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三下《5.1观察》word教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观察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2.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3.会描述观察所见
4.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感官观察事物
1.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2.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
3.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
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5.做游戏: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

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
(二)用工具观察事物
1.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2.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3.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5.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三)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
1.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
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
2.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四)观察四种茶叶
1.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
2.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3.点拨: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五)总结
1.总结观察的方法
2.布置作业: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
提示:本课时设计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努力,落实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1.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2.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3.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4.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5.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6.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1.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2.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