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800字合集十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800字合集十三篇
篇1:《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王教头谓王进。
由于王进患病在身,在家调养休息,他无妻无子,只有一位老母亲。
谁知,刚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荡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进的父亲用棍棒打倒在地,因此怀恨在心,高俅逼着王进带病进见。
无奈,王进只得来见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顿,早已算出高俅要将他至于死地。
王进的老母亲让儿子自身逃走,王进不肯,硬要母亲一起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子乘着夜色逃走了。
不久,被高俅的人发现,高俅立马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我觉得,在古代,小人当道,王进是个志士,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
今天,我们中国繁荣昌盛,只要你有才华,就不用愁报国无门。
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努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通过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人人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美好,就会少一些坏现象;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再也不会有抢劫、杀人,这些令人心惊胆跳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秩序会更好,大家会更和谐的相处在一起!
今天,我读完了《水浒传》第二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读完之后,心里非常佩服鲁提辖。
第二章主要写的是一个提辖官,他叫鲁达。
一次,鲁提辖和史进在一家饭馆里吃饭,吃饭时忽然听见里间有人哭啼,鲁提辖就坐不住了,砸了桌子去问为什么哭啼,原来是一对姓金的父女被一个叫郑屠的卖肉人陷害了,现在要靠卖唱挣钱还债。
于是鲁提辖就去找那个号称镇关西的郑屠,三拳就把他打死了。
鲁提辖看见把他打死了,就赶快逃到了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读完了第二章,你们是否也非常敬佩鲁提辖呢?他不但武功那厉害,还非常善良,又是那讲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难道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大家佩服吗?同时我还非常憎恨郑屠这种横行霸道的人,这种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篇2: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这天我看了水浒第二回,里面写道: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浮浪破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亲信。
之后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带着母亲逃离东京。
王进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收留,拜为师父。
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
王进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派兵烧了史家庄。
事情泄漏,四人在史家庄中饮酒时被围住,他们杀出重围。
史进去寻王教头,其他三人回少华山去了。
完了,英雄们又有另一出戏了,其实读玩之后,我深有体会,所谓的英雄,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才能称为英雄的,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帮忙他人的事,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英雄的。
如果世界上多几个像鲁达这样的见义勇为的人就好,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和平吖。
当然,我觉得最好是和平解决。
总的来说,鲁达这个人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
也正是他的为人,使他在逃走途中,还有人肯帮忙他,如果你帮了别人,那别人就会报答你。
那我们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吧!
在下一回里,将会有更精彩的的节目,待我们去欣赏,水浒就是这样吸引着我们一向往下看!
篇3: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我买了一本《水浒传》,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我读书,那叫一个快,10分钟不到,已经读完了第二回合,讲的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读完这
一回合,我感觉到鲁智深也蛮好的,例如:当金氏父女没有盘缠时,鲁智深毫不犹豫的把自身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全部放到了桌上,帮忙金氏父女渡过难关。
还有一次呢,鲁智深为民除害,就让镇关西尝了一些苦头,但,没想到的是,那镇关西经不起打,鲁智深仅用三拳就让镇关西与世长辞了,他没想到自身竟杀人了,心里很担心,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前,救过的金氏父女知恩图报,又救了鲁智深一命。
透过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人人能这样做,我坚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完美,就会少一些坏现象;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坚信,再也不会有抢劫、杀人,这些令人心惊胆跳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坚信,我们的国家秩序会更好,大家会更和谐的相处在一齐!哦,忘了说了,我们还要知恩图报哦!
篇4: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水浒传》中的第二回。
书中,讲述的是: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安身避难,于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鲁深。
正因鲁智深不守佛门清规,因此被推荐到相国寺做执事僧。
相国寺方丈见其长得凶悍,命其看管酸枣门外的菜园,鲁智深于菜园内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
本章的描述使得鲁智深的形象更为厚重,一个粗犷不失慎密、武力过人、敢于斗争胡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再看看自身在生活中,每次校运会都十分紧张、害怕,不敢参加。
看过本章,我学会了勇敢。
透过读文章,我立志要像鲁智深一样做个勇敢的人。
篇5: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水浒传》第二回后半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文章写的是鲁达知道了金二父女受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侮后,就全力帮忙她们,并三拳打死郑屠,最后离家出走的故事,反映了鲁达急躁鲁莽、助人为乐、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的性格特点。
鲁达的性格是急躁鲁莽的。
文章用两个事实写出了他的这种性格。
首先是当他和史进巧遇卖膏药的李忠后,就不管李忠愿意不愿意,硬是拽着李忠一齐去喝酒;第二是当他被金二父女告知受到了郑屠的欺侮,当下就要跑去把郑屠打死。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真叫人哭笑不得。
鲁达虽然急躁鲁莽,但又有慷慨大方,助人为乐的一面。
当他得知金二父女已经穷得无钱回家时,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身边的5两银子,又向史进借了10两,一共15两,全部送给了金老父女。
不但仅如此,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来到金二父女住的旅店,拿把椅子拦坐在旅店门口,足足坐了两个时辰,使狗腿子店小二眼巴巴地看着金二父女安全离去,不敢追赶。
而鲁达最重要的性格特点是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爱打抱不平,这集中表此刻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件事上。
鲁达故意耍弄郑屠,硬是“无理”地要郑屠亲自切三种从没人切过的肉丁,还把切好的肉丁掼在郑屠脸上。
这样激怒了郑屠,两人就打了起来。
之后,鲁达的第一拳打得郑屠的鼻子歪在一边,鲜血直流,像“开了个油酱铺”。
第二拳打在眼框和眉梢之间,使郑屠眼框裂开,眼珠迸出,像“开了个彩帛店”。
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使郑屠感到脑袋嗡嗡响,像“开了个水陆道场”。
仅仅三拳,“镇关西”郑屠便一命呜乎了。
鲁达也因打死了人,只好离家逃亡。
文章读完后,我觉得鲁达的确有很多优点,例如本领高强、乐于助人,帮人帮到底,富有正义感,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鲁达也有很多缺点,个性是急躁鲁莽、做事不思考后果等。
郑屠虽然有罪,但也罪不该死。
鲁达却硬是打死了他,弄得自身只好四处逃命,最后落得个做和尚的下场。
因此,我认为鲁达是英雄,但个有很多缺点的英雄。
篇6: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任老师推荐我们看看四大名著,于是我买了一本《水浒传》,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10分钟不到,已经读完了第二回合,讲的是鲁智深大闹五
台山,读完这一回合,我感觉到鲁智深也蛮好的,例如:当金氏父女没有盘缠时,鲁智深毫不犹豫的把自身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全部放到了桌上,帮助金氏父女渡过难关。
还有一次呢,鲁智深为民除害,就让镇关西尝了一些苦头,可是,没想到的是,那镇关西经不起打,鲁智深仅用三拳就让镇关西与世长辞了,他没想到自身竟杀人了,心里很担心,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前,救过的金氏父女知恩图报,又救了鲁智深一命。
通过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人人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美好,就会少一些坏现象;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再也不会有抢劫、杀人,这些令人心惊胆跳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秩序会更好,大家会更和谐的相处在一起!
篇7: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水浒传》,在《水浒传》的这些故事中,最令
我有感触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在经略府有一个提辖,名叫鲁达。
一天,他在酒店听到有女子的哭泣声,便赶了过去。
当他得知是当地的镇关西要逼这位女子与他成亲时,便决定去找镇关西算账。
他来到镇关西的肉铺先要了十斤瘦肉,再要了十斤肥肉,最后再要十斤寸金软骨时,被镇关西发觉自已被人戏弄。
鲁达将两包肉扔到镇关西的脸上,一拳打在他脸上,将他鼻子打歪了,鲜血直流。
再一拳将他眼珠打出。
当打完第三拳后,镇关西便不醒人事,躺倒在地。
鲁达见了,说:“你小子装死,改天和你算帐。
”
原来,鲁达知道大事不妙了。
我觉得鲁达是一个充满正气的人。
首先,他听到有女子的哭泣声,便连忙奔过去询问。
其次,他为了帮助那位女子讨回一个公道,竞冒着生命危险打死了镇关西。
这一点是我们一般人都不可能做到的。
在我的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这种事情。
我们组的胡辰宇成绩不太好,因为今天的数学题目做错了,被老师喊了过去。
老师问了几个问题,来开通他的思路。
可这几个问题胡辰宇都不会,他无可奈何,只好过来问我这个组长。
我听了连忙用理由来推辞。
这不是因为我不想教他,而是因为我怕教错了,被老师喊过去“开通思路”。
这个事情现在想起来令我有些惭愧,鲁达为了帮助别人讨回一个公道,竟冒着生命危险;而我不教本组同学数学题,居然是怕被老师教训!
从这个故事我也能看出鲁达是一个有机智的人。
因为他在为女子讨回公道路的时候,先是耍了耍镇关西,让他尝点教训。
而且他在打死镇关西后,见大事不妙,便灵机一动,说:“你小子装死,改天和你算账!”我相信,如果换成一般人的话,他们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逃走。
而鲁达却是镇定自若地说了那句话,然后正大光明地走了。
好一个充满正义、机智聪明的鲁达啊!
篇8: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第二回:鲁达又道:“老儿,你来。
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
父女两个告道:“若是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只是店主人
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
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
”便去身边摸出
五两来银子,放到上看着史进道:“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
与俺,酒家明日便送还你。
”
史进道:“值甚么,要哥哥还。
”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到桌上。
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酒家。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这里咱们讨论一个“目的”与“结果”的问题,但讨论当然不是“目的是理想的结果,结果是现实的目的”这句妇孺皆知的话(三岁小儿易懂,七旬老汉难做),而
是对待一件事,重点在于“目的”还是“结果”?
我们的老祖先早就给出了答案,“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这句话的意思很直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有心则为善,劣现才成恶。
对善事以低标准来要求,有心即可,对恶事以高标准来衡量,迹成才罪。
按这句话来修身养性,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美好!原来身边的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
我想这句话想了一年多,为什么淫为万恶之首咱们在这里先不讨论,先说这句话的田笑版:他人为善,论心不论迹,自身涉恶,论迹不论心。
别人做了有利于你的事,不论他的本意是为他自身还是为你,甚至本意是害你,但弄巧成拙反而帮了你,那你就要去感谢他。
而当你做了有害于别人的事时,既是你本心是好的,但被别人误解了或者因为外力而变性,那你就要道歉,就要谴责自身,就要去健全自身。
对他人以低标准来要求,有心即可,对自身以高标准来衡量,迹成则罪。
因为能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善意,需要很深的功力,因此被人误解时不要去埋怨别人以恶意来揣测你,不要埋怨别人理解力不够,因为这些不是你所能改变的,因此必须从自身来找问题,不断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当然,这样生活会很累,但我相信你会选择这条路,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篇9:红楼梦第二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二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贾雨村到“智通寺”的事。
那青埂峰下的一僧一道已经分头行动,各自忙着度脱可以度脱的情鬼去了,因此我认为在智通寺煮粥的老僧,便是青埂峰下的那位僧人,是前来度脱贾雨村的。
贾雨村在门口看到对联之时,也曾有过疑惑,却终不明白这两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为点醒他而作。
对比着想起第一回甄士隐出家前的那一幕,甄士隐“本是有夙慧的”,故听到了“好了歌”及道士的言论,“心中早已悟彻”。
可见能否被度脱,起决
定作用的,不是是否有僧道前来度脱,而是内心是否有“夙慧”,正所谓“佛渡有缘人”是也。
()
其实贾雨村也非寻常之辈,他能识宝黛二人,能在多年后不忘娇杏当年的回头;甄士隐家破后,连岳父都瞧他不起,贾雨村这个外人却还不忘用钱及物对甄家娘子一谢再谢。
我看到这些段落,就觉得贾雨村日后的飞黄腾达都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他肉眼凡胎,所见所想都逃不开俗世的纷扰,即使度脱之门已向他敞开,他走进去了也仍会走出来,因为他实在是不智不通。
这一点,想来,那老僧也看出来了,因此任凭贾雨村问什么,只装聋作哑不作答,任他去沉浮吧。
篇10: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往常我只听说过里面的经典故事,这几天,我把《水浒传》缩写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时期发生的事,当时的北宋王朝非常腐败,到处是贪官污吏,老百姓生活非常艰难。
官逼民反,很多人无法生活下去,被迫聚众起义,于是出现了梁山泊上揭竿而起的一百零八将。
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他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这里面我最喜欢李逵,他武艺高超,手拿两把大斧头,虽然性格非常粗暴、莽撞,但他非常孝顺母亲。
在《水浒传》第二回中: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王教头谓王进。
由于王进患病在身,在家调养休息,他无妻无子,只有一位老母亲。
谁知,刚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荡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进的父亲用棍棒打倒在地,因此怀恨在心,高俅逼着王进带病进见。
无奈,王进只得来见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顿,早已算出高俅要将他至于死地。
王进的老母亲让儿子自身逃走,王进不肯,硬要母亲一起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子乘着夜色逃走了。
不久,被高俅的人发现,高俅立马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我觉得,在古代,小人当道,王进是个志士,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
今天,我们中国繁荣昌盛,只要你有才华,就不用愁报国无门。
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努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11: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今天是个好日子,趁着这个好时间,我抓紧时间看了水浒第二回,里面写道: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浮浪破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亲信。
后来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带着母亲逃离东京。
王进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收留,拜为师父。
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
王进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
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派兵烧了史家庄。
事情泄漏,四人在史家庄中饮酒时被围住,他们杀出重围。
史进去寻王教头,其他三人回少华山去了。
完了,英雄们又有另一出戏了,其实读玩之后,我深有体会,所谓的英雄,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才能称为英雄的,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帮助他人的事,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英雄的.如果世界上
多几个像鲁达这样的见义勇为的人就好,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和平吖.当然,我觉
得最好是和平解决.总的来说,鲁达这个人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也正是他的为人,使他在逃走途中,还有人肯帮助他,如果你帮了别人,那别人就会报答你.那我们
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吧!
在下一回里,将会有更精彩的的节目,待我们去欣赏,水浒就是这样吸引着我们一直往下看!
篇12: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寒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通过百度我知道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小说家罗贯中。
本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这本书里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重情
重义的关羽;有诈狡猾的曹操;还有求贤若渴的刘备。
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不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而且还料事如神,有胆有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的‘’空城计‘’真让人拍案叫绝。
当我读到”司马懿来到城下,见孔
明独坐城楼,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谨慎,怕中计,便领兵自退“时,我不禁
哈哈大笑起来。
我真佩服诸葛亮啊!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场面描写的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让人心惊胆战,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
在这本书里,我不但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七擒孟获”等,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如成语“过五关斩六将”,“身
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一些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借无
回头”,“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有一些计策,如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等。
这本书真是太精彩了,有空我一定要仔细地再读一遍。
我一定要养成不错的阅读习惯,博览古今中外名著,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争当新时代好队员。
篇13:《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每次看完三国后,都有不同的想法。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人物。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对》中所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有江东三世,刘备凭何能与他们争强,除了一个大汉皇叔的身份,他也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罢了。
凭什么能让百姓归心,凭什么能让卧龙,凤雏尽为他所用,原因只在人心二字。
因为他对百姓好,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宁日行十里也不弃百姓于不顾,因此百姓愿意跟着他。
因为他待手下好,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能让诸葛亮和手下诸位将领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切皆因他的仁爱。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因为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连少数民族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个国家中最强大最繁荣的大国,是曹操
为魏国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的,因此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刘备是仁的代表。
相较刘备,我则更偏爱诸葛亮,羽扇纶巾,八尺男儿,仅二十七岁之龄就拥有安邦定国之才,三国中的孔明实在是一个让人无法不着迷的人物。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博望用兵、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平定荆益、七擒孟获……自他在这本书中出现,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可被千古传诵。
更难得的是他的忠心,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事亲力亲为,即使明知后主昏庸无能,他也不取而代之,反而是更尽心竭力的兴复汉室。
他出山时曾说待功成之后必当归隐,但最后却在五丈原丢了性命,有一首诗曾叹“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
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正因为他这些品质,因此我分外敬重他,白居易
赞他”托孤既受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虽然他没有成功扭转三国归晋的结局,但他已成功改变了三国,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我心中的`三国。
诸葛亮是智的化身。
凭心而论,其实我并不欣赏关羽其人,他的傲慢,他的自视清高,都让我无法从心里尊敬这个被万人景仰的关公。
但他的义是我所不能否认的。
他可以为了兄弟之谊放弃高官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和兄长并肩作战。
他也能为了以前的恩义,冒着砍头的危险,华容道义释曹操。
关羽是义的诠释。
三国中的人物各有千秋,正是他们构筑了这段传奇,让无数人沉醉其中,出现无数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