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 在伊犁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
B.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C.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D.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
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一个氢气球下面用细线吊一重物,当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时,细线突然断开,则重
物将()
A. 竖直下落
B. 先上升,再下落
C. 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
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推力
C. 重力、摩擦力、冲力
D. 重力、摩擦力、推力
5.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6.用定滑轮拉物体,不计摩擦,当沿不同方向将物体拉起时,
拉力分别为F1、F2、F3,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之间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7.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不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撬棍
B. 羊角锤
C. 核桃夹
D. 食品夹
8.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 浮力增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
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端下沉
B. 无法判断
C. 仍然平衡
D. 右端下沉
10.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浮浮
B. 物体悬浮浮
C. 物体漂浮浮
D. 物体沉在水底浮
11.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12.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
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A.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B.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C.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
D. 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
13.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动能相等,那么()
A. 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 鸽子比燕子飞得快
C. 燕子与鸽子飞得一样快
D. 两者速度大小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0分)
14.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山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增大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机
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______摩擦。

15.出膛的炮弹能继续向前是因为______,炮弹逐渐改变方向落向地面是因为______,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______。

16.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
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7.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
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功率为______W;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8.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
称时重4.7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它排开的水重为
______N。

19.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能。


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

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20.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
大小为______N,浮力的方向______,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m3;
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变大/变小/不
变).(g=10N/k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21.如图是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静止时
的受力示意图。

22.如图所示,装置吊重为G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画出在
A点所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并作出F的力臂.
23.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①图甲F=G;②图乙F=G.
24.佳佳冷饮店在顾客购买果汁后会免费为其提供冰块.如图是
一杯果汁饮料中放有冰块的示意图.已知该饮料的密度为
0.98×103kg/m3,冰块重力为0.2N,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
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
求:(1)冰块所受的浮力;
(2)饮料对杯底的压强.
(3)饮料对杯底的压力.(g取10N/kg)
25.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0N的
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
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工人做功的功率.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6.如表是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
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1)分析上表中序号为______ 三组实验数据,小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2)比较表中序号为______ 两组数据,可得到液体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3)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
27.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
(2)由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下表空格处填上数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伊犁低于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100℃,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
B、中学生平均体重约为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5m2,所以对地面产生
的压强约为:p===104Pa,故B不符合实际情况;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故C符合实际情况;
D、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80cm,故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C.
解答本题我们需要掌握估测法: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答案】B
【解析】
解:A、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右,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支持力也是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的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中考考查的热点,解题的关键是必须逐一分析选项中的两个力是否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如果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满足,这两个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

3.【答案】B
【解析】
解:重物原来随气球匀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当细绳断裂后,由于惯性物体速度向上,但物体此时只受重力作用,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先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落回来.
故选:B.
解决本题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分析运动情况.
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学习力和运动时要注意结合惯性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
解:物体从光滑的斜面向上滑,所以不受摩擦力。

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在向上滑的同时,受到重力作用。

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故选:A。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力。

并且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此题主要考查了各种力的概念,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题目中暗
含的条件。

5.【答案】C
【解析】
解:A、鞋底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B、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压力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
C、行李箱上的轮子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故选:C。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
接触面脱离接触。

解答此题我们要知道减小摩擦的方法;
物理知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答案】C
【解析】
解: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在不
计摩擦的情况下,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F1、F2、F3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A、B、D错误。

故选:C。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答案】D
【解析】
解:A、撬棍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答案】A
【解析】
解:根据公式F
浮=ρ

gV

,水的密度不变,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人
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
根据公式F
浮=ρ

gV

判断,人从岸边走向水深处时,浸入水的体积不断增大.
此题考查了浮力大小的判断,关键是利用公式,根据情况分析出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需掌握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大小便可;杠杆向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倾斜。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判断:平衡时F1L1=F2L2,若乘积不相等,则乘积大
的一端下沉。

【解答】
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若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左边=G×3L;右边=2G×2L;
右边乘积大于左边乘积,所以右端下沉;
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解:
设物体浸没水中,
则所受浮力为:F
浮′=ρ

gV=1.0×103kg/m3×10N/kg×6×10-4m3=6N,
∵G=5N,则F

′>G,
故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于水面上;
由浮沉条件得: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

=G=5N。

故选:C。

由物体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比较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可得物体的状态,由状态再确定浮力。

判断物体的状态时要根据物体所能受到的最大浮力进行判定,若最大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将沉底,若最大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将悬浮,若最大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将漂浮。

11.【答案】D
【解析】
解: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D。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12.【答案】B
【解析】
解:∵两人举起杠铃质量相同,
∴杠铃重相同,
∵甲比乙高,
∴举起的高度:h
甲>h


∵举起杠铃做功W=Gh,
∴举起杠铃做的功:W
甲>W


∵P=,举起杠铃用的时间相同,
∴做功功率:P
甲>P
乙。

故选:B。

由题知甲比乙高,举起相同的杠铃时,举起的高度大,根据W=Gh分析做功大小,又知道所用时间相同,再利用P=比较功率大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
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13.【答案】A
【解析】
解: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鸽子与燕子动能相等,鸽子的质量较大,
燕子的质量较小,所以燕子的速度大,飞得快.
故选A.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动能相
等的两个物体质量越大,速度就越小.
本题考查了动能的影响因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14.【答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
【解析】
解: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要结合生活实际解决这类问题,知道在生
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对于有益摩擦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增大,有害的摩擦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小。

15.【答案】炮弹具有惯性;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解析】
解:(1)出膛的炮弹能继续向前是因为炮弹有惯性;
(2)炮弹逐渐改变方向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3)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故答案是:炮弹有惯性;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1)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即惯性;
(2)出膛的炮弹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就改变了炮弹的运动方向;
(3)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说明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力阻止了足球的运动。

考查了重力和惯性的知识点。

要求熟练掌握惯性定律。

16.【答案】500 向北减小
【解析】
解:因为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500N、方向向北。

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载货量减少,因此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由于雪橇仍然匀速行驶,因此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减小。

故答案为500,向北,减小。

物体只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滑动摩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此题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条件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掌握一对平衡力的特点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答案】0 600 150 1.5
【解析】
解:
(1)由题知,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
(2)工人对木箱做功:W=Fs=100N×6m=600J;
工人的功率:
P===150W。

(3)平均速度:
v===1.5m/s。

故答案为:0;600;150;1.5。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箱子是在水平地面上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为0,重力做功为0J;
(2)知道工人的推力和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工人对木箱做功;知道工人做的功和时间,利用功率公式P=求工人的功率。

(3)知道箱子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v=求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速度、功和功率的计算,易错点是判断推力和重力做功情况。

注意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8.【答案】0.3 0.3
【解析】
解:王冠浸在液体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这是因为王冠此时受到了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作用,
王冠所受的浮力大小:F
浮=G-F

=5N-4.7N=0.3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王冠排开水的重力为0.3N。

故答案为0.3,0.3。

要算王冠受到的浮力,可根据弹簧秤测量法去计算:F
浮=G-F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
体所受的重力。

用弹簧秤测量浮力,在很多浮力计算题和实验题中都会经常出现,一定要掌
握。

19.【答案】动变大
【解析】
解:开车上坡,车的质量不变,如果提高车速,则车的动能会增大;
因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车的速度不变,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质量增加,所以车的动能将变大;
故答案为:动,变大。

物体的动能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两个因素决定,并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2;竖直向上;2×10-4;变大
【解析】
解:∵木块漂浮,
∴木块受到的浮力:
F

=G=2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F
浮=ρ

v

g,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

===2×10-4m3;放入木块后,水深h变大,
∵p=ρgh,
∴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2;竖直向上;2×10-4;变大。

因为木块漂浮,知道木块重,利用漂浮条件求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放入木块后,木块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使烧杯内的水位上升(水深变大),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解此类题目,用好“F 浮⇔v 排”(知道浮力求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排开水的体积求浮力)是关键。

21.【答案】解:漂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下图所示:
【解析】
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几何中心,过小球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浮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2.
【答案】解:由图示可知,O 为支点,阻力G 与阻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由图示可知,线段OA 是最大的
动力臂,
因此当力F 垂直于OA 时,动力F 最小,最小动力F 与力臂如
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解析】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要使动力最小,动力臂应最大,由图示确定最大动力臂,然后作出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本题考查了作最小动力与动力臂问题,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掌握力的示意图与力臂的作法即可正确解题.
23.【答案】解:①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F=G,所以绳子始端拴在定滑轮上,然后依次动滑轮和定滑轮.绕绳方法如下:
②图中有一个动滑轮,要求F=G,所以绳子始端拴在动滑轮上,然后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和定滑轮.绕绳方法如下:

【解析】
①使用滑轮组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
②根据奇动偶定原则确定绳子固定的位置,然后动滑轮和定滑轮交替绕下去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注意:绳子必须是拉直的,不能弯曲;一个滑轮只能绕一周绳子.
24.【答案】解:(1)由图可知,冰块漂浮在果汁饮料中,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冰块所受的浮力:F浮=G=0.2N;
(2)饮料对杯底的压强:
p=ρgh=0.98×103kg/m3×10N/kg×0.1m=980Pa;
(3)由p=得,饮料对杯底的压力:
F=pS=980Pa×50×10-4m2=4.9N.
答:(1)冰块所受的浮力为0.2N;
(2)饮料对杯底的压强为980Pa;
(3)饮料对杯底的压力为4.9N.
【解析】
(1)由图可知冰块漂浮在果汁饮料中,根据物体漂浮条件求出受到的浮力;(2)知道果汁的密度和容器内果汁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饮料对杯底的压强;(3)知道饮料对杯底的压强和杯子内部底面积,根据F=pS求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25.【答案】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500N×6m=3000J;
(2)由图可知n=2,
则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Fnh=300N×2×6m=3600J;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η=有用
×100%=×100%≈83.3%;

(4)工人做功的功率:
P=总==180W.
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000J;
(2)工人做的总功为3600J;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3.3%;
(4)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80W.
【解析】
(1)知道建材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W=Fs和s=nh求出工人做的总功;
(3)根据η=×100%求出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根据P=求出工人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滑轮组绳子
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26.【答案】1、2、3;3、4;控制变量法
【解析】
解:
(1)由表中序号1、2、3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即液体的压强越大,故可得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跟
液体深度有关;
(2)要探究液体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表格数据可知,表中序号3、4两组数据符合;、
(3)由以上两问可知,实验中应用到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1、2、3;(2)3、4;(3)控制变量法.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探究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本题考查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分析好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是关键.
27.【答案】水平;便于直接读取力臂,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F1L1=F2L2;1;12 【解析】
解:(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实验1,2N×4cm=F2×8cm,解得F2=1N;
实验2,10N×L1=20N×6cm,解得L1=12cm.
故答案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