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汽车前照灯检测的因素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汽车前照灯检测的因素与分析
摘要:汽车前照灯是汽车夜间行车时或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照亮前方的路面,确保安全行车并保持较高车速的重要装置。
而且也是驾驶员相互进行联络、发出警示的灯光信号装置。
前照灯在日常使用中,会因灯泡逐渐老化、发光效率降低、反射镜受到污染使聚光性能变差、光束照射位置变化等因素,极易造成驾驶员夜间行车视线不清,或使对面来车交会时对方驾驶员炫目,致使道路交通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应定期对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进行检测和校正。
关键词:汽车前照灯检测质量维护
根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规定,汽车前照灯检测是其中一项重要项目,前照灯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发光强度与光束照射位置,前照灯的技术状况如何是直接影响车辆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
在前照灯检测过程中,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前照灯检测设备、前照灯技术状况、人员的操作、汽车轮胎的情况等方面。
在此,我以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对影响前照灯检测的因素进行浅略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前照灯技术状况
汽车前照灯的质量、前照灯的照射位置及调整方法和前照灯的日常维护等是影响前照灯技术状况的重要因素。
(一)汽车前照灯的质量
前照灯必须具备良好的质量,因为它是前照灯技术状况良好的重要前提条件。
国家标准对前照灯的性能要求,包括配光特性、发光强度和照射方向三部分。
前照灯配光特性越好,照射距离适当,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就会越高。
前照灯应严格按照配光要求及光学原理设计的,其反射镜形状、配光镜上的光学单元及光源在灯具中的定位,确定了前照灯的光形分布。
在组装这些组件时,如果产生偏差都将会导致前照灯的检测结果。
所以说前照灯的质量同样也是影响前照灯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二)前照灯的照射位置及调整方法
前照灯必须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和正确的照射方向。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振动,可能导致前照灯部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动,从而光束改变了正确的照射方向。
另外,悬架系统的变形及轮胎气压的变化、轮胎的磨损异常等因素都会造成车辆产生上下或左右方向的偏斜,导致前照灯改变光轴的方向。
前照灯的光轴
照射位置偏斜会影响前照灯的检测结果,因此,车辆在检测前要对前照灯的照射位置偏斜情况进行正确的调整,确保其正常的技术状况。
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前照灯检测合格率,提升检测质量。
车辆在正常情况下,前照灯光束不应分散或上下错位,也不应直射对方,避免使对面车辆驾驶员炫目或车辆近距离照明亮度不足。
而车辆在日常使用中,常常因更换灯泡、灯座及反射镜的调整螺栓松动等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光轴跑偏,所以必须进行检查和正确的调整。
车辆前照灯光束的位置调整可以通过前照灯上下或左右调整螺栓来进行。
使用前照灯检测仪对前照灯调整时,按照规定充足轮胎气压,车辆处于空载状态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确保车身水平正直对准前照灯检测仪,待检测出前照灯的左右、上下偏斜量,查看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则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可以采用以下简易方法调整,将空载状态车辆停在平坦的路面上,轮胎气压正常,车辆对准幕墙,并保持一段距离。
在幕墙上面画出三条铅垂线,一条为中心垂线,需与车辆的中心线对正,另外两条垂线分别位于中心垂线的两侧,它与中心垂线之间的相隔距离均为两只前照灯中心间距的一半。
开启前照灯,调整时应以一只灯为单位调整,首先遮蔽其它前照灯,使其发出的光束中心正好分别对准左、右垂线与水平线的交点。
还应注意的是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是每次更换前照灯灯泡时,应该检查并及时调整前照灯的灯光,确保其有适当的照射距离,并且光束不偏斜。
(三)前照灯的日常维护
前照灯用久以后,可能会因灯泡老化等因素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定期对前照灯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日常应检查和维护的内容如下:
1、检查各接线、搭铁线应牢固接触,各接线不应存在氧化锈蚀或虚接现象,否则会导致前照灯不亮或光线微弱。
2、检查前照灯的密封性是否良好,以防灰尘及潮气侵入,致使反射镜污染或生锈,会使其失去光泽,降低反射效率,应及时更换。
更换灯泡或配光玻璃时手指不要触及反射镜镜面,保持反射镜清洁。
3、检查灯泡是否老化,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光度偏低时应及时更换灯泡便可恢复原来的技术状况。
4、检查灯具玻璃是否清洁,如不清洁,可通过清洗清除前照灯上的脏污,若因玻璃老化而导致的雾化,则应视情更换灯具玻璃或整组灯具。
二、人员的操作
在检测站日常工作中,应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检测工艺进行操作,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检测质量问题。
检测人员在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时,应提前做好筛查工作,对前照灯不亮、脏污及安装不牢固的车辆应进行处理。
在车辆进行前照灯检测时,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检测时要注意车辆停车位置是否摆正、前照灯开关的顺序是否正确等有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人为操作。
在检测站前照灯检测工位没有安装车辆摆正装置的,检测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调整车辆的停放位置,使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与前照灯检测仪运行导轨相垂直,当车辆停放的位置不正时,就会导致光束左右偏斜量的误差,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合格。
三、汽车轮胎的情况
汽车轮胎的规格、轮胎气压及车轮的载荷是影响前照灯检测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前照灯光束的上下偏斜量。
车辆在前照灯检测时应处在空载状态,在驾驶室内乘坐一名驾驶员的情况下进行。
因此,要检查轮胎的规格、轮胎的气压与车辆的装载情况是否符合检测技术的要求,轮胎的规格和轮胎花纹的深浅要一致,轮胎的气压要符合汽车制造厂规定。
四、前照灯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直接影响车辆检测的结果,应注意检测设备的选购、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位布置、选搭配置、前照灯检测仪的日常维护等方面。
(一)检测设备的选购
前照灯检测仪的种类繁多,但其检测的原理基本相同。
按照结构特点与测量的方法不同,检测仪可分为聚光式、屏幕式、投影式和自动跟踪光轴式(用光电池或CCD等做传感器)等不同类型。
这些各种类型的检测仪都是由接受前照灯光束的受光器、使受光器与汽车前照灯对正的校准装置、前照灯发光强度指示装置、光轴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指示装置以及支柱、底座、导轨、车辆摆正装置等组成。
在仪器选购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方面的因素,依据实践应选择受光面积大、仪器立柱和光接收箱体上定位光电传感器安装较多的前照灯检测仪。
这种仪器在使用时,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前照灯的光束,避免了因找不到前照灯光束而产生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及重复性差等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检测速度。
(二)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位布置
前照灯检测仪应安装在检测线的中间工位上,这样可以避免前照灯检测仪受外来光线的干扰,尽量减少因太阳光照射造成的检测数据误差。
(三)检测仪选搭配置
在前照灯检测仪前方应安装车位控制装置即光电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车辆与检测仪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检测距离,在前照灯检测仪前方还应画有一条引车线。
前照灯检测仪的推荐配置是车辆摆正装置,在前照灯检测过程中,车辆摆正装置能够将被检测的车辆按照标准规定的距离与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正,使被检车辆的纵向轴线与前照灯检测仪行进的导轨垂直。
配置车辆摆正装置能够避免因车辆的停放不正造成的前照灯光束左右偏斜量的误差。
(四)前照灯检测仪的日常维护
为了保持前照灯检测仪的技术状况,应制定维护记录和建立维修档案,应定期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或标定。
下面以全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进行简单说明。
1、导轨应每日清洁,保持洁净,运行表面不应有沙粒、油泥等其它阻碍仪器运行的异物。
2、仪器的立柱应保持清洁,每天工作前应加上适量的润滑油,以保证润滑良好。
3、传动链条应保持良好的润滑,视情添加润滑油。
4、光接收箱的玻璃应保持洁净,定期用干净的绒布进行清洁,同时检查聚光镜和反射镜的镜面是否有污物并及时擦拭干净。
5、前照灯检测仪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修理,排除故障后若影响到检测精度,则应对其进行校准调整。
在故障出现时,首先应判断故障是计算机传输的异常,还是前照灯检测仪自身的原因。
这时,可以用手动控制器操作仪器协助诊断,如果是电路板故障应及时更换,如果是前照灯检测仪故障,应先排除人为因素,看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或电缆线有无误接或机械损坏等情况。
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使我了解到更多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相关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前照灯技术状况的好坏决定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与前照灯检测的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及论文写作,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也了解到目前自己的不足之处,力争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更加的加倍努力、继续锻炼,为广大的业户提供优良的服务。
文中难免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请各位专家指正批评。
参考文献
【1】张建俊,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8
【2】张松青,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 【3】齐峰,汽车检测设备与使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2
【4】李恒宾、王海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2 【5】张雪莉,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
姓名:肖鹏出生年月:1978.2.4工作单位:济南市长清区利通机动车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