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资料】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途与制法
知识点 1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图1-2-4
1.(1)空气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多种成分的气体。

如图1-2-4所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时进入集气瓶的____________约占原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的量一定要______,燃烧结束后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打开止水夹,否则测出的氧气含量会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论值。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纯净物是由__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物质混合而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绝对纯净的物质并不存在,当其中杂质含量极少时,即可认为是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酒精 B.冰水
C.氧气 D.空气
5.木柴、石蜡、砂糖和面粉等物质烧焦或烤焦后得到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在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

6.氧气由____________组成,氮气由____________组成,金刚石和石墨均由____________组成,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__组成,水由____________组成,碳酸氢铵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的________不同。

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差异较大。

其中,________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质,而________是较软的矿物质,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

知识点 2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8.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氮气作食品的保护气
B.用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
C.城市中用天然气作为居民厨房的主要燃料
D.白磷在军事工业上用于制造烟幕弹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氮气保存食品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C.用酒精给发热病人擦身体降温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10.如图1-2-5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图1-2-5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蜡烛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11.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都是碳,由此说明( )
A .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 .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C .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 .两者的用途相同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氮气、冰水混合物
B .矿泉水、海水
C .氢气、食醋
D .糖水、二氧化碳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1-2-6所示的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图1-2-6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 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
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2-7所示。

图1-2-7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15.[2017·广州改编]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B.汽油作燃料
C.用铜制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16.[2017·眉山]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橙味汽水
C.二氧化碳 D.水泥砂浆
17.[2017·常州改编]如图1-2-8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 mL空气(活塞拉至30 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 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的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 mL。

图1-2-8
(1)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 (1)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氧气 15 水的体积 15
(2)过量(或足量) 不能 小于
2.D [解析] 瓶子外壁潮湿,说明出现了小水珠,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

3.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
4.D [解析] 酒精是纯净物;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冰水是纯净物;氧气是纯净物。

5. 碳 碳 元素
6.氧元素 氮元素 碳元素 碳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7.微粒 性质 金刚石 石墨
8.B [解析] 用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9.A [解析]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保存食品的保护气。

10.C [解析] 如果将红磷改为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占据氧气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11.A [解析] 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都含有碳元素。

12.C [解析] 氮气、冰水混合物、氢气、二氧化碳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多种物质,食醋主要由醋酸和水组成,糖水由糖和水组成,故它们都是混合物。

13.C [解析] ③错误,停止加热后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会使得气体体积偏大;④错误,实验取用铜丝的质量过少时无法将氧气完全消耗,会影响实验结果。

14.(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3)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难 不活泼
15.B 16.C
17.(1)将装置中的氧气消耗尽
(2)使反应更加充分(或防止橡皮塞弹出,合理即可)
(3)20%(或15
) [解析]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0 mL -14 mL 30 mL +50 mL
×10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