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惊厥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现场急救方法和防治。

方法对160例惊厥患
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0例惊厥患儿,经灵活综合抢救治疗,除4例(2.5%)死亡,6例(3.75%)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外,其余患儿(93.85%)全部
治愈出院,经随访有10例复发,复发率低。

结论尽快控制小儿惊厥发作,针对
病因治疗和有效预防,对减少后遗症的产生甚为重要,治疗方法的灵活性,更能
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治愈率,预防复发,改善儿童预后。

【关键词】儿童惊厥病因分析防治
小儿惊厥是小儿科常见的急诊,长时间的惊厥可引起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
造成癫痫,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的可能性增加,严重的窒息致死,因此首先尽快
止惊十分必要。

我院对160例小儿惊厥进行综合性急救。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160例惊厥患儿,
其中婴幼儿100例,占62.5%,热性惊厥64例,占4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
病36例,占22.5%,其中并颅内出血20例,病毒性脑炎18例,占11.25%;低
钙惊厥24例,占15%;癫痫16例,占5%;其他有大脑发育不全,药物中毒等
占6.25%。

1.2 器材输液器(5,7号)、剃须刀、橡皮管、碘酒、酒精、消毒棉签、止
血带、无菌玻璃注射器、氧气瓶、牙垫、舌钳、吸痰器。

1.3 急救药品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氯羟安定、10%葡萄糖酸钙。

1.4 方法
1.4.1 接诊后将患儿放在空气通畅的房间内,专人护理,保持安静,尽量减少
不必要的刺激,解开衣领和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放牙垫防止舌咬伤
及后坠、防外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严重者给氧。

1.4.2 快速止惊
1.4.
2.1 安定为首选药物,如静脉易穿刺,首选静推,每次剂量0.3-0.5mg/kg ,一般婴儿用量不超过5mg,年长儿不超过10mg,速度 1mg/min,一般用药后1-
5min即可在脑内达到峰浓度,1-3min生效,抽止停药,不一定用完全量。

安定
静润半衰期为15min,有效期可维持30-60min,必要时15min后重复。

可用安定
注射器直接推注,但用后须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冲尽血管内药液,或在用前将
其稀释1-2倍再注入,以免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若静脉穿刺困难,立即选用安
定溶液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安定每次剂量0.5-0.7mg/kg,10%水合氯醛
0.5ml/kg,安定易于塑料结合,故宜用玻璃注射器接极短的连接管直肠给药,插
人肛门5cm,也可较快奏效。

安定直肠给药5min可达有效血浓度,6-10min即可
达到峰值,故其吸收率比肌注吸收快,仅次于静注,止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10%水合氯醛0.5ml/kg用等量盐水稀释后保留灌肠也可较快奏效。

我们对静脉穿
刺困难者,立即选择直肠给药操作简便易掌握,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也可尽快
赢得抢救时间。

1.4.
2.2 苯巴比妥(鲁米那)剂量每次10mg/kg。

若静脉用,速度25mg/min,一般在15min内惊厥停止,如无效30min后可重复1次;若肌注起效慢,30min
才达到有效血浓度,不适于惊厥急救,但维持时间较长,可达4-6小时,常用于
安定止惊后巩固疗效,或与其他止惊药交替使用。

若新生儿HIE,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5-30min内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
10mg/kg,每日维持量为5mg/kg。

1.4.
2.3 若安定不能迅速止惊,可改用氯硝安定静注或直肠给药,每次剂量
0.05-0.1mg/kg,静注速度0.1mg/s起效迅速。

1.4.
2.4 单一药物不能止惊时,可联合使用两种止惊药物,定期交替使用,如:苯巴比妥肌注与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交替。

1.4.3 其他治疗①惊厥时间大于5min者给予降颅压、脱水、利尿。

常用药物为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

②对热性惊厥的要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③对病因进行治疗,边抢救边找原因,如低血钙止惊后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
钙20ml/kg加等量的10%葡萄糖液缓慢静滴。

④对惊厥频繁全身情况差的患儿,在抢救过程中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给药、供给液体及营养,维持水、电解质
及酸碱平衡,足量的抗菌素,对微循环障碍的给2 : l液扩容,静滴低分子右旋糖
酐等。

2 讨论
2.1 惊厥系指阵发性不自主的全身或局部骨骼肌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惊厥
呈持续状态或反复频繁发作时可引起生命功能紊乱、意识、呼吸、循环障碍、血
压改变、体温升高或降低,继之缺氧、低血糖、脑水肿,上述变化进一步加重惊厥,形成恶性循环,重者甚至致残或死亡[1-4]。

因此任何原因引起的惊厥均应按
急症处理。

其原则为:①快速止惊;②维持生命功能正常;③边抢救边查找原因;④预防惊厥复发;⑤防止和减少脑损伤,改善儿童预后。

2.2 诊断惊厥仅是一个症状,应尽快找出病因,只有针对病因才能避免惊厥
复发,因此必须结合患儿的年龄、季节、病史、体检、必要化验和检查综合分析
确诊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2.3 病因分析及机理本组小儿热性惊厥占首位。

热性惊厥以6个月-3岁多见
占40%,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未成熟,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对皮层的抑制作用弱,神经髓鞘形成不良,绝缘和保护功能差,发热时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扩散和
泛化至整个大脑而形成惊厥。

既往正常的婴幼儿出现1次短暂的高热惊厥可能不
引起癫痫和智能低下,但仍应进行密切随访,因为1/3病例有第2次发作,1/10
病例有第3次发作,其中初次发作在1岁以内者50%会复发,热性惊厥转为癫痈
的发生率为2-7%,在热性惊厥发作前,若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则癫痫发生率增高
且有可能发生智能低下,而严重惊厥本身也可导致损伤而发生智力低下,故应教
会家属如何进行物理或药物降温及止惊药物的使用。

方法有三:①平时不服药。

一旦有发热立即经直肠或口服安定(用量1次5mg,或每日0.6-0.8mg/kg),结
合退热治疗,安定维持用药至体温稳定,恢复正常。

可使复发减少2/3以上。


药指征:A: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发作史者;B:有2项或2项以上复发或癫
痈危险因素;C: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者。

②长期连续用药每天服用
抗癫痫药。

首选丙戊酸钠(每日15-30mg/kg),其次是苯巴比妥(每日3-
5mg/kg),疗程一般2年。

即连续服药至不在惊厥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

用药指征:A: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小于38度)发作史;B:有超过15-20
分钟的长程发作史,但间歇短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者(如:从发热到惊厥出现
的间期太短); C:发病后2周脑电图仍出现尖波、棘波或尖慢综合波。

③平时不
服药,一旦发热体温超过37.5 度即给予安定片口服,每次0.2mg/kg,8小时后热
未退再服一次,可用药至5-6岁。

用药指征同①。

安定口服给药后,吸收快,约
1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生效,且代谢快、毒性低而被
选用。

热性惊厥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的12小时内,故在此时间内一般应用2次
就能起到预防作用。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为小儿惊厥的第二位原因,本组病例
约55.55%合并颅内出血。

脑组织缺氧缺血后细胞膜受损,ATP减少,Ca2+大量内流,激活细胞内多种酶,引起一系列代谢性连锁反应,使脑细胞直接受损、破坏;脑兴奋性氨基酸增加,激活NMDA受体,Na+、CL—进入细胞内,直接加重脑细
胞水肿,以及再灌注损伤,大量自由基产生,酸中毒存在等因素综合作用,使脑
细胞坏死、液化、软化灶形成。

缺血缺氧性脑病不论合并颅内出血与否,均能造
成智能落后,可伴有脑瘫、癫痫、失语、失明等。

慢性缺氧(如:过期产、脐绕颈、妊娠高血压、足月小样儿等)在宫内部可影响胎儿,尤其对脑组织的损害应
引起足够重视,预防方法:孕妇产期作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
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
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

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鼻、咽喉部分泌物并做
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为小儿惊厥的第三位病因,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维生素D缺乏早期钙吸收差,血钙下降而甲
状旁腺反应迟钝,致使血磷正常、血钙低,一般血总钙浓度低于1.75-1.88mol/l,
或钙离子低于1.0mol/l进可引起手足抽搐发作;②夏季阳光充足或开始维生素D
治疗时骨脱钙减少,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而骨骼加速钙化,钙沉积于骨,使血钙
降低诱发本病;③发热、感染、饥饿时,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增加,钙离子下降而发病。

因惊厥和喉痉挛皆可危及生命,故应首先采取抗惊厥、镇静等
急救措施,与此同时,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等量10%葡萄糖水稀释,静脉缓慢滴注,每天2-3次,直至缓解。

同时用维生素D预防是最重要的,妊娠
后期孕妇应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
白质等营养物质;努力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患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
极治疗;对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9个月给予维生素D310-20万IU,1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同时使用钙剂。

新生儿期应加强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尽早晒太阳;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儿可进行药物预防,
于生后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500-1000lU,连续服用。

不能坚持口服者可给予维生素D310-20万IU 1次肌注(可维持1-2月),婴幼儿期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的简便有效的措施。

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
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1小时以上。

如能对引起小儿惊厥的
三种主要疾病及时治疗、预防,对小儿优生优育将起到重要作用[5-7]。

2.4 随访的重要性坚持长期随访,询问家长患儿复发、用药、智力水平等情况,及时给予详细指导,使其配合治疗,对更大程度地减少复发,减少后遗症,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荣嵘,江山,等.小儿惊厥的病因分析与临床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2005,12(1):
31-3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 中华儿科
杂志. 2007;45(2):98-99.
[3]王筱婷,龙太子,赵仁,等.小儿缺氧性脑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
儿科杂志. 2007;26(2):111-112.
[4]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0-6岁发育筛查测验(全国城市常模)使用手册[M].上海:上海医
科大学儿科医院. 2003.
[5]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主编. 实用儿科学[M].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01-903.
[6]胡皓天主编.现代儿科惊厥的病因分析与临床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2005;12(1):
31-33.
[7]王慕逖,主编.儿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61-8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