
(2)1000.
28.(1)601.6
x=
甲cm,597.3
x=
乙
cm;(2)265
S=
甲
.84cm2,2221.41
S=
乙
cm2;(3)略;
(4)为了夺冠,应选甲参赛,为了打破纪录,应选乙参赛29.个人金牌给2号,团体金牌给第一组
30.1.13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