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教法两种境界──《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一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教法两种境地──《丰饶的西沙群岛》
听课一得
近来听了两位语文教师各自执教的《丰饶的西沙群岛》
(人教版第五册、上海S 版第六册)一课,两种不一样的教法惹起了我的考虑。

A
教师的讲堂教课简介
第一步:分组研读课文。

老师让学生自由分组,分红“海水研究小组”“海底研究小组”“海滩研究小组”“海鸟研究小组”,而后各组分别研
读第二、三、四、五自然段中的相应一个自然段,要求是:仔
细地读一读,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步:报告研读成就。

生:我们“海水研究小组”知道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五颜六色、异样漂亮的。

生: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海底的海产好多,有珊瑚,有海参,有大龙虾,还有鱼。

生:我增补一点,那边的鱼各种各种,多得数也数不清。

师:
那么多海产呀,你就挑一种你喜爱的海产,仔细地读一读描
绘它的句子,而后,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吧。

生:我们“海滩研究小组”知道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漂亮
的贝壳、风趣的海龟。

同学们你追我赶地说着自己的研读成就,教师不断地夸奖
着。

教室里氛围热情。

第三步:朗诵课文。

学生精选自己喜爱的一段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B
教师的讲堂教课简介
第一步:师生研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让学生在“贝壳”和“海龟”中选择一种,研读有关段落,要求是: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懂“贝壳”或“海龟”的
特色的?圈圈画画重要词语。

第二步:组织报告沟通。

(以“贝壳”这部分的沟通活动为例)教师抓住学生报告中提到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百怪
千奇”“无所不有”等词语,要修业生联合看图自由想象,进
行句式训练:
贝壳大小不一,大的(),小的()。

贝壳形状多样,有的(),有的(),有的()。

贝壳颜色不一,有(),有(),有()。

西沙群岛的贝壳真是()、()!
第三步:自主研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圈圈画画重要词语的方法自主研读第三自
然段,而后组织学生展开口语表达活动:为海产品做代言人,
看看谁介绍得正确、风趣。

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
中。

一会儿,一场别出心裁的海产品自我介绍会拉开了序幕:珊瑚:大家好,我是海底的漂亮公主──珊瑚,我和我的姐妹
们形态万千,漂亮多姿。

你看,我们的样子像不像一朵朵绽放的
鲜花?
海参:(从容不迫地)你们好,我是海参,在海底,我们的
家族成员可多了,我们常常懒洋洋地蠕动着,大家都叫我们
“海底老人”。

大龙虾:(粗声粗气地)我是大龙虾,是海底的治安管理员,
坏家伙们看见我一身厚厚的铠甲、一对威严的大钳子就吓得
逃脱了。

大家此后有什么麻烦,就来找我,我必定帮忙。

鱼:
我们鱼儿家族遍及海底的各个角落,兄弟姐妹多得数也
数不清。

我们被称为“海底时装模特队”。

你瞧,我们每日
都衣着漂亮的衣服在海底作巡回演出呢!思虑
表面上看, A 教师在这堂课里“轻松解决”了四个自然段的教
课任务,而 B 教师只达成了 A 教师的一半。

可是,从教课实效上看 B 教师的课更加扎实有效,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课要着重语言的累积、感悟和运用,着重基本技术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 《丰饶的西沙群岛》语言十分优美,能够作为学生语言累积的好素材。

A 教师却忽略了语文课姓“语”的特征,将语文课上成了“参观
课”“旅行课”,认为学生对语言有所感悟就船到码头了,语言的学习只逗留在表层。

B 教师抓住了“语言”这根语文课的命脉,先扶着学生学习语言,再松手让学生学习语言。

特别是,“海产品自我介绍”的活动设计特别奇妙──学生特别喜爱这类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踊跃性。

学生要做海产品的代言人,就一定理解描
写海产品特色的词语,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学
生语言的累积、感悟和运用过程也特别到位,这才是真实的
语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